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7613U -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7613U
CN214657613U CN202120759747.0U CN202120759747U CN214657613U CN 214657613 U CN214657613 U CN 214657613U CN 202120759747 U CN202120759747 U CN 202120759747U CN 214657613 U CN214657613 U CN 214657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drain
collecting
sponge city
collection device
flower b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597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ipu Youdao Brand Marketing Plann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7597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7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7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7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地漏;所述收集地漏呈漏斗状,收集地漏的顶部设置有聚水斜板,聚水斜板的底部设置有导水管道,导水管道的右侧设置有溢流管道,溢流管道的右侧壁顶部与排水管连接;所述地漏盖板扣接于收集地漏的顶部;所述连接端头的顶部螺纹连接于地漏盖板内;所述拦截花篮的顶部与连接端头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过滤吊篮放置于收集地漏内;该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将拦截花篮的顶部内螺纹槽与连接端头的底部外螺纹相连接,将拦截花篮和连接端头连接成一体,对进入收集地漏的雨水进行过滤,同时拦截花篮可以避免杂物进入收集地漏,也可以防止路人的物品掉落到收集地漏,方便拾取。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经专利检索现有专利号为CN212026426U的实用新型包括集水箱体,集水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框架,限位框架的内腔安放有过滤凸台,过滤凸台的侧壁均匀开设有过滤槽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凸台上的过滤槽口对种植盒体中流出的水以及雨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掉较大的杂物,再通过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过滤掉收集的水中混合的泥沙,使集水箱体底部收集的水中杂质较少,从而使汲水管利用毛细管吸水的原理,将集水箱体底部收集的水向种植盒体的内腔进行水的补给。
基于上述,本人发现现有的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通常与地面上的下水道组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雨水中会掺杂着杂物和泥沙,常常会导致雨水收集装置的过滤网发生堵塞,造成溢流现象,且日常使用中,路人的物品也时常会掉落到下水口中,取出困难,为路人带来财产损失。
于是,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通常与地面上的下水道组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雨水中会掺杂着杂物和泥沙,常常会导致雨水收集装置的过滤网发生堵塞,造成溢流现象,且日常使用中,路人的物品也时常会掉落到下水口中,取出困难,为路人带来财产损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其中,该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有收集地漏;
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地漏呈漏斗状,收集地漏的顶部设置有聚水斜板,聚水斜板的底部设置有导水管道,导水管道的右侧设置有溢流管道,溢流管道的右侧壁顶部与排水管连接;
地漏盖板,所述地漏盖板扣接于收集地漏的顶部;
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的顶部螺纹连接于地漏盖板内;
拦截花篮,所述拦截花篮的顶部与连接端头的底部相连接;
过滤吊篮,所述过滤吊篮放置于收集地漏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管道的底部右侧与溢流管道的底部左侧相连通,溢流管道的底部右侧呈弧形,导水管道的内部插接有导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机构呈螺旋矩形状,导流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吊环,导流机构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放置于与导水管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地漏盖板的顶部设置有凸台,地漏盖板扣接于收集地漏的顶部,地漏盖板中开设有三十六处连接口,连接口的顶部开设有连接螺纹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头的顶部外侧设置有顶部外螺纹,顶部外螺纹与连接口中的连接螺纹槽相连接,连接端头的顶部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拦截花篮的顶部内侧开设有顶部内螺纹槽,拦截花篮通过顶部内螺纹槽与连接端头底部的底部外螺纹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拦截花篮的侧壁上开设有竖向的过滤槽,拦截花篮的底部球形外壁上开设有横向的过滤槽。