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1669U - 一种防缠绕胶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缠绕胶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1669U
CN214571669U CN202120176985.9U CN202120176985U CN214571669U CN 214571669 U CN214571669 U CN 214571669U CN 202120176985 U CN202120176985 U CN 202120176985U CN 214571669 U CN214571669 U CN 214571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inding
adhesive
winding layer
tough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769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兰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heng Adhesiv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heng Adhesiv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heng Adhesiv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heng Adhesiv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769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71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1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16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缠绕胶带,涉及胶带制造技术的领域,其包括基层和胶粘层,胶粘层与基层粘接固定,基层背离胶粘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缠绕层,第一防缠绕层相互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加强槽,第一加强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基层的延伸方向,第一防缠绕层相对两侧的第一加强槽呈错位设置。本申请具有胶带不易相互缠绕粘接在一起,便于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缠绕胶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胶带制造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缠绕胶带。
背景技术
目前胶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胶带按它的功效可分为:高温胶带、双面胶带、绝缘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不同的功效适合不同的行业需求,胶带表面上涂有一层粘合剂,才能令胶带粘住物品,现有的胶带在撕开将要贴向附着物时,粘结面很容易因缠绕而附着在一起,需要将其撕开,然后在贴于附着物。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将附着在一起的胶带撕开不易操作且影响胶带粘接效果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胶带容易缠绕在一起,将附着在一起的胶带撕开不易操作且影响胶带粘接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缠绕胶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缠绕胶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缠绕胶带,包括基层和胶粘层,胶粘层与基层粘接固定,基层背离胶粘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缠绕层,第一防缠绕层相互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加强槽,第一加强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基层的延伸方向,第一防缠绕层相对两侧的第一加强槽呈错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缠绕层通过第一加强槽的设置,使得第一防缠绕层在垂直于基层延伸方向上不易产生弯折从而粘接贴合在一起,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因胶带自身粘接缠绕所引起的多余操作和对胶带自身粘接效果的影响,便于了胶带的使用,减少了胶带因缠绕分离产生的损害。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缠绕层背离基层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印面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印面层可以便于进行图案或文字等加工,能够便于提高胶带的美观性。
优选的,所述印面层与第一防缠绕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接层,第一粘接层与第一防缠绕层抵接适配,第一粘接层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印面层和第一防缠绕层固定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粘接层的设置,在保证胶带自身弯曲贴合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嵌合在第一加强槽内提高了与第一防缠绕层之间的粘接固定强度,从而提高了印面层与第一防缠绕层之间的粘接强度,使得胶带使用过程中,印面层不易与第一防缠绕层之间产生相互的脱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缠绕层靠近基层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增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韧层的设置,通过铜片自身的强度与第二粘接层的配合设置,提高了胶带的抗拉伸性能,使得胶带因自身产生缠绕粘接时,操作人员将粘接的胶带进行分离时,胶带自身不易因受到分离的拉伸力而产生损害,提高了胶带的使用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缠绕层与增韧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接层,第二粘接层与第一防缠绕层抵接适配,第二粘接层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增韧层和第一防缠绕层固定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粘接层与第一防缠绕层适配,提高了第二粘接层与第一防缠绕层的粘接固定强度,从而提高了增韧层与第二粘接层粘接固定的强度,同时也间接的提高了增韧层自身的抗拉伸强度。
