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3721U - 一种旋转路亚鱼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路亚鱼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3721U
CN214593721U CN202023092035.2U CN202023092035U CN214593721U CN 214593721 U CN214593721 U CN 214593721U CN 202023092035 U CN202023092035 U CN 202023092035U CN 214593721 U CN214593721 U CN 214593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earing
arc
plate
fish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920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长华
王富皓
吕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Shuanglong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Jiaxin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Jiaxin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Jiaxin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920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3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3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3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路亚鱼竿,包括底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一手摇轮带动带动第一转动杆旋转,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对第一圆管进行传动,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对活动板的限位,圆管向上偏移时可带动摆动板同时偏移,进而方便在不同角度下对鱼竿进行旋转,通过转动第二手摇轮带动蜗杆旋转,利用蜗杆和蜗轮之间的传动通过第二圆管和第一螺纹杆的活动连接带动第一弧形板上下移动,对鱼竿进行高度调节,通过两个第二弧形板、第二螺纹杆、螺纹套和第二转动杆的相互配合对鱼竿进行夹持,方便对鱼竿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系列机构使得本装置具有可旋转和使用效果好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路亚鱼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亚鱼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路亚鱼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路亚鱼竿即是路亚钓法中使用的一种鱼竿,路亚钓法是目前我国国内比较流行一种的做钓方式,该钓法需要做钓者根据自然水域的环境,判断并选择钓点,并且需要做钓者不断去探寻搜索新的钓点,一边走一边钓,酷似高尔夫球运动,因此路亚钓法又被称为水上高尔夫运动。
现有的路亚鱼竿,不可旋转,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线缠绕在一起的情况,不仅会对使用者的心情带来影响,并且还容易造成鱼竿和线的损坏,并且现有的路亚鱼竿,在使用时,通常是使用者手持,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使用者的手腕酸痛,使用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路亚鱼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转路亚鱼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竖板,且两个所述第一竖板为前后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竖板,且两个所述第二竖板为前后设置,位于右侧的两个所述第二竖板之间设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二竖板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互匹配的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的第一滑槽的内腔,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弧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上靠近左端处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底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右侧设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的底部设有轴销,所述摆动板通过轴销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板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本体左端贯穿第一圆管和穿孔的内腔,并从两个第一竖板之间穿过,所述本体所述第二齿轮的内腔贯穿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摆动板的左侧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右侧设有限位机构,所述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右端插接在第一轴承的内腔,两个所述第一竖板之间设有两个第二弧形板,且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板为上下设置,位于底部的所述第二弧形板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两个所述第一竖板相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二弧形板的一端插接在相邻的第二轴承内腔,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二弧形板顶部设有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固定连接在第一弧形板的底部,所述第三轴承的内腔插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靠近底端处套设有第二圆管,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二圆管的底端插接在第四轴承的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管的外侧套设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左侧啮合有蜗杆,位于前侧的所述第二竖板上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五轴承,所述蜗杆的前端贯穿第五轴承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摇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管的内腔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相互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内螺纹与第二圆管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摇轮,所述第二手摇轮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在活动板的右侧,所述摆动板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互匹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位于两个第一竖板之间靠近顶部处,且所述横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第一竖板相邻一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六轴承,两个所述转轴远离横板的一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六轴承内腔,所述第一竖板上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腔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手摇轮,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二弧形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七轴承,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插接在第七轴承的内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转动第一手摇轮带动带动第一转动杆旋转,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对第一圆管进行传动,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对活动板的限位,圆管向上偏移时可带动摆动板同时偏移,进而方便在不同角度下对鱼竿进行旋转,避免竿和线缠绕;
