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6840U - 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6840U
CN214596840U CN202120191473.XU CN202120191473U CN214596840U CN 214596840 U CN214596840 U CN 214596840U CN 202120191473 U CN202120191473 U CN 202120191473U CN 214596840 U CN214596840 U CN 214596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large cam
handle
small convex
convex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914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波
殷海波
周凯
杨雪梅
张俊
彭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unbao Safety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unbao Safety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unbao Safety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unbao Safety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914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6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6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6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包括操作把手、小凸轴、左侧板、大凸轮、限位柱和右侧板;大凸轮位于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且与左侧板转动连接,大凸轮上设有联动孔;限位柱位于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小凸轴依次穿过左侧板、大凸轮和右侧板,小凸轴上设有与联动孔的内壁抵触的驱动部,转动小凸轴带动大凸轮转动,调节大凸轮与限位柱之间距离,转动小凸轴至大凸轮与限位柱之间距离最大,继续转动小凸轴,大凸轮与限位柱距离骤减对绳索压紧;操作把手设在左侧板的外侧且与小凸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把手的角度,进而控制中间绳索的移动速度,实现使用人员的下降调节,同时,有效防止在慌乱状态下过度旋转把手而导致的速降危险。

Description

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缓降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和进步,高楼和高大工业设施的林立,在城市、野外、工业等各种复杂环境下利用绳索开展救援,是实施抢险救援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具有用途广泛、使用方便、易于携带、可靠性强等优点,缓降器所需要的经济投入也不是很高,因此绳索救援及绳索技术在国际上被广泛运用。
针对这种缓降器,需要考虑到其安全防护功能,同时,也要注意其合理的结构设计和简易的操作使用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通过调节把手的角度,控制大凸轮上绳索压紧限位柱的程度,进而控制中间绳索的移动速度,实现使用人员的下降调节,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在慌乱状态下过度旋转把手而导致的速降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包括操作把手、小凸轴、左侧板、大凸轮、限位柱以及右侧板;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间隔设置,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大凸轮位于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所述大凸轮与左侧板、右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大凸轮的外部形成有绳索槽,所述大凸轮上设置有异形的联动孔;所述限位柱位于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且所述限位柱位于大凸轮的一侧;所述小凸轴依次穿过左侧板、大凸轮和右侧板,所述小凸轴上设置有与联动孔内壁抵触的驱动部,转动所述小凸轴带动大凸轮转动,调节所述大凸轮与限位柱之间的距离,转动所述小凸轴至大凸轮与限位柱之间的距离最大后,继续转动所述小凸轴,所述大凸轮与限位柱的距离骤减对绳索压紧;所述操作把手倾斜设置在左侧板的外侧,所述操作把手与小凸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侧板与操作把手之间设置有把手套,所述把手套固定在左侧板上,所述把手套与小凸轴转动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把手与把手套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操作把手与把手套之间设置有位于凹槽内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操作把手、把手套抵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套远离左侧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小凸轴同轴设置的转动部,所述操作把手上设置有与转动部转动配合的转动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通过调节把手的角度,控制大凸轮上绳索压紧限位柱的程度,进而控制中间绳索的移动速度,实现使用人员的下降调节,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在慌乱状态下过度旋转把手而导致的速降危险。把手套提高了下降器运行的稳定性,压缩弹簧减小操作把手与把手套之间的磨损,便于操作把手的转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左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大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去除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1、操作把手;11、转动槽;2、小凸轴;21、驱动部;3、压缩弹簧;4、把手套;41、转动部;5、弹性圆柱销;6、左侧板;61、第一孔位;62、第二孔位;63、第三孔位;64、第四孔位;65、第五孔位;7、大凸轮;71、转动孔;72、联动孔;8、限位柱;9、右侧板;91、第六孔位;92、第七孔位;93、第八孔位;94、第九孔位;95、第十孔位;96、折弯部;10、销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参照图1-7,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包括操作把手1、小凸轴2、左侧板6、大凸轮7、限位柱8以及右侧板9;左侧板6与右侧板9间隔设置,且左侧板6与右侧板9固定连接,大凸轮7位于左侧板6与右侧板9之间,大凸轮7与左侧板6、右侧板9转动连接,大凸轮7的外部形成有绳索槽,大凸轮7上形成有异形的联动孔72;限位柱8位于左侧板6与右侧板9之间,且限位柱8位于大凸轮7的一侧;小凸轴2依次穿过左侧板6、大凸轮7和右侧板9,小凸轴2上设置有与联动孔72内壁抵触的驱动部21,转动小凸轴2带动大凸轮7转动,调节大凸轮7与限位柱8之间的距离,转动小凸轴2至大凸轮7与限位柱8之间的距离最大后,继续转动小凸轴2,大凸轮7与限位柱8的距离骤减对绳索压紧;操作把手1倾斜设置在左侧板6的外侧,操作把手1与小凸轴2固定连接。
