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39071U - 土壤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土壤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39071U
CN214639071U CN202023277903.4U CN202023277903U CN214639071U CN 214639071 U CN214639071 U CN 214639071U CN 202023277903 U CN202023277903 U CN 202023277903U CN 214639071 U CN214639071 U CN 214639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liquid
valve
water
water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79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大野
张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hina Co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CRI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hina Co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C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hina Co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CRI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hina Co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79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39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39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39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系统,所述土壤修复系统包括集液井、注水井、集液管、水处理设备和注水管。所述集液井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土壤内;所述注水井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土壤内;所述集液管的一端伸入所述集液井的所述至少部分内,所述集液管上设有抽液装置;所述水处理设备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集液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注水管上设有注水装置,所述注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相连,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注水井的所述至少部分内。本实用新型能够修复被污染的土壤,而且能够保护土壤原有特性、土层结构、地表建筑或者植被。

Description

土壤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土壤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油库、输油管道容易发生油泄露。油泄露后会污染附近的土壤。相关技术中有多种土壤修复方法及设备,大多用于浅土层的土壤修复。对于深土层被污染的土壤,采用相关技术的方法或者设备很难对其进行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土壤修复系统,该土壤修复系统能够修复深土层被污染的土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包括:集液井,所述集液井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土壤内,以便汇集所述土壤内的混合液;注水井,所述注水井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土壤内;集液管,所述集液管的一端伸入所述集液井的所述至少部分内,所述集液管上设有抽液装置,以便抽提所述集液井内的所述混合液;水处理设备,所述水处理设备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集液管的另一端相连,以便处理所述混合液得到净化水;和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上设有注水装置,所述注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相连,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注水井的所述至少部分内,以便所述净化水注入所述注水井。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抽液装置将集液井内的混合液抽出并通过水处理设备处理得到净化水,注水装置将净化水注入注水井,注水井内的净化水能够经过土壤的孔隙再进入集水井,如此循环,不断对土壤进行冲洗,修复被污染的土壤。此外,在修复过程中该土壤修复系统不向土壤内添加化学药品,除了设置集液井和注水井以外无需再对土层进行挖掘,因此,能够保护土壤原有特性、土层结构、地表建筑或者植被。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能够修复被污染的土壤,而且能够保护土壤原有特性、土层结构、地表建筑或者植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土壤修复系统还包括蓄水池和蓄水管,所述蓄水池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注水管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蓄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蓄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土壤修复系统还包括反洗管路和第一排水管,所述反洗管路包括主管,所述蓄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蓄水管的位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蓄水管的所述一端之间的部分相连,所述注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主管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主管的一端所述注水管的位于所述注水装置和所述第三阀门之间的部分相连,所述水处理设备包括多个进液口,所述主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