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6855U - 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6855U
CN214616855U CN202120537688.2U CN202120537688U CN214616855U CN 214616855 U CN214616855 U CN 214616855U CN 202120537688 U CN202120537688 U CN 202120537688U CN 214616855 U CN214616855 U CN 214616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cable
power generation
pulley
sea
gener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76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政
王�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Zheng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Xinhang Agricultural Hi 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Xinhang Agricultural Hi 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Xinhang Agricultural Hi 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76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6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6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6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浪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包括浮漂本体、连接线缆、滑轮、棘轮、发电机以及限位线辊。本实用新型中结构设计简单,易于使用安装;通过在连接线缆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线辊且设置在与滑轮转动方向平行的两侧,可以避免在条件恶劣的海域使用时连接线缆脱离滑轮,保证使用稳定性;另外对连接线缆连接的浮漂本体的运动方向进行控制,减少不做功的其他方向的摆动,更有利于对海浪的俘获及电能转化。通过在海底设置有海底基台且海底基台的外侧套设有防护罩,一方面可以有效能保护内部电能转化装置,减少其防水需求,减少运行阻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将防护罩设置为透明材质,内部可以设置生态景观,开发深海旅游。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浪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海洋能资源丰富,岛屿众多,具备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能的条件。继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之后,海浪能发电技术成为当下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海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和分布面广等诸多优点,但由于波浪要素的极不稳定,海浪能也表现的极其没有规律,这成为海浪能开发的重大难题之一。
海浪能发电技术的种类很多,但都还没能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目前的消浪发电技术对海浪要素的适应性能力差,波浪要素的不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了能量的转换效率,同时对波浪条件的高要求也加大了技术推广的难度。另外传统的防波消浪结构面临着建造难度大、工程造价高、建造时破坏海洋环境、易损坏的问题,且不能满足深远海水域适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包括浮漂本体、连接线缆、滑轮、棘轮、发电机以及限位线辊;所述浮漂本体漂浮在海面上,所述连接线缆一端固定设置在浮漂本体上,另一端依次绕设过滑轮与棘轮且自由端固定设置有配重块,所述连接线缆设置为一根,所述滑轮固定设置在海底,所述棘轮套设在发电机转轴上,所述发电机固定设置在海底,所述限位线辊设置在滑轮的上方且对称设置在与滑轮转动方向平行的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限位线辊以及配重块均设置在海面以下。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浮漂本体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或浮漂本体的密度小于水。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海底基台,所述海底基台固定设置在海底,所述滑轮与发电机固定设置在海底基台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海底基台的外侧套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浮漂本体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连接线缆一端固定设置在顶板底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连接线缆选用绳索或链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浮漂本体上设置有一根连接线缆,结构设计简单,易于使用安装。通过在连接线缆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线辊且设置在与滑轮转动方向平行的两侧,可以避免在条件恶劣的海域使用时连接线缆脱离滑轮,保证使用稳定性;另外对连接线缆连接的浮漂本体的运动方向进行控制,减少不做功的其他方向的摆动,更有利于对海浪的俘获及电能转化。
2、通过在海底设置有海底基台且海底基台的外侧套设有防护罩,一方面可以有效能保护内部电能转化装置,减少其防水需求,减少运行阻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将防护罩设置为透明材质,内部可以设置生态景观,开发深海旅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入海底基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浮漂本体以及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包括浮漂本体1、连接线缆2、滑轮3、棘轮4、发电机5以及限位线辊6;所述浮漂本体1漂浮在海面上,所述连接线缆2一端固定设置在浮漂本体1上,另一端依次绕设过滑轮3与棘轮4且自由端固定设置有配重块7,所述连接线缆2设置为一根,所述滑轮3固定设置在海底,所述棘轮4套设在发电机5转轴上,所述发电机5固定设置在海底,所述限位线辊6设置在滑轮3的上方且对称设置在与滑轮3转动方向平行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浮漂本体1上设置有一根连接线缆2,结构设计简单,易于使用安装。