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3702U - 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3702U
CN214673702U CN202120342304.1U CN202120342304U CN214673702U CN 214673702 U CN214673702 U CN 214673702U CN 202120342304 U CN202120342304 U CN 202120342304U CN 214673702 U CN214673702 U CN 214673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ir
sleeve
mount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23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angwan Electric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angwan Electric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angwan Electric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angwan Electric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23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3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3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3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属于变电箱技术领域。该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包括变电箱组件、进风组件、除湿组件和排风管。外部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滤网件进行灰尘过滤,在经过第一安装管的除湿筒件除湿,其后经过连通管流入第二安装管,再经第二安装管内的除湿筒件除湿,除湿后的空气进入集气腔,由集气腔流入容置腔,最后由经过排风管排出,通过不断的循环通风,使集气腔和容置腔的空气为除湿后的干燥空气,同时,气流进入第二安装管是由下至上运动,减少雨水中的水滴沿第二安装管进入变电箱本体内部的情况,有效改善现有的变电箱在雨水天使用循环通风时,容易导致变电箱内部湿度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
背景技术
地埋式的变电箱的底部至墙(体)身可经受30年以上的地下浸埋和泥土挤压,不出现一丝一点的腐蚀现象,埋入地下的每一个密封点如设备通道口、检修人员出入口、电缆进入口、循环通风口连接处等都能经得起地下水的渗透压力,内部无一点水渍现象出现,整体稳定性高,使现有的地埋式的变电箱具有高稳定和防水的特点,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的变电箱其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了有效的保证变电站内的设备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需要将变电箱内的热量排出去,常通过循坏通风进行散热,风扇带动气流由吸风管进入集风室,再由集风室分散气流配合水冷对气流降温,再将空气吹向位于放置腔的变压器,最后气流由排风管排出变电箱,目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的变电箱的吸风管水平布置,在雨水天气,部分雨水容易沿吸风管流入变电箱内,并且雨水天外界湿度较大,循环通风过程中,外界湿空气进入变电箱内,进而容易导致变电箱内部湿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旨在改善现有的变电箱在雨水天使用循环通风时,容易导致变电箱内部湿度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包括变电箱组件、进风组件、除湿组件和排风管。
所述变电箱组件包括变电箱本体,所述变电箱本体底端设置有集气腔,所述变电箱本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集气腔连通于所述容置腔,所述进风组件包括第一风管、抽气泵和第二风管,所述第一风管一端连通于所述集气腔,所述抽气泵固定连接于所述容置腔内壁,所述抽气泵出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一风管,所述第二风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抽气泵进气口,所述第二风管另一端固定贯穿于所述变电箱本体上端,所述第二风管延伸出所述变电箱本体一端的端部位于所述变电箱本体顶部,所述除湿组件包括第一安装管、第二安装管、限位环、连通管、两个除湿筒件、安装支架、密封盖、滤网件和压紧套筒件,所述第一安装管下端固定连通于所述第二风管顶端,所述第二安装管和所述第一安装管上端通过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安装管、所述第二安装管和所述连通管呈倒置的U形,所述限位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管和所述第二安装管下端的内壁,两个所述除湿筒件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管和所述第二安装管,所述除湿筒件下端压紧于所述限位环,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除湿筒件上端,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管和所述第二安装管顶端,所述密封盖包括盖板、定位套筒和压缩弹簧,所述定位套筒和所述压缩弹簧