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5572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5572U
CN214595572U CN202120028393.2U CN202120028393U CN214595572U CN 214595572 U CN214595572 U CN 214595572U CN 202120028393 U CN202120028393 U CN 202120028393U CN 214595572 U CN214595572 U CN 214595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sensor
air
cooking appliance
humidity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283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283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5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5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5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内锅,内锅设置于煲体上;风道结构,设置在煲体内;发热装置,设置在风道结构的出风口处;加热装置,设置于煲体或者内锅并对内锅进行加热;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煲体上,并位于发热装置的出风口的下方;控制装置,设置于煲体内,控制装置与湿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加热件容易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具有空炸以及蒸功能。其中,实现空炸功能的结构包括风机和加热件,风机将空气吹至加热件处,经过加热件形成热风吹至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内。实现蒸功能的结构包括水箱和与水箱连通的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喷入至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内。
但是,在实现蒸功能的过程中,蒸汽容易进入至加热件内,使得加热件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加热件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内锅,内锅设置于煲体上;风道结构,设置在煲体内;发热装置,设置在风道结构的出风口处;加热装置,设置于煲体或者内锅并对内锅进行加热;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煲体上,并位于发热装置的出风口的下方;控制装置,设置于煲体内,控制装置与湿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风道结构内的风吹入至发热装置中,通过发热装置将空气加热产生热风,热风经过发热装置的出风口进入至内锅对内锅进行加热,使烹饪器具实现烘烤功能。加热装置对内锅进行加热,进而对内锅中的食物进行加热,使烹饪器具实现蒸功能。在用户使用烹饪器具的蒸功能时,由于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煲体上,并位于发热装置的出风口的下方,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发热装置的出风口处的湿度,将实时检测的湿度值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判断湿度值是否过大,若湿度值过大时,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避免发热装置处的湿度过大导致损坏。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加热件容易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地,煲体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侧立部,风道结构和发热装置均位于侧立部内,内锅放置在底座上,发热装置的出风口位于侧立部的上方,湿度传感器安装在侧立部上。在上述的结构中,底座和侧立部使得煲体整体上能够形成L形的结构。这样,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外壳结构而言,底座的上方与侧立部相对空间内没有连接任何结构,大大节省的材料,降低了成本,同时,使得烹饪器具整体简洁。这样,盖体打开,从底座上取放内锅的过程中,内锅的外侧具有较大的避让空间,内锅既可以从横向方向又可以从竖直方向还可以从倾斜方向进行操作,大大缩短了取放内锅的时间,提高了便捷性,以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并且在侧立部上设置湿度传感器一方面安装方便,另一方面距离发热装置的出风口较近,在用户使用蒸功能的情况下,湿度传感器能够及时地将发热装置处的湿度值传输给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能够提醒用户,以更好地保护发热装置。
进一步地,煲体还包括设置在侧立部上方的隔热件,湿度传感器穿设在隔热件和侧立部上。上述的隔热件能够隔离发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保护侧立部。同时,便于安装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湿度传感器通过卡扣安装在侧立部上,通过上述卡扣安装的方式使得湿度传感器能够可靠地连接在侧立部上。
进一步地,发热装置包括发热件和导风罩,导风罩穿设在煲体上,湿度传感器位于导风罩的下方。在上述的结构中,导风罩的设置将发热件加热空气后产生的热风顺利地导出,起到导向作用。导风罩靠近内锅的端部形成发热装置的出风口,这样,导风罩在导热风时,能够有效地避免热风直接吹向湿度传感器,起到保护湿度传感器的作用。
进一步地,湿度传感器的上表面与导风罩下表面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在上述的结构中,一方面能够保护湿度传感器,另一方面湿度传感器距离导风罩较近,能够有效地检测发热装置处的湿度值。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度传感器,预设距离在2mm至6m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为了使烹饪器具的结构紧凑,控制装置位于底座内;和/或,在风道结构吸风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较大的吸力,为了避免风道结构的进风口吸入厨房物品,风道结构的进风口设置在侧立部朝向内锅的侧壁上。在上述的结构中,内锅能够隔离风道结构的进风口和厨房物品,便于风道结构的进风口能够顺畅地进风。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风机,风机设置在风道结构内,风机与控制装置连接。在上述的结构中,控制装置控制风机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盖体及设置在盖体内的导风件,盖体盖设在煲体上。在上述的结构中,导风件能够遮挡经过发热装置的出风口的热风,改变热风的吹向,以使热风顺利地进入至内锅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A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湿度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煲体;112、底座;113、侧立部;12、内锅;13、隔热件;20、风道结构;21、风道结构的进风口;22、风道结构的出风口;23、风机;30、发热装置;31、发热装置的出风口;32、发热件;33、导风罩;40、加热装置;50、湿度传感器;60、盖体;70、导风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煲体11、内锅12、风道结构20、发热装置30、加热装置40、湿度传感器50和控制装置。