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33304U -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33304U
CN214633304U CN202023023034.2U CN202023023034U CN214633304U CN 214633304 U CN214633304 U CN 214633304U CN 202023023034 U CN202023023034 U CN 202023023034U CN 214633304 U CN214633304 U CN 214633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ipe
breathing
port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230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东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0230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33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33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33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包括连接管、吸气管、呼气管和连接阀,连接管、吸气管和呼气管的内端通过连接阀三向连通,构成“Y”型结构,连接管外端设置有导管连接口,吸气管端口与外置的主气囊连接,吸气管上靠近连接阀的管壁处设置有单向阀,呼气管外端安装有活塞阀,活塞阀通过中空的软管与外置的补偿气囊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三通原理,将传统的单管管路改进为多管管路,并通过单向的启闭结构来控制进吸气的效果,使患者的呼吸更加顺畅,长时间的使用也不会造成二氧化碳的潴留,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同时,患者呼出的气体能够经过过滤杀菌后排出,避免对核磁共振周围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检查需要呼吸机的患者,转运呼吸机无法带进核磁检查室,需要呼吸囊挤压来代替,又因患者需要深入检查仪器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不得不在呼吸囊与患者气道之间加一根呼吸管路,来方便陪检者挤压呼吸囊。现有的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通常为单管结构,在长时间使用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呼吸死腔量大大增加,导致二氧化碳潴留,所以需要设计一个双回路的管路,配合呼吸囊使用,来避免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包括连接管、吸气管、呼气管和连接阀,所述连接管、吸气管和呼气管的内端通过连接阀三向连通,构成“Y”型结构,连接管外端设置有导管连接口,吸气管端口与外置的主气囊连接,吸气管上靠近连接阀的管壁处设置有单向阀,呼气管外端安装有活塞阀,所述活塞阀通过中空的软管与外置的补偿气囊连接,补偿气囊上设置有贴片,并通过贴片贴附在主气囊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呼气管中部设置有长度可调的伸缩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连接阀内部为三通管结构,所述连接管、吸气管和呼气管内端均与所述连接阀三通管的管口可拆卸的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连接阀与吸气管接口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活塞阀与连接阀之间设置有细菌过滤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活塞阀包括底部设置有连通呼气管的压力管,所述压力管上设置有阀腔,所述压力管伸入阀腔内的部分设置有阀口和通气口,阀口向上延伸,且其顶端低于阀腔顶端开口,通过阀口和通气口将压力管分为独立的两段,两端压力管之间的空气流通过程为阀口-阀腔-通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阀腔顶部设置有可扣合的阀盖,阀盖内设置有塞片,塞片底部设置有凸出的膜瓣,膜瓣的尺寸与所述阀口和通气口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阀盖顶部与所述软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三通原理,将传统的单管管路改进为多管管路,并通过单向的启闭结构来控制进吸气的效果,使患者的呼吸更加顺畅,长时间的使用也不会造成二氧化碳的潴留,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同时,患者呼出的气体能够经过过滤杀菌后排出,避免对核磁共振周围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塞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阀口及通气口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管;2、吸气管;3、呼气管;4、连接阀;5、导管连接口; 6、单向阀;7、细菌过滤器;8、活塞阀;9、软管;10、补偿气囊;11、连接管;12、阀腔;13、阀口;14、通气口;15、阀盖;16、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包括连接管1、吸气管2、呼气管3和连接阀4,连接管1、吸气管2和呼气管3的内端通过连接阀4三向连通,构成“Y”型结构,连接管1外端设置有导管连接口5,吸气管2上靠近连接阀4的管壁处设置有单向阀6,呼气管3外端安装有活塞阀8,活塞阀8通过中空的软管9与外置的补偿气囊10连接;呼气管 3中部设置有长度可调的伸缩节;连接阀4内部为三通管结构,连接管1、吸气管2和呼气管3内端均与连接阀4三通管的管口可拆卸的连接固定;连接阀4与吸气管2接口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活塞阀8与连接阀4之间设置有细菌过滤器7;活塞阀8包括底部设置有连通呼气管3的压力管11,压力管 11上设置有阀腔12,压力管11伸入阀腔12内的部分设置有阀口13和通气口14,阀口13向上延伸,且其顶端低于阀腔12顶端开口,通过阀口13和通气口14将压力管11分为独立的两段,两端压力管11之间的空气流通过程为阀口13-阀腔12-通气口14;阀腔12顶部设置有可扣合的阀盖15,阀盖15 内设置有塞片16,塞片16底部设置有凸出的膜瓣,膜瓣的尺寸与阀口13和通气口14之间的间距相匹配;阀盖15顶部与软管9连接。