处理设备的一个进液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设备包括:隔油池,所述隔油池具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一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具有第三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第二管,所述第二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进液口连通;除油器,所述除油器包括第四进液口和第四出液口;第三管,所述第三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三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进液口连通;和第四管,所述第四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出液口连通,所述第四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主管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的位于所述第四进液口和所述第五阀门之间的部分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二排水管,所述第四管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有第七阀门,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所述第四管的位于所述第六阀门和所述第四出液口之间的部分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超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具有所述第一出液口和第六进液口,所述第四管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进液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洗管路还包括子管,所述主管上还设有第八阀门,所述第八阀门位于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主管的所述另一端之间,所述子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的位于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八阀门之间的部分相连,所述子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管的位于所述第六进液口和所述第六阀门之间的部分相连,所述子管上设有第九阀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液井的深度大于所述注水井的深度,所述注水井为多个,多个所述注水井绕所述集液井的中心线环形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除泥器,所述除泥器具有第五进液口和第五出液口,所述第一管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五出液口连通;除砂器,所述除砂器具有所述第一进液口和第六出液口;和第五管,所述第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六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进液口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集水井和注水井的平面位置示意图。
图3为集水井和注水井的侧面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土壤修复系统1000;
集液井100;
注水井200;
水处理设备300;
除砂器310;第一进液口311;第六出液口312;
除泥器320;第五进液口321;第五出液口322;
隔油池330;第二进液口331;第二出液口332;
过滤器340;第三进液口341;第三出液口342;
除油器350;第四进液口351;第四出液口352;
超滤装置360;第六进液口361;第一出液口362;
抽液装置410;注水装置420;
集液管501;第五管502;第一管503;第二管504;第三管505;第四管506;蓄水管507;注水管508;主管509;子管510;第一排水管511;第二排水管512;
第一阀门601;第二阀门602;第三阀门603;第四阀门604;第五阀门605;第六阀门606;第七阀门607;第八阀门608;第九阀门609;
蓄水池700;进水口710;出水口7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1000包括集液井100、注水井200、集液管501、水处理设备300和注水管508。
如图2和图3所示,集液井100的深度大于注水井200的深度。注水井200为多个,多个注水井200绕集液井100的中心线环形布置。
集液井100的至少部分伸入土壤内,以便汇集土壤内的混合液。也就是说,土壤内的混合液能够经过集液井100的侧壁上的孔隙以及集液井100的下端口汇集到集液井100的至少部分内。
集液管501的一端伸入集液井100的至少部分内。集液管501上设有抽液装置410,以便抽提集液井100内的混合液。也就是说,抽液装置410将集液井100内的混合液抽出并通过集液管501的一端压入到集液管501内,然后混合液通过集液管501的另一端排出。可以理解的是,该抽液装置410可以为水泵或者其它液体抽提设备。
水处理设备300具有第一进液口311和第一出液口362。第一进液口311与集液管501 的另一端相连,以便处理混合液得到净化水。也就是说,水处理设备300将集液管501的另一端排出混合液进行处理得到净化水。
注水井200的至少部分伸入土壤内。注水管508上设有注水装置420,注水管508的一端与第一出液口362相连。注水管508的另一端伸入注水井200的至少部分内,以便净化水注入注水井200。也就是说,注水装置420将经过水处理设备300处理得到的净化水通过注水管508注入到注水井200内。
可以理解的是,土壤具有孔隙,注水井200与土壤的孔隙连通,土壤的孔隙与集液井 100连通,注水井200与集液井100通过土壤的孔隙连通,以便注水井200内的净化水流经土壤的孔隙,且进入集液井10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1000,抽液装置410将集液井100内的混合液抽出并通过水处理设备300处理得到净化水,注水装置420将净化水注入注水井200,注水井200内的净化水能够经过土壤的孔隙再进入集水井,如此循环,不断对土壤进行冲洗,修复被污染的土壤。此外,在修复过程中该土壤修复系统1000不向土壤内添加化学药品,除了设置集液井100和注水井200以外无需再对土层进行挖掘,因此,能够保护土壤原有特性、土层结构、地表建筑及植被。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1000能够修复被污染的土壤,而且能够保护土壤原有特性、土层结构、地表建筑及植被。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土壤修复系统1000还包括蓄水池700和蓄水管507。蓄水池700具有进水口710和出水口720。注水管508的一端与出水口720连通,蓄水管 507的一端与第一出液口362连通,蓄水管507的另一端与进水口710连通。