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盖板一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定位套筒内,所述定位套筒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管和所述第二安装管内,所述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管和所述第二安装管,所述压缩弹簧压紧于所述安装支架顶端,所述滤网件插接于所述第二安装管下端的内部,所述压紧套筒件螺纹插接于所述第二安装管下端,所述压紧套筒件将所述滤网件压紧于所述限位环下侧,所述排风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容置腔上端,所述排风管另一端固定贯穿于所述变电箱本体上端,所述排风管延伸出所述变电箱本体一端的端部位于所述变电箱本体顶部,所述排风管延伸出所述变电箱本体一端的端部设置为倒U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除湿筒件包括除湿筒、两个密封罩和干燥剂,两个所述密封罩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除湿筒两端的外壁,所述密封罩上均匀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干燥剂填充于所述除湿筒和所述密封罩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密封罩将所述第一密封垫压紧于所述限位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下侧的周边,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除湿筒上端的所述密封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侧固定连接有拉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盖板将所述第二密封垫压紧于所述第一安装管和所述第二安装管顶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滤网件包括环形夹板、滤网和固定套筒,所述环形夹板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滤网插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固定套筒螺纹连接于所述卡槽,所述固定套筒压紧于所述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筒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持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紧套筒件包括压紧套筒、螺纹套筒和转动套筒,所述压紧套筒和所述转动套筒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螺纹套筒两侧,所述螺纹套筒螺纹插接于所述第二安装管下端,所述压紧套筒压紧于所述滤网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套筒周边均匀设置有防滑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设计得到的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使用时,打开抽气泵,抽气泵将外部的空气抽入集气腔,外部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滤网件进行灰尘过滤,在经过第一安装管的除湿筒件除湿,其后经过连通管流入第二安装管,再经第二安装管内的除湿筒件除湿,除湿后的空气进入集气腔,由集气腔流入容置腔,最后由经过排风管排出,通过不断的循环通风,使集气腔和容置腔的空气为除湿后的干燥空气,同时,气流进入第二安装管是由下至上运动,减少雨水中的水滴沿第二安装管进入变电箱本体内部的情况,有效改善现有的变电箱在雨水天使用循环通风时,容易导致变电箱内部湿度较大的问题,当需要更换除湿筒件时,解除盖板和第一安装管或者第二安装管的连接螺栓,取下盖板和定位套筒,抽出压缩弹簧,可抽出除湿筒件和安装支架,可进行除湿筒件和安装支架的更换,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内的除湿筒件可分别进行更换,当其中一个除湿筒件失效后,可直接取出,安装上盖板和定位套筒,依然可进行除湿工作,直到失效后除湿筒件更换后,再重新进行安装,更换过程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变电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进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除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除湿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滤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压紧套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变电箱组件;110-变电箱本体;120-集气腔;130-容置腔;200-进风组件;210-第一风管;220-抽气泵;230-第二风管;300-除湿组件;310-第一安装管;320-第二安装管;330-限位环;340-连通管;350-除湿筒件;351-除湿筒;352-密封罩;353-干燥剂;354-第一密封垫;360-安装支架;361-安装板;362-连接杆;363-拉环;370-密封盖;371-盖板;372-定位套筒;373-压缩弹簧;374-第二密封垫;380-滤网件;381-环形夹板;382-滤网;383-固定套筒;384-手持部;390-压紧套筒件;391-压紧套筒;392-螺纹套筒;393-转动套筒;400-排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包括变电箱组件100、进风组件200、除湿组件300和排风管400,变电箱组件100埋入地下节省地面上占用面积,进风组件200用于气流进入变电箱组件100进行散热,除湿组件300用于过滤气流中的灰尘和水分,排风管400用于排出温度升高后的气流。
