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9572U - 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 - Google Patents

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9572U
CN214589572U CN202120601001.7U CN202120601001U CN214589572U CN 214589572 U CN214589572 U CN 214589572U CN 202120601001 U CN202120601001 U CN 202120601001U CN 214589572 U CN214589572 U CN 214589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transmission device
device main
main body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10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6010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9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9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9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能适用于三相插孔插入的自动或手动调节插脚片角度,兼具扇形折叠旋转收纳功能的适配三相插孔的二相插头,还包括三项插头只设零线和火线插脚片自动或手动调节角度,兼具扇形折叠旋转收纳功能的自动适配或手动适配二项插孔的插头。

Description

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电装置,具体是涉及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我国常用的插头分为三脚和两脚,两脚的插头只有火线和零线,而三脚的插头增设接地脚,所设火线和零线插脚布局的差异性,两脚插头即使不考虑导通接地线也无法正常插入三相插座火线和零线孔。由于当今我国家庭所安装的插座多为五孔插座,考虑三相、二相插头各有插接位。我国制定“插座通用标准”中三相插孔主要涉及大功率电器,二相插座涉及小功率电器,而实际生活中我们所使用大功率电器几率很小,而绝大多数都是小功率电器,尤其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的充电器,所以突显三相插孔闲置二相插孔不够用,造成使用者的困扰。
综上所述本发明人考虑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还不资源浪费,设计出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使其两个插脚遇二相插孔或三相插孔(火线孔和零线孔)都能依据需要自动转动插脚插入插孔接通电流,未使用时插脚片以扇形折叠旋转收纳。
较CN201020265240.1或CN201420491784.8发明手动转动火线和零线插脚,本发明自动适配三相插孔的二相插头实现在插入三相插座火线和零线插孔过程中自动旋转校位,退出即可自动复位;或者自动适配两相插孔的三相插头只设零线、火线插脚片,实现在插入三相插座火线和零线插孔过程中自动旋转校位;或者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实现在插入三相插座火线和零线插孔过程中自动旋转校位,退出即可自动复位;或者自动适配两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三相插头只设零线、火线插脚片,实现在插入三相插座火线和零线插孔过程中自动旋转校位。
并且可以实现二相插头状态(火线和零线插脚片平行)下对三相插孔中火线和零线插孔实现盲插,不用考虑方向(火线和零线插脚片延伸面夹角朝上/朝下),因此实现了智能化、人性化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能适用于三相插孔插入的自动或手动适配三相插孔的二相插头,还包括三相插头只设零线和火线插脚片,自动适配或手动适配二相插孔的插头。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现一种具备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包括封装充电器电路的壳体、插脚片、传动装置主体、扭力传动臂、弹性复位体、压板、变压整流模块、电路及导出端接口,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其中一面垂直设两相彼此平行或端面直视倒八字设置的导入电源插脚片,所述插脚片尾端设传动装置主体,所述主体至少一侧设扭力传动臂,所述扭力传动臂至少一侧设弹性复位体,插脚片垂直于其所处面具0至30度旋转功能,或者,还兼具基于所处面90度折叠旋转功能,所述0至30度旋转,由传动装置主体为柱状组合体或鼓状体或半球状体或球体被上壳体过孔和压板过孔加持并与过孔逆向或复位旋转,两传动装置主体彼此接壤处设同步驱动齿;所述90度折叠旋转由传动装置主体中鼓状体