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4347U - 一种控温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温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4347U
CN214594347U CN202120821419.9U CN202120821419U CN214594347U CN 214594347 U CN214594347 U CN 214594347U CN 202120821419 U CN202120821419 U CN 202120821419U CN 214594347 U CN214594347 U CN 214594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iece
rope
connecting plat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14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08214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4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4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4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口罩,所述罩面内部安装有温度调节片,且罩面的内侧设置有磁吸块,所述磁吸块上安装有呼气替换片,且磁吸块的两侧安装有贴合条,所述罩面的上端两侧安装有连接绳座,且连接绳座的上端安装有增温按钮,且连接绳座的侧边设置有换气接电设备,所述连接绳座的侧边安装有佩戴绳,且佩戴绳的另一端设置有降温按钮,并且降温按钮上连接有接电线,所述接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接电座,且接电座与温度调节片相互连接,所述罩面的外侧表面安装有换气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按动上接板将其安装的负连接极贴在正连接极上使换气接电设备接电启动换气扇,增加佩戴者的佩戴舒适性,保证罩面内的空气的灵活更换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控温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控温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流行性病毒流传时的一种防护器具,在防护自身的同时能够避免交叉感染现象的产生,口罩一般佩戴于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原料以防护等级分类。
现有的口罩在使用时只能作为防护器具,现有口罩在环境温度中无自主调节能力,透气性与防护性无法兼得,长时间持续的佩戴口罩后可能会引发人体皮肤的分泌问题导致皮肤过敏等症状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温口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温口罩,所述罩面内部安装有温度调节片,且罩面的内侧设置有磁吸块,所述磁吸块上安装有呼气替换片,且磁吸块的两侧安装有贴合条,所述罩面的上端两侧安装有连接绳座,且连接绳座的上端安装有增温按钮,且连接绳座的侧边设置有换气接电设备,所述连接绳座的侧边安装有佩戴绳,且佩戴绳的另一端设置有降温按钮,并且降温按钮上连接有接电线,所述接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接电座,且接电座与温度调节片相互连接,所述罩面的外侧表面安装有换气扇。
优选的,所述温度调节片与罩面为嵌套式连接,且罩面与磁吸块为一体化设计,并且磁吸块与呼气替换片为磁吸连接,所述呼气替换片设为棉质贴肤材质。
优选的,所述连接绳座与罩面为一体化设计,且连接绳座与佩戴绳为系结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气接电设备与换气扇为电性连接,所述换气接电设备包括上接板、下接板、连接柱、恢复弹簧、正连接极和负连接极,且上接板的四角处安装有连接柱,并且连接柱的外侧安装有恢复弹簧,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安装有下接板,且下接板的表面连接有正连接极,且上接板对应正连接极处安装有负连接极。
优选的,所述上接板通过连接柱配合恢复弹簧与下接板构成伸缩结构,且连接柱与下接板之间为嵌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接板与负连接极为一体化设计,并且负连接极与正连接极为电性连接,并且正连接极与下接板为一体化设计。
优选的,所述增温按钮和降温按钮通过接电线与接电座构成电性连接,且接电座与温度调节片为一体化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按动上接板将其安装的负连接极贴在正连接极上使换气接电设备接电启动换气扇,增加佩戴者的佩戴舒适性,保证罩面内的空气的灵活更换处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棉质贴肤材质的呼气替换片可以对使用者的呼气进行收集处理,进而能够增加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避免湿气集中在过滤层,保证过滤层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罩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调节片与换气接电设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绳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气接电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罩面;2、温度调节片;3、呼气替换片;4、磁吸块;5、贴合条;6、连接绳座;7、换气接电设备;71、上接板;72、下接板;73、连接柱;74、恢复弹簧;75、正连接极;76、负连接极;8、佩戴绳;9、增温按钮;10、降温按钮;11、换气扇;12、接电座;13、接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控温口罩,所述罩面1内部安装有温度调节片2,温度调节片2与罩面1为嵌套式连接,且罩面1与磁吸块4为一体化设计,并且磁吸块4与呼气替换片3为磁吸连接,所述呼气替换片3设为棉质贴肤材质,呼气替换片3设为棉质贴肤材质可以对使用者的呼气进行收集处理,进而能够增加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避免湿气集中在过滤层,保证过滤层的过滤效果,且罩面1的内侧设置有磁吸块4,所述磁吸块4上安装有呼气替换片3,且磁吸块4的两侧安装有贴合条5,所述罩面1的上端两侧安装有连接绳座6,连接绳座6与罩面1为一体化设计,且连接绳座6与佩戴绳8为系结连接,损坏的佩戴绳8可以进行更换处理,并将新的佩戴绳8系结在连接绳座6上进行稳定,且连接绳座6的上端安装有增温按钮9,且连接绳座6的侧边设置有换气接电设备7,所述连接绳座6的侧边安装有佩戴绳8,且佩戴绳8的另一端设置有降温按钮10,并且降温按钮10上连接有接电线13,所述接电线13的另一端连接有接电座12,且接电座12与温度调节片2相互连接,所述罩面1的外侧表面安装有换气扇11。