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吊篮的顶部设置有提手,过滤吊篮的底部放置于聚水斜板的顶部,过滤吊篮的内部设置有蜂窝状过滤网。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拦截花篮的设置,将拦截花篮的顶部内螺纹槽与连接端头的底部外螺纹相连接,将拦截花篮和连接端头连接成一体,对进入收集地漏的雨水进行过滤,同时拦截花篮可以避免杂物进入收集地漏,也可以防止路人的物品掉落到收集地漏,方便拾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拆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漏盖板、连接端头和拦截花篮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集地漏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收集地漏;101、聚水斜板;102、导水管道;103、溢流管道;104、排水管;2、地漏盖板;201、连接口;20101、连接螺纹槽;3、连接端头;301、卡槽;302、顶部外螺纹;303、底部外螺纹;4、拦截花篮;401、过滤槽;402、顶部内螺纹槽;5、过滤吊篮;501、提手;6、导流机构;601、吊环;602、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有:收集地漏1;
其特征在于:收集地漏1呈漏斗状,收集地漏1的顶部设置有聚水斜板101,聚水斜板101的底部设置有导水管道102,导水管道102的右侧设置有溢流管道103,溢流管道103的右侧壁顶部与排水管104连接;
地漏盖板2,地漏盖板2扣接于收集地漏1的顶部;
连接端头3,连接端头3的顶部螺纹连接于地漏盖板2内;
拦截花篮4,拦截花篮4的顶部与连接端头3的底部相连接;
过滤吊篮5,过滤吊篮5放置于收集地漏1内,过滤吊篮5的顶部设置有提手501,过滤吊篮5的底部放置于聚水斜板101的顶部,过滤吊篮5的内部设置有蜂窝状过滤网。
其中,拦截花篮4的顶部内侧开设有顶部内螺纹槽402,拦截花篮4通过顶部内螺纹槽402与连接端头3底部的底部外螺纹303相连接,拦截花篮4的侧壁上开设有竖向的过滤槽401,拦截花篮4的底部球形外壁上开设有横向的过滤槽401,在使用时,将拦截花篮4的顶部内螺纹槽402与连接端头3的底部外螺纹303相连接,将拦截花篮4和连接端头3连接成一体,对进入收集地漏1的雨水进行过滤,同时拦截花篮4可以避免杂物进入收集地漏1,也可以防止路人的物品掉落到收集地漏1,方便拾取。
其中,地漏盖板2的顶部设置有凸台,地漏盖板2扣接于收集地漏1的顶部,地漏盖板2中开设有三十六处连接口201,连接口201的顶部开设有连接螺纹槽20101,连接端头3的顶部外侧设置有顶部外螺纹302,顶部外螺纹302与连接口201中的连接螺纹槽20101相连接,连接端头3的顶部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卡槽301,在使用时,使用特制扳手放入到连接端头3的卡槽301中,然后将连接端头3放入到地漏盖板2的连接口201中并转动,使连接端头3的顶部外螺纹302与连接口201的连接螺纹槽20101,对进入收集地漏1的雨水进行过滤,防止杂物堵塞收集地漏1内的导水管道102和溢流管道103。
其中,导水管道102的底部右侧与溢流管道103的底部左侧相连通,溢流管道103的底部右侧呈弧形,导水管道102的内部插接有导流机构6,在使用时,由于溢流管道103的底部右侧呈弧形,且排水管104设置于溢流管道103的右侧壁顶部,可以防止泥沙进入到排水管104中,保证收集到的雨水干净无杂质。
其中,导流机构6呈螺旋矩形状,导流机构6的顶部设置有吊环601,导流机构6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602,支撑柱602的底部放置于与导水管道102的底部,在使用时,导流机构6可以增加进入收集地漏1内雨水的流速,提高排水速度,防止堵塞。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该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时,将收集地漏1与马路上的下水管道相结合,将拦截花篮4的顶部内螺纹槽402与连接端头3的底部外螺纹303相连接,将拦截花篮4和连接端头3连接成一体,对进入收集地漏1的雨水进行过滤,同时拦截花篮4可以避免杂物进入收集地漏1,使用特制扳手放入到连接端头3的卡槽301中,然后将连接端头3放入到地漏盖板2的连接口201中并转动,使连接端头3的顶部外螺纹302与连接口201的连接螺纹槽20101,对进入收集地漏1的雨水进行过滤,导流机构6可以增加进入收集地漏1内雨水的流速,提高排水速度,由于溢流管道103的底部右侧呈弧形,且排水管104设置于溢流管道103的右侧壁顶部,可以防止泥沙进入到排水管104中,保证收集到的雨水干净无杂质。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地漏(1);
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地漏(1)呈漏斗状,收集地漏(1)的顶部设置有聚水斜板(101),聚水斜板(101)的底部设置有导水管道(102),导水管道(102)的右侧设置有溢流管道(103),溢流管道(103)的右侧壁顶部与排水管(104)连接;
地漏盖板(2),所述地漏盖板(2)扣接于收集地漏(1)的顶部;
连接端头(3),所述连接端头(3)的顶部螺纹连接于地漏盖板(2)内;
拦截花篮(4),所述拦截花篮(4)的顶部与连接端头(3)的底部相连接;
