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7650U - 一种截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截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7650U
CN214657650U CN202120409504.4U CN202120409504U CN214657650U CN 214657650 U CN214657650 U CN 214657650U CN 202120409504 U CN202120409504 U CN 202120409504U CN 214657650 U CN214657650 U CN 214657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underdrain
sewage
inspection
interce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095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漆磊
唐寅
王松林
史义雄
姚鹏
刘飞
林亚楠
辛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095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7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7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7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截污装置,包括暗渠、截污包管和第一检查井,所述暗渠与河涌连通,所述截污包管设置在所述暗渠中,所述截污包管与合流排管和市政排污管连通,所述第一检查井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上,且所述合流排管与所述第一检查井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的截污装置施工较为简单,施工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截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截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暗渠内的截污装置多为闸门式,采用拦截的方式过滤污水。然而这种截污装置会造成如下问题:(1)清水和污水不分,清水(山水、河水、地下水)通过暗渠进入市政污水管,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进厂浓度,影响污水系统的处理效能;(2)污水积存,雨季开闸时,大量污水进入河涌,严重影响河涌的水质;(3)行洪断面缩小,污水积存在渠箱内,占据了渠箱的有效容积,减小了行洪断面,导致雨季内涝几率增加。
因此,需要对这种暗渠内的截污装置进行改进,以实现清水和污水分离排放。目前,常采用挂管截污的方式实现清水和污水分离排放。然而,对于合流排管管径较大、埋深较大,出口标高一般低于暗渠水位的情况而言,若采用常规的挂管截污方式,受限于截污管道的管径及埋深,容易导致施工难度大,后期维护检修困难等问题。
因此,需要对暗渠内的截污装置进行改进,以便于截污装置施工的同时,便于后期维护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截污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暗渠两侧没有截污条件、截污装置施工难度大、后期维护检修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截污装置,包括暗渠、截污包管和第一检查井,所述暗渠与河涌连通,所述截污包管设置在所述暗渠中,所述截污包管与合流排管和市政排污管连通,所述第一检查井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上,且所述合流排管与所述第一检查井连通。
可选的,一个所述截污包管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检查井,所述截污包管的数量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截污包管包括混凝土本体和管道,所述管道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本体内。
可选的,还包括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查井靠近所述暗渠中心的一侧。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检查井,所述第二检查井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检查井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检查井间隔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上。
可选的,还包括井盖,所述井盖盖设在所述第一检查井的井口上,以及第二检查井的井口上。
可选的,所述暗渠的截面呈长方形,所述截污包管设置在靠近所述暗渠的底部的一角处,所述第一检查井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检查井的底部与所述截污包管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检查井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检查井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溜槽,所述溜槽与所述截污包管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植筋,所述植筋用于将所述截污包管、所述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固定在所述暗渠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截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所述第一检查井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上,且所述合流排管与所述第一检查井连通,所述截污包管与所述合流排管和所述市政排污管连通,所述暗渠与所述河涌连通,所述截污包管设置在所述暗渠中,因此合流排管处的污水可直接从合流排管流入第一检查井中,并从第一检查井流入截污包管中,再从截污包管流入市政排污管中,如此可避免合流排管中的污水直接流入暗渠中,再从暗渠流入河涌中,从而实现污水和清水的分离,减少清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同时使得暗渠仅作为清水及雨水通道,可提升暗渠的排涝能力。由于仅需在暗渠内设置截污包管,将截污包管与市政排污管和房屋排口连通,并将第一检查井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上,使得所述合流排管与所述第一检查井连通,因此施工较为简单,施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截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截污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截污装置沿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截污装置沿C-C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合流排管;2-1-第一检查井;2-2-第二检查井;3-溢流口;4-截污包管;5-植筋;6-市政排污管;7-井盖;8-踏步;9-溜槽;10-暗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截污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截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截污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截污装置沿B-B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截污装置沿C-C线的剖视图,所述截污装置包括暗渠10、截污包管4和第一检查井2-1,所述暗渠10与所述河涌连通,所述截污包管4设置在所述暗渠10中,所述截污包管4与所述合流排管1和所述市政排污管6连通,所述第一检查井2-1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4上,且所述合流排管1与所述第一检查井2-1连通。
由于所述第一检查井2-1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4上,且所述合流排管1与所述第一检查井2-1连通,所述截污包管4与所述合流排管1和所述市政排污管6连通,所述暗渠10与所述河涌连通,所述截污包管4设置在所述暗渠10中,因此合流排管1处的污水可直接从合流排管1流入第一检查井2-1中,并从第一检查井2-1流入截污包管4中,再从截污包管4流入市政排污管6中,如此可避免合流排管1中的污水直接流入暗渠10中,再从暗渠10流入河涌中,从而实现污水和清水的分离,减少清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同时使得暗渠10仅作为清水及雨水通道,可提升暗渠10的排涝能力。由于仅需在暗渠10内设置截污包管4,将截污包管4与市政排污管6和房屋排口连通,并将第一检查井2-1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4上,使得所述合流排管1与所述第一检查井2-1连通,因此施工较为简单,施工成本低。
一个所述截污包管4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检查井2-1。
