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1410U - 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1410U
CN214571410U CN202120677886.9U CN202120677886U CN214571410U CN 214571410 U CN214571410 U CN 214571410U CN 202120677886 U CN202120677886 U CN 202120677886U CN 214571410 U CN214571410 U CN 214571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tank
river channel
zone
arranged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78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屠华斌
魏俊
朱少博
周小勇
雷曦
叶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78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71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1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1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须对老城区进行大面积开挖、工程量较少、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的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及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布置于河道内的污水管道系统,污水管道系统连接河道两岸住户的污水排放口,该污水管道系统连接提升泵池,并经提升泵池连接A2OA‑MBR生化池,A2OA‑MBR生化池的出水口经过滤区连通河道,该A2OA‑MBR生化池的污泥排放口连通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内上部经回流管连通所述提升泵池。

Description

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适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河道中的水体多被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污染物污染,污水已是我国各城市河道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在城市排水及污水治理方面,长期致力于研究污水处理技术,而对城市排水体制方面的关注极少。尤其是在老城区中存在污水乱排导致河道水体黑臭这一现象非常严重。
老城区地下管线基本成型,地面建筑拥挤,路面狭窄,河道周边分布众多居民点,居民点分散,污水收集困难,生活污水的综合生活污水管网不到位,生活污水随意排入到河道中,其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氨氮、总磷、总氮等物质严重影响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从根本上破坏掉水体的生态平衡。
若新建污水管道将住户的污水全部接驳则存在破坏道路、破坏道路景观、土方挖填方量大,甚至涉及房屋拆迁等问题,施工难度极大,投资较高。考虎到现实的因素,一般很多城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多数老城区排水体制仍将是处于合流制和分流制并存的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须对老城区进行大面积开挖、工程量较少、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的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布置于河道内的污水管道系统,污水管道系统连接河道两岸住户的污水排放口,该污水管道系统连接提升泵池,并经提升泵池连接A2OA-MBR生化池,A2OA-MBR生化池的出水口经过滤区连通河道,该A2OA-MBR生化池的污泥排放口连通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内上部经回流管连通所述提升泵池。
所述污水管道系统具有污水主干管和污水收集支管,其中污水主干管设置于河道内并沿河道挡墙布置,污水主干管沿线设有若干与其连通的检查井,所述污水收集支管与河道两岸住户的污水排放口连接并接驳入检查井中。
所述污水主干管采用砼方包,污水主干管下方的河道底部打入有若干用于支撑污水主干管的预制方桩。
所述污水主干管与河道挡墙之间的河道底部打入有松木桩,污水主干管砼方包与河道挡墙之间采用沙土回填且高度与方包混凝土顶齐平;所述污水主干管砼方包的远离河道挡墙侧采用块石抛填碾压。
所述检查井采用预制混凝土检查井,检查井下方的河道底部打入有若干用于支撑检查井的预制方桩。
所述A2OA-MBR生化池具有厌氧区、缺氧区I、好氧区、缺氧区II和MBR膜池区。
所述MBR膜池区采用中空纤维柱状浸入式膜组件;所述好氧区和MBR膜池区分别采用鼓风机进行曝气充氧。
所述缺氧区I回流200%至厌氧区,所述MBR膜池区回流500%至好氧区,所述好氧区回流350%至缺氧区I和缺氧区II。
所述的过滤区包含第一滤料区、第二滤料区和第三植物滤区,其中第一滤料区内为细砂石,该第一滤料区顶部连通所述A2OA-MBR生化池的出水口,第一滤料区下部经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滤料区下部;所述第二滤料区内为活性炭,该第二滤料区与第三植物滤区之间经溢流堰分隔。
一种所述的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的截污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河道周边住户排放的污水经污水管道系统进入到提升泵池;