请参阅图2,变电箱组件100包括变电箱本体110,变电箱本体110底端设置有集气腔120,变电箱本体110内设置有容置腔130,集气腔120连通于容置腔130。
请参阅图3,进风组件200包括第一风管210、抽气泵220和第二风管230,第一风管210一端连通于集气腔120,抽气泵220固定连接于容置腔130内壁,抽气泵220出气口连通于第一风管210,第二风管230一端连通于抽气泵220进气口,第二风管230另一端固定贯穿于变电箱本体110上端,第二风管230延伸出变电箱本体110一端的端部位于变电箱本体110顶部。
请参阅图4,除湿组件300包括第一安装管310、第二安装管320、限位环330、连通管340、两个除湿筒件350、安装支架360、密封盖370、滤网件380和压紧套筒件390,第一安装管310下端固定连通于第二风管230顶端,第一安装管310和第二风管230通过法兰对接连通,第二安装管320和第一安装管310上端通过连通管340连通,第一安装管310、第二安装管320和连通管340呈倒置的U形,第一安装管310、第二安装管320和连通管340通过焊接连通,限位环330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管310和第二安装管320下端的内壁,限位环330分别通过一体式固定于第一安装管310和第二安装管320下端的内壁,两个除湿筒件350分别插接于第一安装管310和第二安装管320,除湿筒件350下端压紧于限位环330,安装支架360固定连接于除湿筒件350上端,密封盖370设置于第一安装管310和第二安装管320顶端。
请参阅图5,密封盖370包括盖板371、定位套筒372和压缩弹簧373,定位套筒372和压缩弹簧373均固定连接于盖板371一侧,定位套筒372和盖板371为一体式结构,压缩弹簧373位于定位套筒372内,定位套筒372分别插接于第一安装管310和第二安装管320内,盖板371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管310和第二安装管320,盖板37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管310和第二安装管320,压缩弹簧373压紧于安装支架360顶端,滤网件380插接于第二安装管320下端的内部,压紧套筒件390螺纹插接于第二安装管320下端,压紧套筒件390将滤网件380压紧于限位环330下侧,盖板371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374,第二密封垫374通过胶粘合于盖板371,盖板371将第二密封垫374压紧于第一安装管310和第二安装管320顶端,便于盖板371、第一安装管310和第二安装管320连接处的密封。
请参阅图6,除湿筒件350包括除湿筒351、两个密封罩352和干燥剂353,两个密封罩352分别螺纹连接于除湿筒351两端的外壁,密封罩352上均匀开设有通气孔,干燥剂353填充于除湿筒351和密封罩352内部,密封罩352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354,第一密封垫354通过胶粘合于密封罩352,密封罩352将第一密封垫354压紧于限位环330,便于密封密封罩352和限位环330的压紧处,更换干燥剂353时,取出除湿筒件350,旋转密封罩352,至密封罩352离开除湿筒351,取出干燥剂353进行更换,更换后,按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更换过程简单。
请参阅图7,安装支架360包括安装板361和连接杆362,连接杆362固定连接于安装板361下侧的周边,连接杆362固定连接于除湿筒351上端的密封罩352,连接杆362两端通过焊接固定于密封罩352和安装板361,便于密封盖370压紧除湿筒件350,安装板361上侧固定连接有拉环363,当需要更换除湿筒件350时,解除盖板371和第一安装管310或者第二安装管320的连接螺栓,取下盖板371和定位套筒372,抽出压缩弹簧373,通过安装板361上的拉环363可抽出除湿筒件350和安装板361,可进行除湿筒件350和安装支架360的更换,第一安装管310和第二安装管320内的除湿筒件350可分别进行更换,当其中一个除湿筒件350失效后,可直接取出,安装上盖板371和定位套筒372,依然可进行除湿工作,至失效后除湿筒件350更换后,再重新进行安装。
请参阅图8,滤网件380包括环形夹板381、滤网382和固定套筒383,环形夹板381一侧设置有卡槽,滤网382插接于卡槽内,固定套筒383螺纹连接于卡槽,固定套筒383压紧于滤网382,固定套筒383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持部384,当需要更换滤网382时,取下滤网件380,通过手持部384旋转固定套筒383离开环形夹板381,取下滤网382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按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更换简单,同时,便于滤网382的清理。
请参阅图9,压紧套筒件390包括压紧套筒391、螺纹套筒392和转动套筒393,压紧套筒391和转动套筒393分别固定连接于螺纹套筒392两侧,压紧套筒391、螺纹套筒392和转动套筒393为一体式结构,螺纹套筒392螺纹插接于第二安装管320下端,压紧套筒391压紧于滤网件380,转动套筒393周边均匀设置有防滑条,便于将螺纹套筒392连接于第二安装管320,取下滤网件380时,转动转动套筒393,转动套筒393带动压紧套筒391和螺纹套筒392转动,至螺纹套筒392离开第二安装管320,抽出压紧套筒件390,在重力作用下滤网件380落下,滑出第二安装管320。