或半球状体或球体,旋转反向一侧预设定位导向滑道,或底部插脚片尾端设定位导向槽滑道块,所述鼓状体或半球状体或球体为定位导向槽滑道时,与其连接的变压整流模块电路端设定位导向槽滑道块,所述鼓状体或半球状体或球体为定位导向槽滑道块时,与其连接的变压整流模块电路端设定位导向槽滑道,及压板设旋转过程定位导向槽滑道块让位缺口;所述插脚片垂直于其所处面具0至30度旋转功能,旋转为插孔驱使插脚片协同传动装置主体中至少一侧扭力传动臂旋转压迫弹性复位体使其收缩,所述弹性复位体储能释放为插脚片结束插孔束缚、弹性复位体伸张驱使传动臂协同传动装置主体逆转归位;所述插脚片90度折叠旋转功能,旋转为外力手动收纳或归位;所述收纳为深度小于或大于插脚片宽度、宽度大于插脚片厚度的一对两面开口槽,或者深度小于或大于插脚片宽度、宽度大于两插脚片最大距离的两面开口槽;插脚片与壳体1内壳后壁任一所涉支撑力段增设弹性支撑体;所述鼓状体或半球状体或球体传动装置主体所设定位导向滑道与其配合定位导向槽滑道块特征在于互换;所述鼓状体或半球状体或球体传动装置主体所设扭力传动臂滑道与其配合扭力传动臂特征在于互换。
所述倒八字电源插脚片为三相插头零线与火线插脚片惯用布设。
所述壳体为至少两壳拼装组合的规则体或异形体。
所述两壳拼装组合为上下壳或前后壳或前盖后壳或前壳后盖或上盖下壳或上壳下盖之一,其连接为扣接、卡接、插接、挂接、粘接、超声波焊接、螺钉固定至少之一。
所述壳体为至少两壳拼装组合的规则体或异形体,所述两壳拼装组合为上下壳或前后壳或前盖后壳或前壳后盖或上盖下壳或上壳下盖之一;所述两壳以上壳体拼装组合,均为在两壳基础的其中一壳或两壳切割、分解后的再合体。
本实用新型方案一在于插脚片只具水平旋转功能及相应壳体、方案二在其基础增设折叠旋转功能及让位插脚片,供其藏匿的具槽或缺的壳体。
所述插脚片与传动装置主体为过配合插接、小头大尾插接、卡接、挂接、粘接、焊接。
所述传动装置主体为柱状组合体时侧壁设直齿,主体为鼓状体或半球状体或球体设曲面齿,所述同步驱动齿为半齿或全齿。
本实用新型方案一:插脚片顶端贯穿传动装置主体预设过孔,插脚片尾端高出起始贯穿面或与定位导向槽滑道壁面替平,所述插脚片尾端高出时,与其连接端为凸块或凹槽匹配,所述匹配为有效贴合接触。
所述插脚片固定于传动装置主体相对壳体过孔具顺时针或逆时针水平旋转至少35度。
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所述插脚片具水平旋转功能又具折叠旋转功能时,传动装置主体为增设定位导向滑道或定位导向槽滑道块;壳体增设收纳室,所述收纳为深度小于或大于插脚片宽度、宽度大于插脚片厚度的一对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两面开口的凹槽,或者深度小于或大于插脚片宽度、宽度大于两插脚片最大距离的两面开口的凹槽。
所述插脚片尾端传动装置为球状具90度旋转实现插脚片两相对最小侧壁面与所处面平行,插脚片最小侧壁面隐藏或暴露于所处平面,插脚片顶端隐藏或暴露于相近的充电器侧面,所述90度并非局限,而是以旋转收纳为目的的任一角度。
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插脚片顶端贯穿传动装置主体预设过孔,插脚片尾端高出起始贯穿面或与定位导向槽滑道壁面替平,所述插脚片尾端高出时,与其连接端为凹槽滑道匹配;所述插脚片尾端与定位导向槽滑道壁面替平时,与其连接端为凸块匹配,所述匹配为有效贴合接触。
所述插脚片顶端至少一个切面,其顶端面为矩形面或一边直线三边弧线或二边直线二边弧线或三边直线一边弧线或顶端面斜切或平切;或者插脚片前段适度扭曲形变,增强导向。
所述传动装置主体设扭力传动臂时与弹性支撑体配合实现自动复位;无扭力传动臂时传动装置所涉插脚片只能手动调节其中之一插脚片使其同步反向水平旋转;无同步驱动齿设置只能手动调节其中每一插脚片使其反向或相向水平旋转;锁定连接为设扭力传动臂与弹性支撑体运动过程,无法脱离的任一连接方式。
所述方案一所涉扭力传动臂设于传动装置同步驱动齿相邻两侧或相邻一侧或背侧;方案二所涉扭力传动臂设于传动装置同步驱动齿背侧。
上述扭力传动臂通过支撑体形变储能,解除过程驱动插脚片复位由扭力传动臂单侧或双侧设弹性支撑体,或者两扭力传动臂共用一弹性支撑体,弹性支撑体两端分别与扭力传动臂固定或非固定,所述非固定需依赖限位壁使其定位。
所述弹性支撑体至少为弹簧、硅胶、乳胶、橡胶、弹性片、海绵之一。
所述电源导出端接口:至少为电源导线、USB-A型、USB-B型、MiNi USB-A型、MiNiUSB-B型、USB 1.0、USB 2.0、USB 3.0、HDMI、Type-C公头、Lightning公头、microUSB公头、Type-C母座、Lightning母座、microUSB母座之一。
传动装置主体中柱状组合体或鼓状体或半球状体或球体被上壳体过孔和压板过孔加持并与过孔逆向或复位旋转,两传动装置主体彼此接壤处设同步驱动齿互相插接咬合,所述压板其中作用之一在于限制插脚片后移位,所述压板与壳体通过螺钉、卡接、挂接、电路及变压整流模块与后壳壁协同顶住。
所述传动装置主体因创造二实现折叠旋转,所设定位导向滑道与连接端所设定位导向槽滑道块,特征在于互换;所述互换即传动装置改设定位导向槽滑道块,与其连接电路端或压板设曲面定位导向滑道。
上述电源插脚片首端形状也可以通过冲压、浇铸、切割作出若干变形,使其前端扭曲,优化插脚片旋转性能。
上述电源插脚片首端扭曲目的在于导向,所述扭曲使插脚片增加的空间厚度小于三相插座火线/零线矩形孔宽度,意义还在于电源插脚片插入插座导爪后增加压强,解决了插头插入插座容易脱离或插到位但又松动的困扰。
