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3738U - 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3738U
CN214593738U CN202120678076.5U CN202120678076U CN214593738U CN 214593738 U CN214593738 U CN 214593738U CN 202120678076 U CN202120678076 U CN 202120678076U CN 214593738 U CN214593738 U CN 214593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iocontrol
fixedly connected
trapping box
trap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80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学钧
冒秀凤
王堃
石瑞鑫
胡凤巧
郭荣娟
陈鹏
陈卫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Yingde Huang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Yingde Huang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Yingde Huang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Yingde Huang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80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3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3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3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包括诱捕箱,诱捕箱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机,电机固接在诱捕箱顶部中心,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诱捕箱并固接有传动杆的一端,传动杆的另一端固接有挡板,诱捕箱底部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挡板底部且间隙配合,挡板与固定板对应位置开设有若干第一圆孔,诱捕箱四角分别固接有发光体,诱捕箱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二圆孔,诱捕箱底部连接有筒形物体,筒形物体底部固接有天敌箱,天敌箱内放置有诱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非物理手段将蓟马等害虫诱杀或滞育或引为天敌的食物,不仅能够促进生态平衡,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植保之诱捕杀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
背景技术
黄花菜是庆阳最古老的农作物之首已2500多年栽培利用史,传统栽培多界行和围庄,黄花菜太集中连片栽培就凸显“产业单一性(千亩片万亩带只有一种作物=种植上呈唯一性、生态上呈单调性→囚徒困境易爆发生态病→连作重茬烂根坏秧、蓟马、锈病、冰草)”,不仅茬口老多生态病,集中连片栽培草害突出,尤以冰草、倒生草、芦苇等恶性杂草多,同时病虫害也多,如庆阳卅铺白绢病和盐池黄花菜蓟马暴发成灾;而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也经常受到害虫的影响造成水稻产量降低,尤其是以二化螟害虫为主,目前南方稻区和玉米主产区都已推广“香根草诱杀螟虫(水稻二化螟、玉米螟)”技术。现有捕杀蓟马、二化螟等害虫的方式多为采用电击、水淹或挂蓝板、挂黄板诱杀等物理法,但是采用电击时,会产生焦糊气味和物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不利于外界环境将其降解,挂蓝板或黄板到最后又成塑料垃圾。因此,亟待出现一种通过诱芯诱捕蓟马等害虫,并通过“生防三步链”育天敌将其杀死的集物理诱杀害虫装置和生物诱杀害虫于一体化,实现生态植保效能最大化的生防陷阱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包括诱捕箱,所述诱捕箱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机,所述电机固接在所述诱捕箱顶部中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诱捕箱并固接有传动杆的一端,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固接有挡板,所述诱捕箱底部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挡板底部且间隙配合,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板对应位置开设有若干第一圆孔,所述诱捕箱四角分别固接有发光体,所述诱捕箱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二圆孔,所述诱捕箱底部连接有筒形物体,所述筒形物体底部固接有天敌箱,所述天敌箱内放置有诱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和所述发光体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诱捕箱为透明玻璃板制成。
优选的,所述天敌箱内放置有白僵菌和携带所述白僵菌的生物。
优选的,所述天敌箱上开设有若干溢出孔。
优选的,所述发光体为三色灯。
