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0083U - 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0083U
CN214580083U CN202120721834.7U CN202120721834U CN214580083U CN 214580083 U CN214580083 U CN 214580083U CN 202120721834 U CN202120721834 U CN 202120721834U CN 214580083 U CN214580083 U CN 214580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liding
rotating
block
telescopic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218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宏
李俊霆
张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7218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80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80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0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包括底座(1)、定位支架(2)、伸缩杆(3)、旋转块(4)、光学测距仪(5)及连接杆组件(6);其中,连接杆组件(6)包括“U”型滑块(61)、连接杆本体(62)、“凹”字形滑块(63)及滑动定位组件(64),滑动定位组件(64)包括滑动齿条(641)、第一定位柱(642)、第二定位柱(643)、转动齿轮(644)及转轴(645)。该装置能在形成稳固支撑的条件下对光学测距仪进行角度、高度的调整,避免旋转角度、提升高度过程中光学测距仪出现偏差或固位不稳出现晃动,避免出现较大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性、提升光学测距仪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测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零件又称光学元件,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大部分光学零件起成像的作用,如透镜、棱镜、反射镜等。另外,还有一些在光学系统中起特殊作用(如分光、传像、滤波等)的零件,如分划板、滤光片、光栅用以光学纤维件等,全息透镜、梯度折射率透镜、二元光学元件等,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光学零件。
在光学领域,人们通常运用光学测距进行距离的测算,而光学测距中常使用激光测距;利用激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好、方向性强等特点,以实现高精度的计量和检测,如测量长度、距离、速度、角度等。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测距仪功能单一、操作麻烦,在移动或转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滑动或者偏移,从而影响光学测距仪的使用效果、增大光学测距仪的测量误差,导致最终的测量结果偏差较大、无法直接用于计算,同时,在测量过程中经常晃动、偏移造成需要重新对光学测距仪进行校正,而频繁校正易降低光学测距仪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该装置能在形成稳固支撑的条件下对光学测距仪进行角度、高度的调整,避免旋转角度、提升高度过程中光学测距仪出现偏差或固位不稳出现晃动,避免出现较大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性、提升光学测距仪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定位支架、伸缩杆、旋转块、光学测距仪以及连接杆组件;所述定位支架为两根、它们分别固定设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伸缩杆设置在两根所述定位支架之间且两根所述定位支架关于所述伸缩杆的中轴线对称,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块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块为圆柱形块、其中部开设一环形槽且所述环形槽内壁绕所述旋转块中轴线均匀设置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旋转块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光学测距仪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组件为两组、对应所述定位支架设置,包括“U”型滑块、连接杆本体、“凹”字形滑块以及滑动定位组件;所述“U”型滑块嵌入所述环形槽内且与所述环形槽滑动连接,所述“U”型滑块远离所述环形槽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本体远离所述“U”型滑块的一端与所述“凹”字形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凹”字形滑块套接在所述定位支架外壁且与所述定位支架外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本体内开设滑动槽,所述滑动定位组件包括滑动齿条、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转动齿轮以及转轴,所述滑动齿条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且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齿条靠近所述“U”型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柱且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所述“U”型滑块对应所述第一定位柱设置第一滑动孔,所述滑动齿条靠近所述“凹”字形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柱,且所述“凹”字形滑块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柱设置第二滑动孔,所述定位支架上均匀分布若干第二定位孔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柱对应;所述转动齿轮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滑动齿条啮合。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支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螺纹段,用于连接其余定位支架、从而延长定位支架。
