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8759U - 隔板及减速器 - Google Patents
隔板及减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578759U CN214578759U CN202022829320.1U CN202022829320U CN214578759U CN 214578759 U CN214578759 U CN 214578759U CN 202022829320 U CN202022829320 U CN 202022829320U CN 214578759 U CN214578759 U CN 2145787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fluid
- oil outlet
- mechanical
- reduction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板及减速器。其中,隔板包括进油孔和出油孔,进油孔连接有隔板油路,隔板油路用于将流体输送至进油孔,出油孔与进油孔对称设置,且进油孔中的流体能够输送至出油孔;出油孔分别与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辅助出油管路连通,出油孔通过第一油路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减速器中的减速齿轮的油路中,出油孔通过第二油路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减速器中的电机的油路中,出油孔通过辅助出油管路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减速器中的行星减速齿轮组的油路中。通过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辅助出油管路的设置,能够合理分配流体的流向,避免损失流体,造成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板及减速器。
背景技术
轮毂电机技术又称车轮内装电机技术,是将用于驱动汽车的电动机安置在轮圈之内、轮毂之外的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因此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整个装置中,减速器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被应用于不同的电动车辆中,在轮毂电机中也被使用。减速器会通过隔板将电机和减速部件分隔呈两部分,隔板主要用于将流体导流到各个零部件中,但在导流时容易出现损失流体的问题,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流体的流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隔板及减速器。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隔板,用于与减速器连接,包括:
进油孔,所述进油孔连接有隔板油路,所述隔板油路用于将流体输送至进油孔;
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与所述进油孔对称设置,且进油孔中的流体能够输送至所述出油孔;所述出油孔分别与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辅助出油管路连通,所述出油孔通过所述第一油路将流体输送至减速器中的减速齿轮,所述出油孔通过所述第二油路将流体输送至减速器中的驱动部件,所述出油孔通过所述辅助出油管路将流体输送至减速器中的行星减速齿轮组。
可选的,所述出油孔还连接有第三油路,所述第三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连通,所述出油孔中的流体通过所述第三油路流向所述第二油路。
可选的,所述第三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60度到90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油路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油路中的流体通过所述第一出油口流向连接于减速器中的减速齿轮组的油路中;
所述第二油路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油孔,所述第二油路中的流体通过第二出油口流向连接于减速器中的电机的油路中。
可选的,所述隔板油路的侧壁设置进油端口,所述进油端口与减速器中的滤清器连接,所述滤清器中的流体通过进油端口流入所述隔板油路。
可选的,所述隔板上设置多个避让孔,用于避让所述隔板两侧的零部件。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减速器,包括:电机、壳体和所述的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壳体上;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减速齿轮组和与所述减速齿轮组传动连接的行星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行星减速齿轮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
所述出油孔通过所述第一油路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油路中,所述出油孔通过所述第二油路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所述电机的油路中,所述出油孔通过所述辅助出油管路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减速器中的行星减速齿轮组的油路中。
可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孔内设置有机械油泵,所述机械油泵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机械油泵内转子、机械油泵外转子、机械油泵限位环和机械油泵外壳;所述机械油泵内转子通过管体与所述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油泵外转子的内齿与所述机械油泵内转子的外齿啮合,且通过所述机械油泵内转子的转动,将流体从所述进油孔输送至所述出油孔,所述机械油泵限位环设置在所述机械油泵外转子的外圈,所述机械油泵限位环位于所述机械油泵外壳内部。
可选的,至少部分所述管体伸入至所述机械油泵内转子的轴孔中与所述机械油泵内转子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行星减速齿轮组的转动带动所述机械油泵内转子转动;
且所述管体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流体通过所述管体流向所述行星减速齿轮组。