所述截污包管4的数量为多个。
参考图1,所述截污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查井2-2,所述第二检查井2-2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4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查井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检查井2-2间隔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4上。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检查井2-2可便于后续对截污包管4进行维护。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查井2-1与所述合流排管1连通,所述第二检查井2-2无需与所述合流排管1连通。从合流排管1处的污水可直接从合流排管1流入第一检查井2-1中,并从第一检查井2-1流入截污包管4中,再经第二检查井2-2和截污包管4流入市政排污管6中。
所述截污包管4包括混凝土本体和管道,所述管道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本体内。所述管道材质宜取钢管、塑料管等。
所述截污装置还包括踏步8或者爬梯,所述踏步8或者爬梯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查井2-1和所述第二检查井2-2内,如此可便于人员下井对截污包管4进行维护。
所述踏步8材质宜为球墨铸铁、灰口铸铁及塑钢中的一种。
所述截污装置还包括还包括井盖7,所述井盖7盖设在所述第一检查井2-1的井口上,以及第二检查井2-2的井口上。所述井盖7的材质不限于铸铁、混凝土、树脂等,井盖7上应设置铭牌注明排水单元名称和污水性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暗渠10的截面呈长方形,所述截污包管4设置在靠近所述暗渠10的底部的一角处,所述第一检查井2-1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检查井2-2的底部与所述截污包管4连通。
参考图3和图4,所述第一检查井2-1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检查井2-2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溜槽9,所述溜槽9与所述截污包管4连通。通过设置溜槽9可便于所述第一检查井2-1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检查井2-2的底部两侧的污水流入截污包管4内。
所述截污装置还包括溢流口3,所述溢流口3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查井2-1靠近所述暗渠10中心的一侧。如此,可避免下雨天超量雨水全部进入截污管导致排水不畅。
所述截污装置还包括植筋5,所述植筋5用于将所述截污包管4、所述第一检查井2-1和第二检查井2-2固定在所述暗渠10的内壁上。所述植筋5可沿着所述截污包管4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植筋5包括两种,一种用于将截污包管4固定在暗渠10上,植筋5之间的间距可取50cm;一种是将第一检查井2-1和第二检查井2-2固定在暗渠10上,每座检查井设10处植筋5,植筋5长度可取20cm。
所述截污包管4、所述第一检查井2-1和第二检查井2-2与所述暗渠10的内壁连接处可凿毛后再通过植筋连接。
参考图2、图3和图4,所述截污包管4的底部和与所述暗渠10的壁面相接触的侧面通过植筋5与所述暗渠10的内壁相连。
所述第一检查井2-1和所述第二检查井2-2的底部和与所述暗渠10的壁面相接触的侧面通过植筋5与所述暗渠10的内壁相连。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暗渠、截污包管和第一检查井,所述暗渠与河涌连通,所述截污包管设置在所述暗渠中,所述截污包管与合流排管和市政排污管连通,所述第一检查井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上,且所述合流排管与所述第一检查井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截污包管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检查井,所述截污包管的数量为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包管包括混凝土本体和管道,所述管道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本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查井靠近所述暗渠中心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检查井,所述第二检查井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查井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检查井间隔设置在所述截污包管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盖,所述井盖盖设在所述第一检查井的井口上,以及第二检查井的井口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渠的截面呈长方形,所述截污包管设置在靠近所述暗渠的底部的一角处,所述第一检查井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检查井的底部与所述截污包管连通。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查井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检查井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溜槽,所述溜槽与所述截污包管连通。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植筋,所述植筋用于将所述截污包管、所述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固定在所述暗渠的内壁上。
CN202120409504.4U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截污装置 Active CN214657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9504.4U CN214657650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截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9504.4U CN214657650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截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7650U true CN214657650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48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09504.4U Active CN214657650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截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7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9068Y (zh) 排灌水管
CN213508818U (zh) 一种面排式防内涝城市排水系统
CN106836285A (zh)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
KR100990483B1 (ko) 초기우수 보관 처리 시스템
CN216007201U (zh) 一种用于合流排污口处的截污检查井
CN214657650U (zh) 一种截污装置
CN109868877A (zh)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9797629A (zh)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8857126U (zh) 一种三格式防堵塞化粪池
CN216379363U (zh) 一种从河道中的雨水出水口直接截流污水的系统
CN207143766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可渗可排公路减速带
CN204064365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口径流特性监测装置
CN205637082U (zh) 一种带水平格栅拦截装置的截流井
CN213014550U (zh) 一种用于清污分流的装置
CN203769039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CN208933985U (zh) 一种地下工程顶板的导水槽
CN111472434A (zh) 一种山体雨洪水收集排泄装置和排泄方法
CN111576334A (zh) 河道截污岸墙结构
CN207469412U (zh) 一种合流制污染物的控制井装置
CN111501977A (zh) 一种安全防溢流的窨井盖
CN217233590U (zh) 一种隧道的双层排水沟构造
CN212271169U (zh) 一种新型公路工程用排水槽装置
CN219508710U (zh) 一种充水式橡胶坝渗滤花管取水系统
CN1087052C (zh) 防止臭气散发和兼顾排洪的污水输送暗渠的建造方法
CN213296605U (zh) 一种山体雨洪水收集排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