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7763U - 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 - Google Patents

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7763U
CN214577763U CN202120386301.8U CN202120386301U CN214577763U CN 214577763 U CN214577763 U CN 214577763U CN 202120386301 U CN202120386301 U CN 202120386301U CN 214577763 U CN214577763 U CN 214577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thick bamboo
cooling
water inlet
submersibl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863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瑞静
温泉
李立欣
张旭华
郭兰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oyang Jinquan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oyang Jinquan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yang Jinquan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oyang Jinquan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863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77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7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77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潜水泵体、进水节以及潜水电机;所述进水节和潜水电机的外侧围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护筒,第一护筒的外侧围设有与第一护筒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二护筒,第二护筒与第一护筒之间形成第一降温进水通道,第一护筒与进水节之间以及第一护筒与潜水电机之间形成与第一降温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降温进水通道。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水流能够不断地从进入到第一降温进水通道和第二降温进水通道内,并且水流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水流在流经潜水电机附近时能够将热量吸收,再经过潜水泵体泵送出去,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对潜水电机进行散热,保证潜水电机能够持被续地冷却降温。

Description

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
背景技术
潜水电泵潜入井下水中或江河、湖泊、海洋水中以及其他场合水中工作,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起动前不需引水、不受吸程限制、不需要另设泵房、安装使用方便、性能可靠、效率较高、价格低廉、可节约投资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矿企业排水、城乡建筑排水、居民生活用水、城市或工厂污水污物处理等给排水工程。潜水电泵电动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叶轮旋转,对液体做功,使其能量增加,从而使液体由吸入池经过泵的过流部件输送到所要求的高处或要求一定压力的地方。
井用潜水电泵用于池塘、湖泊、大口井的水中时,如果井用潜水电泵直接放入水中使用,因潜水电机附近的水域处于静止状态,潜水电机产生的热量无法很好地散发出去,导致潜水电机的散热性不好,若通入潜水电机的电流过大时,还容易烧坏潜水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以解决目前的潜水电泵在水中使用时散热性不好的问题,以增强潜水电泵的散热性,延长潜水电泵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潜水泵体、用于进水的进水节以及用于驱动潜水泵体运作的潜水电机;所述进水节和潜水电机的外侧围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护筒,第一护筒的外侧围设有与第一护筒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二护筒,第二护筒与第一护筒之间形成第一降温进水通道,第一护筒与进水节之间以及第一护筒与潜水电机之间形成与第一降温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降温进水通道。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护筒的底端开口,第一护筒的顶端固定设置在进水节和潜水电机的交界处。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护筒的顶端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设置在潜水泵体的底端。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护筒的顶端开口,第一护筒的底壁与第二护筒的内壁底端之间以及第一护筒的外侧壁与第二护筒的内侧壁之间分别具有一定间距。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护筒的内侧壁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连接筋固定设置在第一护筒的外侧壁上。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进水节和潜水电机的外侧围设第一护筒、在第一护筒的外侧围设第二护筒的方式,使得装置整体两侧的水流依次经过第一降温进水通道、第二降温进水通道,再通过进水节进入到潜水泵体内。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水流能够不断地从进入到第一降温进水通道和第二降温进水通道内,并且水流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水流在流经潜水电机附近时能够将潜水电机附近的热量吸收,再经过潜水泵体泵送出去,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对潜水电机进行散热,保证潜水电机能够被持续地冷却降温,保证潜水电机不会出现烧毁的现象,大大地延长了潜水电机的使用寿命,有效地对潜水电机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潜水泵体,2、进水节,3、潜水电机,4、第一护筒,5、第二护筒,6、连接螺栓,7、连接筋,8、泥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结合图1至图2所示,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潜水泵体1、进水节2以及潜水电机3。
潜水泵体1包括泵壳、叶轮和水泵轴,叶轮固定设置在水泵轴上,水泵轴与潜水电机3的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联接,潜水电机3用于驱动潜水泵体1运作。泵壳的底端设置为进水口。进水节2设置在泵壳的进水口底端,用于进水,联轴器设置在进水节2内部。
进水节2和潜水电机3的外侧围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护筒4,第一护筒4的外侧围设有与第一护筒4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二护筒5,第二护筒5与第一护筒4之间形成第一降温进水通道,第一护筒4与进水节2之间以及第一护筒4与潜水电机3之间形成第二降温进水通道,第二降温进水通道与第一降温进水通道相连通,水流在第二降温进水通道和第一降温进水通道内的输送方向相反,输送方向呈弯折状,进一步加大了水流与潜水电机3的换热时间。进而当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泵水时,水流可依次通过第一降温进水通道和第二降温进水通道,再进入到进水节2内,流动的水流能够对潜水电机3进行降温。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第一护筒4设置为圆筒状,第一护筒4的底端开口,第一护筒4的顶端固定设置在进水节2和潜水电机3的交界处。潜水泵体1的泵壳底端可设置有连接法兰,第一护筒4的顶端通过连接螺栓6固定设置在潜水泵体1底端的连接法兰上。第一护筒4的内侧壁与进水节2和潜水电机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即第二降温进水通道。
第二护筒5设置为圆筒状,第二护筒5的顶端开口,第一护筒4的底壁与第二护筒5的内壁底端之间以及第一护筒4的外侧壁与第二护筒5的内侧壁之间分别具有一定间距,即第一降温进水通道。同时潜水电机3的底端与第二护筒5的内壁底端之间也具有一定间距,从此处流经的水流能够对潜水电机3的底端进行降温。
第二护筒5的内侧壁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连接筋7固定设置在第一护筒4的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上下两层连接筋7,每层连接筋7分别间隔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筋7呈水平状设置,相邻两连接筋7之间的角度为90°。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降温进水通道与第一降温进水通道对水流起到了导流、引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直接放入到河床上,第二护筒5插入到泥沙8内,装置整体竖向设置。位于装置整体两侧的水流被吸入到第一护筒4和第二护筒5之间的第一降温进水通道内,再经过第二降温进水通道从下而上进入到进水节2内,经过进水节2后被潜水泵体1进行泵送,图1中箭头方向即为水流方向。因水流能够不断地从进入到第一降温进水通道和第二降温进水通道内,并且水流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水流在流经潜水电机3附近时能够将潜水电机3附近的热量吸收,再经过潜水泵体1泵送出去,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对潜水电机3进行散热,保证潜水电机3能够被持续地冷却降温,保证潜水电机3不会出现烧毁的现象,大大地延长了潜水电机3的使用寿命。