优选的,所述增韧层背离第一防缠绕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缠绕层,第二防缠绕层相互背离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加强槽,第二防缠绕层相对两侧的第二加强槽呈错位设置,第二加强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加强槽的延伸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缠绕层通过第二加强槽的设置,使得第二防缠绕层在平行于基层延伸方向上不易产生弯折从而粘接贴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操作人员因胶带自身粘接缠绕所引起的多余操作和对胶带自身粘接效果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缠绕层与增韧层之间设置有第三粘接层,第三粘接层与第二防缠绕层抵接适配,第三粘接层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二防缠绕层和增韧层相对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粘接层的设置,在保证胶带自身弯曲贴合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嵌合在第二加强槽内提高了与第二防缠绕层之间的粘接固定强度,从而提高了增韧层与第二防缠绕层之间的粘接强度,使得胶带使用过程中,增韧层不易与第二防缠绕层之间产生相互的脱离。
优选的,所述基层靠近第二防缠绕层的一侧设置有突条,突条与第二加强槽抵接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突条的设置,能够提高基层对第二防缠绕层的支撑强度,减少了第二防缠绕层相对于基层产生的错位变形,从而使得胶带产生分层的现象,进而提高了胶带的使用强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第一防缠绕层和第二防缠绕层的设置,通过两个不同方向的抗弯曲配合,提高了胶带整体的多个方向的抗弯曲性能,减少了胶带的缠绕粘接,提高了胶带的使用便捷性;
2.增韧层和第二胶粘层的设置,提高了胶带整体的抗拉伸性能,使得胶带在缠绕粘接在一起,操作人员将其分离时,胶带不易因较大的拉伸力而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防缠绕胶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胶粘层;2、基层;21、突条;3、第二防缠绕层;31、第二加强槽;4、第三粘接层;5、增韧层;6、第二粘接层;7、第一防缠绕层;71、第一加强槽;8、第一粘接层;9、印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缠绕胶带。
参照图1,一种防缠绕胶带包括依次设置的胶粘层1、基层2、第二防缠绕层3、增韧层5、第一防缠绕层7和印面层9。第一防缠绕层7、第二防缠绕层3通过对两个不同方向的支撑效果,来减少胶带撕开后自身的缠绕现象。增韧层5的设置,提高了胶带自身的韧性和抗拉伸性,从而使得胶带粘接缠绕在一起后,对缠绕的胶带进行分离时,胶带不易因拉伸力较大而损坏。
参照图1,本实施例设置印面层9的材质为环氧树脂共聚物涂料层,印面层9可以便于进行图案或文字等加工,能够便于提高胶带的美观性。
参照图1,本实施例设置第一防缠绕层7的材质为透明硅胶包裹玻璃纤维制成,第一防缠绕层7相互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加强槽71,第一加强槽71延伸方向垂直于基层2的延伸方向,第一防缠绕层7相对两侧的第一加强槽71呈错位设置。第一防缠绕层7与印面层9之间设置有第一粘接层8,本实施例设置第一粘接层8的材质为聚丙烯,第一粘接层8将第一防缠绕层7与印面层9粘接固定起来,第一粘接层8与第一防缠绕层7抵接适配。第一防缠绕层7通过第一加强槽71的设置,使得第一防缠绕层7在垂直于基层2延伸方向上不易产生弯折从而粘接贴合在一起,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因胶带自身粘接缠绕所引起的多余操作和对胶带自身粘接效果的影响。第一粘接层8的设置,在保证胶带自身弯曲贴合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嵌合在第一加强槽71内提高了与第一防缠绕层7之间的粘接固定强度,从而提高了印面层9与第一防缠绕层7之间的粘接强度,使得胶带使用过程中,印面层9不易与第一防缠绕层7之间产生相互的脱离。
参照图1,本实施例设置增韧层5的材质为铜箔片,增韧层5靠近第一防缠绕层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粘接层6,本实施例设置第二粘接层6的材质为聚丙烯,第二粘接层6将增韧层5与第一防缠绕层7之间粘接固定,第二粘接层6与第一防缠绕层7抵接适配。增韧层5的设置,通过铜片自身的强度与第二粘接层6的配合设置,提高了胶带的抗拉伸性能,使得胶带因自身产生缠绕粘接时,操作人员将粘接的胶带进行分离时,胶带自身不易因受到分离的拉伸力而产生损害,提高了胶带的使用强度。
参照图1,本实施例设置第二缠绕层的材质为透明硅胶包裹玻璃纤维制成,第二防缠绕层3相互背离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加强槽31,第二防缠绕层3相对两侧的第二加强槽31呈错位设置,第二加强槽3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加强槽71的延伸方向。第二防缠绕层3通过第二加强槽31的设置,使得第二防缠绕层3在平行于基层2延伸方向上不易产生弯折从而粘接贴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操作人员因胶带自身粘接缠绕所引起的多余操作和对胶带自身粘接效果的影响。通过第一防缠绕层7和第二防缠绕层3的设置,从而多个方向整体减少了胶带自身产生缠绕粘接的情况,大大的提高了操作人员使用胶带的便捷性。
参照图1,第二防缠绕层3与增韧层5之间设置有第三粘接层4,本实施例设置第三粘接层4的材质为聚丙烯,第三粘接层4与第二防缠绕层3抵接适配,第三粘接层4将第二防缠绕层3与增韧层5之间粘接固定。第三粘接层4的设置,在保证胶带自身弯曲贴合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嵌合在第二加强槽31内提高了与第二防缠绕层3之间的粘接固定强度,从而提高了增韧层5与第二防缠绕层3之间的粘接强度,使得胶带使用过程中,增韧层5不易与第二防缠绕层3之间产生相互的脱离。
参照图1,基层2靠近第二防缠绕层3的一侧设置有突条21,突条21与基层2一体成型制成,突条21与第二加强槽31抵接适配,本实施例设置基层2的材质为PVC膜,本实施例设置胶粘层1的材质为聚丙烯。突条21的设置,能够提高基层2对第二防缠绕层3的支撑强度,减少了第二防缠绕层3相对于基层2产生的错位变形,使得胶带产生分层的现象,进而提高了胶带的使用强度。