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吸气管2虽然通过挤压气囊向患者送入空气,施力较为轻柔,主气囊和补偿气囊10之间的输出压力是不同的,主气囊主要是为患者肺部提供气体,而补偿气囊10主要是用来提供塞片16的挤压力度,封闭阀腔12,因此需要的气体压力相对较小,且呼气管3处采用此种结构的活塞阀8是因为病人肺部存在一定的压力,在吸气管2提供气体进入肺部的同时,会被肺部挤压而出,若采用一般的单向阀会导致气体在进入肺部的同时通过呼气管3窜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软性的连接管1通过导管连接口5与气管导管连接固定,将气管导管引入患者呼吸腔内,将较长的吸气管2牵引至核磁共振机外部,较短的呼气管3置于患者周边,这样做能够减少管路长度,从而减少过多管路铺置对核磁共振过程造成的影响,吸气管2连通外部的住气囊,陪检的医护人员通过挤压气囊对吸气管2内施加气压,气体经单向阀6 的单向出口进入连接阀4,并经过连接阀4进入连接管1中,并最终经气管导管被患者吸入,在此过程中,补偿气囊10伴随主气囊一同挤压,产生一定的气体压力,该压力通过软管9作用于塞片16上,塞片16向下挤压封堵阀口 13,其凸出的膜瓣封堵阀口13和通气口14之间的阀腔12空间,从而封闭整个活塞阀8,使呼气管3阻塞,在患者呼气时,单向阀6提供气囊连接处有效的单向通气作用,吸气管2通过单向阀6防止气体回流,同时,气体会进入呼气管2内,并通过压力顶开塞片16,使气体经过过滤阀8的过滤后排出。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包括连接管(1)、吸气管(2)、呼气管(3)和连接阀(4),所述连接管(1)、吸气管(2)和呼气管(3)的内端通过连接阀(4)三向连通,构成“Y”型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管(1)外端设置有导管连接口(5),吸气管(2)端口与外置的主气囊连接,吸气管(2)上靠近连接阀(4)的管壁处设置有单向阀(6),呼气管(3)外端安装有活塞阀(8),所述活塞阀(8)通过中空的软管(9)与外置的补偿气囊(10)连接,补偿气囊(10)上设置有贴片,并通过贴片贴附在主气囊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管(3)中部设置有长度可调的伸缩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阀(4)内部为三通管结构,所述连接管(1)、吸气管(2)和呼气管(3)内端均与所述连接阀(4)三通管的管口可拆卸的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阀(4)与吸气管(2)接口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阀(8)与连接阀(4)之间设置有细菌过滤器(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阀(8)包括底部设置有连通呼气管(3)的压力管(11),所述压力管(11)上设置有阀腔(12),所述压力管(11)伸入阀腔(12)内的部分设置有阀口(13)和通气口(14),阀口(13)向上延伸,且其顶端低于阀腔(12)顶端开口,通过阀口(13)和通气口(14)将压力管(11)分为独立的两段,两端压力管(11)之间的空气流通过程为阀口(13)-阀腔(12)-通气口(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12)顶部设置有可扣合的阀盖(15),阀盖(15)内设置有塞片(16),塞片(16)底部设置有凸出的膜瓣,膜瓣的尺寸与所述阀口(13)和通气口(14)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阀盖(15)顶部与所述软管(9)连接。
CN202023023034.2U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 Active CN214633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3034.2U CN214633304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3034.2U CN214633304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33304U true CN214633304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99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23034.2U Active CN214633304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33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8742A (zh) 单腔多囊气管导管
CN201558393U (zh) 单腔多囊气管导管
CN104667396A (zh) 一种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
CN214633304U (zh)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呼吸管路
CN201727823U (zh) 双气道喉罩
CN202526729U (zh) 一种新型安全喉罩
CN110237390A (zh) 人工气道
CN211584768U (zh) 气管插管
CN210963450U (zh) 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
CN201719661U (zh) 一种安全喉罩
CN209392153U (zh) 一种简易动物麻醉呼吸器
CN202409741U (zh) 一种喉罩
CN206621641U (zh) 一种双层防泄漏麻醉呼吸机面罩
CN216963241U (zh) 一种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和呼吸机
CN219983642U (zh) 带气管插管的一体式可视化喉罩
CN210384549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器
CN212282462U (zh) 一种聚氨酯封闭套囊的气管内导管
CN215194696U (zh) 适合传染性呼吸性疾病的无痛气管镜检查喉罩
CN214861012U (zh) 一种呼吸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训练装置
CN213285096U (zh) 一种气管插管连接防护装置
CN220477913U (zh) 一种气道管理系统
CN214512195U (zh) 麻醉呼吸管路
CN212466793U (zh)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湿化连接装置
CN219614625U (zh) 一种双气囊式喉罩
CN2417884Y (zh) 可控单肺通气插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