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9091U - 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9091U
CN214649091U CN202120860220.7U CN202120860220U CN214649091U CN 214649091 U CN214649091 U CN 214649091U CN 202120860220 U CN202120860220 U CN 202120860220U CN 214649091 U CN214649091 U CN 214649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plate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02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谦
李秋实
任耕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gg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gg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gg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gg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02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9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9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9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包括主体结构和连接在主体结构的旋翼组件,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通过若干根第一支撑柱连接,在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连接有第一天线,第一支撑柱上连接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摄像头,第二连接板与连接臂活动连接,旋翼组件对称分布在主体结构的两侧。本方案的主体采用了多层结构确保整个框架的稳定性,设置两种天线,将控制信号和视频信号分开,保证通信的可靠性,进行连接结构的优化确保摄像头的范围,增加了拍摄范围;本方案采用了两种不同倾角方向的螺旋桨,使得无人机整体可以在空中进行倾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到管廊中进行探测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复使用多次。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
在管廊领域,管廊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对于管廊内部的探测以及巡检是必不可少的环境,以往情况下,都是采用人工进行,操作员在管廊中的活动受到空间限制,工作效率非常低下。无人机的应用正好能解决目前人工巡检的客观问题。
但是已有的工业无人机体积都较大,为了实现无人机在空中的转向都会采用旋转旋翼的设计,但是显然在管廊的环境中无法进行大型无人机的飞行以及复杂的操作,其环境决定了无人机的体积一定要小,而且能在空中进行转向,这两个条件是目前的工业无人机无法实现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的无人机用于管廊的内部探测,并且通过自身结构的设置可以实现在空中转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包括主体结构和连接在主体结构的旋翼组件,
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通过若干根第一支撑柱连接,在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固定连接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连接有第一天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连接臂连接到第一支撑柱上,第一支撑柱上连接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摄像头,第二连接板与连接臂活动连接,旋翼组件对策分布在主体结构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沿着主体结构的长度方向具有三根第一支撑柱连接底板与顶板,三根第一支撑柱分布在等腰三角形的三个点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等腰三角形的顶底处的第一支撑柱上连接第一连接板,在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柱,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支撑柱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主梁,主梁的一端对称连接有两个支梁,主梁的另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和支梁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通孔,连接端连接到第二支撑柱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等腰三角形的对称两点的第一支撑柱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臂,连接臂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连接板相对于连接臂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伸出方向相反,具有两个第二天线,两个第二天线各自连接在一个第一支撑柱上,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天线连接在第一支撑柱上的连接臂与顶板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翼组件包括保护圈和设置在保护圈内的螺旋桨,所述保护圈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梁,连接梁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机仓,电机仓内设置有电机,螺旋桨连接到电机上,所述保护圈、连接梁和电机仓位一体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梁向着保护圈的下方倾斜,若干根连接梁构成锥形外形,连接后的螺旋桨的旋转面在于保护器的中心平面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四个旋翼组件对称连接到主体结构的两侧,相邻两个旋翼组件内具有不同倾角方向的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的倾角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方案的主体采用了多层结构确保整个框架的稳定性,设置两种天线,将控制信号和视频信号分开,保证通信的可靠性,进行连接结构的优化确保摄像头的范围,增加了拍摄范围;
本方案采用了两种不同倾角方向的螺旋桨,使得无人机整体可以在空中进行倾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去掉旋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1是顶板,2是第一连接板,2-1是主梁,2-2是支梁,2-3是连接端,3是第一天线,4是摄像头,5是第二天线,6是底板,7是第一支撑柱,8是第二连接板,9是连接臂,10是旋翼组件,10-1是保护圈,10-2是连接梁,10-3是电机仓,10-4是第一螺旋桨,10-5是第二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无人机,其主体结构包括底板6和顶板1,连接顶板1和底板6的第一支撑柱7。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和底板6平行设置,且顶板1呈Y字形结构,顶板1的两端一共具有三个端部,第一支撑柱7具有三根,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用于连接到底板6和顶板1的三个端部上。
在底板6上还设置有两根高度小于第一支撑成7的第二支撑柱11,在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处的第一支撑柱7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2的另外一段连接在第二支撑柱11上,第一连接板2与顶板1和底板6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板2包括主梁2-1、连接在主梁上的两个支梁2-2,主梁2-1和两个支梁2-2的端部为连接端2-3,所述连接端2-3上设置有连接通孔,通过连接通孔第一连接板2分别与第一支撑柱7和第二支撑柱11固定连接。