换气接电设备7与换气扇11为电性连接,所述换气接电设备7包括上接板71、下接板72、连接柱73、恢复弹簧74、正连接极75和负连接极76,且上接板71的四角处安装有连接柱73,并且连接柱73的外侧安装有恢复弹簧74,所述连接柱73的底端安装有下接板72,且下接板72的表面连接有正连接极75,且上接板71对应正连接极75处安装有负连接极76,所述上接板71通过连接柱73配合恢复弹簧74与下接板72构成伸缩结构,且连接柱73与下接板72之间为嵌套连接,所述上接板71与负连接极76为一体化设计,并且负连接极76与正连接极75为电性连接,并且正连接极75与下接板72为一体化设计,换气接电设备7的设置能够在需要时启动换气扇11,进而能够对罩面1内的空气进行更换处理,从而保证了佩戴者的佩戴舒适性。
增温按钮9和降温按钮10通过接电线13与接电座12构成电性连接,且接电座12与温度调节片2为一体化设计,增温按钮9和降温按钮10对温度调节片2的控制,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温度保证温度调节片2调节罩面1自身的温度,进而能够避免使用者长时间持续佩戴口罩后引发人体皮肤的分泌问题,改善皮肤过敏等现象的产生。
工作原理:首先取出一个新的呼气替换片3并将其贴合在罩面1上的磁吸块4上,随后使用者将罩面1贴合在面部,并将佩戴绳8穿过两耳背对整个口罩进行固定,随之调节贴合条5使整个装置与面部贴合更加完全,然后使用者可以根据空气的环境,控制增温按钮9和降温按钮10对温度调节片2的温度进行调节,以达到佩戴环境舒适的效果,在一端时间使用后呼气产生的湿气会在呼气替换片3上吸附凝结,同时整个罩面1内的空气也会循环受限,此时需要通过换气接电设备7控制换气扇11完成罩面1内的空气的替换,先按住上接板71将负连接极76贴合在正连接极75上,此时正连接极75与负连接极76接电将启动换气扇11进行旋转换气,并在空气逐一更换后松开上接板71,此时连接柱73配合恢复弹簧74对上接板71的位置进行复位,此时正连接极75与负连接极76分开换气扇11关闭,此时完成罩面1的换气工作并完成整个装置的使用,这样一种控温口罩更方便人们的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控温口罩,包括罩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面(1)内部安装有温度调节片(2),且罩面(1)的内侧设置有磁吸块(4),所述磁吸块(4)上安装有呼气替换片(3),且磁吸块(4)的两侧安装有贴合条(5),所述罩面(1)的上端两侧安装有连接绳座(6),且连接绳座(6)的上端安装有增温按钮(9),且连接绳座(6)的侧边设置有换气接电设备(7),所述连接绳座(6)的侧边安装有佩戴绳(8),且佩戴绳(8)的另一端设置有降温按钮(10),并且降温按钮(10)上连接有接电线(13),所述接电线(13)的另一端连接有接电座(12),且接电座(12)与温度调节片(2)相互连接,所述罩面(1)的外侧表面安装有换气扇(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片(2)与罩面(1)为嵌套式连接,且罩面(1)与磁吸块(4)为一体化设计,并且磁吸块(4)与呼气替换片(3)为磁吸连接,所述呼气替换片(3)设为棉质贴肤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座(6)与罩面(1)为一体化设计,且连接绳座(6)与佩戴绳(8)为系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接电设备(7)与换气扇(11)为电性连接,所述换气接电设备(7)包括上接板(71)、下接板(72)、连接柱(73)、恢复弹簧(74)、正连接极(75)和负连接极(76),且上接板(71)的四角处安装有连接柱(73),并且连接柱(73)的外侧安装有恢复弹簧(74),所述连接柱(73)的底端安装有下接板(72),且下接板(72)的表面连接有正连接极(75),且上接板(71)对应正连接极(75)处安装有负连接极(7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温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板(71)通过连接柱(73)配合恢复弹簧(74)与下接板(72)构成伸缩结构,且连接柱(73)与下接板(72)之间为嵌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温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板(71)与负连接极(76)为一体化设计,并且负连接极(76)与正连接极(75)为电性连接,并且正连接极(75)与下接板(72)为一体化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温按钮(9)和降温按钮(10)通过接电线(13)与接电座(12)构成电性连接,且接电座(12)与温度调节片(2)为一体化设计。
CN202120821419.9U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控温口罩 Active CN214594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1419.9U CN214594347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控温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1419.9U CN214594347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控温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4347U true CN214594347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04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1419.9U Active CN214594347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控温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4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97087A1 (en) Electronic Airflow Mask
CN104548406A (zh) 一种口罩动力适配装置
TW201714630A (zh) 具風扇輔助呼吸的微粒過濾面罩
CN208403333U (zh) 智能口罩
JP3097085U (ja) マスク
CN210445821U (zh) 风淋眼口鼻防护帽
CN106492364A (zh) 自动调节呼吸式口罩
CN204709670U (zh) 一种可穿戴空气净化器
CN214594347U (zh) 一种控温口罩
CN212383103U (zh) 一种正压弹性防护头罩
CN209031330U (zh) 一种口罩结构
CN212678428U (zh) 一种户外穿戴的雾化口罩
CN113144451A (zh) 一种智能防护口罩
CN112370675A (zh) 一种便于呼吸的口罩
CN213159054U (zh) 一种具有电动过滤送风装置的全脸式防护装备
US20210370105A1 (en) Air inhalation and exhalation filtering mask
CN216701740U (zh) 一种风机作业用透气过滤性好的口罩
CN210353316U (zh) 一种低阻力防尘口罩
CN214594323U (zh) 一种挂耳长度可调的医用外科口罩
CN111436693A (zh) 一种可饮水气体置换式口罩
CN216456580U (zh) 一种纳米纤维包埋式多功能口罩
CN213992544U (zh) 一种带有调湿贴的病毒防护口罩
CN215603369U (zh) 一种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口罩
CN215455617U (zh) 一种带有密封装置的口罩
CN213604544U (zh) 一种除病毒的电动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