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1961U - 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1961U
CN214591961U CN202120365723.7U CN202120365723U CN214591961U CN 214591961 U CN214591961 U CN 214591961U CN 202120365723 U CN202120365723 U CN 202120365723U CN 214591961 U CN214591961 U CN 214591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p
magnetic steel
central
basin frame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57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嘉平
董庆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yang Xinwe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yang Xinwe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yang Xinwe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yang Xinwe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57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1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1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1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包括第一盆架和第二盆架,第一盆架上设有第一振动组件,第二盆架上设有第二振动组件,第一盆架与第二盆架之间还设有磁路组件,磁路组件包括中心磁钢、内边磁钢和外边磁钢,内边磁钢与外边磁钢围成第一间隙,中心磁钢与内边磁钢围成第二间隙;中心磁钢上设有第一中心华司,外边磁钢上设有第一环形华司,第一中心华司与第一环形华司围成第三间隙;外边磁钢上设有第二环形华司,中心磁钢上设有第二中心华司,第二中心华司与第二环形华司围成第四间隙。提高了磁路组件的利用率,有效增强声学性能,且磁路组件整体厚度薄、磁钢用量少,利于减少双向微型扬声器的厚度以及减轻重量,实现轻薄化设计,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消费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为了使这类电子产品产生更佳的声学效果,市面上出现了可以同时朝向两个不同方向发出声音的双向扬声器。现有的双向扬声器一般是将两个发声装置单体以背对背的形式叠加组合在一起,即上下两个发声装置单体具有独立的磁路组件和振动组件等部件,导致双向扬声器的整体厚度和重量较大,而随着电子产品设计的小型化、轻薄化,电子产品内可供扬声器安装的空间越来越小,造成现有的双向扬声器无法满足电子产品的设计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厚度薄、重量轻的双向微型扬声器满足电子产品轻薄化设计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厚度薄、重量轻的双向微型扬声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包括第一盆架和第二盆架,所述第一盆架远离所述第二盆架的一面上设有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第一音圈,所述第二盆架远离所述第一盆架的一面上设有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第二音圈,所述第一盆架与所述第二盆架之间还设有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间隔设置的中心磁钢、内边磁钢和外边磁钢,所述内边磁钢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中心磁钢沿X轴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内边磁钢,所述内边磁钢与所述外边磁钢围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音圈悬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中心磁钢与所述内边磁钢围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音圈悬置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所述中心磁钢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一面上设有第一中心华司,所述第一中心华司在Y轴方向上伸入所述中心磁钢与所述外边磁钢之间的空隙,所述外边磁钢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一面设有第一环形华司,所述第一中心华司与所述第一环形华司围成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音圈的悬空端穿过所述第三间隙伸入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外边磁钢靠近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一面设有第二环形华司,所述第二环形华司在Y轴方向上伸入所述中心磁钢与所述外边磁钢之间的缝隙,所述中心磁钢靠近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一面设有第二中心华司,所述第二中心华司与所述第二环形华司围成第四间隙,所述第二音圈的悬空端穿过所述第四间隙伸入所述第二间隙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华司的边缘设有避让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第一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环形华司的边缘设有避让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第二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边磁钢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一盆架粘接,所述外边磁钢靠近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二盆架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盆架、所述外边磁钢和所述第二盆架三者为嵌件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振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音圈的第一振膜组件,所述第一振膜组件与所述第一盆架远离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一面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振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音圈的第二振膜组件,所述第二振膜组件与所述第二盆架远离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一面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微型扬声器在正反两面分别设置振动组件,两个振动组件共用一个磁路组件,且磁路组件形成两个磁间隙以供两个音圈单独或同时振动,大大提高了磁路组件的利用率,有效增强双向微型扬声器的声学性能,且磁路组件整体厚度薄、磁钢用量少,利于减少双向微型扬声器的厚度以及减轻双向微型扬声器的重量,实现双向微型扬声器的轻薄化设计,并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向微型扬声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向微型扬声器沿X轴方向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向微型扬声器沿Y轴方向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向微型扬声器的一种可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向微型扬声器的另一种可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