CN214673742U - 配电箱 - Google Patents

配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3742U
CN214673742U CN202022920202.1U CN202022920202U CN214673742U CN 214673742 U CN214673742 U CN 214673742U CN 202022920202 U CN202022920202 U CN 202022920202U CN 214673742 U CN214673742 U CN 214673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box
wall
distribution box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202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路
陶建伟
陈宜椿
耿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andianji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andianji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andianji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andianji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202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3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3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3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箱门和用于承载线缆的放置板,箱体设有容置腔和与容置腔连通的开口,箱门活动安装在箱体上并遮挡开口,放置板设于容置腔内且与箱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箱通过将放置板与箱体活动连接,有利于对放置板在箱体内的位置进行上下调整,进而可以使线缆处于更佳合适的位置。

Description

配电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能够合理地分配电能,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然而现有的电箱设备结构过于复杂,装置内部比较固定,不便于进行调整更换以及维修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箱,其旨在解决现有配电箱内部安装固定造成不易进行调整更换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箱门和用于承载线缆的放置板,所述箱体设有容置腔和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箱门活动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并遮挡所述开口,所述放置板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箱体包括顶壁、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所述第三侧壁还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且与所述开口正对设置;
所述顶壁、所述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顶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所述底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所述第一侧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和所述第二侧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围合形成所述开口;
所述放置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三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配电箱还包括弹性卡件,所述放置板卡设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弹性卡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件固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件包括卡件本体和固设于所述卡件本体之一端的卡接凸起,所述卡件本体之远离所述卡接凸起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放置板安装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卡接凸起之间。
优选地,所述放置板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理线板,所述理线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所述线缆穿过的理线孔。
优选地,所述配电箱还包括安装板和进线管,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底壁之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底壁和所述安装板上均穿设有进线孔,所述进线管安装于所述进线孔内以用于所述线缆通过所述进线管从所述配电箱外进入所述配电箱内;和/或,
所述配电箱还包括支架,所述底壁之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以使所述箱体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顶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所述底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所述第一侧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和所述第二侧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均设有密封条,所述箱门通过所述密封条与所述箱体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配电箱还包括铰链结构,所述箱门通过所述铰链结构活动安装于所述箱体;和/或,
所述箱门上设有可视窗。
优选地,所述配电箱还包括散热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散热孔处;和/或,
所述顶壁之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固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提手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箱,通过设置容置腔,便于容纳各种电气元件;通过设置开口,便于将各种电气元件通过开口放置在容置腔内;通过在容置腔内设置放置板,便于将位于配电箱内的线缆整理归纳,防止线缆杂乱无序;通过将放置板与箱体活动连接,有利于对放置板在箱体内的位置进行上下调整,使线缆处于更佳合适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未装配箱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0、配电箱;1、箱体;11、容置腔;12、开口;13、顶壁;14、底壁;15、第一侧壁;16、第二侧壁;17、第三侧壁;2、箱门;21、可视窗;3、放置板;4、弹性卡件;41、卡件本体;42、卡接凸起;5、理线板;51、理线孔;61、安装板;62、进线管;63、支架;64、固定块;65、密封条;66、铰链结构;67、散热板;68、顶盖;69、提手部;71、第一紧固件;72、第二紧固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100,包括箱体1、箱门2和用于承载线缆的放置板3,箱体1设有容置腔11和与容置腔11连通的开口12,箱门2活动安装在箱体1上并遮挡开口12,放置板3设于容置腔11内且与箱体1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容置腔11,便于容纳各种电气元件;通过设置开口12,便于将各种电气元件通过开口12放置在容置腔11内;通过在容置腔11内设置放置板3,便于将位于配电箱100内的线缆整理归纳,防止线缆杂乱无序;通过将放置板3与箱体1活动连接,有利于对放置板3在箱体1内的位置进行上下调整,使线缆处于更佳合适的位置。。