所述具备变压功能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所涉及的变压、整流电路设计,及原器件配置方案,是同一技术行业技术人员公知,因而本实用新型未详细表述,因而不能视为本实用新型构成的缺陷。
上述变压器设计方案由充电插脚片倒入220V交流电,由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变成300V高压直流电,再经过开关管变成高频高压脉冲,经变压器转换为低压(比如5V)脉冲,5V脉冲再经过整流、稳压电路变成5V稳定的直流电,由导出端接口接出。
二相插头插入实现插孔实现自动校位,退出插孔自动复位至初设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方案一壳体设插脚片面主视图;
图2方案一内壳组件图;
图3方案一内壳优化弹性支撑体组件图;
图4方案一、二电源导出端接口示意图;
图5方案一传动装置主体主视图;
图6方案一传动装置主体侧视图;
图7方案二壳体设插脚片面主视图;
图8方案二壳体设插脚片伸展状态侧视图;
图9方案二壳体设插脚片收纳面侧视图;
图10方案二内壳插脚片水平状态组件图;
图11方案二内壳插脚片旋转25度状态组件图;
图12方案二壳体所设插脚片面收纳后主视图。
1.壳体、2.插脚片、21.插脚片顶端楞切斜面、22.插脚片尾端导通凸、3.传动装置、31.同步驱动齿、4.弹性复位体、41.锁定连接、5.限位壁、51.压板、6.电源导出端接口、7.定位导向滑道、71.定位导向槽滑道块、8.扭力传动臂、81.扭力传动臂滑道、9.变压整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方案一壳体设插脚片面主视图,包括壳体1,壳体1镶嵌的传动装置3,传动装置主体穿插插脚片2。
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方案一内壳组件后视图,包括壳体1,壳体1镶嵌的传动装置3主体之一球体,球体上下两侧壁设扭力传动臂8和一侧同步驱动齿31,扭力传动臂8两侧设弹性复位体4,其中两扭力传动臂8之间共用一个弹性复位体4,弹性复位体4外围设限位壁5,其驱动为上下双侧储能,传动装置3插嵌插脚片2所设插脚片尾端导通凸22。
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方案一内壳组件后视图,进一步拓展:其驱动为上下双侧储能可拆分为上侧储能和下侧储能其中之一设置,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盲插自动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方案一内壳组件后视图,再进一步拓展如图3所示:保留上下双侧储能,剔除扭力传动臂8外侧弹性复位体4及限位壁5,扭力传动臂8端与弹性复位体4锁定连接41,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盲插自动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方案一内壳组件后视图,再进一步拓展:剔除上下侧扭力传动臂8,改设两传动装置3主体与同步驱动齿31相背侧设扭力传动臂8,扭力传动臂8两侧设弹性支撑体4及外围限位壁5,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盲插自动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方案一内壳组件后视图,再进一步拓展:两传动装置3主体与同步驱动齿31相背侧设扭力传动臂8,扭力传动臂8单侧设弹性支撑体4及外围限位壁5,所述单侧设为,一扭力传动臂8上侧设弹性支撑体4,另一扭力传动臂8下侧设弹性支撑体4,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盲插自动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方案一内壳组件后视图,再进一步拓展:两传动装置3其中之一同步驱动齿31相背侧设扭力传动臂8,双侧设弹性支撑体4,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盲插自动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方案一内壳组件后视图,再进一步拓展:两传动装置3其中之一同步驱动齿31相背侧设扭力传动臂8,单侧设弹性支撑体4,弹性支撑体4一端与扭力传动臂8锁定连接41另一端与壳体内壁或限位壁5锁定连接41,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盲插自动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方案一内壳组件后视图,再进一步拓展:彻底剔除扭力传动臂8,丧失自动复位,为手动调节之一插脚片,另一插脚片同步调节角度。
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方案一内壳组件后视图,再进一步拓展:彻底剔除同步驱动齿31,丧失自动复位,为手动调节每一插脚片,完成插脚片调节角度。