双向微型扬声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第一盆架;11、第一环形华司;12、第一缺口;2、第二盆架;21、第二环形华司;22、第二缺口;3、第一振动组件;31、第一音圈;32、第一振膜组件;4、第二振动组件;41、第二音圈;42、第二振膜组件;5、磁路组件;51、中心磁钢;52、内边磁钢;53、外边磁钢;54、第一中心华司;55、第二中心华司;6、第一间隙;7、第二间隙;8、第三间隙;9、第四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包括第一盆架1和第二盆架2,所述第一盆架1远离所述第二盆架2的一面上设有第一振动组件3,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包括第一音圈31,所述第二盆架2远离所述第一盆架1的一面上设有第二振动组件4,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包括第二音圈41,所述第一盆架1与所述第二盆架2之间还设有磁路组件5,所述磁路组件5包括由内向外依次间隔设置的中心磁钢51、内边磁钢52和外边磁钢53,所述内边磁钢5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中心磁钢51沿X轴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内边磁钢52,所述内边磁钢52与所述外边磁钢53围成第一间隙6,所述第一音圈31悬置于所述第一间隙6内,所述中心磁钢51与所述内边磁钢52围成第二间隙7,所述第二音圈41悬置于所述第二间隙7内;所述中心磁钢51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的一面上设有第一中心华司54,所述第一中心华司54在Y轴方向上伸入所述中心磁钢51与所述外边磁钢53之间的空隙,所述外边磁钢53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的一面设有第一环形华司11,所述第一中心华司54与所述第一环形华司11围成第三间隙8,所述第一音圈31的悬空端穿过所述第三间隙8伸入所述第一间隙6内;所述外边磁钢53靠近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的一面设有第二环形华司21,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在Y轴方向上伸入所述中心磁钢51与所述外边磁钢53之间的缝隙,所述中心磁钢51靠近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的一面设有第二中心华司55,所述第二中心华司55与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围成第四间隙9,所述第二音圈41的悬空端穿过所述第四间隙9伸入所述第二间隙7内。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简述如下:双向微型扬声器包括第一盆架1和第二盆架2,第一盆架1上设有第一振动组件3,第二盆架2上设有第二振动组件4,第一盆架1与第二盆架2之间有磁路组件5,磁路组件5在X轴方向上包括由内向外依次间隔排列的中心磁钢51、内边磁钢52和外边磁钢53,且内边磁钢52与外边磁钢53围成供第一振动组件3中的第一音圈31振动的第一间隙6,第一音圈31悬置在第一间隙6内,内边磁钢52与中心磁钢51围成供第二振动组件4中的第二音圈41振动的第二间隙7,第二音圈41悬置在第二间隙7内;在Y轴方向上,中心磁钢51上设有第一中心华司54,第一中心华司54伸入中心磁钢51与外边磁钢53之间的空隙内,外边磁钢53上设有与第一中心华司54围成第三间隙8的第一环形华司11,第一音圈31的悬空端穿过第三间隙8伸入第一间隙6内,外边磁钢53上还设有第二环形华司21,第二环形华司21伸入中心磁钢51与外边磁钢53之间的空隙内,中心磁钢51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华司21围成第四间隙9的第二中心华司55,第二音圈41的悬空端穿过第四间隙9伸入第二间隙7内,当第一音圈31和/或第二音圈41中通电时,在磁路组件5的驱动下第一音圈31和第二音圈41即可单独或同步振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微型扬声器大大提高了磁路组件5的利用率,有效增强声学性能,且磁路组件5整体厚度薄、磁钢用量少,利于减少双向微型扬声器的厚度以及减轻双向微型扬声器的重量,实现双向微型扬声器的轻薄化设计,并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磁钢51、所述内边磁钢52及所述外边磁钢53三者厚度相等,且所述中心磁钢51、所述内边磁钢52及所述外边磁钢5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中心磁钢51、内边磁钢52及外边磁钢53厚度相等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利于简化磁路组件5结构,使双向微型扬声器方便组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华司11的边缘设有避让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的第一缺口12。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第一环形华司11上设置缺口避免第一振动组件3振动时与第一环形华司11碰撞,防止双向微型扬声器运行过程中产生杂音,同时延长双向微型扬声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的边缘设有避让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的第二缺口22。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第二环形华司21上设置缺口避免第二振动组件4振动时与第二环形华司21碰撞,防止双向微型扬声器运行过程中产生杂音,同时延长双向微型扬声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外边磁钢53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的一面与所述第一盆架1粘接,所述外边磁钢53靠近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的一面与所述第二盆架2粘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外边磁钢53与第一盆架1和第二盆架2可通过粘接连接成一体,使双向微型扬声器整体结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盆架1、所述外边磁钢53和所述第二盆架2三者为嵌件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盆架1、外边磁钢53和第二盆架2通过嵌件注塑为一体,利于提高双向微型扬声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简化双向微型扬声器的生产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音圈31的第一振膜组件32,所述第一振膜组件32与所述第一盆架1远离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的一面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音圈41的第二振膜组件42,所述第二振膜组件42与所述第二盆架2远离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的一面相连。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振动组件3还包括第一振膜组件32,第二振动组件4还包括第二振膜组件42,通过第一振膜组件32和第二振膜组件42将所述第一音圈31和所述第二音圈41的振动转化为声音。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如图1所示,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包括相连的第一盆架1,所述第一盆架1上设有第一振动组件3,所述第二盆架2上设有第二振动组件4,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和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位于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相对的两面上,且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的出声方向与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的出声方向相反。