可选的,所述管路的进油口与所述辅助出油管路的出油口相通,使所述辅助出油管路中的流体流入所述管体中。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隔板,包括进油孔和出油孔,进油孔连接有隔板油路,隔板油路用于将流体输送至进油孔,出油孔与进油孔对称设置,且进油孔中的流体能够通过机械油泵输送至出油孔;出油孔分别与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辅助出油管路连通,出油孔通过第一油路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减速器中的减速齿轮的油路中,出油孔通过第二油路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减速器中的电机的油路中,出油孔通过辅助出油管路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减速器中的行星减速齿轮组的油路中。通过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辅助出油管路的设置,能够合理分配流体的流向,避免损失流体,造成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隔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减速器的B-B的剖视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减速器的A-A的剖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的爆炸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的机械油泵的剖视图。
其中,
1、减速齿轮组;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2、行星减速齿轮组;21、太阳轮;211、管体;212、花键;22、行星轮;23、行星架;3、机械油泵;31、机械油泵内转子;32、机械油泵外转子;33、机械油泵限位环;34、机械油泵外壳;4、电机;5、壳体;6、隔板; 61、进油孔;62、出油孔;63、隔板油路;631、进油端口;64、第一油路;641、第一出油口;65、第二油路;651、第二出油口;66、第三油路;67、辅助出油管路;671、第一辅助出油管路;672、第二辅助出油管路;7、滤清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隔板6,包括进油孔61和出油孔62,进油孔61连接有隔板油路63,隔板油路63用于将流体输送至进油孔61,出油孔62与进油孔61对称设置,且进油孔61中的流体能够输送至出油孔62;出油孔62分别与第一油路64、第二油路65和辅助出油管路67连通,出油孔62通过第一油路64将流体输送至减速器中的减速齿轮,出油孔62通过第二油路65将流体输送至减速器中的驱动部件,出油孔62通过辅助出油管路67将流体输送至减速器中的行星减速齿轮组2。通过第一油路64、第二油路65和辅助出油管路 67的设置,能够合理分配流体的流向,避免损失流体,造成浪费的问题。
其中,出油孔62通过第一油路64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减速器中的减速齿轮组1的油路中,减速齿轮组1的油路与减速齿轮组1可以不是固定连接,只是为了将油路中的流体通向减速齿轮组1,只要能够对减速齿轮组1进行润滑和冷却即可,具体减速齿轮组1的油路的设计方式这里不做限制。出油孔62通过第二油路65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减速器中的电机4的油路中,电机4的油路与电机4可以不是固定连接。只是为了将油路中的流体通向电机4,只要能够对电机4进行润滑和冷却即可,具体电机4的油路的设计方式这里不做限制。出油孔 62通过辅助出油管路67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减速器中的行星减速齿轮组2的油路中,能够对行星减速齿轮组2进行润滑和冷却。因此隔板6能够合理的分配流体,针对性的对齿轮等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油孔62还连接有第三油路66,第三油路66 与第二油路65连通,出油孔62中的流体通过第三油路66流向第二油路65,然后流体再通过第二油路65流向连接于电机4的油路中,对电机4进行润滑和冷却。
其中,第三油路66与第二油路65交叉设置,并形成夹角,且夹角在60度到90度之间,主要是为了形成避让空间,由于连接于减速齿轮组1和电机4的油路(也可以为通向减速齿轮组1和电机4的油路)设置在设定位置,若第二管路直接与出油孔62连接则容易出现阻挡零部件的问题。
另外,第一油路64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出油口641,第一油路64 中的流体通过第一出油口641流向连接于减速器中的减速齿轮组1的油路中,由于减速齿轮组1的位置固定,通向(相当于连接于)减速齿轮组1的油路也固定,因此第一出油口641需要与通向(相当于连接于)减速齿轮组1的油路进口对应设置。第二油路65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油孔62,第二油路65中的流体通过第二出油口651流向连接于减速器中的电机4的油路中,由于电机4的位置固定,电机4的油路也固定,因此第二出油口651需要与电机4的油路的进口对应设置。由于通向(相当于连接于)减速齿轮组1和电机4的油路设置在固定位置,因此这里不做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油路63的侧壁设置进油端口631,进油端口631与减速器中的滤清器7连接,滤清器7中的流体通过进油端口 631流入隔板油路63,然后通过隔板油路63将流体输送至进油孔61,流体通过滤清器7进行过滤,能够提供滤清效率、降低流动阻力、能较长时间连续使用而无需保养。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6上设置多个避让孔,用于避让隔板6两侧的零部件,主要由于隔板6两侧的零部件存在相互连接的问题,因此需要在隔板6上形成避让孔。
图3-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减速器,包括电机4、壳体5 和隔板6,隔板6位于壳体5上,壳体5内部设置有减速齿轮组1和与减速齿轮组1传动连接的行星减速齿轮组2,减速齿轮组1包括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行星减速齿轮组2包括太阳轮21、行星轮22和行星架23;第二齿轮12通过花键212与太阳轮21连接,通过第二齿轮12带动太阳轮21转动。多个行星轮22分布在太阳轮21的外周,并与太阳轮21齿轮连接,通过太阳轮21带动行星轮22转动。行星架 23通过连杆与行星轮22连接,通过行星轮22带动行星架23,并通过行星架23将动力输出至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的输出端。
出油孔62中的流体流入第一油路64中,然后第一油路64通过第一出油口641流向连接于减速齿轮组1中的第一齿轮11的油路中;出油孔62中的流体流入第二油路65中,然后第二油路65通过第二出油口651输送至通向电机4的油路中;出油孔62中的流体流入辅助出油管路67中,通过辅助出油管路67将流体输送至通向减速器中的行星减速齿轮组2的油路中;通过第一油路64、第二油路65和辅助出油管路67的设置,能够合理分配流体的流向,避免损失流体,造成浪费的问题。