本实用新型如图8所示方案二壳体设插脚片伸展状态侧视图;包括壳体及壳体一侧下陷的让位收纳插脚片凹槽,传动装置3主体为球体,经插脚片贯穿并且球体完成设扭力传动臂8,球体由壳体1与压板加持,球体弧面设定位导向滑道7与电路一端所设定位导向槽滑道块套接,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收纳及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8所示方案二壳体设插脚片伸展状态侧视图;再进一步拓展:传动装置3主体为球体,经插脚片贯穿并且球体完成设扭力传动臂8并且球体完成设扭力传动臂8,球体弧面设定位导向滑道7与电路一端所设定位导向槽滑道块套接,由电路与变压整流模块及壳体1内壁实现压板固定功能,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收纳及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8所示方案二壳体设插脚片伸展状态侧视图,再进一步拓展:传动装置3主体球体面改设定位导向槽滑道块,压板孔侧开定位导向槽滑道块及定位导向槽滑道让位孔,电路接触端设设定位导向槽滑道,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收纳及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8所示方案二壳体设插脚片伸展状态侧视图,再进一步拓展:传动装置3主体球体面改设定位导向槽滑道块,电路接触端设设定位导向槽滑道,由电路与变压整流模块及壳体1内壁实现压板固定功能,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收纳及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8所示方案二壳体设插脚片伸展状态侧视图;再进一步拓展:传动装置3主体为球体,经插脚片贯穿并且球体完成设扭力传动臂8,球体由壳体1与压板加持,球体弧面剔除定位导向滑道7,电路一端所设定位导向槽滑道块直接与插脚片尾端碰触,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收纳及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8所示方案二壳体设插脚片伸展状态侧视图;再进一步拓展:传动装置3主体为球体,经插脚片贯穿并且球体完成设扭力传动臂8,球体弧面剔除定位导向滑道7,电路一端所设定位导向槽滑道块直接与插脚片尾端碰触,由电路与变压整流模块及壳体1内壁实现压板固定功能,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收纳及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8所示方案二壳体设插脚片伸展状态侧视图;再进一步拓展:上述如图8所示方案二壳体设插脚片伸展状态侧视图所涉拓展方案基础剔除扭力传动臂8,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收纳及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10所示方案二内壳插脚片水平状态组件图;包括包括壳体1,壳体插脚片让位单凹槽,壳体1镶嵌的传动装置3主体之一球体,球体左右两侧壁设扭力传动臂8和一侧同步驱动齿31,扭力传动臂8单侧同向设弹性复位体4,弹性复位体4外围设限位壁5,其驱动为上下双侧储能,传动装置3插嵌插脚片2所设插脚片尾端导通凸22。
本实用新型如图10所示方案二内壳插脚片水平状态组件图;再进一步拓展:壳体1插脚片面让位单凹槽改设双凹槽,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收纳及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10所示方案二内壳插脚片水平状态组件图;再进一步拓展:扭力传动臂8单侧反向设弹性复位体4,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收纳及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10所示方案二内壳插脚片水平状态组件图;再进一步拓展:传动装置3主体其中之一设扭力传动臂8和弹性复位体4,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收纳及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10所示方案二内壳插脚片水平状态组件图;再进一步拓展:剔除同步驱动齿31,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手动旋转插脚片及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10所示方案二内壳插脚片水平状态组件图;再进一步拓展:剔除扭力传动臂8,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二手动旋转插脚片及复位目的。
本实用新型如图8或图10所示,再进一步拓展:剔除压板,由电路与变压整流模块及壳体1内壁实现压板固定功能,为提高插入手感或减少硬磨擦造成电路插脚片尾端与电路的接触不良,采用在插脚片与壳体1内壳后壁任一所涉支撑力段增设弹性支撑体4。
本实用新型如图8所示方案二壳体设插脚片伸展状态侧视图,再进一步拓展:剔除压板,由电路与变压整流模块及壳体1内壁实现压板固定功能。
所述引用传动装置3主体球体,并不局限球体,还包括柱状组合体或鼓状体或半球状体或球体或非完整曲面体,及可实现所述目的同技术领域人员公知的形体。