详细的,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包括第一音圈31及与所述第一音圈31相连第一振膜组件32,所述第一振膜组件32与所述第一盆架1粘接,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包括第二音圈41及与所述第二音圈41相连的第二振膜组件42,所述第二振膜组件42与所述第二盆架2粘接,所述第一盆架1与所述第二盆架2之间还设有磁路组件5,所述磁路组件5围成的磁间隙分别与所述第一音圈31和所述第二音圈41配合,以供所述第一音圈31和所述第二音圈41同步或单独振动,大大提高所述磁路组件5的利用率,增强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的声学性能,同时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与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共用一组所述磁路组件5,减少了所述磁路组件5中导磁材料的堆叠厚度以及导磁材料的用量,实现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的轻薄化。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磁路组件5包括由内向外间隔设置的中心磁钢51、内边磁钢52和外边磁钢53,在X轴方向上,两个所述内边磁钢52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磁钢51的相对两侧,所述内边磁钢52与所述外边磁钢53之间具有第一间隙6,所述第一音圈31悬置于所述第一间隙6中,所述中心磁钢51与所述内边磁钢5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7,所述第二音圈41悬置于所述第二间隙7中。在Y轴方向上,所述中心磁钢51与所述外边磁钢53之间无所述内边磁钢52,所述中心磁钢51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的一面上设有第一中心华司54,所述第一中心华司54伸入所述中心磁钢51与所述外边磁钢53之间的空隙内,所述第一盆架1上设有第一环形华司11,所述第一环形华司11与所述外边磁钢53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的一面相连,且所述第一中心华司54与所述第一环形华司11围成第三间隙8,所述第三间隙8与所述第一间隙6连通,所述第一音圈31的悬空端穿过所述第三间隙8渗入所述第一间隙6内;所述中心磁钢51靠近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的一面上设有第二中心华司55,所述第二盆架2上设有第二环形华司21,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与所述外边磁钢53靠近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的一面相连,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伸入所述中心磁钢51与所述外边磁钢53围成的空隙中,且所述第二中心华司55与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围成第四间隙9,所述第四间隙9与所述第二间隙7连通,所述第二音圈41的悬空端穿过所述第四间隙9伸入所述第二间隙7内。当第一音圈31和/或第二音圈41中通电时,在磁路组件5的驱动下第一音圈31和第二音圈41即可单独或同步振动。
具体的,在X轴方向上,所述内边磁钢52靠近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的一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相连、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的一面与所述第一中心磁钢51相连,进而通过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所述内边磁钢52、所述第一中心华司54及所中心磁钢51依次相使所述内边磁钢52及所述中心磁钢51保持在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内部的相应位置上,提高所述磁路组件5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设置所述第一中心华司54、所述第二中心华司55、所述第一环形华司11和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以增强所述磁路组件5的磁性并修正磁力线,实现所述第一音圈31和所述第二音圈41的大振幅稳定振动。
所述第一环形华司11、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所述第一中心华司54和所述第二中心华司55均采用具有良好导磁性能的SPCC或SPCE制成,优选SPCE。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华司11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的一面上具有第一缺口12,所述第一缺口12用于避让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靠近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的一面上具有第二缺口22,所述第二缺口22用于避让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以此防止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和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振动过程中与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的内部组件发声碰撞,避免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工作过程中产生杂音,提高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的发声效果,同时避免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受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华司11与所述第一盆架1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与所述第二盆架2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外边磁钢53的相对两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华司11和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粘接,所述内边磁钢52与所述第二环形华司21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所述第一中心华司54粘接在所述内边磁钢52上,并且所述中心磁钢51通过粘接固定在所述第一中心华司54上,所述第二中心华司55也与所述中心磁钢51粘接,进而将所述磁路组件5结合为一个整体。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磁钢51的厚度、所述内边磁钢52的厚度及所述外边磁钢53的厚度一致,且所述中心磁钢51、所述内边磁钢52及所述外边磁钢53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使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便于组装。所述中心磁钢51的厚度、所述内边磁钢52的厚度及所述外边磁钢53的厚度可设计的不一致,或所述中心磁钢51、所述内边磁钢52与所述外边磁钢53错位设置以使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的所述磁路组件5的结构形式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可选的,所述中心磁钢51呈长方体形,两个所述内边磁钢52均呈长方体形,所述外边磁钢53放置于所述中心磁钢51沿X轴方向的相对两侧,使所述中心磁钢51与所述内边磁钢52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间隙7。所述外边磁钢53呈长方体形且所述外边磁钢53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外边磁钢53分别与所述中心磁钢51的四个侧面间隔设置,且设置在所述中心磁钢51X轴方向上的两个所述外边磁钢53与所述内边磁钢52间隔设置,使所述外边磁钢53与所述内边磁钢5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隙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边磁钢53的相对两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盆架1和所述第二盆架2粘接,进而将所述第一盆架1、所述外边磁钢53和所述第二盆架2组合,以便于将剩余的所述磁路组件5、所述第一振动组件3和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设置到所述第一盆架1和所述第二盆架2上,使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方便组装。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第一盆架1、外边磁钢53及第二盆架2的组合的构造提出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第一盆架1、所述外边磁钢53及所述第二盆架2的组合的构造不同。