其中,行星减速齿轮组2包括管体211,至少部分管体211伸入至机械油泵内转子31的轴孔中与机械油泵内转子31固定连接,通过行星减速齿轮组2的转动带动管体211转动,然后管体211带动机械油泵内转子31转动,由此省去了机械油泵3的驱动机构,能够进一步地节省安装空间,提高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的紧凑性。管体211设置为中空结构,流体通过管体211流向行星减速齿轮组2,因此通过管体 211能够为行星减速齿轮组2供油,这样可以在进一步提高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的紧凑性的同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另外,管体211可以与行星减速齿轮组2固定连接,可以随着行星减速齿轮组2转动而转动。
另外,辅助出油管路67一端与出油孔62连通,另一端与管体211 相通,因此出油孔62中的流体通过辅助出油管路67流入管体211,然后管体211中的流体流向行星减速齿轮组2,为行星减速齿轮组2供油。
上述的辅助出油管路67包括第一辅助出油管路671和第二辅助出油管路672,第一辅助出油管路671和第二辅助出油管路672之间形成夹角,第二辅助出油管路672与出油孔62相连,第一辅助出油管路671 的出油口与管体211的进油口相通,使第一辅助出油管路671中的流体流入管体211中,第一辅助出油管路671主要通过喷射流体的方式将流体喷射到管体211中,通过管体211为行星减速齿轮组2供油,整体的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安装空间。
上述的第一辅助出油管路671可以与管体211同轴设置,第二辅助出油管路672与第三油路66连通,二者也可以为一条油路,其目的都是辅助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齿轮12得轴孔内设置有机械油泵3,避免机械油泵3安装在外部的空间,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的问题,整体的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结构紧凑。机械油泵3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机械油泵内转子31、机械油泵外转子32、机械油泵限位环33和机械油泵外壳34;机械油泵外转子32的内齿与机械油泵内转子31的外齿啮合,且通过机械油泵内转子31的转动,使内齿的齿面与外齿的齿面之间存在空间,使流体能够通过两个齿面形成的空间流过,机械油泵限位环33设置在机械油泵外转子32的外圈,并与机械油泵外转子32 间隙配合(该间隙非常小,相当于机械油泵限位环33和机械油泵外转子32抵接),使机械油泵外转子32与机械油泵限位环33之间存在摩擦力,因此当机械油泵外转子32转动时,也能带动机械油泵限位环33 转动。机械油泵限位环33位于机械油泵外壳34内部,且机械油泵限位环33与机械油泵外壳34间隙配合,使机械油泵外壳34能够相对机械油泵限位环33转动,以使机械油泵外转子32的几何中心转动180 度,实现机械油泵3正反转都能够供油。因此通过机械油泵3的设置,不仅能够实现正反转供油,而且还能够节省空间,使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更加紧凑。
其中,通过机械油泵内转子31和机械油泵外转子32的齿面之间形成的单元的体积变化,流体能够被抽吸或被排出。
另外,机械油泵3在第二齿轮12的带动下,从油底壳抽油,对整体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进行润滑和冷却。
上述的机械油泵外壳34与隔板6固定连接,且机械油泵内转子31 的几何中心位于进油孔61和出油孔62之间,通过机械油泵内转子31 的转动将进油孔61中的流体输送至出油孔62,然后出油孔62在将流体分别向第一油路64、第二油路65和第三油路66中输送。
上述的机械油泵限位环33的外圈设置有定位销(图中未显示),机械油泵外壳34的内圈设置有呈180度的定位槽(图中未显示),定位销被限定在定位槽内转动,当机械油泵外转子32的转动方向改变时,由于机械油泵外转子32和机械油泵限位环33之间存在摩擦力,机械油泵外转子32能够带动机械油泵限位环33转动,机械油泵限位环33 转动180度后在限位件和限位槽的作用下使机械油泵3限位相对于机械油泵外壳34静止,因此能够使机械油泵外转子32的几何中心转动 180度,实现机械油泵3正反转都能够供油。同时定位销设置在机械油泵限位环33的外圈,定位槽设置在机械油泵外壳34的内圈,能够节省空间。
上述的机械油泵限位环33设置为偏心环,定位销可以为凸起,定位槽可以为凹槽,凸起伸入到凹槽中,当机械油泵3限位随凸起转动 180度后,能够卡在凹槽的端部,使机械油泵限位环3333对于机械油泵外壳34静止,因此能够使机械油泵外转子32的几何中心转动180 度,实现机械油泵3正反转都能够供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隔板,用于与减速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油孔(61),所述进油孔(61)连接有隔板油路(63),所述隔板油路(63)用于将流体输送至进油孔(61);
出油孔(62),所述出油孔(62)与所述进油孔(61)对称设置,且进油孔(61)中的流体能够输送至所述出油孔(62);所述出油孔(62)分别与第一油路(64)、第二油路(65)和辅助出油管路(67)连通,所述出油孔(62)通过所述第一油路(64)将流体输送至减速器中的减速齿轮,所述出油孔(62)通过所述第二油路(65)将流体输送至减速器中的驱动部件,所述出油孔(62)通过所述辅助出油管路(67)将流体输送至减速器中的行星减速齿轮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62)还连接有第三油路(66),所述第三油路(66)与所述第二油路(65)连通,所述出油孔(62)中的流体通过所述第三油路(66)流向所述第二油路(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路(66)与所述第二油路(65)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60度到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64)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出油口(641),所述第一油路(64)中的流体通过所述第一出油口(641)流向连接于减速器中的减速齿轮组(1)的油路中;
所述第二油路(65)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油孔(62),所述第二油路(65)中的流体通过第二出油口(651)流向连接于减速器中的电机(4)的油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油路(63)的侧壁设置进油端口(631),所述进油端口(631)与减速器中的滤清器(7)连接,所述滤清器(7)中的流体通过进油端口(631)流入所述隔板油路(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上设置多个避让孔,用于避让所述隔板(6)两侧的零部件。