在本实施例中,排风管400一端连通于容置腔130上端,排风管400另一端固定贯穿于变电箱本体110上端,排风管400延伸出变电箱本体110一端的端部位于变电箱本体110顶部,排风管400延伸出变电箱本体110一端的端部设置为倒U形,使用时,打开抽气泵220,抽气泵220将外部的空气抽入集气腔120,外部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滤网件380进行灰尘过滤,在经过第一安装管310的除湿筒件350除湿,其后经过连通管340流入第二安装管320,再经第二安装管320内的除湿筒件350除湿,除湿后的空气进入集气腔120,由集气腔120流入容置腔130,最后由经过排风管400排出,通过不断的循环通风,使集气腔120和容置腔130的空气为除湿后的干燥空气,同时,气流进入第二安装管320是由下至上运动,减少雨水中的水滴沿第二安装管320进入变电箱本体110内部的情况,有效改善现有的变电箱在雨水天使用循环通风时,容易导致变电箱内部湿度较大的问题。
具体的,该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抽气泵220,抽气泵220将外部的空气抽入集气腔120,外部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滤网件380进行灰尘过滤,在经过第一安装管310的除湿筒件350除湿,其后经过连通管340流入第二安装管320,再经第二安装管320内的除湿筒件350除湿,除湿后的空气进入集气腔120,由集气腔120流入容置腔130,最后由经过排风管400排出,通过不断的循环通风,使集气腔120和容置腔130的空气为除湿后的干燥空气,同时,气流进入第二安装管320是由下至上运动,减少雨水中的水滴沿第二安装管320进入变电箱本体110内部的情况,有效改善现有的变电箱在雨水天使用循环通风时,容易导致变电箱内部湿度较大的问题。
当需要更换除湿筒件350时,解除盖板371和第一安装管310或者第二安装管320的连接螺栓,取下盖板371和定位套筒372,抽出压缩弹簧373,通过安装板361上的拉环363可抽出除湿筒件350和安装板361,可进行除湿筒件350和安装支架360的更换,第一安装管310和第二安装管320内的除湿筒件350可分别进行更换,当其中一个除湿筒件350失效后,可直接取出,安装上盖板371和定位套筒372,依然可进行除湿工作,至失效后除湿筒件350更换后,再重新进行安装,更换过程简单。
更换干燥剂353时,取出除湿筒件350,旋转密封罩352,至密封罩352离开除湿筒351,取出干燥剂353进行更换,更换后,按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更换过程简单。
当需要更换滤网382时,取下滤网件380时,转动转动套筒393,转动套筒393带动压紧套筒391和螺纹套筒392转动,至螺纹套筒392离开第二安装管320,抽出压紧套筒件390,在重力作用下滤网件380落下,滑出第二安装管320,滤网件380取下后,通过手持部384旋转固定套筒383离开环形夹板381,取下滤网382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按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更换简单,同时,便于滤网382的清理。
需要说明的是,抽气泵22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
抽气泵22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电箱组件(100),所述变电箱组件(100)包括变电箱本体(110),所述变电箱本体(110)底端设置有集气腔(120),所述变电箱本体(110)内设置有容置腔(130),所述集气腔(120)连通于所述容置腔(130);
进风组件(200),所述进风组件(200)包括第一风管(210)、抽气泵(220)和第二风管(230),所述第一风管(210)一端连通于所述集气腔(120),所述抽气泵(220)固定连接于所述容置腔(130)内壁,所述抽气泵(220)出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一风管(210),所述第二风管(230)一端连通于所述抽气泵(220)进气口,所述第二风管(230)另一端固定贯穿于所述变电箱本体(110)上端,所述第二风管(230)延伸出所述变电箱本体(110)一端的端部位于所述变电箱本体(110)顶部;
除湿组件(300),所述除湿组件(300)包括第一安装管(310)、第二安装管(320)、限位环(330)、连通管(340)、两个除湿筒件(350)、安装支架(360)、密封盖(370)、滤网件(380)和压紧套筒件(390),所述第一安装管(310)下端固定连通于所述第二风管(230)顶端,所述第二安装管(320)和所述第一安装管(310)上端通过所述连通管(340)连通,所述第一安装管(310)、所述第二安装管(320)和所述连通管(340)呈倒置的U形,所述限位环(330)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管(310)和所述第二安装管(320)下端的内壁,两个所述除湿筒件(350)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管(310)和所述第二安装管(320),所述除湿筒件(350)下端压紧于所述限位环(330),所述安装支架(360)固定连接于所述除湿筒件(350)上端,所述密封盖(37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管(310)和所述第二安装管(320)顶端,所述密封盖(370)包括盖板(371)、定位套筒(372)和压缩弹簧(373),所述定位套筒(372)和所述压缩弹簧(373)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盖板(371)一侧,所述压缩弹簧(373)位于所述定位套筒(372)内,所述定位套筒(372)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管(310)和所述第二安装管(320)内,所述盖板(37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管(310)和所述第二安装管(320),所述压缩弹簧(373)压紧于所述安装支架(360)顶端,所述滤网件(380)插接于所述第二安装管(320)下端的内部,所述压紧套筒件(390)螺纹插接于所述第二安装管(320)下端,所述压紧套筒件(390)将所述滤网件(380)压紧于所述限位环(330)下侧;