通过上述依次设置的第二防缠绕层3和第一防缠绕层7,通过两个垂直方向的第二加强槽31和第一加强槽71,能够减少胶带在各个方向的弯折现象,从而减少了胶带因弯折贴合粘接在一起的现象,减少了操作人员将粘接在一起的胶带撕开的现象,提高了操作人员操作的便捷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缠绕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2)和胶粘层(1),胶粘层(1)与基层(2)粘接固定,基层(2)背离胶粘层(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缠绕层(7),第一防缠绕层(7)相互背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加强槽(71),第一加强槽(7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基层(2)的延伸方向,第一防缠绕层(7)相对两侧的第一加强槽(71)呈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缠绕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缠绕层(7)背离基层(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印面层(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缠绕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印面层(9)与第一防缠绕层(7)之间设置有第一粘接层(8),第一粘接层(8)与第一防缠绕层(7)抵接适配,第一粘接层(8)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印面层(9)和第一防缠绕层(7)固定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缠绕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缠绕层(7)靠近基层(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增韧层(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缠绕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缠绕层(7)与增韧层(5)之间设置有第二粘接层(6),第二粘接层(6)与第一防缠绕层(7)抵接适配,第二粘接层(6)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增韧层(5)和第一防缠绕层(7)固定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缠绕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层(5)背离第一防缠绕层(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缠绕层(3),第二防缠绕层(3)相互背离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加强槽(31),第二防缠绕层(3)相对两侧的第二加强槽(31)呈错位设置,第二加强槽(3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加强槽(71)的延伸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缠绕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缠绕层(3)与增韧层(5)之间设置有第三粘接层(4),第三粘接层(4)与第二防缠绕层(3)抵接适配,第三粘接层(4)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二防缠绕层(3)和增韧层(5)相对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缠绕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2)靠近第二防缠绕层(3)的一侧设置有突条(21),突条(21)与第二加强槽(31)抵接适配。
CN202120176985.9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防缠绕胶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71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6985.9U CN214571669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防缠绕胶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6985.9U CN214571669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防缠绕胶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1669U true CN214571669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70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7698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71669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防缠绕胶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1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71669U (zh) 一种防缠绕胶带
CN211699514U (zh) 一种超强粘蓄电池专用商标纸
CN212647747U (zh) 一种具有哑光透明膜的光银龙标签纸
CN211410347U (zh) 一种尿管引流固定装置
CN210481267U (zh) 一种水盾折叠贴膜
CN213924599U (zh) 一种支撑膜和柔性显示面板
CN219371428U (zh) 一种提升绑定效果的fpc结构以及显示模组
CN215947175U (zh) 一种3d曲面剥离柔性内防爆膜
CN220724712U (zh) 一种纸张及标签
CN213680512U (zh) 一种可拉伸胶带
CN214967669U (zh) 一种易撕贴
CN216972397U (zh) 防变形泡棉胶带结构
CN218041982U (zh) 一种fpc软硬结板传压用三合一离型膜
CN215049845U (zh) 一种抗拉伸的pet复合膜
CN212010127U (zh) 一种弹性薄膜标签
CN215707409U (zh) 反光胶纸
CN214188774U (zh) 一种无污染的聚丙烯薄膜
CN21409893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不干胶标签纸
CN213739279U (zh) 具体错位包边式保护层的指示灯背胶膜
CN218665886U (zh) 一种不易脱落的贴纸
CN210151014U (zh) 一种泡棉胶粘带
CN212046531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粘式包书皮
CN101011305A (zh) 引流管固定胶贴
CN216547643U (zh) 用于手机生产加工的屏蔽铝箔
CN215799298U (zh) 一种合成纸薄膜不干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