过滤吊篮(5),所述过滤吊篮(5)放置于收集地漏(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道(102)的底部右侧与溢流管道(103)的底部左侧相连通,溢流管道(103)的底部右侧呈弧形,导水管道(102)的内部插接有导流机构(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机构(6)呈螺旋矩形状,导流机构(6)的顶部设置有吊环(601),导流机构(6)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602),支撑柱(602)的底部放置于与导水管道(102)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盖板(2)的顶部设置有凸台,地漏盖板(2)扣接于收集地漏(1)的顶部,地漏盖板(2)中开设有三十六处连接口(201),连接口(201)的顶部开设有连接螺纹槽(20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头(3)的顶部外侧设置有顶部外螺纹(302),顶部外螺纹(302)与连接口(201)中的连接螺纹槽(20101)相连接,连接端头(3)的顶部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卡槽(3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花篮(4)的顶部内侧开设有顶部内螺纹槽(402),拦截花篮(4)通过顶部内螺纹槽(402)与连接端头(3)底部的底部外螺纹(303)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花篮(4)的侧壁上开设有竖向的过滤槽(401),拦截花篮(4)的底部球形外壁上开设有横向的过滤槽(4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吊篮(5)的顶部设置有提手(501),过滤吊篮(5)的底部放置于聚水斜板(101)的顶部,过滤吊篮(5)的内部设置有蜂窝状过滤网。
CN202120759747.0U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 Active CN214657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9747.0U CN214657613U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9747.0U CN214657613U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7613U true CN214657613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6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59747.0U Active CN214657613U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7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84645U (zh) 一种雨水调蓄系统中的集污清洁装置
CN214657613U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
CN211037237U (zh) 一种防积水的园林景观道路
CN210202759U (zh) 一种用于山地种植的滴灌装置
CN217439122U (zh) 一种市政园林的排水口结构
CN211447513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屋顶
CN211620086U (zh) 一种适用于雨水处理的装配式生物滞留模块
CN208777270U (zh) 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
CN211898844U (zh) 一种市政工程地下水排水装置
CN210151815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11057975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集水装置
CN208454657U (zh) 一种提高水利用率的城市海绵雨洪管理用雨污过滤装置
CN215253658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建筑墙
CN217232437U (zh) 一种住宅屋顶结构
CN219732208U (zh) 一种雨水收集滞留净化系统
CN220336268U (zh) 一种便于集水排水的房檐结构
CN218597283U (zh) 一种楼宇立管雨污分流器
CN218861650U (zh) 园林水体一体化循环控制设备
CN212025907U (zh) 一种桥梁桥面排水装置
CN213389557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组装式陶瓷渗水砖
CN216515868U (zh) 一种城市绿化海绵蓄水装置
CN214628445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屋顶绿化装置
CN21446081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雨水收集装置
CN220538833U (zh) 一种填埋式雨水收集结构
CN213268084U (zh) 一种雨水收集安全分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31

Address after: No.8, Quanzhou North Road,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Zhu Jia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Zeng Teer

Patentee after: Zhang Li

Address before: 271000 Jianshe building, Dongyue street, Tai'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o Ti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8

Address after: Room 6023, 6th Floor, No. 25 East Third Ring Middle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Aipu Youdao Brand Marketing Plan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8, Quanzhou North Road,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Zhu Jia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Zeng Teer

Patentee before: Zhang L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