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69834U - 一种光学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69834U
CN214669834U CN202121031951.7U CN202121031951U CN214669834U CN 214669834 U CN214669834 U CN 214669834U CN 202121031951 U CN202121031951 U CN 202121031951U CN 214669834 U CN214669834 U CN 214669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curvature
radius
optical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319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占军
韩妮
曹颖凤
米士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to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to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to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to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319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69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69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69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为塑料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其中,0.06≤f/R1≤0.8;f为光学镜头的焦距,R1为第一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成本低、体积小、畸变小;同时该光学镜头为超广角光学镜头,其视场角在150°到190°之间,以及在‑40℃~80℃环境下使用下也可以保证解像力满足成像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超广角镜头被广泛地应用于安防、车载、门禁等领域,超广角镜头得益于超大视场角,但也因此带来了难以矫正的畸变。且随着安防行业的发展,镜头的体积要求也越来越小,而且安防行业对高低温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如专利CN111077660A中,为了满足超广角和小体积,采用了六枚镜片,且其中有一枚玻璃镜片、一枚玻璃非球面镜片,导致成本较高;专利CN106646830A中,第一枚玻璃球面形状不易加工,且FOV≤140°;专利CN107102423A中,在同样的结构下使用了两枚玻璃球面镜片,增加了成本;专利CN109765683A中,视场角在140°左右,使用了5枚塑胶镜片,此搭配方式无法满足在-40℃~80℃时安防镜头使用要求。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光学镜头不能同时满足成本低、视场角大、且在-40℃~80℃环境下使用保证解像力满足成像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成本低、体积小、畸变小;同时该光学镜头的视场角在150°到190°之间,以及在-40℃~80℃环境下使用下也可以保证解像力满足成像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包括: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为塑料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
其中,0.06≤f/R1≤0.8;f为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R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为凸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与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分别满足关系式:
0.8<|f1/f|<2.0;
|f2/f|>2.0;
1.0<|f3/f|<2.5;
0.5<|f4/f|<2.0;
1.0<|f5/f|<2.5;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透镜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二透镜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二透镜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三透镜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三透镜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四透镜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四透镜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五透镜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和所述第五透镜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分别满足关系式:
1.0<|(R1+R2)/(R1-R2)|≤1.8;
|(R3+R4)/(R3-R4)|≥2;
|(R5+R6)/(R5-R6)|≤1.0;
|(R7+R8)/(R7-R8)|≤1.5;
|(R9+R10)/(R9-R10)|≤1.0;
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3为所述第二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4为所述第二透镜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5为所述第三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6为所述第三透镜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7为所述第四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8为所述第四透镜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9为所述第五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10为所述第五透镜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
可选的,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d3满足vd3>60。
可选的,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d5满足vd5>40。
可选的,所述第五透镜像面一侧表面到像面的距离最小值BFL和所述光学镜头的总长TTL的比值满足:0.16≤BFL/TTL≤0.35。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像面一侧表面中心位置沿光轴方向到所述第二透镜物面的距离D2和所述光学镜头的总长TTL的比值满足:0.2≤D2/TTL≤0.4。
