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4051U - 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4051U
CN214584051U CN202023045574.0U CN202023045574U CN214584051U CN 214584051 U CN214584051 U CN 214584051U CN 202023045574 U CN202023045574 U CN 202023045574U CN 214584051 U CN214584051 U CN 214584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rod
base
push rod
rotating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55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义光
李布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YATE SPECIAL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kou Anrunda Motor Vehicle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kou Anrunda Motor Vehicle Te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kou Anrunda Motor Vehicle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455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4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4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4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包括制动检验台、底座、第一转杆、第二转杆、推动装置,制动检验台设置在底座上;第一转杆的下端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上端滑动设置在制动检验台上;第二转杆的下端转动设置在底座上,上端滑动设置在制动检验台上,第二转杆与第一转杆交叉设置且中部铰接;推动装置设置在底座上,带动第一转杆以与第二转杆之间的转轴为轴转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制动检验台举升难度大、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检测装置,尤指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应用愈加广泛,根据GB72510-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如果汽车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比值为空载时大于60%、满载时大于50%,主要承载轴的制动力与该轴的轴荷的比值为空载时大于60%、满载时大于50%,被检测车辆的制动性能就算合格,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是一种有效的防止道路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措施,对一种汽车加载制动用性能检测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
现有的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方法多为滚筒法,且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的距离是固定的,具体检测步骤为:使用前通过外接电源供电,通过外接的控制器控制。使用时将汽车驶入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电机工作,通过减速机减速处理后,减速机的输出端为主动滚筒提供转动检测的动力源,通过主动滚筒的转动作用,车轮会向主动滚筒转动的反方向进行旋转,同时从动滚筒与主动滚筒为同方向运转,然后通过改变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以及相应的检测要求对汽车的制动性能进行检测。但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制动检验台结构复杂,在对汽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举升难度大、效果差,不能确保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以解决原制动检验台举升难度大、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包括制动检验台,还包括:
底座,所述制动检验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下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上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制动检验台上;
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下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上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制动检验台上,所述第二转杆与所述第一转杆交叉设置且中部铰接;
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带动所述第一转杆以与所述第二转杆之间的转轴为轴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装置包括:
推杆,所述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杆的下端接触,所述推杆的一侧面上排列设置有若干传动齿;
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推杆上的传动齿啮合;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
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杆的上端或所述制动检验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杆的下端或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制动检验台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杆和所述第二转杆为一一对应设置的四组,分别位于所述制动检验台的四角上,所述推杆、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弹簧均为对应设置的四个,且所述推杆的传动齿相对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推杆滑动穿设在所述壳体内;
电机减速机,所述电机减速机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减速机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
过渡齿轮,所述过渡齿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过渡齿轮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依次交替围绕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的四周,且两个所述过渡齿轮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啮合,另外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过渡齿轮啮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底座上沿所述推杆的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一导轨;
所述推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推杆通过所述第一凹槽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