内锅12设置于煲体11上。风道结构20设置在煲体11内。发热装置30设置在风道结构的出风口22处。加热装置40设置于内锅12并对内锅12进行加热。湿度传感器50设置在煲体11上,并位于发热装置的出风口31的下方。控制装置设置于煲体11内,控制装置与湿度传感器50和加热装置40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风道结构20内的风吹入至发热装置30中,通过发热装置30将空气加热产生热风,热风经过发热装置的出风口31进入至内锅12中,对内锅12中的食物进行加热,使烹饪器具实现烘烤功能。加热装置40对内锅12进行加热,进而对内锅12中的食物进行加热,使烹饪器具实现蒸功能。在用户使用烹饪器具的蒸功能时,由于湿度传感器50设置在煲体11上,并位于发热装置的出风口31的下方,湿度传感器50能够实时检测发热装置的出风口31处的湿度,将实时检测的湿度值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判断出发热装置30处的湿度值是否过大,若湿度值过大时,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加热装置40停止加热,避免发热装置30处的湿度过大导致损坏。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加热件容易损坏的问题。并且,由于湿度传感器50位于发热装置的出风口31的下方,这样,在发热装置的出风口31出热风时,不会直接吹向湿度传感器50,避免损坏湿度传感器50,进而延长了湿度传感器50的使用寿命。上述的湿度值为实时湿度值。
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可以设置于煲体并对内锅进行加热。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为单片机或者控制芯片。
如图1和图2所示,煲体11包括底座112和设置在底座112上的侧立部113,风道结构20和发热装置30均位于侧立部113内,内锅12放置在底座112上,发热装置的出风口31位于侧立部113的上方,湿度传感器50安装在侧立部113上。这样,底座112和侧立部113使得煲体11整体上能够形成L形的结构。这样,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外壳结构而言,底座112的上方与侧立部113相对空间内没有连接任何结构,大大节省的材料,降低了成本,同时,使得烹饪器具整体简洁。这样,盖体60打开,从底座112上取放内锅12的过程中,内锅12的外侧具有较大的避让空间,内锅12既可以从横向方向又可以从竖直方向还可以从倾斜方向进行操作,大大缩短了取放内锅12的时间,提高了便捷性,以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并且在侧立部113上设置湿度传感器一方面安装方便,另一方面距离发热装置的出风口较近,在用户使用蒸功能的情况下,湿度传感器能够及时地将发热装置处的湿度值传输给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能够提醒用户,以更好地保护发热装置。
当然,煲体还可以是外壳结构,内锅设置在外壳结构内。
需要说明的是,侧立部113包括弧形板或者安装平台。湿度传感器50安装在弧形板或者安装平台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煲体11还包括设置在侧立部113上方的隔热件13,湿度传感器50穿设在隔热件13和侧立部113上。上述的隔热件13能够隔离发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保护侧立部113。同时,便于安装湿度传感器50。本实施例的隔热件13优选为隔热罩。
如图1和图2所示,湿度传感器50通过卡扣安装在侧立部113上,通过上述卡扣安装的方式使得湿度传感器50能够可靠地连接在侧立部113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发热装置30包括发热件32和导风罩33。导风罩33穿设在煲体11上,湿度传感器50位于导风罩33的下方。导风罩33的设置将发热件32加热空气后产生的热风顺利地导出,起到导向作用。导风罩33靠近内锅12的端部形成发热装置的出风口31,这样,导风罩33在导热风时,能够有效地避免热风直接吹向湿度传感器50,起到保护湿度传感器50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湿度传感器50的上表面与导风罩33下表面之间具有预设距离b。这样,一方面能够保护湿度传感器50,另一方面湿度传感器50距离导风罩33较近,能够有效地检测发热装置30处的湿度值。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度传感器50,预设距离b在2mm至6mm的范围内。预设距离b优选为3mm或者4mm。
如图1所示,为了使烹饪器具的结构紧凑,控制装置位于底座112内。
如图1所示,在风道结构20吸风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较大的吸力,为了避免风道结构的进风口21吸入厨房物品,风道结构的进风口21设置在侧立部113朝向内锅12的侧壁上。这样,内锅12能够隔离风道结构的进风口21和厨房物品,便于风道结构的进风口21能够顺畅地进风。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风机23,风机23设置在风道结构20内,风机23与控制装置连接。风机23工作能够使风道结构20吸入空气产生风。控制装置控制风机23开启或关闭。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盖体60及设置在盖体60内的导风件70,盖体60盖设在煲体11上。这样,导风件70能够遮挡经过发热装置的出风口31的热风,改变热风的吹向,以使热风顺利地进入至内锅12内。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进行湿度检测的流程如下:
1、烹饪器具开始,用户选择蒸功能启动烹饪,开启蒸功能的加热装置40。
2、烹饪器具进行湿度检测,通过湿度传感器50将实时湿度值传输给控制装置,当检测到的实时湿度值低于设定阈值2(设定阈值2优选为75%rh)时,说明湿度正常,开启蒸功能的加热装置40,控制装置控制关闭风机23,不进行除湿操作,湿度传感器50继续检测当前实时湿度值。
3、当检测到的实时湿度值超过设定阈值1(设定阈值1优选为80%rh)时,说明湿度超标,关闭蒸功能的加热装置40,控制装置可以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开启风机23除湿,湿度传感器50继续检测当前实时湿度值。
4、如果检测到实时湿度值大于等于设定阈值2且小于等于设定阈值1时,不开启蒸功能,直至实时湿度值低于设定阈值2时再次开启蒸功能,直至烹饪器具完成蒸功能的烹饪。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湿度传感器为湿敏元件。湿敏元件是最简单的湿度传感器。
湿敏元件主要有电阻式、电容式两大类。湿敏电阻的特点是在基片上覆盖一层用感湿材料制成的膜,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感湿膜上时,元件的电阻率和电阻值都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即可测量湿度。湿敏电容一般是用高分子薄膜电容制成的,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苯乙烯、聚酰亚胺、酪酸醋酸纤维等。当环境湿度发生改变时,湿敏电容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使其电容量也发生变化,其电容变化量与相对湿度成正比。电容式传感器具有比电阻式传感器更线性的响应(这些传感器几乎具有对数响应,但在低湿度下具有高灵敏度)。电容式传感器也可用于0至100%相对湿度的整个范围,其中电阻元件通常限制在约20%至90%的相对湿度。本实施例的湿度传感器优选为上述的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主要由湿敏电容和转换电路两部分组成。它由玻璃底衬、下电极、湿敏材料、上电极几部分组成。两个下电极与湿敏材料,上电极构成的两个电容成串联连接。