如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盆架1、所述外边磁钢53和所述第二盆架2采用嵌件注塑为一体式结构,使所述第一盆架1和所述第二盆架2在成形过程中直接与所述外边磁钢53组合成一体,有效提高了所述第一盆架1与所述第二盆架2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进而使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结构更加稳定,同时进一步简化了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的组装过程,利于所述双向微型扬声器的批量化生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微型扬声器厚度薄、重量轻,可安装在整体厚度薄、内部空间小的电子产品中,满足电子产品的轻薄化设计需求,且双向微型扬声器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能,音效好,整体结构稳定、便于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包括第一盆架和第二盆架,所述第一盆架远离所述第二盆架的一面上设有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第一音圈,所述第二盆架远离所述第一盆架的一面上设有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第二音圈,所述第一盆架与所述第二盆架之间还设有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间隔设置的中心磁钢、内边磁钢和外边磁钢,所述内边磁钢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中心磁钢沿X轴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内边磁钢,所述内边磁钢与所述外边磁钢围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音圈悬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中心磁钢与所述内边磁钢围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音圈悬置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所述中心磁钢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一面上设有第一中心华司,所述第一中心华司在Y轴方向上伸入所述中心磁钢与所述外边磁钢之间的空隙,所述外边磁钢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一面设有第一环形华司,所述第一中心华司与所述第一环形华司围成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音圈的悬空端穿过所述第三间隙伸入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外边磁钢靠近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一面设有第二环形华司,所述第二环形华司在Y轴方向上伸入所述中心磁钢与所述外边磁钢之间的缝隙,所述中心磁钢靠近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一面设有第二中心华司,所述第二中心华司与所述第二环形华司围成第四间隙,所述第二音圈的悬空端穿过所述第四间隙伸入所述第二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华司的边缘设有避让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第一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华司的边缘设有避让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第二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边磁钢靠近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一盆架粘接,所述外边磁钢靠近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二盆架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盆架、所述外边磁钢和所述第二盆架三者为嵌件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音圈的第一振膜组件,所述第一振膜组件与所述第一盆架远离所述第二振动组件的一面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音圈的第二振膜组件,所述第二振膜组件与所述第二盆架远离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一面相连。
CN202120365723.7U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 Active CN214591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5723.7U CN214591961U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5723.7U CN214591961U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1961U true CN214591961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16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5723.7U Active CN214591961U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1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2665U (zh) 堆叠式微型扬声器
TWI436651B (zh) 多功能微型喇叭
WO2021174574A1 (zh) 发声器件
CN214591958U (zh) 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
CN214851805U (zh) 一种双面发声的微型扬声器
US10820106B2 (en) Speaker module
CN203193879U (zh) 振动扬声器
CN201608884U (zh) 多功能微型喇叭
CN214591964U (zh) 一种新式结构的双驱动双面发声微型扬声器
JP6188417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スピーカ
CN105407430A (zh) 一种音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14591961U (zh) 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
CN203446022U (zh) 扬声器模组
CN214591963U (zh) 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
CN101227767A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02514066U (zh)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CN203301735U (zh) 微型扬声器
CN214591962U (zh) 一种双向微型扬声器
CN214851804U (zh) 一种双面发声的微型扬声器
KR101111895B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205320281U (zh) 扬声器
CN207978120U (zh) 一种改善微型扬声器振动不平衡的结构及微型扬声器
US10708695B2 (en) Vibration membrane
WO2020087756A1 (zh) 一种发声装置及其加工方法以及耳机
CN204231629U (zh) 一种音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