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6768U - 一种永磁耦合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永磁耦合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6768U
CN214626768U CN202023343349.5U CN202023343349U CN214626768U CN 214626768 U CN214626768 U CN 214626768U CN 202023343349 U CN202023343349 U CN 202023343349U CN 214626768 U CN214626768 U CN 214626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ner ring
permanent magnet
rotor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33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荣松
牟建
姜西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pr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pr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pr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pr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33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6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6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6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耦合器结构,涉及传动设备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转动组件和转动组件内套设的转子组件,转动组件包括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主动板,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外圈,外圈位于背离转动轴套的一侧,外圈内固定设置左内圈,外圈的一端固定设置环形的连接板,连接板与主动板平行设置,连接板的内部设置右内圈,右内圈与左内圈对向设置,左内圈与右内圈之间设置间隔;转子组件包括圆形板状的从动板,从动板的外侧垂直设置环形的永磁转子;还包括分别转动组件和转子组件固定连接的轴套,两个轴套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大散热面积,明显提高散热效果,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尺寸较小,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永磁耦合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永磁耦合器结构。
背景技术
永磁耦合器主要由导体转子、永磁转子组成,通过导体和永磁体之间的气隙实现由电动机到负载的转矩传输,可实现电动机和负载间无机械连接的传动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当导体转子、永磁转子之间相对运动时,导体组件切割磁力线,在导体中产生涡电流,涡电流进而产生反感磁场,与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交互作用,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扭矩传递。采用永磁耦合器结构传动装置,能够有效隔离振动,安装简便,容忍较大的对中误差,系统运行稳定。
现在常见的永磁耦合器结构为盘式结构,盘式结构永磁耦合器结构存在磁场利用效率低、散热面积小、散热效果不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耦合器结构。
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转动组件和转动组件内套设的转子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与轴套固定连接的主动板,所述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外圈,所述外圈位于背离所述轴套的一侧,所述外圈内固定设置左内圈,所述外圈的一端固定设置环形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主动板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设置右内圈,所述右内圈与所述左内圈对向设置,所述左内圈与所述右内圈之间设置间隔;
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圆形板状的从动板,所述从动板的外侧垂直设置环形的永磁转子,所述永磁转子延伸到所述从动板的两侧;
还包括分别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转子组件固定连接的轴套,两个所述轴套对向设置。
优选为,所述轴套包括圆形管状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垂直设置环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板体上阵列设置若干安装孔。
优选为,所述主动板和所述从动板的板体上分别阵列设置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安装孔对应。
优选为,所述外圈、所述左内圈和所述右内圈均为导体。
优选为,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的所述轴套为主动端轴套,与所述转子组件连接的所述轴套为从动端轴套。
优选为,所述左内圈与所述右内圈之间的间隙略大于所述从动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增大散热面积,明显提高散热效果,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尺寸较小,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转动组件;2、转子组件;3、主动板;4、外圈;5、左内圈;6、连接盘;7、右内圈;8、从动板;9、永磁转子;10、轴套;11、套管;12、安装板;13、安装孔;14、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耦合器结构,包括转动组件1和转动组件1内套设的转子组件2,转动组件1包括与轴套固定连接的主动板3,主动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外圈4,外圈4位于背离轴套10的一侧,外圈4内固定设置左内圈5,外圈4的一端固定设置环形的连接板6,连接板6与主动板3 平行设置,连接板6的内部设置右内圈7,右内圈7与左内圈5对向设置,左内圈5与右内圈7之间设置间隔;通过外圈4和设置在外圈4内的两个内圈,使外圈4与左内圈5及右内圈7在旋转运动时切割磁力线;