其中,湿敏材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的介电常数随着环境的相对湿度变化而变化。当环境湿度发生变化时,湿敏元件的电容量随之发生改变,即当相对湿度增大时,湿敏电容量随之增大,反之减小(电容量通常在48~56pf之间)。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转换电路把湿敏电容变化量转换成电压量变化,对应于相对湿度0~100%rh的变化,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输出呈0~1v的线性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多功能锅。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可以是电压力锅、电饭煲、低压饭煲、豆浆机、料理机、炒菜机、电炖锅、烘烤锅等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11)和内锅(12),所述内锅(12)设置于所述煲体(11)上;
风道结构(20),设置在所述煲体(11)内;
发热装置(30),设置在所述风道结构的出风口(22)处;
加热装置(40),设置于所述煲体(11)或者所述内锅(12)并对所述内锅(12)进行加热;
湿度传感器(50),设置在所述煲体(11)上,并位于所述发热装置的出风口(31)的下方;
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煲体(11)内,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湿度传感器(50)和所述加热装置(4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11)包括底座(112)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12)上的侧立部(113),所述风道结构(20)和所述发热装置(30)均位于所述侧立部(113)内,所述内锅(12)放置在所述底座(112)上,所述发热装置的出风口(31)位于所述侧立部(113)的上方,所述湿度传感器(50)安装在所述侧立部(1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1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立部(113)上方的隔热件(13),所述湿度传感器(50)穿设在所述隔热件(13)和所述侧立部(1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50)通过卡扣安装在所述侧立部(1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30)包括发热件(32)和导风罩(33),所述导风罩(33)穿设在所述煲体(11)上,所述湿度传感器(50)位于所述导风罩(33)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50)的上表面与所述导风罩(33)下表面之间具有预设距离(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b)在2mm至6mm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底座(112)内;和/或,所述风道结构的进风口(21)设置在所述侧立部(113)朝向所述内锅(12)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风机(23),所述风机(23)设置在所述风道结构(20)内,所述风机(23)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盖体(60)及设置在所述盖体(60)内的导风件(70),所述盖体(60)盖设在所述煲体(11)上。
CN202120028393.2U 2021-01-06 2021-01-06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4595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8393.2U CN214595572U (zh) 2021-01-06 2021-01-06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8393.2U CN214595572U (zh) 2021-01-06 2021-01-06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5572U true CN214595572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5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28393.2U Active CN214595572U (zh) 2021-01-06 2021-01-06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5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9034A (zh) 电烹饪器及其烹饪控制装置和烹饪控制方法
WO2007013347A1 (ja) 加熱調理器
CN215422604U (zh) 石墨烯烘焙机
WO2016078499A1 (zh) 衣物护理机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衣物护理机
CN110897511A (zh) 烹饪器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4595572U (zh) 烹饪器具
CN110908304B (zh) 烹饪器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60003A (zh) 锅盖、灶具组件和防止锅具干烧的控制方法
CN208671080U (zh) 一种减小微波泄漏的微波炉
CN110604465B (zh)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1657765A (zh) 砧板消毒机、砧板消毒方法
CN108309020A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5059975A (zh) 一种蒸汽式加湿器及控制方法
CN207023991U (zh) 智能毛巾架及带毛巾的智能毛巾架
CN108309036A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故障检测装置和防溢出故障检测方法
CN210485813U (zh) 一种电磁炉或电陶炉用底座结构
CN208740300U (zh) 一种多功能鞋柜
CN108309037A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检测系统和失效提示方法
CN108309041A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控制装置和防溢出控制方法
JP3218283B2 (ja) 蒸気排出装置
CN215686975U (zh) 烘烤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2394564U (zh) 烹饪器具
GB2143012A (en) Dish drying apparatus
CN215127293U (zh) 水壶
CN217763741U (zh) 一种蒸汽式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