Claims (5)

1.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潜水泵体(1)、用于进水的进水节(2)以及用于驱动潜水泵体(1)运作的潜水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节(2)和潜水电机(3)的外侧围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护筒(4),第一护筒(4)的外侧围设有与第一护筒(4)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二护筒(5),第二护筒(5)与第一护筒(4)之间形成第一降温进水通道,第一护筒(4)与进水节(2)之间以及第一护筒(4)与潜水电机(3)之间形成与第一降温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降温进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筒(4)的底端开口,第一护筒(4)的顶端固定设置在进水节(2)和潜水电机(3)的交界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筒(4)的顶端通过连接螺栓(6)固定设置在潜水泵体(1)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筒(5)的顶端开口,第一护筒(4)的底壁与第二护筒(5)的内壁底端之间以及第一护筒(4)的外侧壁与第二护筒(5)的内侧壁之间分别具有一定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筒(5)的内侧壁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连接筋(7)固定设置在第一护筒(4)的外侧壁上。
CN202120386301.8U 2021-02-20 2021-02-20 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77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86301.8U CN214577763U (zh) 2021-02-20 2021-02-20 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86301.8U CN214577763U (zh) 2021-02-20 2021-02-20 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7763U true CN214577763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16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8630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77763U (zh) 2021-02-20 2021-02-20 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7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77763U (zh) 双护筒下吸式潜水泵
CN203146429U (zh) 一种潜水电泵电机的内循环冷却装置
CN205423183U (zh) 便携式液压驱动潜水轴流泵
CN213016839U (zh) 一种新型全方位安装水陆两栖提水装置
CN209783024U (zh) 基于地下水流系统的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
CN201650783U (zh) 高效潜水泵
CN211370759U (zh) 一种防过热潜水电泵
CN210315445U (zh) 一种城市抽水蓄能电站
CN207701394U (zh) 一种潜水泵
CN102409633A (zh) 一种无能源自动排水机及其排水装置
CN206571698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智能控制潜水电泵
CN207454317U (zh) 一种高效高滤深井泵
CN218048101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水下污物粉碎装置
CN208380901U (zh) 一种密封性强的便于使用的潜水泵
CN201778947U (zh) 潮汐能发电装置
CN215890600U (zh) 一种潜水泵防干烧淋水降温系统
CN218624682U (zh) 一种高耐腐蚀的潜水泵
CN110397117A (zh) 一种使用单向贯流泵的双向贯流泵站
CN211082388U (zh) 一种潜水泵进水结构
CN205161616U (zh) 一种污水泵型多功能上下水层交流机
CN211973675U (zh) 无动力抽取潮间带地下海水装置
CN215595983U (zh) 一种水陆两用水泵冷却流道
CN209516834U (zh) 一种设有冷却结构的潜水电机
CN211177518U (zh) 一种水、地源热泵
CN212337668U (zh) 一种潜水泵电机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