污水在潜污泵的作用下提升至A2OA-MBR生化池;
污水依次进入到A2OA-MBR生化池的厌氧区、缺氧区I、好氧区、缺氧区II和MBR膜池区,通过脱氮除磷后出水。
MBR膜池区出水进到过滤区,经过滤区过滤达标后的污水进入到河道;
MBR膜池区浓缩产生的污泥排放至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上部清液回流至提升泵池,污泥浓缩池中储存的污泥定期由车子抽运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污水管道系统将沿河污水进行收集并通过生化池以及膜处理,将污水中的氨氮、总氮以及总磷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河道。本实用新型将污水管道系统布置于河道内,无须对老城区进行大面积开挖,克服老城区河道两侧住户乱排污水,而又无法对密集房屋地下的管网进行改造的现实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系统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中污水管道布置立面图。
图4为实施例中A2OA-MBR生化池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过滤区详图。
1、河道;101、河道挡墙;2、污水管道系统;201、污水主干管;202、检查井;203、污水收集支管;3、预制方桩;4、松木桩;5、沙土;6、提升泵池;7、A2OA-MBR生化池;701、厌氧区;702、缺氧区I;703、好氧区;704、缺氧区II;705、MBR膜池区;8、过滤区;801、第一滤料区;802、隔墙;803、第二滤料区;804、溢流堰;805、第三植物滤区;806、溢流墙;9、污泥浓缩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述,本实施例为一种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具有污水管道系统、提升泵池、A2OA-MBR生化池、过滤区和污泥浓缩池等。
本实施例中污水管道系统布置于河道内,无须对老城区进行大面积开挖。污水管道系统包括污水主干管、污水收集支管、检查井和截流井等,其中污水主干管设置于河道内并紧贴河道挡墙布置,污水主干管沿线设有若干与污水主干管连通的检查井,污水收集支管与河道两岸住户的污水排放口连接并接驳入检查井中;截流井依据合流管道若为方形暗涵则为堰式截流井,若为圆形管道则采用槽式截流井。
本例中污水主干管管径一般DN300~DN500之间,采用一定的设计坡度为1‰~3‰之间,以使污水向提升泵池汇集。如图3所示,污水主干管采用砼方包,污水主干管砼方包下方的河道底部打入有若干相邻间距相等,尺寸为150×150,长度10m的预制方桩,以支撑污水主干管砼方包。检查井为预制混凝土检查井,检查井下方河道底部梅花状打入有预制方桩,以支撑检查井。
本实施例在污水主干管与河道挡墙之间的河道底部打入尺寸
Figure BDA0003005272780000041
长度6-8米的密排松木桩,污水主干管砼方包与河道挡墙之间采用沙土回填直至高度与污水主干管砼方包顶齐平。污水主干管砼方包的远离河道挡墙侧采用块石抛填碾压,以防止淤泥。
本实施例中污水主干管连接提升泵池,以将污水管道系统收集的污水汇集到提升泵池中。提升泵池中包括池体和潜污泵,池体的进水口设置格栅,潜污泵采用带刀叶轮。
本例中提升泵池的出水口连接A2OA-MBR生化池的进水口,A2OA-MBR生化池为一体化设备中的厌氧区、缺氧区I、好氧区、缺氧区II和MBR膜池区依次相邻布置。MBR膜池区采用中空纤维柱状浸入式膜组件,好氧区和MBR膜池区分别采用鼓风机进行曝气充氧。缺氧区I回流200%至厌氧区,所述MBR膜池区回流500%至好氧区,好氧区回流350%至缺氧区I和缺氧区II。
本实施例中A2OA-MBR生化池的出水口连通过滤区并经过滤区连通河道,过滤区包含沿污水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滤料区、第二滤料区和第三植物滤区,第一滤料区与第二滤料区之间经隔墙分隔,第二滤料区和第三植物滤区之间经溢流堰分隔,第三植物滤区与河道之间经溢流墙分隔,隔墙、溢流堰、溢流墙高度依次降低。其中第一滤料区内为细砂石,该第一滤料区顶部为进水口连通A2OA-MBR生化池的出水口,第一滤料区内具有细砂石,该第一滤料区下部经开设于隔墙上出水口连通第二滤料区下部,第一滤料区与第二滤料区之间的出水口处安装一筛网;第二滤料区内具有活性炭;第三植物滤区主要种植芦苇、茭白等植被。
本例中污泥排放口连通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为地埋式,污泥浓缩池内上部经回流管连通提升泵池,其上清液直接回流至提升泵池。
本实施例的截污及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一下步骤:
a、当河道周边住户排放的污水进入到污水收集支管,若干污水收集支管中的污水汇流到污水主干管,最终污水进入到提升泵池;
b、污水在潜污泵的作用下提升至A2OA-MBR生化池;
c、进入A2OA-MBR生化池的污水依次进入到厌氧区、缺氧区I、好氧区、缺氧区II和MBR膜池区,通过脱氮除磷后出水(见图4)。
d、MBR膜池区出水进到过滤区,此时排水依次经过第一滤料区、第二滤料区和第三植物滤区,最终处理后达标的污水进入到河涌(见图5)。
e、MBR膜池区浓缩产生的污泥排放至污泥浓缩池;