所述方案一或方案二初始状态插脚片为彼此平行两相布设或倒八字三相布设之一。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包括封装充电器电路的壳体、插脚片、传动装置主体、扭力传动臂、弹性复位体、压板、变压整流模块、电路及导出端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其中一面垂直设两相彼此平行或端面直视倒八字设置的导入电源插脚片,所述插脚片尾端设传动装置主体,所述传动装置主体至少一侧设扭力传动臂,所述扭力传动臂至少一侧设弹性复位体,传动装置主体为柱状组合体、半球状体或球体,插脚片垂直于其所处面具0至30度旋转功能,还具基于所处面90度折叠旋转功能,当插脚片垂直于其所处面具0至30度旋转时,传动装置主体被上壳体过孔与压板过孔加持,并与过孔逆向或复位旋转,两传动装置主体彼此接壤处设同步驱动齿,当插脚片基于其所处面90度折叠旋转时,传动装置主体旋转反向一侧预设定位导向滑道,底部插脚片尾端设定位导向滑道块,所述传动装置主体为定位导向滑道时,与其连接的变压整流模块电路端设定位导向滑道块;压板设旋转过程定位导向滑道块让位缺口,所述插脚片垂直于其所处面具0至30度旋转功能,旋转为插孔驱使插脚片协同传动装置主体中至少一侧扭力传动臂旋转压迫弹性复位体使其收缩;所述弹性复位体储能释放为插脚片结束插孔束缚、弹性复位体伸张驱使扭力传动臂协同传动装置主体逆转归位;所述插脚片具90度折叠旋转功能,旋转为外力手动收纳或归位,收纳室为深度小于或大于插脚片宽度、宽度大于插脚片厚度的一对两面开口槽,或者深度小于或大于插脚片宽度、宽度大于两插脚片最大距离的两面开口槽;插脚片与壳体内壳后壁任一所设支撑力段增设弹性支撑体,所述传动装置主体所设定位导向滑道与其配合定位导向滑道块特征在于互换;所述传动装置主体所设扭力传动臂滑道与其配合扭力传动臂特征在于互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其特征在于,电源导出端接口至少包括电源导线直接连接的USB-A型、USB-B型、HDMI、Type-C公头、Lightning公头、microUSB公头、Type-C母座、Lightning母座、microUSB母座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设弹性复位体至少为弹簧、乳胶、橡胶、弹性片、海绵之一。
CN202120601001.7U 2021-03-15 2021-03-15 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 Active CN214589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1001.7U CN214589572U (zh) 2021-03-15 2021-03-15 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1001.7U CN214589572U (zh) 2021-03-15 2021-03-15 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9572U true CN214589572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21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1001.7U Active CN214589572U (zh) 2021-03-15 2021-03-15 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9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76988A1 (zh) 一种防老化插座
CN201167166Y (zh) 可扩展组合的插座
CN211556366U (zh) 多公头可任意切换的电子线结构
CN214589572U (zh) 自动适配三相插孔兼具折叠的二相插头
CN212230652U (zh) 一种电器实验线的快速接头
WO2024060700A1 (zh) TypeC与USB二合一接头
CN208272188U (zh) 一种连接器的母端子
CN213584431U (zh) 一种网络双绞线用数据接口
CN210576595U (zh) 充电插头、充电线及充电器
CN210838186U (zh) 一种直头大电流冲压母端结构
CN210111202U (zh) 插排
US20050136745A1 (en) Adaptor DC output plug
CN206628619U (zh) 一种usb母座接口、usb公头接口及移动终端
CN202454753U (zh) 接线簧片端子
CN111585124A (zh) 一种可调节多孔插座
CN210723602U (zh) 一种带充电的扩展坞
CN211958061U (zh) 一种自由组合的模块化插座
CN219576001U (zh) 一种连接器
CN220544374U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CN210379542U (zh) 一种传输控制固件的转接头
CN217239870U (zh) 一种异形连接器
CN215008847U (zh) 耐高压的扁平型电源连接线
CN212874841U (zh) 一种usb充电器
CN209747866U (zh) 一种插头转换器
CN209169586U (zh) 电源面板/接线板用二眼转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