7.一种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4)、壳体(5)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隔板(6),所述隔板(6)位于所述壳体(5)上;
所述壳体(5)内部设置有减速齿轮组(1)和与所述减速齿轮组(1)传动连接的行星减速齿轮组(2),所述减速齿轮组(1)包括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所述行星减速齿轮组(2)包括太阳轮(21)、行星轮(22)和行星架(23);
所述出油孔(62)通过所述第一油路(64)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11)的油路中,所述出油孔(62)通过所述第二油路(65)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所述电机(4)的油路中,所述出油孔(62)通过所述辅助出油管路(67)将流体输送至连接于减速器中的行星减速齿轮组(2)的油路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2)的轴孔内设置有机械油泵(3),所述机械油泵(3)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机械油泵内转子(31)、机械油泵外转子(32)、机械油泵限位环(33)和机械油泵外壳(34);所述机械油泵内转子(31)通过管体(211)与所述太阳轮(21)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油泵外转子(32)的内齿与所述机械油泵内转子(31)的外齿啮合,且通过所述机械油泵内转子(31)的转动,将流体从所述进油孔(61)输送至所述出油孔(62),所述机械油泵限位环(33)设置在所述机械油泵外转子(32)的外圈,所述机械油泵限位环(33)位于所述机械油泵外壳(34)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管体(211)伸入至所述机械油泵内转子(31)的轴孔中与所述机械油泵内转子(31)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行星减速齿轮组(2)的转动带动所述机械油泵内转子(31)转动;
且所述管体(211)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流体通过所述管体(211)流向所述行星减速齿轮组(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11)的进油口与所述辅助出油管路(67)的出油口相通,使所述辅助出油管路(67)中的流体流入所述管体(211)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29320.1U CN214578759U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隔板及减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29320.1U CN214578759U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隔板及减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578759U true CN214578759U (zh) | 2021-11-02 |
Family
ID=78359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29320.1U Active CN214578759U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隔板及减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578759U (zh) |
-
2020
- 2020-11-30 CN CN202022829320.1U patent/CN2145787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81152B2 (ja) | 車両用オイルポンプ | |
US11465488B2 (en) | Lubricating oil supply structure | |
CN108501672A (zh) | 动力传动系统 | |
CN113272168B (zh) | 车辆用驱动装置 | |
CN107499119A (zh) | 一种集成式电动车用单排行星齿轮系两挡驱动系统 | |
CN103228954A (zh) |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 |
US11780319B2 (en) | Work vehicle electric drive assembly cooling arrangement | |
CN214578680U (zh) | 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及减速器 | |
JP4302704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駆動装置 | |
JP2011256969A (ja) | 駆動装置の潤滑装置 | |
WO2008039586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ubrication oil filtration in a sun pinion bore | |
AU2005241094B2 (en) | Improved lubrication in a transmission | |
CN116488396A (zh) | 行星减速电驱动装置 | |
CN214578759U (zh) | 隔板及减速器 | |
JP2017133564A (ja) | 車両用モータ駆動装置 | |
US20220099170A1 (en) | Gearwheel Arrangement | |
WO2017119240A1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CN112744291B (zh) | 一种液压马达和具有其的转向管柱 | |
CN110217096B (zh) | 液压轮毂马达驱动系统 | |
CN211144840U (zh) |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泵结构 | |
CN100526123C (zh) | 包括一个补充润滑系统的车辆传动装置 | |
CN113819230B (zh) | 无油泵的行星齿轮机构润滑结构 | |
CN114321341B (zh) | 一种分动箱润滑结构 | |
JP7627812B2 (ja) | ホイール式車両の走行装置 | |
CN211117398U (zh) | 一种以单电机同时带动驱动轮和叶轮的清洁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