通过在连接线缆2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线辊6且设置在与滑轮3转动方向平行的两侧,可以避免在条件恶劣的海域使用时连接线缆2脱离滑轮,保证使用稳定性;另外对连接线缆2连接的浮漂本体1的运动方向进行控制,减少不做功的其他方向的摆动,更有利于对海浪的俘获及电能转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限位线辊6以及配重块7均设置在海面以下。通过配重块7可以使浮漂本体1产生的浮动进行回位,另外配重块7的具体使用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海域的海浪冲击力等参数进行合理选择,提高整体消浪发电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浮漂本体1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或浮漂本体1的密度小于水。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浮漂本体1顶端设置有顶板9,所述连接线缆2一端固定设置在顶板9底端。通过在浮漂本体1上设置有顶板9,可以增加浮漂本体1的整体刚性,增强其稳定性能和抗冲击性能,适用于自然条件恶劣的海域,适用性较强。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如图3所示,还包括海底基台8,所述海底基台8固定设置在海底,所述滑轮3与发电机5固定设置在海底基台8上。更优选的,所述海底基台8的外侧套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采用透明材质制成。通过在海底设置有海底基台8且海底基台的外侧套设有防护罩,一方面可以有效能保护内部电能转化装置,减少其防水需求,减少运行阻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将防护罩设置为透明材质,内部可以设置生态景观,开发深海旅游。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漂本体(1)、连接线缆(2)、滑轮(3)、棘轮(4)、发电机(5)以及限位线辊(6);所述浮漂本体(1)漂浮在海面上,所述连接线缆(2)一端固定设置在浮漂本体(1)上,另一端依次绕设过滑轮(3)与棘轮(4)且自由端固定设置有配重块(7),所述连接线缆(2)设置为一根,所述滑轮(3)固定设置在海底,所述棘轮(4)套设在发电机(5)转轴上,所述发电机(5)固定设置在海底,所述限位线辊(6)设置在滑轮(3)的上方且对称设置在与滑轮(3)转动方向平行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线辊(6)以及配重块(7)均设置在海面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本体(1)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或浮漂本体(1)的密度小于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海底基台(8),所述海底基台(8)固定设置在海底,所述滑轮(3)与发电机(5)固定设置在海底基台(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基台(8)的外侧套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本体(1)顶端设置有顶板(9),所述连接线缆(2)一端固定设置在顶板(9)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缆(2)选用绳索或链条。
CN202120537688.2U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 Active CN214616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7688.2U CN214616855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7688.2U CN214616855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6855U true CN214616855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95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7688.2U Active CN214616855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6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7713B (zh) 基于浮式张力腿平台的风能-波浪能集成发电结构
CN109026542A (zh) 漂浮式风能-波浪能联合发电系统
JP7168272B2 (ja) 発電・生産・生活・探査のための補完式深海マルチエネルギー統合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CN109737009B (zh) 基于海上浮式平台的风能—波浪能联合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
CN201363232Y (zh) 海浪发电装置
CN112727675B (zh) 一种海上风浪一体化发电装置
CN103821662A (zh) 移动式光伏波浪发电船
CN201582043U (zh) 海上可再生能源转换装置和系统
CN201416515Y (zh) 海上风力发电装置
CN202954920U (zh) 海浪发电装置
CN103644069A (zh) 一种海上能源综合利用装置
CN107171595B (zh) 一种利用海洋能发电的柔性压电装置
TW201430213A (zh) 船載式海浪發電裝置
CN203717228U (zh) 移动式光伏波浪发电船
CN113217259A (zh) 一种波浪能浮力摆式发电装置
CN205605354U (zh) 波浪能发电装置
CN214616855U (zh) 一种新型海上消浪发电装置
CN217956986U (zh) 一种海上光伏发电浮球
CN216077397U (zh) 一种三维网状消浪发电系统
CN206903800U (zh) 高效聚能多联体多通道海浪、潮汐、洋流、风力发电系统
CN201818435U (zh) 漂浮式垂直转轴风力发电机
CN212337524U (zh) 摇摆式海浪发电机
CN215333233U (zh) 一种联合风能和点阵式波浪能发电的浮式平台
CN107634698A (zh) 一种水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CN210531046U (zh) 一种浮式防波堤-海洋能装置集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2

Address after: 266000 House 7E, Building A, No. 9, Shandong Road, Shin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Zhengh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room 402, block B,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Park, No.1 Keyuan Weiyi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Xinhang agricultural hi 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