也就是说,经过水处理设备300处理后的净化水从第一出液口362排出,并通过蓄水管507进入蓄水池700。因此,蓄水池700能够储存净化水,便于注水装置420通过注水管508的一端抽取净化水,也便于净化水用于其它用途。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1000能够修复土壤,也能将净化水用于其它用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土壤修复系统1000还包括反洗管路和第一排水管511。反洗管路包括主管509。蓄水管507上设有第一阀门601,第一排水管511的一端与蓄水管 507的位于第一阀门601和蓄水管507的一端之间的部分相连。第一排水管511上设有第二阀门602。注水管508上设有第三阀门603,主管509的一端注水管508的位于注水装置420和第三阀门603之间的部分相连。主管509上设有第四阀门604。水处理设备300包括多个进液口,主管509的另一端与水处理设备300的一个进液口连通。也就是说,混合液经水处理设备300处理得到的净化水从蓄水管507进入蓄水池700,注水装置420将蓄水池700内的净化水抽取到注水井200内。反洗管路能够对水处理设备300的一部分进行冲洗,以防堵塞。
具体地,第一阀门601为常开阀门,第二阀门602为常闭阀门,第三阀门603为常开阀门,第四阀门604为常闭阀门。
可以理解的是,在向注水井200内通入净化水时,第一阀门601保持打开状态,第二阀门602保持关闭状态,第三阀门603保持打开状态,第四阀门604保持关闭状态。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1000能够持续向土壤的孔隙内注入净化水。
在对水处理设备300进行冲洗时,第一阀门601关闭,第二阀门602保持打开,第三阀门603可以继续保持打开状态、也可以关闭,第四阀门604打开。也就是说,第三阀门 603的状态不影响对水处理设备300进行冲洗。具体而言,蓄水池700内的净化水通过注水装置420依次进入注水管508、主管509和水处理设备300,再经过第一排水管511排出,从而对水处理设备300的一部分进行冲洗。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1000能够随时对水处理设备300的一部分进行冲洗,避免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水处理设备300包括隔油池330、过滤器340、第一管503、过滤器340、第二管504、除油器350、第三管505和第四管506。
如图1所示,隔油池330具有第二进液口331和第二出液口332。第一管503的一端与第一进液口311相连,第一管503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液口331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管503的一端与第一进液口311相连所指的是,第一管503的一端可以与第一进液口311直接相连以连通第一管503和第一进液口311,第一管503的一端也可以与第一进液口311通过其它设备和管路连通以连通第一管503和第一进液口311。因此,经集液井100抽出的混合液能够通过隔油池330进行除油,并将油定期收集。
如图1所示,过滤器340具有第三进液口341和第三出液口342。除油器350包括第四进液口351和第四出液口352。第二管504的一端与第二出液口332连通,第二管504的另一端与第三进液口341连通。第三管505的一端与第三出液口342连通,第三管505的另一端与第四进液口351连通。第四管506的一端与第四出液口352连通,第四管506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液口362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管506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液口362相连所指的是,第四管506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出液口362直接相连以连通第四管506和第一出液口362,第四管506 的另一端也可以与第一出液口362通过其它设备和管路连通以连通第四管506和第一出液口362。因此,经过隔油池330进行除油的混合液能够利用过滤器340过滤出泥沙,并将泥沙定期收集。经过滤器340过滤后的混合液利用除油器350再次进行除油,能够进一步提高净化水的纯净度。
如图1所示,第三管505上设有第五阀门605。主管509的另一端与第三管505的位于第四进液口351和第五阀门605之间的部分相连。具体地,第五阀门605为常闭阀门。因此,经过滤器340过滤后的混合液能够进入除油器350再次进行除油。
在对除油器350及其与第一出液口362之间的设备进行冲洗时,打开第四阀门604和第五阀门605,主管509内的净化水能够通过第三管505进入除油器350冲洗除油器350。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1000能够对除油器350及其与第一出液口362 之间的设备进行冲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水处理设备300还包括第二排水管512。第四管506上设有第六阀门606,第二排水管512与第四管506的位于第六阀门606和第四出液口352 之间的部分相连。第二排水管512上设有第七阀门607。也就是说,从反洗管路的主管509 进入除油器350内的净化水在经过除油器350后能够直接从第二排水管512排出。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1000能够单独对除油器350进行冲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水处理设备300还包括超滤装置360。超滤装置360具有第一出液口362和第六进液口361。第四管506的另一端与第六进液口361连通。经过除油器350除油得到混合液能够经过超滤装置360再次处理得到净化水。也就是说,第六进液口361为超滤装置360的进口,第一出液口362为超滤装置360的出口。经过除油器350除油得到混合液从第六进液口361进入超滤装置360进行处理,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水从第一出液口362流出。即,第四管506的另一端通过第六进液口361、超滤装置360 与第一出液口362连通。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1000能够进一步提高净化水的纯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反洗管路还包括子管510。主管509上还设有第八阀门 608,第八阀门608位于第四阀门604和主管509的另一端之间。子管510的一端与主管509的位于第四阀门604和第八阀门608之间的部分相连,子管510的另一端与第四管506 的位于第六进液口361和第六阀门606之间的部分相连。子管510上设有第九阀门609。具体地,第八阀门608为常闭阀门,第九阀门609为常闭阀门。因此,经过除油器350除油得到混合液能够从第六进液口361进入超滤装置360进行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超滤装置360进行过滤时,第四阀门604打开,第八阀门608可以继续保持关闭状态、也可以打开,第九阀门609打开。也就是说,第八阀门608的状态不影响对超滤装置360进行冲洗。