所述第一转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转杆通过所述第二凹槽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检测装置还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制动检验台上,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推杆的滑动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转杆的上端和所述第二转杆的上端均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转杆和所述第二转杆均通过所述第三凹槽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推动装置推动第一转杆,并通过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的配合实现制动检验台的举升,设计合理,操作难度小,举升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第一转杆,3、第二转杆,4、推动装置,41、推杆,42、传动齿轮,43、动力装置,431、壳体,432、电机减速机,433、主动齿轮,434、过渡齿轮,44、弹簧,5、第一导轨,6、连接板,7、第二导轨,8、制动检验台,9、连杆,10、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制动检验台8、底座1、第一转杆2、第二转杆3和推动装置4。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
制动检验台8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转杆2和第二转杆3为一一对应设置的四组,分别位于制动检验台8的四角上,第一转杆2的下端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上端滑动设置在制动检验台8上,第二转杆3的下端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上端滑动设置在制动检验台8上,第二转杆3与第一转杆2交叉设置且中部铰接;推动装置4设置在底座1上,带动第一转杆2以与第二转杆3之间的转轴为轴转动,推动装置4包括推杆41、传动齿轮42、动力装置43和弹簧44,推杆41、传动齿轮42和弹簧44均为对应设置的四个,且推杆41的传动齿相对设置,推杆41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一端与第一转杆2的下端接触,推杆41的一侧面上排列设置有若干传动齿,传动齿轮42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传动齿轮42与推杆41上的传动齿啮合,弹簧44的一端与第一转杆2的上端或制动检验台8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杆3的下端或底座1连接,制动检验台8处于最高位置时弹簧44处于拉伸状态,动力装置43包括壳体431、电机减速机432、主动齿轮433和过渡齿轮434,壳体431设置在底座1上,传动齿轮42设置在壳体431内,推杆41滑动穿设在壳体431内,电机减速机432设置在壳体431上,主动齿轮433设置在壳体431内,电机减速机432带动主动齿轮433转动,过渡齿轮434为两个,沿壳体431的对角线排列设置在壳体431内,且分别位于主动齿轮433的两侧与其啮合,两个传动齿轮42分别与两个过渡齿轮434啮合,其余两个传动齿轮42沿壳体431的另一对角线排列设置,且分别位于主动齿轮433的两侧与其啮合,具体为:两个过渡齿轮434与两个传动齿轮42依次交替围绕设置在主动齿轮433的四周,且两个过渡齿轮434与这两个传动齿轮42均与主动齿轮433啮合,另外两个传动齿轮42分别与两个过渡齿轮434啮合。
底座1上沿推杆41的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一导轨5,推杆4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推杆41通过第一凹槽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5上,第一转杆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转杆2通过第二凹槽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5上;制动检验台8的四角上分别设置有连接板6,弹簧44的上端与第一转杆2的上端或连接板6连接,连接板6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轨7,第二导轨7沿推杆41的滑动方向设置,第一转杆2的上端和第二转杆3的上端均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一转杆2和第二转杆3均通过第三凹槽滑动设置在连接板6上。第一转杆2和第二转杆3的两端均为半圆形设置,保证第一转杆2和第二转杆3的正常滑动和转动。
本实施例在运行过程中,电机减速机432带动主动齿轮433转动,主动齿轮433带动两个过渡齿轮434和两个传动齿轮42转动,两个过渡齿轮434再带动另外两个传动齿轮42转动,从而使四个传动齿轮42分别通过与推杆41的传动齿配合带动四个推杆41同时向靠近第一转杆2的一端移动,使推杆41的一端推动第一转杆2的下端向靠近第二转杆3的一端移动,使第一转杆2的上端和第二转杆3的上端推动连接板6上升,从而实现制动检验台8的上升;当需要下降时,电机减速机432带动主动齿轮433反向转动,主动齿轮433带动两个过渡齿轮434和两个传动齿轮42反向转动,两个过渡齿轮434再带动另外两个传动齿轮42反向转动,从而使四个传动齿轮42分别通过与推杆41的传动齿配合带动四个推杆41同时向远离第一转杆2的一端移动,使第一转杆2的一端脱离推杆41的推动,此时弹簧44会对第二转杆3的上端或连接板6产生拉力,使制动检验台8在弹簧44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实现下降。另外,弹簧44的设置也能够在制动检验台8的升降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保证制动检验台8举升的平稳性。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7分别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配合实现第一转杆2、第二转杆3和推杆41在底座1上的滑动,保证了第一转杆2、第二转杆3和推杆41的滑动轨迹,可靠性强。连接板6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制动检验台8与弹簧44、第一转杆2、第二转杆3的配合,便于安装。
实施例2如图1、图3所示:
推动装置4包括推杆41、动力装置43和弹簧44,推杆41、弹簧44均为对应设置的四个,同一侧的两个推杆41之间通过连杆9连接,推杆41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一端与第一转杆2的下端接触,弹簧44的一端与第一转杆2的上端或制动检验台8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杆3的下端或底座1连接,制动检验台8处于最高位置时弹簧44处于拉伸状态,动力装置43包括壳体431、电机减速机432、主动齿轮433、齿条10,电机减速机432设置在壳体431上,主动齿轮433设置在壳体431内,电机减速机432带动主动齿轮433转动,齿条10为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的两个,两个齿条10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杆9连接,且两个齿条10均与主动齿轮433啮合,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在运行过程中,电机减速机432带动主动齿轮433转动,主动齿轮433带动两个齿条10沿反方向滑动,从而通过连杆9带动四个推杆41共同向靠近或远离第一转杆2的方向滑动。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
以上说明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包括制动检验台(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1),所述制动检验台(8)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
第一转杆(2),所述第一转杆(2)的下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上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制动检验台(8)上;
第二转杆(3),所述第二转杆(3)的下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上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制动检验台(8)上,所述第二转杆(3)与所述第一转杆(2)交叉设置且中部铰接;