f、污泥浓缩池内的上清液回流至提升泵池,储存的污泥定期由车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布置于河道内的污水管道系统,污水管道系统连接河道两岸住户的污水排放口,该污水管道系统连接提升泵池,并经提升泵池连接A2OA-MBR生化池,A2OA-MBR生化池的出水口经过滤区连通河道,该A2OA-MBR生化池的污泥排放口连通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内上部经回流管连通所述提升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道系统具有污水主干管和污水收集支管,其中污水主干管设置于河道内并沿河道挡墙布置,污水主干管沿线设有若干与其连通的检查井,所述污水收集支管与河道两岸住户的污水排放口连接并接驳入检查井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主干管采用砼方包,污水主干管下方的河道底部打入有若干用于支撑污水主干管的预制方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主干管与河道挡墙之间的河道底部打入有松木桩,污水主干管砼方包与河道挡墙之间采用沙土回填且高度与方包混凝土顶齐平;所述污水主干管砼方包的远离河道挡墙侧采用块石抛填碾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井采用预制混凝土检查井,检查井下方的河道底部打入有若干用于支撑检查井的预制方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2OA-MBR生化池具有厌氧区、缺氧区I、好氧区、缺氧区II和MBR膜池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池区采用中空纤维柱状浸入式膜组件;所述好氧区和MBR膜池区分别采用鼓风机进行曝气充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I回流200%至厌氧区,所述MBR膜池区回流500%至好氧区,所述好氧区回流350%至缺氧区I和缺氧区II。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区包含第一滤料区、第二滤料区和第三植物滤区,其中第一滤料区内为细砂石,该第一滤料区顶部连通所述A2OA-MBR生化池的出水口,第一滤料区下部经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滤料区下部;所述第二滤料区内为活性炭,该第二滤料区与第三植物滤区之间经溢流堰分隔。
CN202120677886.9U 2021-04-02 2021-04-02 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4571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7886.9U CN214571410U (zh) 2021-04-02 2021-04-02 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7886.9U CN214571410U (zh) 2021-04-02 2021-04-02 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1410U true CN214571410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57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7886.9U Active CN214571410U (zh) 2021-04-02 2021-04-02 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1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1042B (zh) 交替式组合湿地系统及高效去除城市尾水中氮磷的方法
CN106830506A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强化脱氮除磷生物滞留池
CN101412564B (zh)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深度净化的湿地工艺
CN103693745B (zh) 一种入河径流污染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399800B (zh) 一种河流湖泊径流污染梯级控制系统
CN1126955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CN102120677A (zh) 多级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系统及制作方法和污水处理方法
CN112127419A (zh) 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
CN111646645A (zh) 一种清水产流护坡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7806062A (zh)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生物过滤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CN214571410U (zh) 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761722Y (zh) 渗透式城市雨水排放设施
CN206328278U (zh) 集真空污水收集和a20污水处理于一体的节能治污系统
CN112960870A (zh) 沿河道布置的截污及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8689494A (zh) 一种生物膜多级反应设备
CN212129373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蓄积-导流系统
CN113356325B (zh) 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
CN216238901U (zh) 雨水调蓄池
CN219259733U (zh) 一种农村人工湿地系统模型
CN220165972U (zh) 一种家用小型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210528696U (zh)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
CN117049738A (zh) 一种多梯度水处理装置
CN114687432B (zh) 一种适用于径流污染控制的组合式雨水调蓄系统及方法
CN215137175U (zh) 地下抽水净化利用装置
CN219794066U (zh) 一种海绵城市地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