优选的,所述定位支架为棱形支架。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块中轴线与所述伸缩杆中轴线共线。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块底部通过滚珠轴承与所述伸缩杆转动连接。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或气动伸缩杆的任意一种;优选电动伸缩杆。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滑动齿条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杆本体的长度且大于连接杆本体长度的1/2;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滑动孔的深度;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深度。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动齿轮固定套接在所述转轴外壁,所述转轴与所述滑动槽侧壁转动连接且转轴一端贯穿所述滑动槽侧壁、固定连接一转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置自锁机构,用于对转轴实现自锁、避免转轴在光学测距仪测距过程中转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定位柱同时插入第一滑动孔、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柱同时插入第二滑动孔、第二定位孔实现光学测距仪的旋转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的固定;通过转动转轴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滑动齿条移动。当滑动齿条向远离旋转块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定位柱继续位于第二滑动孔与第二定位孔内,第一定位柱抽离第一滑动孔与第一定位孔,此时转动旋转块实现光学测距仪的旋转角度的调节,垂直方向由于第二定位柱的定位作用、不会出现晃动或偏差;当滑动齿条向远离定位支架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定位柱位于第一滑动孔与第一定位孔内进行定位,第二定位柱抽离第二滑动孔与第二定位孔,此时启动伸缩杆进行伸缩,旋转方向由于第一定位柱的定位作用、不会出现晃动或偏差;从而保证调节旋转或垂直方向时,其他方向不会出现晃动或偏差,确保光学测距仪的稳定性,保证测量精度以及准确性,实现快速、稳定、方便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测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其中,1、底座;2、定位支架;21、螺纹段;22、第二定位孔;3、伸缩杆;30、滚珠轴承;4、旋转块;40、环形槽;401、第一定位孔;5、光学测距仪;6、连接杆组件;61、“U”型滑块;610、第一滑动孔;62、连接杆本体;620、滑动槽;63、“凹”字形滑块;630、第二滑动孔;64、滑动定位组件;641、滑动齿条;642、第一定位柱;643、第二定位柱;644、转动齿轮;645、转轴;646、转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定位支架2、伸缩杆3、旋转块4、光学测距仪5以及连接杆组件6;定位支架2为两根、它们分别固定设置底座1的上端面;伸缩杆3设置在两根定位支架2之间且两根定位支架2关于伸缩杆3的中轴线对称,伸缩杆3一端与底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滚珠轴承30与旋转块4底部转动连接;旋转块4中轴线与伸缩杆3中轴线共线。旋转块4为圆柱形块、其中部开设一环形槽40且环形槽40内壁绕旋转块4中轴线均匀设置若干第一定位孔401,旋转块4远离伸缩杆3的一端与光学测距仪5固定连接;连接杆组件6为两组、对应定位支架2设置,包括“U”型滑块61、连接杆本体62、“凹”字形滑块63以及滑动定位组件64;“U”型滑块61嵌入环形槽40内且与环形槽40滑动连接,“U”型滑块61远离环形槽40的一端与连接杆本体62固定连接,连接杆本体62远离“U”型滑块61的一端与“凹”字形滑块63固定连接、且“凹”字形滑块63套接在定位支架2外壁且与定位支架2外壁滑动连接;连接杆本体62内开设滑动槽620,滑动定位组件64包括滑动齿条641、第一定位柱642、第二定位柱643、转动齿轮644以及转轴645,滑动齿条641设置在滑动槽620内且与滑动槽620滑动连接,滑动齿条641靠近“U”型滑块6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柱642且第一定位柱642与第一定位孔401对应,“U”型滑块61对应第一定位柱642设置第一滑动孔610(即如图1所示固定位置时,第一定位孔401、第一滑动孔610以及第一定位柱642中轴线共线且第一定位柱642插入第一定位孔401与第一滑动孔610内),滑动齿条641靠近“凹”字形滑块6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定位柱643,且“凹”字形滑块63对应第二定位柱643设置第二滑动孔630,定位支架2上均匀分布若干第二定位孔22且第二定位孔22与第二定位柱643对应(即如图1所示固定位置时,第二滑动孔630、第二定位孔22以及第二定位柱643的中轴线共线且第二定位柱643插入第二滑动孔630与第二定位孔22内);转动齿轮644通过转轴645设置在滑动槽620内且转动齿轮644与滑动齿条641啮合;转动齿轮644固定套接在转轴645外壁,转轴645与滑动槽620侧壁转动连接且转轴645一端贯穿滑动槽620侧壁、固定连接一转动把手646;转轴645上设置自锁机构(图中未标示,按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常规自锁机构进行设置,如:在转轴645一端设置定位销、实现对转轴645的旋转定位),用于对转轴645实现自锁、避免转轴645在光学测距仪5测距过程中转动。
定位支架2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螺纹段21,用于连接其余定位支架2、从而延长定位支架2;定位支架2为棱形支架。
伸缩杆3为电动伸缩杆或气动伸缩杆的任意一种;优选电动伸缩杆。
滑动齿条641长度小于连接杆本体62的长度且大于连接杆本体62长度的1/2;第一定位柱642的长度大于第一滑动孔610的深度;第二定位柱643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孔22的深度(如图2所示)。
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下,第一定位柱642贯穿第一滑动孔610、位于第一定位孔401内且第二定位柱643贯穿第二定位孔22、位于远离连接杆本体62一端的第二滑动孔630内,从而实现“U”型滑块61不在环形槽40内滑动以及“凹”字形滑块63不在定位支架2上滑动,实现光学测距仪5旋转角度以及竖直方向的定位。当要对光学测距仪5进行旋转角度的调整时,打开转轴645的自锁机构,然后转动转动把手646、带动转轴645转动、进而带动转动齿轮644转动,转动齿轮644转动带动滑动齿条641在滑动槽620内向远离旋转块4(即图2所示左侧方向),此时,第二定位柱643向图2所示左侧移动、继续位于第二定位孔22以及第二滑动孔630内、实现竖直方向的定位,第一定位柱642向图2所示左侧移动、从而脱离第一定位孔401,在转动旋转块4到需要的角度,最后转动转动把手646回到初始状态;同理,当要调节光学测距仪5的高度时,通过转动转动把手646使第一定位柱642继续位于第一定位孔401以及第一滑动孔610内、实现转动方向的固定,第二定位柱643依次脱离第二滑动孔630、第二定位孔22,再启动伸缩杆3,实现高度的调节。