推动装置(4),所述推动装置(4)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带动所述第一转杆(2)以与所述第二转杆(3)之间的转轴为轴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4)包括:
推杆(41),所述推杆(41)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杆(2)的下端接触,所述推杆(41)的一侧面上排列设置有若干传动齿;
传动齿轮(42),所述传动齿轮(42)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传动齿轮(42)与所述推杆(41)上的传动齿啮合;
动力装置(43),所述动力装置(43)带动所述传动齿轮(42)转动;
弹簧(44),所述弹簧(4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杆(2)的上端或所述制动检验台(8)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杆(3)的下端或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制动检验台(8)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弹簧(44)处于拉伸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2)和所述第二转杆(3)为一一对应设置的四组,分别位于所述制动检验台(8)的四角上,所述推杆(41)、所述传动齿轮(42)和所述弹簧(44)均为对应设置的四个,且所述推杆(41)的传动齿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43)包括:
壳体(431),所述壳体(43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传动齿轮(42)设置在所述壳体(431)内,所述推杆(41)滑动穿设在所述壳体(431)内;
电机减速机(432),所述电机减速机(432)设置在所述壳体(431)上;
主动齿轮(433),所述主动齿轮(433)设置在所述壳体(431)内,所述电机减速机(432)带动所述主动齿轮(433)转动;
过渡齿轮(434),所述过渡齿轮(434)为两个,两个所述过渡齿轮(434)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42)依次交替围绕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433)的四周,且两个所述过渡齿轮(434)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42)均与主动齿轮(433)啮合,另外两个所述传动齿轮(42)分别与两个所述过渡齿轮(434)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上沿所述推杆(41)的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一导轨(5);
所述推杆(4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推杆(41)通过所述第一凹槽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5)上;
所述第一转杆(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转杆(2)通过所述第二凹槽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5)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还包括:
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设置在所述制动检验台(8)上,所述连接板(6)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轨(7),所述第二导轨(7)沿所述推杆(41)的滑动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转杆(2)的上端和所述第二转杆(3)的上端均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转杆(2)和所述第二转杆(3)均通过所述第三凹槽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板(6)上。
CN202023045574.0U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 Active CN214584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5574.0U CN214584051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5574.0U CN214584051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4051U true CN214584051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34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5574.0U Active CN214584051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4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46760U (zh) 一种起重机检修用升降台
CN107352463A (zh) 顶升旋转台
CN202766049U (zh) 升降装置
CN206203783U (zh) 一种升降工作台
CN107839736A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电力施工用警示装置
CN214584051U (zh) 一种汽车举升加载制动检测装置
CN208844995U (zh) 一种简易自助升降停车装置
CN201857789U (zh) 自主式多层停车装置
CN104264647B (zh) 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滑移装置
CN207158701U (zh) 顶升旋转台
CN218018022U (zh) 一种具有燃气管道检测过程中对燃气管道进行夹持的顶升机构
CN207092641U (zh) 一种机械式可变速回转升降装置
CN216272868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升降承载台
CN107246168B (zh) 一种机械式可变速回转升降装置
CN211770027U (zh) 一种车辆升降装置
CN220952992U (zh) 一种桥梁防撞护栏施工装置
CN112814442A (zh) 一种伸缩梳齿车架
CN206985655U (zh) 一种新型起重器
CN213834379U (zh) 一种汽车检测平台
CN220131810U (zh) 移动式举升平台
CN219449196U (zh) 储能升降机
CN218320094U (zh) 一种测试升降机差速器的装置
CN221008970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加工用电池板切割装置
CN215520228U (zh) 双c形立柱车库
CN115951102A (zh) 一种电力网络设备用便携式调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9

Address after: 050000 room 34-113, No. 218, Zhufeng street, high tech Zone,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IJIAZHUANG SIKAIF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70100 Baiju Da Dao Quan Yong Cun, Meilan District,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ikou anrunda motor vehicle test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5

Address after: Jia'an Road, High-tech Zone,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063000

Patentee after: TANGSHAN YATE SPECIAL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050000 room 34-113, No. 218, Zhufeng street, high tech Zone,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IJIAZHUANG SIKAIFU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