可选的,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像面IC和所述光学镜头的总长TTL的比值满足:IC/TTL>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通过设置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为塑料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其中,0.06≤f/R1≤0.8;f为光学镜头的焦距,R1为第一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学镜头不能同时满足成本低、视场角大、且在-40℃~80℃环境下使用保证解像力满足成像要求的问题,实现成本低、体积小、畸变小的效果;同时该光学镜头的视场角在150°到190°之间,且在-40℃~80℃环境下使用下也可以保证解像力满足成像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8nm、656nm的轴向像差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7nm、656nm的垂轴色差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8nm、656nm的F-theta畸变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8nm、656nm的轴向像差图;
图7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7nm、656nm的垂轴色差图;
图8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8nm、656nm的F-theta畸变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8nm、656nm的轴向像差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7nm、656nm的垂轴色差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8nm、656nm的F-theta畸变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1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12、光阑2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13、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14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15;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四透镜14和第五透镜15为塑料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13为玻璃球面透镜;其中,0.06≤f/R1≤0.8;f为光学镜头的焦距,R1为第一透镜11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
其中,光焦度等于像方光束汇聚度与物方光束汇聚度之差,它表征光学系统偏折光线的能力。光焦度的绝对值越大,对光线的弯折能力越强,光焦度的绝对值越小,对光线的弯折能力越弱。光焦度为正数时,光线的屈折是汇聚性的;光焦度为负数时,光线的屈折是发散性的。光焦度可以适用于表征一个透镜的某一个折射面(即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以适用于表征某一个透镜,也可以适用于表征多个透镜共同形成的系统(即透镜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各个透镜固定于一个镜筒(图1中未示出)内,通过合理分配透镜的光焦度,使得光学镜头成像效果好,其中,光焦度为焦距的倒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三透镜13、第四透镜14和第五透镜15通过合理分配光焦度比例,利用第一透镜11增大视场角,利用其它透镜进行光线的汇聚和发散的同时,对轴上像差和轴外像差等进行校正,实现光学镜头小型化的同时,改善成像质量,实现大视场角。此外,光学镜头采用玻璃镜片和塑胶镜片组合的方案,在提高环境适应性的同时降低成本;且由于第三透镜13为玻璃球面镜片,平衡高低温的同时还可以矫正色差。
综上,本实施方案中的光学镜头仅包括五个透镜,可以实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且通过合理的分配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三透镜13、第四透镜14和第五透镜15的光焦度、第一透镜11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与光学镜头的焦距的比例关系以及采用玻璃镜片、塑胶镜片组合的方法,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成本低、体积小、畸变小;同时该光学镜头为超广角光学镜头,其视场角在150°到190°之间,且在-40℃~80℃环境下使用下也可以保证解像力满足成像要求。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1,第一透镜11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11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12物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12像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13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13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14像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15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15像侧面为凸面。其中,第四透镜14物侧面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1,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三透镜13、第四透镜14和第五透镜15的焦距与光学镜头的焦距分别满足关系式:0.8<|f1/f|<2.0;|f2/f|>2.0;1.0<|f3/f|<2.5;0.5<|f4/f|<2.0;1.0<|f5/f|<2.5;其中,f1为第一透镜11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12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13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14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15的焦距。
其中,第一透镜11为塑胶非球面镜片,具有负光焦度,起到控制光学系统光线入射角的作用,第一透镜11的轴上焦距f1满足0.8<|f1/f|<2.0,可以获得超大的视场角。第二透镜12为塑胶非球面镜片,焦距f2满足|f2/f|>2.0,主要作用为矫正场曲和像散等轴外像差。第三透镜13为玻璃球面镜片,焦距f3满足1.0<|f3/f|<2.5,主要作用为矫正色差,以及平衡高低温。第五透镜15为塑胶非球面镜片,具有正光焦度,其主要作用为减小镜头的像面光线入射角,焦距f5满足1.0<|f5/f|<2.5,如此,在利用第一透镜11的焦距范围实现大视场角的基础上,再对其它各镜头的焦距进行针对性设计,可与将第一透镜11所采集的光线进行合理有效的矫正,使整个光学镜头的像差可以得到较好的平衡。
可选的,第一透镜11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第一透镜11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第二透镜12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第二透镜12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第三透镜13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第三透镜13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第四透镜14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第四透镜14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第五透镜15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和第五透镜15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分别满足关系式:
1.0<|(R1+R2)/(R1-R2)|≤1.8;
|(R3+R4)/(R3-R4)|≥2;
|(R5+R6)/(R5-R6)|≤1.0;
|(R7+R8)/(R7-R8)|≤1.5;
|(R9+R10)/(R9-R10)|≤1.0;
其中,R1为第一透镜11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2为第一透镜11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3为第二透镜12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12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5为第三透镜13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13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7为第四透镜14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8为第四透镜14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9为第五透镜15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10为第五透镜15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
可选地,第三透镜13的阿贝数vd3满足vd3>60。如此,可以保证第三透镜13为低色散透镜,采用色散较低的透镜进行进一步色差矫正,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色差校正的能力,进而改善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
可选地,第五透镜15的阿贝数vd5满足vd5>40。如此,可以保证第五透镜15为低色散透镜,采用色散较低的透镜进行进一步色差矫正,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色差校正的能力,进而改善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
可选地,第五透镜15像面一侧表面到像面的距离最小值BFL和光学镜头的总长TTL的比值满足:0.16≤BFL/TTL≤0.35。如此,可以保证光学后焦空间;当需要设置滤光片时,可以在该空间内设置滤光片。
可选地,第一透镜11像面一侧表面中心位置沿光轴方向到第二透镜12物面的距离D2和光学镜头的总长TTL的比值满足:0.2≤D2/TTL≤0.4,以保证光学镜头的尺寸。
可选地,光学镜头的有效像面IC(Image circle)和光学镜头的总长TTL的比值满足:IC/TTL>0.4。即该光学镜头具有系统长度短、有效像面大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门禁系统的小型化及大像面要求。
下面将结合具体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进行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示例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1,在该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中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的各个透镜的面型、曲率半径、中心厚度(即相邻镜面中心点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和K值满足表1所列条件:
表1为所述光学镜头的一种设计值(f=2.3mm;光圈F2.3):
面序号 面型 曲率半径(mm) 厚度(mm) 折射率 阿贝数 K值
S1 非球面 24.55 0.80 1.54 55.71 0.00
S2 非球面 1.66 1.67 0.12
S3 非球面 -4.41 1.20 1.64 23.50 -78.29
S4 非球面 -3.05 0.20 -32.10
光阑 PL Infinity 0.69 0.00
S5 标准面 4.65 1.49 1.59 68.62 0.00
S6 标准面 -3.05 0.28 0.00
S7 非球面 -16.98 0.60 1.64 23.50 87.65
S8 非球面 1.89 0.20 -7.22
S9 非球面 3.73 2.20 1.54 55.71 -1.39
S10 非球面 -2.47 3.29 -0.57
表1中的面序号根据各个透镜的表面顺序来进行编号,其中“S1”代表第一透镜11的前表面,“S2”代表第一透镜12的后表面,依次类推;曲率半径代表镜片表面的弯曲程度,正值代表该表面弯向像面一侧,负值代表该表面弯向物面一侧,其中“PL”代表该表面为平面,曲率半径为无穷大;厚度代表当前表面到下一表面的中心轴向距离,折射率代表当前表面到下一表面之间的材料对光线的偏折能力,空格代表当前位置为空气,折射率为1;阿贝数代表当前表面到下一表面之间的材料对光线的色散特性,空格代表当前位置为空气;K值代表该非球面的最佳拟合圆锥系数的数值大小。
非球面圆锥系数可用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但不仅限于以下表示方法:
Figure BDA0003066100450000101
其中,z为非球面Z向的轴向矢高;r为非球面的高度;c为拟合球面的曲率,数值上为曲率半径的倒数;k为拟合圆锥系数;A-F为非球面多项式的4阶、6阶、8阶、10阶、12阶、14阶项系数。
表2为所述光学镜头中非球面系数的一种设计值:
面序号 A B C D E F
S1 1.41E-02 -2.65E-03 2.21E-04 -8.04E-06 9.58E-08 0.00E+00
S2 1.39E-02 1.34E-02 -1.16E-02 5.37E-03 -1.51E-03 0.00E+00
S3 -8.85E-02 3.26E-02 8.37E-04 -1.37E-02 1.70E-03 1.68E-03
S4 -1.22E-01 6.21E-02 3.40E-03 -3.69E-02 1.56E-02 9.67E-04
S7 -1.31E-01 4.43E-02 -8.56E-03 -3.63E-04 6.55E-04 -1.16E-04
S8 -4.42E-02 1.49E-02 -3.10E-03 3.56E-04 -1.32E-05 -1.46E-06
S9 -1.52E-02 2.24E-03 5.65E-05 -6.38E-05 1.23E-05 -8.51E-07
S10 8.80E-03 -5.68E-04 1.02E-03 -2.82E-04 3.63E-05 -1.54E-06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11至第五透镜15满足如下条件:
Figure BDA0003066100450000102
Figure BDA0003066100450000111
其中,图2是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8nm、656nm的轴向像差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7nm、656nm的垂轴色差图;图4是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8nm、656nm的F-theta畸变图。由图2和图3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轴向像差小,垂轴色差小。由图4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F-theta畸变小。即通过图2、图3和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好,F-theta畸变小,分辨率高,在全工作距都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
示例性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镜头中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的各个透镜的面型、曲率半径、中心厚度(即相邻镜面中心点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以及K值满足表3所列条件:
表3为所述光学镜头的又一种设计值(f=2.3mm;光圈F2.4):
Figure BDA0003066100450000112
Figure BDA0003066100450000121
表3中的面序号根据各个透镜的表面顺序来进行编号,其中“S1”代表第一透镜11的前表面,“S2”代表第一透镜11的后表面,依次类推;曲率半径代表镜片表面的弯曲程度,正值代表该表面弯向像面一侧,负值代表该表面弯向物面一侧,其中“PL”代表该表面为平面,曲率半径为无穷大;厚度代表当前表面到下一表面的中心轴向距离,折射率代表当前表面到下一表面之间的材料对光线的偏折能力,空格代表当前位置为空气,折射率为1;阿贝数代表当前表面到下一表面之间的材料对光线的色散特性,空格代表当前位置为空气;K值代表该非球面的最佳拟合圆锥系数的数值大小。
非球面圆锥系数可用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但不仅限于以下表示方法:
Figure BDA0003066100450000122
其中,z为非球面Z向的轴向矢高;r为非球面的高度;c为拟合球面的曲率,数值上为曲率半径的倒数;k为拟合圆锥系数;A-F为非球面多项式的4阶、6阶、8阶、10阶、12阶、14阶项系数。
表4为所述光学镜头中非球面系数的一种设计值:
Figure BDA0003066100450000123
Figure BDA0003066100450000131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满足如下条件:
|f<sub>1</sub>/f|=1.69
|f<sub>2</sub>/f|=2.78
|f<sub>3</sub>/f|=1.67
|f<sub>4</sub>/f|=-1.07
|f<sub>5</sub>/f|=1.37
|(R1+R2)/(R1-R2)|=1.38
|(R3+R4)/(R3-R4)|=3.1
|(R5+R6)/(R5-R6)|=0.56
|(R7+R8)/(R7-R8)|=0.51
|(R9+R10)/(R9-R10)|=0.01
TTL=12.6mm
IC/TTL=0.53
f/R1=0.22
BFL/TTL=0.28
D2/TTL=0.31
其中,图6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8nm、656nm的轴向像差图;图7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7nm、656nm的垂轴色差图;图8是图5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8nm、656nm的F-theta畸变图。由图6和图7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轴向像差小,垂轴色差小。由图8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F-theta畸变小。即通过图6、图7和图8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好,F-theta畸变小,分辨率高,在全工作距都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
示例性的: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图9所示的光学镜头中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的各个透镜的面型、曲率半径、中心厚度(即相邻镜面中心点的距离)、折射率、阿贝数和K值满足表5所列条件:
表5为所述光学镜头的一种设计值(f=2.3mm;光圈F2.4):
面序号 面型 曲率半径(mm) 厚度(mm) 折射率 阿贝数 K值
S1 非球面 21.21 0.70 1.51 56.22 0.00
S2 非球面 1.63 1.88 -2.28E-03
S3 非球面 -3.59 1.25 1.67 19.28 -29.33
S4 非球面 -2.77 0.20 -21.59
光阑 PL 无限 0.40
S5 标准面 3.99 2.29 1.49 70.44
S6 标准面 -2.70 0.16
S7 非球面 -17.15 0.60 1.64 23.50 97.42
S8 非球面 1.79 0.13 -6.61
S9 非球面 3.53 2.27 1.54 55.98 -2.38
S10 非球面 -2.62 2.98 -0.46
表3中的面序号根据各个透镜的表面顺序来进行编号,其中“S1”代表第一透镜的前表面,“S2”代表第一透镜的后表面,依次类推;曲率半径代表镜片表面的弯曲程度,正值代表该表面弯向像面一侧,负值代表该表面弯向物面一侧,其中“PL”代表该表面为平面,曲率半径为无穷大;厚度代表当前表面到下一表面的中心轴向距离,折射率代表当前表面到下一表面之间的材料对光线的偏折能力,空格代表当前位置为空气,折射率为1;阿贝数代表当前表面到下一表面之间的材料对光线的色散特性,空格代表当前位置为空气;K值代表该非球面的最佳拟合圆锥系数的数值大小。
非球面圆锥系数可用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但不仅限于以下表示方法:
Figure BDA0003066100450000151
其中,z为非球面Z向的轴向矢高;r为非球面的高度;c为拟合球面的曲率,数值上为曲率半径的倒数;k为拟合圆锥系数;A-F为非球面多项式的4阶、6阶、8阶、10阶、12阶、14阶项系数。
表6为所光学镜头中非球面系数的一种设计值:
面序号 A B C D E F
S1 1.61E-02 -3.01E-03 2.76E-04 -1.29E-05 2.56E-07 -1.65E-10
S2 2.66E-02 3.37E-03 2.94E-03 -1.85E-03 3.95E-04 4.36E-05
S3 -8.53E-02 3.16E-02 4.63E-04 -1.40E-02 8.90E-04 2.42E-03
S4 -1.20E-01 6.85E-02 -6.67E-03 -4.52E-02 3.92E-02 -1.04E-02
S7 -1.34E-01 4.81E-02 -1.03E-02 -5.00E-04 7.17E-04 -9.90E-05
S8 -4.21E-02 1.54E-02 -3.44E-03 4.38E-04 -2.36E-05 -5.83E-07
S9 -1.68E-02 1.93E-03 1.48E-04 -4.82E-05 6.03E-06 -3.83E-07
S10 5.71E-03 -6.00E-04 9.29E-04 -2.78E-04 3.61E-05 -1.41E-06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满足如下条件:
Figure BDA0003066100450000152
Figure BDA0003066100450000161
其中,图10是图9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8nm、656nm的轴向像差图;图11是图9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7nm、656nm的垂轴色差图;图12是图9所示的光学镜头486nm、588nm、656nm的F-theta畸变图。由图10和图11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轴向像差小,垂轴色差小。由图12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F-theta畸变小。即通过图10、图11和图12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好,F-theta畸变小,分辨率高,在全工作距都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为塑料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
其中,0.06≤f/R1≤0.8;f为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R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为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与所述光学镜头的焦距分别满足关系式:
0.8<|f1/f|<2.0;
|f2/f|>2.0;
1.0<|f3/f|<2.5;
0.5<|f4/f|<2.0;