优选的,所述诱捕箱顶部固接有供电机构,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诱捕箱顶部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固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底部固接有蓄电池,所述电机、所述发光体和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立柱长度。
优选的,所述筒形物体固接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诱捕箱底部,筒形物体光滑内壁上涂有油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诱捕箱内设置发光体,将蓟马等害虫引诱至诱捕箱内,通过在天敌箱内放置诱芯,进一步将蓟马等害虫通过筒形物体引诱至天敌箱中,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旋转,进一步带动挡板旋转,将蓟马等害虫滞留在天敌箱内,防止其逃跑,利用“生防三步走食物链”、最终通过蓟马的天敌将其杀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非物理手段将蓟马等害虫诱杀或滞育或引为天敌的食物,不仅能够促进生态平衡,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挡板与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诱捕箱与筒形物体可拆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诱捕箱;2-电机;3-传动杆;4-挡板;5-固定板;6-发光体;7-筒形物体;8-天敌箱;9-诱芯;10-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太阳能电池板;13-第一圆孔;14-溢出孔;15-控制器;16-第二圆孔;17-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包括诱捕箱1,诱捕箱1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15和电机2,电机2固接在诱捕箱1顶部中心,电机2的输出轴贯穿诱捕箱1并固接有传动杆3的一端,传动杆3的另一端固接有挡板4,当电机2工作时,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传动杆3旋转,进一步带动挡板4旋转,诱捕箱1底部固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位于挡板4底部,挡板4与固定板5对应位置开设有若干第一圆孔13,诱捕箱1四角分别固接有发光体6,用于吸引蓟马等害虫至诱捕箱1中,诱捕箱1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二圆孔16,用于方便蓟马等害虫进入诱捕箱1中,诱捕箱1底部固接有筒形物体7,筒形物体7底部固接有天敌箱8,天敌箱8内放置有诱芯9,诱芯9为甜味诱芯,蓟马等害虫在诱捕箱1闻到诱芯9的气味后,穿过挡板4和固定板5的第一圆孔13通过筒形物体7进入天敌箱8内,通过天敌将蓟马等害虫杀死,控制器15与电机2和发光体6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15控制电机2的启动和停止,进一步控制挡板4和固定板5的相对开合,当到达设定时间后,控制器15控制电机2启动,通过传动杆3将挡板4进行旋转,将固定板5的第一圆孔13封闭,防止蓟马等害虫逃跑。
进一步优化方案,诱捕箱1为透明玻璃板制成,以增加发光体的透光性,且内壁很光滑,便于对蓟马进行诱捕。
进一步优化方案,天敌箱8内放置有白僵菌和携带白僵菌的生物(载菌赤眼蜂、载菌钝绥螨、载菌甜玉米=甜玉米喇叭口期投放白僵菌好保湿促萌发诱杀害虫),采用“携带白僵菌的生物杀卵+白僵菌杀幼虫”将蓟马等害虫杀死。
进一步优化方案,天敌箱8上开设有若干溢出孔14,使部分天敌溢出以补充大田天敌不足,杀灭害虫效果不佳等问题。
进一步优化方案,发光体6为三色灯,采用蓝黄紫三色灯,用于吸引蓟马等害虫。
进一步优化方案,诱捕箱1顶部固接有供电机构,供电机构包括固接在诱捕箱1顶部的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11的底部,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11的顶部固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2,太阳能电池板12底部固接有蓄电池17,电机2和发光体6与蓄电池17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2不仅可以为电机2和发光体6提供能源,还可以为诱捕箱1遮雨,防止诱捕箱1和天敌箱8被雨水淋湿。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立柱10长度小于第二立柱11长度,增加太阳能电池板12的趋光性。
进一步优化方案,筒形物体7固接诱捕箱1底部,筒形物体7的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当为固定连接时,筒形物体7与诱捕箱1粘接;筒形物体7光滑内壁上涂有油层(以蓖麻籽油最好,兼具杀虫作用),当蓟马等害虫飞向天敌箱8时,接触到筒形物体7内壁上的油层后,使其会向下滑落进入天敌箱8内,防止蓟马等害虫逃跑。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当发光体6为黑光灯时,主要用于吸引鳞翅目类二代螟等害虫,将天敌箱8内生物换为稻螟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可寄生于二代螟卵中,对二代螟等害虫的发生数量起到抑制作用;也可使用松毛虫赤眼蜂或玉米螟赤眼蜂等来生防玉米螟。同时在天敌箱8内使用甜玉米-香根草和性诱剂同时诱捕二代螟,诱集雌虫在香根草上产卵,并将孵化后的幼虫通过香根草杀死。除用好香根草、甜玉米等生防陷阱植物外,还可套种蓖麻来改造黄花菜集中区的单一性结构,利用蓖麻花粉饲养钝绥螨来捕杀蓟马等害虫,喷蓖麻茎叶水煮液用杀虫火用蓖麻茎叶凼肥压青杀虫等。