转子组件2包括圆形板状的从动板8,从动板8的外侧垂直设置环形的永磁转子9,永磁转子9延伸到从动板8的两侧;永磁转子9和外圈4、左内圈5和右内圈7之间存在空气间隙,在转动组件1和转子组件2之间没有机械连接,通过电机和负载设备之间形成磁连接,能够隔离并降低振动,减少振动对电机造成的损伤;
还包括分别转动组件1和转子组件2固定连接的轴套10,两个轴套10对向设置。
轴套10包括圆形管状的套管11,套管11的一端垂直设置环形的安装板12,安装板12的板体上阵列设置若干安装孔13。
主动板3和从动板8的板体上分别设置通孔,通孔与套管11同轴线,通孔的内径略大于套管11的内径。
主动板3和从动板8的板体上分别阵列设置若干螺纹孔14,螺纹孔14与安装孔对应;轴套10通过贯穿安装板12和螺纹孔14的螺栓分别固定在转动组件 1和转子组件2上,采用螺栓连接,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同时便于后期的安装拆卸。
外圈4、左内圈5和右内圈7均为导体。
与转动组件1连接的轴套10为主动端轴套,与转子组件2连接的轴套10 为从动端轴套。
左内圈5与右内圈7之间的间隙略大于从动板8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主动端轴套与电机的电机轴进行固定连接,从动端轴套与负载设备的转动轴进行连接,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动组件进行旋转,转子组件静止,从而转动组件1和转子组件2产生相对运动,外圈4与左内圈5 及右内圈7在旋转运动时切割磁力线,外圈4与左内圈5及右内圈7体内产生涡电流,涡电流进而产生反感磁场,反感磁场与永磁转子9产生的磁场交互作用,从而带动转子组件2进行转动,实现转动组件1和转子组件2之间的扭矩传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永磁耦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组件(1)和转动组件(1)内套设的转子组件(2),所述转动组件(1)包括与轴套(10)固定连接的主动板(3),所述主动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外圈(4),所述外圈(4)位于背离所述轴套(10)的一侧,所述外圈(4)内固定设置左内圈(5),所述外圈(4)的一端固定设置环形的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与所述主动板(3)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板(6)的内部设置右内圈(7),所述右内圈(7)与所述左内圈(5)对向设置,所述左内圈(5)与所述右内圈(7)之间设置间隔;
所述转子组件(2)包括圆形板状的从动板(8),所述从动板(8)的外侧垂直设置环形的永磁转子(9),所述永磁转子(9)延伸到所述从动板(8)的两侧;
还包括分别所述转动组件(1)和所述转子组件(2)固定连接的轴套(10),两个所述轴套(10)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耦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0)包括圆形管状的套管(11),所述套管(11)的一端垂直设置环形的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板体上阵列设置若干安装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耦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板(3)和所述从动板(8)的板体上分别阵列设置若干螺纹孔(14),所述螺纹孔(14)与所述安装孔(13)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耦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4)、所述左内圈(5)和所述右内圈(7)均为导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耦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转动组件(1)连接的所述轴套(10)为主动端轴套,与所述转子组件(2)连接的所述轴套(10)为从动端轴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耦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圈(5)与所述右内圈(7)之间的间隙略大于所述从动板(8)的厚度。
CN202023343349.5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永磁耦合器结构 Active CN214626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3349.5U CN21462676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永磁耦合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3349.5U CN21462676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永磁耦合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6768U true CN214626768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4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3349.5U Active CN21462676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永磁耦合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6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138569A1 (zh) 储能飞轮和具有其的储能设备
CN214626768U (zh) 一种永磁耦合器结构
CN111181274B (zh) 一种永磁无铁芯无人机电机
CN206992808U (zh) 一种激光雷达的旋转结构
CN213817550U (zh) 一种双筒型永磁耦合器结构
CN210490709U (zh) 一种半球形永磁耦合器
CN115833466A (zh) 一种同轴式集成磁齿轮减速装置的电机
CN212367058U (zh) 一种串联电机的连接结构
CN212062952U (zh) 气滑环及气滑环安装装置
CN210693739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稀土永磁盘式电机
CN114337187A (zh) 轮毂电机及车辆
CN216904580U (zh) 一种直驱电机
CN210490710U (zh) 一种球形永磁耦合器
CN216625553U (zh) 一种双导体双磁环永磁调速器
CN202121433U (zh) 一种盘式飞轮储能装置
CN216922910U (zh) 一种用于机床内部具有保护功能的转动轴连接装置
CN216812030U (zh) 一种全浮动式盘车扭力臂机构
CN216599164U (zh) 一种水冷永磁轴向磁场电机磁钢转子盘
CN114598100A (zh) 一种直驱电机
CN216530766U (zh) 一种分体式磁环结构
CN216851725U (zh) 一种双磁环外置式永磁调速器
CN215071991U (zh) 一种井下减速机的驱动部结构
CN220067016U (zh) 一种发电机电磁结构
CN218216857U (zh) 一种具备新型转子的散热风扇
CN211377771U (zh) 一种提高同轴度的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