1.0<|f5/f|<2.5;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透镜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二透镜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二透镜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三透镜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三透镜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四透镜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四透镜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五透镜的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和所述第五透镜的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分别满足关系式:
1.0<|(R1+R2)/(R1-R2)|≤1.8;
|(R3+R4)/(R3-R4)|≥2;
|(R5+R6)/(R5-R6)|≤1.0;
|(R7+R8)/(R7-R8)|≤1.5;
|(R9+R10)/(R9-R10)|≤1.0;
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3为所述第二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4为所述第二透镜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5为所述第三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6为所述第三透镜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7为所述第四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8为所述第四透镜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9为所述第五透镜物面一侧的曲率半径,R10为所述第五透镜像面一侧的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d3满足vd3>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d5满足vd5>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像面一侧表面到像面的距离最小值BFL和所述光学镜头的总长TTL的比值满足:0.16≤BFL/TTL≤0.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像面一侧表面中心位置沿光轴方向到所述第二透镜物面的距离D2和所述光学镜头的总长TTL的比值满足:0.2≤D2/TTL≤0.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像面IC和所述光学镜头的总长TTL的比值满足:IC/TTL>0.4。
CN202121031951.7U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光学镜头 Active CN214669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1951.7U CN214669834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光学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1951.7U CN214669834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光学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69834U true CN214669834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88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31951.7U Active CN214669834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光学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698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9763A (zh) * 2022-02-25 2022-06-10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小型化光学镜头、成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
CN115016101A (zh) * 2022-06-28 2022-09-06 上海峰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光学镜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9763A (zh) * 2022-02-25 2022-06-10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小型化光学镜头、成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
CN114609763B (zh) * 2022-02-25 2022-12-23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小型化光学镜头、成像装置以及便携终端
CN115016101A (zh) * 2022-06-28 2022-09-06 上海峰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光学镜头
CN115016101B (zh) * 2022-06-28 2024-04-16 上海峰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光学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1756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1123479A (zh) 一种光学镜头
CN214669834U (zh) 一种光学镜头
CN213338185U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111722369A (zh) 一种超广角镜头
CN112034597A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114153058A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112305718A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211086777U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09746255U (zh) 一种小头式高像素玻塑混合镜头
CN216718796U (zh) 一种大光圈超广角定焦镜头
CN211318866U (zh) 一种光学镜头
CN218497237U (zh) 一种车载镜头
CN215264201U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111077660A (zh) 一种鱼眼镜头
CN212379648U (zh) 一种超广角镜头
CN112698483A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212111957U (zh) 一种小型门禁镜头
CN212111956U (zh) 一种小型门禁镜头
CN211786309U (zh) 一种鱼眼镜头
CN218181195U (zh) 一种光学镜头
CN212483967U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214252716U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216901115U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218497247U (zh) 一种定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