具体而言,蓄水池700内的净化水通过注水装置420依次进入注水管508、主管509、子管510和超滤装置360,再经过第一排水管511排出,从而对超滤装置360进行冲洗。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1000能够单独对超滤装置360进行冲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水处理设备300还包括除泥器320、除砂器310和第五管502。除泥器320具有第五进液口321和第五出液口322。除砂器310具有第一进液口311和第六出液口312。第一管503的一端与第五出液口322连通。第五管502的一端与第六出液口312连通,第五管502的另一端与第五进液口321连通。也就是说,第六出液口312为除砂器310的出口,第一进液口311为除砂器310的进口。从集液井100内抽出的混合液从第一进液口311进入除砂器310进行除砂处理后从第六出液口312流出,经过除砂处理后的混合液从第五进液口321进入除泥器320进行除泥处理后从第五出液口322流出道第一管503内。即,第一管503的一端与第一进液口311通过除泥器320、除砂器310和第五管502连通。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1000能够在对混合液除油前将尺寸较大的砂石、泥土进行清理,以免堵塞后续的水处理设备300。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性的土壤修复系统10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修复系统1000包括集液井100、注水井200、集液管501、水处理设备300、注水管508、蓄水池700、蓄水管507、反洗管路、第一排水管511和第二排水管512。
水处理设备300包括除泥器320、除砂器310、第五管502、隔油池330、过滤器340、第一管503、过滤器340、第二管504、除油器350、第三管505、第四管506和超滤装置 360。
除砂器310具有第一进液口311和第六出液口312。除泥器320具有第五进液口321和第五出液口322。第五管502的一端与第六出液口312连通,第五管502的另一端与第五进液口321连通。
隔油池330具有第二进液口331和第二出液口332。第一管503的一端与第五出液口322连通,第一管503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液口331连通。
过滤器340具有第三进液口341和第三出液口342。除油器350包括第四进液口351和第四出液口352。第二管504的一端与第二出液口332连通,第二管504的另一端与第三进液口341连通。第三管505的一端与第三出液口342连通,第三管505的另一端与第四进液口351连通。第四管506的一端与第四出液口352连通。
第三管505上设有第五阀门605。主管509的另一端与第三管505的位于第四进液口351和第五阀门605之间的部分相连。第四管506上设有第六阀门606,第二排水管512与第四管506的位于第六阀门606和第四出液口352之间的部分相连。第二排水管512上设有第七阀门607。
超滤装置360具有第一出液口362和第六进液口361。第四管506的另一端与第六进液口361连通。
蓄水池700具有进水口710和出水口720。注水管508的一端与出水口720连通,蓄水管507的一端与第一出液口362连通,蓄水管507的另一端与进水口710连通。
集液井100的至少部分伸入土壤内,以便汇集土壤内的混合液。集液管501的一端伸入集液井100的至少部分内。集液管501上设有抽液装置410。第一进液口311与集液管501的另一端相连。注水井200的至少部分伸入土壤内。注水管508上设有注水装置420,注水管508的一端与第一出液口362相连。注水管508的另一端伸入注水井200的至少部分内。集液井100的深度大于注水井200的深度。注水井200为多个,多个注水井200绕集液井100的中心线环形布置。
反洗管路包括主管509和子管510。蓄水管507上设有第一阀门601,第一排水管511的一端与蓄水管507的位于第一阀门601和蓄水管507的一端之间的部分相连。第一排水管511上设有第二阀门602。注水管508上设有第三阀门603,主管509的一端注水管508 的位于注水装置420和第三阀门603之间的部分相连。主管509上设有第四阀门604。
主管509上还设有第八阀门608,第八阀门608位于第四阀门604和主管509的另一端之间。子管510的一端与主管509的位于第四阀门604和第八阀门608之间的部分相连,子管510的另一端与第四管506的位于第六进液口361和第六阀门606之间的部分相连。子管510上设有第九阀门60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液井,所述集液井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土壤内,以便汇集所述土壤内的混合液;
注水井,所述注水井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土壤内;
集液管,所述集液管的一端伸入所述集液井的所述至少部分内,所述集液管上设有抽液装置,以便抽提所述集液井内的所述混合液;
水处理设备,所述水处理设备具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集液管的另一端相连,以便处理所述混合液得到净化水;和
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上设有注水装置,所述注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相连,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注水井的所述至少部分内,以便所述净化水注入所述注水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池和蓄水管,所述蓄水池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注水管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蓄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蓄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洗管路和第一排水管,所述反洗管路包括主管,
所述蓄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蓄水管的位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蓄水管的所述一端之间的部分相连,
所述注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主管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主管的一端所述注水管的位于所述注水装置和所述第三阀门之间的部分相连,所述水处理设备包括多个进液口,所述主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处理设备的一个进液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设备包括:
隔油池,所述隔油池具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
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一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