2、通过转动第二手摇轮带动蜗杆旋转,利用蜗杆和蜗轮之间的传动通过第二圆管和第一螺纹杆的活动连接带动第一弧形板上下移动,对鱼竿进行高度调节,通过两个第二弧形板、第二螺纹杆、螺纹套和第二转动杆的相互配合对鱼竿进行夹持,方便对鱼竿固定,从而避免使用者手持造成腕关节的酸痛,使用效果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第一竖板右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第二竖板右视图;
图5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底板;2、第一竖板;3、第二竖板;4、第一圆管;5、第二弧形板;6、第二转动杆;7、横板;8、第二螺纹杆;9、第三手摇轮;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一转动杆;13、第二手摇轮;14、摆动板;15、活动板;16、第二滑块;17、第二滑槽;18、蜗杆;19、蜗轮;20、第一手摇轮;21、第二圆管;22、第一螺纹杆;23、第一弧形板;24、第一滑块;25、第一滑槽;26、螺纹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旋转路亚鱼竿,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有本体,底板1的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竖板2,且两个第一竖板2为前后设置,底板1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竖板3,且两个第二竖板3为前后设置,位于右侧的两个第二竖板3之间设有第一弧形板23,第一弧形板2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4,两个第二竖板3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24相互匹配的第一滑槽25,两个第一滑块24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的第一滑槽25的内腔,第一弧形板23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固定连接在第一弧形板23的底部,第三轴承的内腔插接有第一螺纹杆22,第一螺纹杆22上靠近底端处套设有第二圆管21,第二圆管21的内腔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22相互匹配的内螺纹,第一螺纹杆22通过内螺纹与第二圆管21活动连接,底板1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第二圆管21的底端插接在第四轴承的内腔,第二圆管21的外侧套设有蜗轮19,蜗轮19的左侧啮合有蜗杆18,位于前侧的第二竖板3上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五轴承,蜗杆18的前端贯穿第五轴承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摇轮20,第一弧形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管4,第一圆管4上靠近左端处套设有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的底部啮合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右侧设有摆动板14,摆动板14的底部设有轴销,摆动板14通过轴销与底板1活动连接,摆动板14上开设有穿孔,本体左端贯穿第一圆管4和穿孔的内腔,并从两个第一竖板2之间穿过,本体第二齿轮11的内腔贯穿设有第一转动杆12,第一转动杆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摇轮13,第二手摇轮13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垫,防止手湿打滑,摆动板14的左侧设有活动板15,活动板15的右侧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滑块16,第二滑块16固定连接在活动板15的右侧,摆动板14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二滑块16相互匹配的第二滑槽17,第二滑块16活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7的内腔,活动板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转动杆12的右端插接在第一轴承的内腔,两个第一竖板2之间设有两个第二弧形板5,且两个第二弧形板5为上下设置,位于底部的第二弧形板5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6,两个第一竖板2相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转动杆6远离第二弧形板5的一端插接在相邻的第二轴承内腔,位于顶部的第二弧形板5顶部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横板7,横板7位于两个第一竖板2之间靠近顶部处,且横板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第一竖板2相邻一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六轴承,两个转轴远离横板7的一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六轴承内腔,第一竖板2上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螺纹套26,螺纹套26的内腔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手摇轮9,位于顶部的第二弧形板5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七轴承,第二螺纹杆8的底端插接在第七轴承的内腔,使用便捷。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本体从第一圆管4的左端插入,并从两个第二弧形板5中穿过,使得本体的底部与位于底部的第二弧形板5顶部相互贴合,转动第三手摇轮9,第三手摇轮9旋转带动第二螺纹杆8旋转,并通过螺纹套26向下移动,第二螺纹杆8向下移动带动位于顶部的第二弧形板5向下移动,位于顶部的第二弧形板5向下移动配合底部的第二弧形板5对本体左端进行夹持,当需要对本体进行旋转时,反向旋转第三手摇轮9带动位于顶部的第二弧形板5向上移动,通过转动第一手摇轮13带动第一转动杆12旋转,第一转动杆12旋转带动第二齿轮11旋转,第二齿轮11旋转带动与之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0旋转,第一齿轮10旋转带动第一圆管4旋转,第一圆管4旋转带动本体进行移动,实现旋转,当需要将本体固定时,需要将本体伸缩的一端调高,从而方便垂钓,通过转动第二手摇轮20带动蜗杆18旋转,蜗杆18旋转带动蜗轮19旋转,蜗轮19旋转带动第二圆管21旋转,第二圆管21旋转通过内螺纹带动第一螺纹杆22向上移动,第一螺纹杆22向上移动推动第一弧形板23向上移动,通过第一滑块24和第一滑槽25对第一弧形板23限位,第一弧形板23向上移动带动本体伸缩的一端升高,可将本体固定进行垂钓,避免人工手持的劳动量大,当本体倾斜时带动摆动板14向左偏移,进而带动第二齿轮11始终与第一齿轮10相互啮合,方便在不同角度下对本体进行旋转,使用效果好。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旋转路亚鱼竿,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竖板(2),且两个所述第一竖板(2)为前后设置,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竖板(3),且两个所述第二竖板(3)为前后设置,位于右侧的两个所述第二竖板(3)之间设有第一弧形板(23),所述第一弧形板(2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4),两个所述第二竖板(3)相邻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24)相互匹配的第一滑槽(25),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4)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的第一滑槽(25)的内腔,所述第一弧形板(23)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弧形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管(4),所述第一圆管(4)上靠近左端处套设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的底部啮合有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