通过操作把手1控制中间绳索的移动速度,实现使用人员的下降调节,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在慌乱状态下过度旋转把手而导致的速降危险。
左侧板6与操作把手1之间设置有把手套4,左侧板6与把手套4通过螺栓固定,把手套4与小凸轴2转动配合。具体的,螺栓为沉头螺栓,左侧板6背离把手套4的一侧形成有沉头孔,沉头螺栓穿过沉头孔与把手套4螺纹固定。把手套4增加了小凸轴2与左侧板6转动的稳定性。
为了便于操作把手1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操作把手1与把手套4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凹槽,操作把手1与把手套4之间设置有位于凹槽内的压缩弹簧3,压缩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操作把手1、把手套4抵紧。转动操作把手1时,由于操作把手1与把手套4不贴合,减小了操作把手1与把手套4之间的阻力,便于转动操作把手1。
把手套4远离左侧板6的一侧设置有与小凸轴2同轴的转动部41,操作把手1上设置有与转动部41转动配合的转动槽11。通过转动部41与转动槽11的转动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操作手柄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小凸轴2的端部形成开设有插接部,小凸轴2的插接部与操作把手1插接配合,操作把手1与小凸轴2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
左侧板6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孔位61、第二孔位62、第三孔位63、第四孔位64和第五孔位65,右侧板9上依次对应开设有第六孔位91、第七孔位92、第八孔位93、第九孔位94和第十孔位95。固定后的左侧板6与右侧板9,第一孔位61与第六孔位91相对,第一孔位61和第六孔位91用于穿设环形圈。
左侧板6与右侧板9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圆柱销5,圆形弹性销的两端分别对应于第二孔位62和第七孔位92,弹性圆柱销5与左侧板6、右侧板9通过螺栓固定,螺栓分别穿设第二孔位62和第七孔位92与弹性圆柱销5固定。
小凸轴2穿过左侧板6的第三孔位63后,小凸轴2的端部与右侧板9上的第八孔位93转动配合。
左侧板6与右侧板9之间设置有销柱10,销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四孔位64和第九孔位94,销轴与左侧板6、右侧板9通过螺栓固定,螺栓分别穿过第四孔位64、第九孔位94与销柱10固定。大凸轮7套设在销柱10上,大凸轮7绕着销柱10转动。
限位柱8的两端分别穿设在第五孔位65和第十孔位95,限位柱8与左侧板6、右侧板9通过螺栓固定,螺栓分别穿过第五孔位65、第十孔位95与限位柱8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
本实例通过调节把手的角度,控制大凸轮7上绳索压紧限位柱8的程度,进而控制中间绳索的移动速度,实现使用人员的下降调节,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在慌乱状态下过度旋转把手而导致的速降危险。把手套4提高了下降器运行的稳定性,压缩弹簧3减小操作把手1与把手套4之间的磨损,便于操作把手1的转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把手(1)、小凸轴(2)、左侧板(6)、大凸轮(7)、限位柱(8)以及右侧板(9);
所述左侧板(6)与右侧板(9)间隔设置,所述左侧板(6)与右侧板(9)固定连接,所述大凸轮(7)位于左侧板(6)与右侧板(9)之间,所述大凸轮(7)与左侧板(6)、右侧板(9)转动连接,所述大凸轮(7)的外部形成有绳索槽,所述大凸轮(7)上设置有异形的联动孔(72);所述限位柱(8)位于左侧板(6)与右侧板(9)之间,且所述限位柱(8)位于大凸轮(7)的一侧;
所述小凸轴(2)依次穿过左侧板(6)、大凸轮(7)和右侧板(9),所述小凸轴(2)上设置有与联动孔(72)内壁抵触的驱动部(21),转动所述小凸轴(2)带动大凸轮(7)转动,调节所述大凸轮(7)与限位柱(8)之间的距离,转动所述小凸轴(2)至大凸轮(7)与限位柱(8)之间的距离最大后,继续转动所述小凸轴(2),所述大凸轮(7)与限位柱(8)的距离骤减对绳索压紧;
所述操作把手(1)倾斜设置在左侧板(6)的外侧,所述操作把手(1)与小凸轴(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6)与操作把手(1)之间设置有把手套(4),所述把手套(4)固定在左侧板(6)上,所述把手套(4)与小凸轴(2)转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把手(1)与把手套(4)的相对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操作把手(1)与把手套(4)之间设置有位于凹槽内的压缩弹簧(3),所述压缩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操作把手(1)、把手套(4)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套(4)远离左侧板(6)的一侧设置有与小凸轴(2)同轴设置的转动部(41),所述操作把手(1)上设置有与转动部(41)转动配合的转动槽(11)。
CN202120191473.X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 Active CN214596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1473.XU CN214596840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1473.XU CN214596840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6840U true CN214596840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8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91473.XU Active CN214596840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6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57505U (zh) 基于整体鼓轮结构的速差防坠装置
CN214596840U (zh) 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下降器
CN208330169U (zh) 高处作业用爬梯
CN105903130B (zh) 一种多功能消防员救生装置
CN108079465A (zh) 一种用于不同井口直径的车载深井救援装置
CN109876315A (zh) 防恐慌绳索上升器/下降器设备
CN102406988B (zh) 哑铃型高楼逃生器
CN214596839U (zh) 一种可防慌乱的绳索逃生缓降器
CN108421176B (zh) 一种智能逃生背包
CN209802645U (zh) 一种带检测设备的旋转飞椅模型
CN110946352B (zh) 一种气瓶刺破装置和双气瓶刺破装置
CN210464497U (zh) 一种室外电力设备检测装置
CN211325003U (zh) 心率检测报警装置
CN206434726U (zh) 一种可升降的天梯
CN209092555U (zh) 一种高层建筑救援锚点固定装置
CN217489683U (zh) 一种陀螺臂力器
CN207970359U (zh) 一种用于不同井口直径的车载深井救援装置
CN108705120B (zh) 一种打孔稳定且使用安全的电钻
CN217714239U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动态人脸识别监控装置
CN208185187U (zh) 快速螺母
CN113893471B (zh) 一种高层应急缓降擒纵机构及其缓降器
CN106237592B (zh) 一种管式脚控攀登器
CN219599838U (zh) 一种新型木工钻
CN202215282U (zh) 一种简易井下救生器
CN216682266U (zh) 一种机械臂的锁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