排风管(400),所述排风管(400)一端连通于所述容置腔(130)上端,所述排风管(400)另一端固定贯穿于所述变电箱本体(110)上端,所述排风管(400)延伸出所述变电箱本体(110)一端的端部位于所述变电箱本体(110)顶部,所述排风管(400)延伸出所述变电箱本体(110)一端的端部设置为倒U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筒件(350)包括除湿筒(351)、两个密封罩(352)和干燥剂(353),两个所述密封罩(352)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除湿筒(351)两端的外壁,所述密封罩(352)上均匀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干燥剂(353)填充于所述除湿筒(351)和所述密封罩(35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352)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354),所述密封罩(352)将所述第一密封垫(354)压紧于所述限位环(3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60)包括安装板(361)和连接杆(362),所述连接杆(362)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361)下侧的周边,所述连接杆(362)固定连接于所述除湿筒(351)上端的所述密封罩(3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61)上侧固定连接有拉环(3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71)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374),所述盖板(371)将所述第二密封垫(374)压紧于所述第一安装管(310)和所述第二安装管(320)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件(380)包括环形夹板(381)、滤网(382)和固定套筒(383),所述环形夹板(381)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滤网(382)插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固定套筒(383)螺纹连接于所述卡槽,所述固定套筒(383)压紧于所述滤网(38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383)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持部(38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套筒件(390)包括压紧套筒(391)、螺纹套筒(392)和转动套筒(393),所述压紧套筒(391)和所述转动套筒(393)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螺纹套筒(392)两侧,所述螺纹套筒(392)螺纹插接于所述第二安装管(320)下端,所述压紧套筒(391)压紧于所述滤网件(38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筒(393)周边均匀设置有防滑条。
CN202120342304.1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 Active CN214673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2304.1U CN214673702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2304.1U CN214673702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3702U true CN214673702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46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2304.1U Active CN214673702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3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0235B (zh) 一种装有空气过滤机构的计算机设备
CN214673702U (zh) 一种高稳定性防水地埋式变电箱
CN207379196U (zh) 一种冷风机除湿装置
CN205137833U (zh) 一种除湿器及其除湿组件
CN106076016A (zh) 一种高效节能油雾回收器
CN213527818U (zh) 一种快速更换的空气入口过滤器滤芯
CN214176441U (zh) 除湿通风的配电箱
CN211189686U (zh) 一种真空系统除湿机组
CN210859135U (zh) 一种闭环控制的压缩空气稳压供应系统
CN210786800U (zh) 一种具有防尘降湿功能的压缩机
CN211302404U (zh) 一种填埋场用可利用气体收集装置
CN209088374U (zh) 一种防潮室外配电柜
WO2022016783A1 (zh) 除湿机
CN208553667U (zh) 一种免维护吸湿器
CN218636983U (zh) 一种气体除湿过滤的装置
CN214734528U (zh) 一种新型制氧机吸附塔
CN218469205U (zh) 一种风冷式四季型除湿机
CN218066107U (zh) 一种具有控制功能的换热机组
CN212855214U (zh) 一种空气除湿装置
CN211016714U (zh) 一种变压器用呼吸器装置
CN217939698U (zh) 一种余热零耗气干燥器
CN214660714U (zh) 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用带滤网的透气帽
CN117072865B (zh) 一种煤层气开采用的气体存储装置
CN214533451U (zh) 一种空压机用干燥运行系统
CN212538097U (zh) 一种防爆型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