1)右侧设有摆动板(14),所述摆动板(14)的底部设有轴销,所述摆动板(14)通过轴销与底板(1)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板(14)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本体左端贯穿第一圆管(4)和穿孔的内腔,并从两个第一竖板(2)之间穿过,所述本体所述第二齿轮(11)的内腔贯穿设有第一转动杆(12),所述摆动板(14)的左侧设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的右侧设有限位机构,所述活动板(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动杆(12)的右端插接在第一轴承的内腔,两个所述第一竖板(2)之间设有两个第二弧形板(5),且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板(5)为上下设置,位于底部的所述第二弧形板(5)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6),两个所述第一竖板(2)相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动杆(6)远离第二弧形板(5)的一端插接在相邻的第二轴承内腔,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二弧形板(5)顶部设有调节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路亚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固定连接在第一弧形板(23)的底部,所述第三轴承的内腔插接有第一螺纹杆(22),所述第一螺纹杆(22)上靠近底端处套设有第二圆管(21),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二圆管(21)的底端插接在第四轴承的内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路亚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管(21)的外侧套设有蜗轮(19),所述蜗轮(19)的左侧啮合有蜗杆(18),位于前侧的所述第二竖板(3)上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五轴承,所述蜗杆(18)的前端贯穿第五轴承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摇轮(2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路亚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管(21)的内腔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22)相互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杆(22)通过内螺纹与第二圆管(21)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路亚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摇轮(13),所述第二手摇轮(13)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路亚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滑块(16),所述第二滑块(16)固定连接在活动板(15)的右侧,所述摆动板(14)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二滑块(16)相互匹配的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块(16)活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7)的内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路亚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横板(7),所述横板(7)位于两个第一竖板(2)之间靠近顶部处,且所述横板(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第一竖板(2)相邻一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六轴承,两个所述转轴远离横板(7)的一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六轴承内腔,所述第一竖板(2)上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螺纹套(26),所述螺纹套(26)的内腔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8),所述第二螺纹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手摇轮(9),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二弧形板(5)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七轴承,所述第二螺纹杆(8)的底端插接在第七轴承的内腔。
CN202023092035.2U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旋转路亚鱼竿 Active CN214593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2035.2U CN214593721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旋转路亚鱼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2035.2U CN214593721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旋转路亚鱼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3721U true CN214593721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0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92035.2U Active CN214593721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旋转路亚鱼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37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43896A1 (en) Handheld Drive Device
CN211245465U (zh) 一种自动抛球的网球训练机
CN108748068A (zh) 一种改进型的山地机器人
CN109296958A (zh) 一种具有亮度控制装置的led灯及其使用方法
CN214593721U (zh) 一种旋转路亚鱼竿
CN205588298U (zh) 卡爪式多自由度机器人机械手机构
CN108749942A (zh) 一种畜牧养殖装置
CN204454413U (zh) 千斤顶
CN110604356B (zh) 一种带有加热装置的假发托
CN203738682U (zh) 手持式工具
CN203343944U (zh) 一种力矩调节扳手
CN207409385U (zh) 一种电子绕线机
CN214024636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铣床固定装置
CN108617259A (zh) 一种果实采摘器
US6223632B1 (en) Adjustable pipe wrench, gear actuated, having two methods of adjustment
CN207640622U (zh) 一种医用血管微创外科手术平台
CN208350420U (zh) 一种农业推广用土壤采样装置
CN207095829U (zh) 反向联动定位对中机构
CN218740126U (zh) 一种刀片方便更换的健身用蝴蝶刀
CN210845294U (zh) 一种组合式玩具手枪
CN205727122U (zh) 打草机工作头一步翻转到位结构系统
CN218451194U (zh) 一种枝条修剪装置
CN218943411U (zh) 双旋钮电动吻合器
CN219348232U (zh) 一种手动土壤采样器
CN109139870B (zh) 一种可调式齿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8

Address after: No.206, No. 90, the Pearl River Street, Hexutuan Industrial Park, Zhangcun Town, Huancui District, Weihai, Shandong 264200

Patentee after: Weihai Shuanglong Outdoor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200 west old police station, qianshuangdao village, torch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hai Jiaxin outdoor produc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