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箱体1包括顶壁13、底壁14、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和第三侧壁17,顶壁13与底壁14相对设置,第一侧壁15和第二侧壁16相对设置,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和第三侧壁17均连接顶壁13与底壁14,第三侧壁17还连接第一侧壁15和第二侧壁16且与开口12正对设置;顶壁13、底壁14、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和第三侧壁17围合形成容置腔11,顶壁13之远离第三侧壁17的端部、底壁14之远离第三侧壁17的端部、第一侧壁15之远离第三侧壁17的端部和第二侧壁16之远离第三侧壁17的端部围合形成开口12;放置板3滑动安装于第三侧壁17上。作为一较佳实施方案,顶壁13、底壁14、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和第三侧壁17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装配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放置板3贴设于第三侧壁17设置,通过将放置板3贴设于第三侧壁17且相对于第三侧壁17进行滑动,在尽可能保证箱体1内具有足够大的空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放置板3进行位置调整。
请参阅图2和图3,配电箱100还包括弹性卡件4,放置板3卡设于第三侧壁17与弹性卡件4之间。利于弹性卡件4的弹性,当放置板3贴设在第三侧壁17上时,弹性卡件4可以将放置板3卡紧在第三侧壁17与弹性卡件4之间,当需要对放置板3进行位置调整时,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弹性卡件4远离放置板3,然后移动放置板3,待放置板3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去除对弹性卡件4施加的外力,使放置板3重新卡紧在第三侧壁17与弹性卡件4之间。因此,该种设置方式,既可以使放置板3稳定地安装在箱体1内,又可以方便地对放置板3进行位置调整。
优选地,弹性卡件4固设于第一侧壁15和/或第二侧壁16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5和第二侧壁16上均设有两个弹性卡件4,并且位于第一侧壁15上的弹性卡件4与位于第二侧壁16上的弹性卡件4一一对称设置,通过该种设置方式,提高放置板3卡设在弹性卡件4和第三侧壁17之间的稳固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仅在第一侧壁15上设置弹性卡件4,或者仅在第二侧壁16上设置弹性卡件4也是可以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卡件4固设于顶壁13或者底壁14或者第三侧壁17也是可以的。
优选地,弹性卡件4包括卡件本体41和固设于卡件本体41之一端的卡接凸起42,卡件本体41之远离卡接凸起42的一端焊接于第一侧壁15和/或第二侧壁16上,放置板3安装于第三侧壁17与卡接凸起42之间。其中,卡件本体41具有弹性,在对卡件本体41施加外力时,能够方便快捷地使卡接凸起42远离放置板3,去除施加的外力后,放置板3可以稳固地卡紧在卡接凸起42与第三侧壁17之间,该种弹性卡件4的结构简单且既能够卡紧放置板3又可以方便地对放置板3进行位置调整。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3,放置板3朝向开口12的一侧设有理线板5,理线板5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线缆穿过的理线孔51。通过在放置板3之朝向开口12的一侧设置理线板5,方便箱体1内部的线缆穿设于理线板5上,实现对线缆的整理归纳,防止其杂乱无序,在理线板5上设置理线孔51,有助于线缆穿设理线板5并受理线板5束缚。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配电箱100还包括安装板61和进线管62,安装板61可拆卸安装于底壁14之朝向容置腔11的一侧,底壁14和安装板61上均穿设有进线孔(图未示),进线管62安装于进线孔内以用于线缆通过进线管62从配电箱100外进入配电箱100内。通过设置进线管62,对线缆穿设于进线孔时起到保护作用,以免线缆磨损严重导致使用寿命缩短;通过将安装板61可拆卸安装于底壁14上,在拆卸安装板61时,可以将进线管62一起拆卸,从而能对进线管62进行清理和更换。
优选地,配电箱100还包括支架63,底壁14之远离容置腔11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块64,固定块64可拆卸安装于支架63上以使箱体1安装于支架63上。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固定块64设有第一安装孔(图未示),支架63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图未示),固定块64通过第一紧固件71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支架63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紧固件71为螺栓,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为与第一紧固件71螺纹配合的螺纹孔。当然,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紧固件也可以为螺钉等紧固部件。
优选地,固定块64与底壁14一体成型。将固定块64与底壁14一体化设置,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第一紧固件71的配合,实现对配电箱100的安装固定,有利于提高配电箱100放置的稳固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块64和底壁14也可以分别制造,然后装配到一起,比如将固定块64焊接到底壁14上,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到底壁14上。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顶壁13之远离第三侧壁17的端部、底壁14之远离第三侧壁17的端部、第一侧壁15之远离第三侧壁17的端部和第二侧壁16之远离第三侧壁17的端部均设有密封条65,箱门2通过密封条65与箱体1紧密贴合。通过该种设置方式,关闭箱门2,闭合箱体1的开口12后,能进一步对开口12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杂质水分等进入箱体1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条65粘接在箱体1上,并且首尾连接形成闭合的环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条65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设置在箱体1上。另外,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密封条65设于箱门2之朝向开口12的一侧也是可以的。
优选地,配电箱100还包括铰链结构66,箱门2通过铰链结构66活动安装于箱体1。在本实施例中,铰链结构66为转动轴,箱门2通过转动轴可以打开和关闭,从而可以在需要时打开配电箱100的箱门2,对配电箱100的内部进行检查调整。
优选地,箱门2上设有可视窗21。通过在箱门2上设置可视窗21,可以对配电箱100内部的工作环境进行观察。
优选地,配电箱100还包括散热板67,第一侧壁15和/或第二侧壁16上开设有散热孔(图未示),散热板67可拆卸安装于散热孔处。通过设置散热板67,可以将配电箱100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保证配电箱100内部工作环境的稳定性;通过将散热板67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侧壁15和/或第二侧壁16上,便于将其从箱体1上拆卸下来,从而能够对其进行清理和维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板67固定安装在第一侧壁15和/或第二侧壁16上也是可以的,另外,将散热板67安装在箱体1的其他部位也是可以的。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板67通过第二紧固件72安装在第一侧壁15和第二侧壁16上,当然,散热板67安装在第一侧壁15和第二侧壁16中的一者上也是可以的。具体地,第二紧固件72为螺栓,第一侧壁15上和第二侧壁16上还设有与第一紧固件71螺纹配合的螺纹孔。当然,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二紧固件72也可以为螺钉等紧固部件。