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具有第三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
第二管,所述第二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进液口连通;
除油器,所述除油器包括第四进液口和第四出液口;
第三管,所述第三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三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进液口连通;和
第四管,所述第四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出液口连通,所述第四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主管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的位于所述第四进液口和所述第五阀门之间的部分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二排水管,所述第四管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有第七阀门,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所述第四管的位于所述第六阀门和所述第四出液口之间的部分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超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具有所述第一出液口和第六进液口,所述第四管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进液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管路还包括子管,所述主管上还设有第八阀门,所述第八阀门位于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主管的所述另一端之间,所述子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的位于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八阀门之间的部分相连,所述子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管的位于所述第六进液口和所述第六阀门之间的部分相连,所述子管上设有第九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井的深度大于所述注水井的深度,所述注水井为多个,多个所述注水井绕所述集液井的中心线环形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
除泥器,所述除泥器具有第五进液口和第五出液口,所述第一管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五出液口连通;
除砂器,所述除砂器具有所述第一进液口和第六出液口;和
第五管,所述第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六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进液口连通。
CN202023277903.4U 2020-12-29 2020-12-29 土壤修复系统 Active CN214639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7903.4U CN214639071U (zh) 2020-12-29 2020-12-29 土壤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7903.4U CN214639071U (zh) 2020-12-29 2020-12-29 土壤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39071U true CN214639071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04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7903.4U Active CN214639071U (zh) 2020-12-29 2020-12-29 土壤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39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3544B (zh) 一种油田集中式压裂废水处理系统
KR101830288B1 (ko) 유류오염지하수 정화장치
CN211395714U (zh) 一种新型建筑基础基坑排水结构
EP2436843A2 (en) Method for forming reclaimed land within seawall an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thereof
CN214639071U (zh) 土壤修复系统
JP6870969B2 (ja) 既設井戸の抜管方法
JP2002143828A (ja) 土壌浄化対策工法及び土壌浄化システム
US20090044936A1 (en) Horizontal Filter Wel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CN217726628U (zh) 原位淋洗与多相抽提联合修复复合污染地块的系统
CN203625170U (zh) 一种油田集中式压裂废水处理系统
DE19938922B4 (de) Grundwasserreinigung Flow- and Treat
JP3445786B2 (ja) 地下水を揚水して再び地下に返送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211472544U (zh) 一种降水井结构
CN107055814A (zh) 一种对水体污染生态环境修复的景观池及其使用方法
JP2006320842A (ja) 汚染土壌の浄化処理方法と浄化処理装置
KR100690396B1 (ko) 가요성 압송관을 이용한 지하수 집수정의 유공관 주변여과재 설치공법
JP3232494B2 (ja) 汚染土壌の清浄化方法及び該方法に使用される清浄化装置
CN105804696A (zh) 一种污水回注干线交替式清垢的工艺方法
KR100927461B1 (ko) 수평정호시공장치 및 그 시공방법
KR20100122310A (ko) 준설매립지반의 표층수 처리장치 및 그 장치를 이용한 표층수 처리공법
JP2002355663A (ja) 高圧噴流土壌洗浄システム及び洗浄方法
JP3570807B2 (ja) 揚排水装置
CN218361291U (zh) 一种用于沿江化工重金属污染地块的车载式原位修复装置
CN218168195U (zh) 泄漏油品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应急修复循环系统
RU2181419C1 (ru)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канализационного коллектор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