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参照图3,筒形物体7可拆卸连接在诱捕箱1底部,筒形物体7顶端内壁的内螺纹和诱捕箱1底端外壁上的外螺纹相适配,以便于对筒形物体7的内壁再次进行涂油,增加筒形物体7的使用次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包括诱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箱(1)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15)和电机(2),所述电机(2)固接在所述诱捕箱(1)顶部中心,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贯穿所述诱捕箱(1)并固接有传动杆(3)的一端,所述传动杆(3)的另一端固接有挡板(4),所述诱捕箱(1)底部固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位于所述挡板(4)底部且间隙配合,所述挡板(4)与所述固定板(5)对应位置开设有若干第一圆孔(13),所述诱捕箱(1)四角分别固接有发光体(6),所述诱捕箱(1)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二圆孔(16),所述诱捕箱(1)底部连接有筒形物体(7),所述筒形物体(7)底部固接有天敌箱(8),所述天敌箱(8)内放置有诱芯(9),所述控制器(15)与所述电机(2)和所述发光体(6)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箱(1)为透明玻璃板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敌箱(8)内放置有白僵菌和携带所述白僵菌的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敌箱(8)上开设有若干溢出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6)为三色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箱(1)顶部固接有供电机构,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诱捕箱(1)顶部的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11),所述第一立柱(10)和所述第二立柱(11)的顶部固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2)底部固接有蓄电池(17),所述电机(2)、所述发光体(6)和所述控制器(15)与所述蓄电池(17)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0)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立柱(11)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物体(7)固接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诱捕箱(1)底部,筒形物体(7)光滑内壁上涂有油层。
CN202120678076.5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 Active CN214593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8076.5U CN214593738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8076.5U CN214593738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3738U true CN214593738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98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8076.5U Active CN214593738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3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8890B (zh) 一种在稻田中综合进行多种水产动物养殖及水稻种植的方法
CN105993735B (zh) 一种害虫防治方法
CN101204148A (zh) 一种蚊虫捕杀方法及捕杀器
CN103461038A (zh) 一种有机茶园茶树幼苗期病虫草无害化管理方法
WO2017193521A1 (zh) 一种绿色集成杀虫方法
CN102461480B (zh)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
CN112970541A (zh) 一种稻田虾鳖鱼鸭的综合生态种植养殖方法
CN103782957A (zh) 一种林下养殖蟾蜍的管理方法
CN107969399B (zh) 一种多种单波段的诱虫灯管及其控制方法
CN201238545Y (zh) 太阳能光伏广谱灭虫灯
CN214593738U (zh) 一种带状种植园生防陷阱装置
CN108541534B (zh) 一种田塘兼用水淹防治虫害的稻鲵生态种养方法
KR100960299B1 (ko) 개구리를 이용한 농경지 해충구제방법
CN206453045U (zh) 一种智能无害化病虫害立体防控平台
CN103283674A (zh) 一种蟾蜍养殖方法
CN104920318A (zh) 一种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
CN201869676U (zh)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装置
CN208462765U (zh) 一种便携式夜蛾诱捕器
CN213427924U (zh) 一种稻田病虫害绿色诱虫装置
CN214482915U (zh) 一种农业大棚蔬菜病虫害的预防装置
CN109105146A (zh) 一种防治平菇病虫害方法
CN218527065U (zh) 一种稻鸭虾一体化绿色养殖田
CN213095648U (zh) 一种害虫防治的诱捕器
CN212589778U (zh) 一种用于植物保护的灭虫装置
CN216567849U (zh) 一种茶树种植用诱虫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