优选地,散热板67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图未示)。通过设置通气孔,便于热气流从配电箱100内流到配电箱100外。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顶壁13之远离容置腔11的一侧固设有顶盖68。通过设置顶盖68,防止雨水等对配电箱100长期侵蚀造成伤害,从而对配电箱100起到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顶盖68与顶壁13焊接连接,提高其稳固性。
优选地,顶盖68上设有提手部69。通过设置提手部69,有利于对配电箱100进行移动调整。在本实施例中,顶盖68上设有两个提手部69,且两个提手部69对称设置,从而便于使用者提取配电箱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门和用于承载线缆的放置板,所述箱体设有容置腔和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箱门活动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并遮挡所述开口,所述放置板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顶壁、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所述第三侧壁还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且与所述开口正对设置;
所述顶壁、所述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顶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所述底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所述第一侧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和所述第二侧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围合形成所述开口;
所述放置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三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还包括弹性卡件,所述放置板卡设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弹性卡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件固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件包括卡件本体和固设于所述卡件本体之一端的卡接凸起,所述卡件本体之远离所述卡接凸起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放置板安装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卡接凸起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理线板,所述理线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所述线缆穿过的理线孔。
7.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还包括安装板和进线管,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底壁之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底壁和所述安装板上均穿设有进线孔,所述进线管安装于所述进线孔内以用于所述线缆通过所述进线管从所述配电箱外进入所述配电箱内;和/或,
所述配电箱还包括支架,所述底壁之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以使所述箱体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8.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所述底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所述第一侧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和所述第二侧壁之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均设有密封条,所述箱门通过所述密封条与所述箱体紧密贴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还包括铰链结构,所述箱门通过所述铰链结构活动安装于所述箱体;和/或,
所述箱门上设有可视窗。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还包括散热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散热孔处;和/或,
所述顶壁之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固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提手部。
CN202022920202.1U 2020-12-08 2020-12-08 配电箱 Active CN214673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0202.1U CN214673742U (zh) 2020-12-08 2020-12-08 配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0202.1U CN214673742U (zh) 2020-12-08 2020-12-08 配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3742U true CN214673742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98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20202.1U Active CN214673742U (zh) 2020-12-08 2020-12-08 配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3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8366B (zh) 电控盒以及空调器
CN214673742U (zh) 配电箱
CN215644752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散热防震装置
CN213937094U (zh) 一种防爆配电箱
CN210489680U (zh) 一种用于电动公交的锂电池安装防护装置
CN211208923U (zh) 一种用于电气柜的安装支架
CN207859987U (zh) 充电桩用固定装置
KR101926934B1 (ko) 고전압 정션블록의 장착구조
CN213073263U (zh) 一种方便维修内置部件的电源盒
CN216794433U (zh)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配电控制设备
CN214176508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用电节能装置
CN214798200U (zh) 一种电气柜加固接地装置
CN210197669U (zh) 一种防水防潮空调隔风立板
CN207441803U (zh) 一种新能汽车电池防护壳体
CN212628772U (zh) 一种电器远程控制装置
CN219458380U (zh) 一种电力系统配电设备用防护装置
CN220548955U (zh) 散热窗防尘挡雨结构以及充电桩
CN107886843B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219322813U (zh) 一种具有安装锁紧功能的锂电池控制器外壳
CN216672222U (zh) 一种新型配电柜
CN216525983U (zh) 一种用于电力计量装置的安装支架
CN211829838U (zh) 一种配电柜自动化防潮装置
CN218469289U (zh) 一种光伏电子教室中空调用安装装置
CN216450723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锂电池组件
CN211790321U (zh) 一种室外防雨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