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进行高度调节过程中,旋转方向通过第一定位柱642实现硬限位、保证高度调节过程中旋转方向不会出现偏移或晃动;在旋转角度调节过程中,高度方向通过第二定位柱643实现硬限位、确保旋转调节过程中高度方向不会出现偏移或晃动,从而实现光学测距仪5的稳定调节,避免调节过程中出现晃动或偏移的情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定位支架(2)、伸缩杆(3)、旋转块(4)、光学测距仪(5)以及连接杆组件(6);所述定位支架(2)为两根、它们分别固定设置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所述伸缩杆(3)设置在两根所述定位支架(2)之间且两根所述定位支架(2)关于所述伸缩杆(3)的中轴线对称,所述伸缩杆(3)一端与所述底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块(4)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块(4)为圆柱形块、其中部开设一环形槽(40)且所述环形槽(40)内壁绕所述旋转块(4)中轴线均匀设置若干第一定位孔(401),所述旋转块(4)远离所述伸缩杆(3)的一端与所述光学测距仪(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组件(6)为两组、对应所述定位支架(2)设置,包括“U”型滑块(61)、连接杆本体(62)、“凹”字形滑块(63)以及滑动定位组件(64);所述“U”型滑块(61)嵌入所述环形槽(40)内且与所述环形槽(40)滑动连接,所述“U”型滑块(61)远离所述环形槽(4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本体(6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本体(62)远离所述“U”型滑块(61)的一端与所述“凹”字形滑块(63)固定连接、且所述“凹”字形滑块(63)套接在所述定位支架(2)外壁且与所述定位支架(2)外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本体(62)内开设滑动槽(620),所述滑动定位组件(64)包括滑动齿条(641)、第一定位柱(642)、第二定位柱(643)、转动齿轮(644)以及转轴(645),所述滑动齿条(641)设置在所述滑动槽(620)内且与所述滑动槽(62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齿条(641)靠近所述“U”型滑块(6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柱(642)且所述第一定位柱(642)与所述第一定位孔(401)对应,所述“U”型滑块(61)对应所述第一定位柱(642)设置第一滑动孔(610),所述滑动齿条(641)靠近所述“凹”字形滑块(6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柱(643),且所述“凹”字形滑块(63)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柱(643)设置第二滑动孔(630),所述定位支架(2)上均匀分布若干第二定位孔(22)且所述第二定位孔(22)与所述第二定位柱(643)对应;所述转动齿轮(644)通过转轴(645)设置在所述滑动槽(620)内且所述转动齿轮(644)与所述滑动齿条(641)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2)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螺纹段(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4)中轴线与所述伸缩杆(3)中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4)底部通过滚珠轴承(30)与所述伸缩杆(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为电动伸缩杆或气动伸缩杆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齿条(641)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杆本体(62)的长度且大于连接杆本体(62)长度的1/2;所述第一定位柱(64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滑动孔(610)的深度;所述第二定位柱(64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孔(22)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轮(644)固定套接在所述转轴(645)外壁,所述转轴(645)与所述滑动槽(620)侧壁转动连接且转轴(645)一端贯穿所述滑动槽(620)侧壁、固定连接一转动把手(646)。
CN202120721834.7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 Active CN214580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1834.7U CN214580083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1834.7U CN214580083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0083U true CN214580083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58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21834.7U Active CN214580083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00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0848A (zh) * 2022-01-12 2022-04-19 昕锐至成(江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0848A (zh) * 2022-01-12 2022-04-19 昕锐至成(江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及方法
CN114370848B (zh) * 2022-01-12 2022-08-30 昕锐至成(江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7776B (zh) 道威棱镜反射面轴线与机械回转轴平行的调校方法
EP1895266B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length by laser interference tracking and apparatus therefore
CN214580083U (zh) 一种稳定可调节的光学测距装置
CN111452987A (zh) 一种新型倾斜摄影测量云台
CN210485054U (zh) 一种建筑用水准仪
CN202159175U (zh) 调焦座
US2570275A (en) Coordinate setting machine and measuring apparatus
FR2482286A1 (fr) Appareil gyroscopique de leve topographique et son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CN113944849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装拆卸便捷的水准仪
CN210835221U (zh) 一种激光测距仪
CN109458998B (zh) 一种土木工程测量装置
CN108896023B (zh) 古建筑测绘用辅助工具
CN216202063U (zh) 一种基于市政工程用的户外激光测距装置
CN213040111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水准仪
CN209279950U (zh) 一种激光测距装置
CN215261725U (zh) 一种自动安平水准仪
CN208656155U (zh) 光学调节支架以及可调激光器
KR200387117Y1 (ko) 3차원 광학기기 거치대
CN205352326U (zh) 一种高精度云台测角仪
SU1151817A1 (ru) Нивелир
CN220959826U (zh) 一种瞄准镜的角度调节装置
CN22047262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水准仪
CN218003844U (zh) 一种具有单轴传动实现观察跟踪的天文望远镜
CN216081312U (zh) 一种便捷调节定位的光学模块化零位仪
CN219284636U (zh) 一种基于附加物镜自准直仪的双光路定心车光轴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