在第一连接板2上与第一支撑柱7连接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天线3,第一天线3用于传输视频信号。在另外两个第一支撑柱7上分别连接一个第二天线5,第二天线5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在连接第二天线5的第一支撑柱7上连接有连接臂9,连接臂9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连接板8上,连接臂9与第二连接板8之间通过轴销连接,使得第二连接板8可以绕着连接臂9的端部进行转动。在第一支撑柱7上,第二天线5连接在顶板1和连接臂9之间,起到对第二天线5定位的作用。摄像头4设置在第二连接板8上,摄像头4跟随第二连接板8的转动而转动,实现在飞行过程中对不同方向进行视频采集。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具有四组旋翼组件10,旋翼组件对称分布在主体结构的两侧,第一天线3和第二天线5对称分布在主体结构的前后端。其中旋翼组件10包括相互固连接为一体的保护圈10-1、连接梁10-2、电机仓10-3,电机设置在电机仓10-3内,螺旋桨连接在电机上。保护圈10-1固定连接到底板6上。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梁10-2倾斜连接在保护圈10-1上,若干个连接梁10-2构成一个向下的锥形结构,电机仓10-3设置在锥形结构内,连接后的螺旋桨的旋转面设置在保护圈10-1的中心层面。
本实施例中的螺旋桨分为两组,相邻的两个旋翼组件中的螺旋桨桨叶的倾转角方向互不相同,第一螺旋桨10-4和第二螺旋桨10-5其叶片的倾转角相反,使得在空中飞行时,通过控制使得无人机具备不同的升力,实现无人机在空中倾转转向。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包括主体结构和连接在主体结构的旋翼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通过若干根第一支撑柱连接,在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固定连接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连接有第一天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连接臂连接到第一支撑柱上,第一支撑柱上连接有第二天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摄像头,第二连接板与连接臂活动连接,旋翼组件对称分布在主体结构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沿着主体结构的长度方向具有三根第一支撑柱连接底板与顶板,三根第一支撑柱分布在等腰三角形的三个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在等腰三角形的顶底处的第一支撑柱上连接第一连接板,在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柱,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支撑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主梁,主梁的一端对称连接有两个支梁,主梁的另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和支梁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通孔,连接端连接到第二支撑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在等腰三角形的对称两点的第一支撑柱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臂,连接臂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连接板相对于连接臂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伸出方向相反,具有两个第二天线,两个第二天线各自连接在一个第一支撑柱上,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在第一支撑柱上的连接臂与顶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组件包括保护圈和设置在保护圈内的螺旋桨,所述保护圈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梁,连接梁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机仓,电机仓内设置有电机,螺旋桨连接到电机上,所述保护圈、连接梁和电机仓位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向着保护圈的下方倾斜,若干根连接梁构成锥形外形,连接后的螺旋桨的旋转面在于保护器的中心平面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四个旋翼组件对称连接到主体结构的两侧,相邻两个旋翼组件内具有不同倾角方向的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的倾角方向相反。
CN202120860220.7U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 Active CN214649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0220.7U CN214649091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0220.7U CN214649091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9091U true CN214649091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71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0220.7U Active CN214649091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9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82841B2 (ja) 陸上(および可能な場合は水上を)走行可能なプロテクトフレーム付き飛行体および自動充電装置
CN104590556B (zh) 一种可折叠式无人机
EP3294630B1 (en) Utilizing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platform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 turntable assembly
AU2016256294B2 (en) Intelligent docking system with automated stowage for uavs
CN106945827B (zh) 一种浮体抛离式两栖四旋翼无人机
US4662588A (en) Airplane configured with a moveable disk structure
US20120267472A1 (en) Air vehicle
CN105035339B (zh) 变焦式无人机
US1168685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tilizing du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antennas i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TOL) aerial vehicles
US11021251B2 (en) Inset turret assemblies for tiltrotor aircraft
US20190144097A1 (en) Energy dispersion plug for uav
US3611367A (en) Airborne station for aerial observation system
US3130945A (en) Ionocraft
CN214649091U (zh) 一种用于管廊探测的无人机
CN213535092U (zh) 一种地理信息测绘用的无人机
CN217854232U (zh) 一种自平衡增稳式系留无人机系统及其消防灭火系统
Skitmore Launch and Recovery System for Improved Fixed-Wing UAV Deployment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CN114408201A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5131661U (zh) 一种新型贴壁无人机装置
RU2213024C1 (ru) Беспилотн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варианты)
CN106143907A (zh) 一种喷气飞碟
CN210083572U (zh) 一种农用无人机用探照机构
RU212196U1 (ru) Беспилотный вертолет радиолокационного дозора
CN217259449U (zh) 一种机体自调节爬坡角度的四旋翼无人机履带配合装置
CN216509061U (zh) 一种高效制作泡泡的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