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66795U - 一种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66795U
CN214566795U CN202120527056.8U CN202120527056U CN214566795U CN 214566795 U CN214566795 U CN 214566795U CN 202120527056 U CN202120527056 U CN 202120527056U CN 214566795 U CN214566795 U CN 214566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op plate
panel
easy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270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Yiyouzi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iyouzi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iyouzi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iyouzi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270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66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66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66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包括由纸板折叠形成的盒体,盒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顶板、第二顶板、第三顶板和第四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依次连接在底板的边缘并在底板上方拼接成盒体的侧壁;第一顶板连接在第一侧板上,第二顶板连接在第二侧板上,第三顶板连接在第三侧板上,第四顶板连接在第四侧板上;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平行于底板且相互之间不重叠,第一顶板的第一侧边与第二顶板的第二侧边邻接,第二顶板的第三侧边与第三顶板的第四侧边邻接;第四顶板平行于底板且覆盖在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包装盒的厚度,节省仓储和/或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线上零售方式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降低包装成本、提高包装质量的问题。线上零售方式需要平台的集中仓储和配送,包装尺寸直接影响仓储空间和尾程运费,所以货物与包装盒的组合方式直接影响成本。而且,线上零售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批发和商超销售,传统的批发和商超销售通常将货物装入内包装盒,然后将多个内包装盒放入外包装箱,再将外包装箱整箱地配送到销售方,内包装盒主要偏向于店面展示以及用来包装成套产品,再由终端用户从商场、超市将货品带走,不需要直接地运输内包装盒,而线上零售采用内包装盒包装货物运输至终端用户时,还要考虑如何保持从仓库配送到终端客户过程中的包装完好无损,所以脱离外包装防护的内包装盒直接影响用户购物体验。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卡纸制作内包装盒,卡纸制成的内包装盒便于印刷,效果美观,但这种内包装盒不适合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破损,因而不适用于线上零售方式的配送。现有技术中也常采用具有插底结构的包装盒,插底结构增加了包装工序,提高了生产成本,包装盒的侧面需要使用胶水或打钉,不便于包装盒的分类回收和环境保护,且对于较厚的纸板,插底结构有重叠部分,又增加了包装盒外尺寸。
此外,对于可回收再生或需要退还的货品,现有的包装盒在开封时容易损坏,用户寄回货品时需要新的包材进行再包装,有时很难找到完全适合产品的包装盒,而且各种规格的包装盒在回收中心很难分类处理,所以内包装盒直接影响资源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盒,该包装盒能够降低货物的包装厚度,降低货物的仓储和/或配送成本。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括由纸板折叠形成的盒体,盒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顶板、第二顶板、第三顶板和第四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依次连接在底板的边缘并在底板上方拼接成盒体的侧壁;第一顶板连接在第一侧板上,第二顶板连接在第二侧板上,第三顶板连接在第三侧板上,第四顶板连接在第四侧板上;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平行于底板且相互之间不重叠,第一顶板的第一侧边与第二顶板的第二侧边邻接,第二顶板的第三侧边与第三顶板的第四侧边邻接;第四顶板平行于底板且覆盖在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包装盒还包括第一封闭结构和第二封闭结构,第一封闭结构用于在第一次包装时封闭盒体,第二封闭结构用于在拆开第一封闭结构后的第二次包装时封闭盒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封闭结构包括热缩膜,热缩膜密封地包覆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顶板、第二顶板、第三顶板和第四顶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封闭结构包括粘接层和易撕条,粘接层第设置在四顶板的下端,粘接层带有可撕开的保护膜,粘接层用于与第二顶板粘接或与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粘接;或者,第二顶板上端设有粘接层,粘接层带有可撕开的保护膜,粘接层用于与第四顶板粘接;易撕条设置在第四顶板上,易撕条沿从第一侧板指向第三侧板的方向延伸,易撕条相对于粘接层更靠近第四侧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粘接层和保护膜是在第四顶板的下端或第二顶板的上端粘接双面胶带而形成,双面胶带沿从第一侧板到第三侧板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易撕条是设置在第四顶板下端的拉线胶带,或者易撕条是在第四顶板上间隔切出的易撕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易撕条的末端设有易撕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之间形成通向盒体内部的缺口;当易撕条为拉线胶带时,拉线胶带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胶带边和第二胶带边,相对靠近第四侧板的第一胶带边位于缺口的上方,相对远离第四侧板的第二胶带边与第二顶板末端边缘齐平或位于缺口的上方;当易撕条为易撕线时,易撕线包括平行的第一易撕线和第二易撕线,相对靠近第四侧板的第一易撕线位于缺口的上方,相对远离第四侧板的第二易撕线与第二顶板末端边缘齐平或位于缺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纸板为瓦楞纸板;拉线胶带与瓦楞纸板的坑纹垂直或平行;易撕线与瓦楞纸板的坑纹垂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包装盒还包括印刷纸,印刷纸位于底板、第四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与热缩膜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分别均为直线、曲线或直线与曲线的组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顶板的从第二侧板指向第四侧板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1cm且小于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距离的1/2;第一顶板的从第一侧板指向第三侧板的方向上的长度、第三顶板的从第一侧板指向第三侧板的方向上的长度分别大于1cm且小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距离的小于1/2。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盒体用于包装由一个或多个产品组成的货物;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位于货物的最顶端周围,第四顶板与货物的最顶端相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包装盒的整体厚度比物流收费等级限定的厚度小0至1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顶板末端设有开口朝向第四侧板的凹口,凹口沿从第一侧板指向第三侧板的方向延伸,凹口用于容纳最顶端。或者,第二顶板包括相连接的支撑部和弯折部,支撑部与第二侧板连接并平行于底板,弯折部远离第二侧板并相对于支撑部向底板弯折,弯折部位于最顶端的一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侧板的两侧端和第三侧板的两侧端分别连接有插板,插板分别插入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的内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顶板的第五侧边和第三顶板的第六侧边分别与第四侧板邻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盒体展开后为一体成型的纸板。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纸板为E坑或F坑三层瓦楞纸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能够降低包装盒整体的外尺寸特别是厚度,从而降低货物的仓储和/或配送成本。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顶部由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不重叠地拼接形成一个支撑面,第四顶板再覆盖到支撑面上,形成美观的闭合的包装顶面。其中,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不重叠地拼接,避免了这些顶板之间相互重叠而导致包装盒整体的厚度增加,从而减少了包装盒整体的厚度。此外,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之间的侧边相互邻接,这种配合关系能够使得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从而提高了包装盒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使得包装盒容易组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在第一次包装时通过第一封闭结构封闭盒体,便于第一次运输,拆开第一封闭结构后可以通过第二封闭结构封闭盒体,便于包装盒重复利用于第二次包装和运输。更进一步地,第一封闭结构可以是热缩膜,热缩膜将盒体密封包装盒体,起到定型和防潮的作用。更进一步地,第二封闭结构包括在第二顶板或第四顶板上设置的带保护膜的粘接层、第四顶板上设置的易撕条,使得纸盒除了能够用于线上零售的货物包装配送,还能够再次利用于货物的回收再生或退还,具体地,生产或包装的厂商通常配有热缩包装设备,可以批量地自动化地实现货物的包装;终端客户收到货物后,由于此时第四顶板与其他顶板并无粘接关系,终端客户打开热缩膜,即可打开包装盒的盒体从而取出货物,当需要回收或退还货物时,终端客户可以使用同一个盒体,将货物放入盒体后,除去例如撕开保护膜,使得第二顶板与第四顶板粘接,从而形成了封闭的盒体,便于输送;当回收的厂商需要打开包装时,撕开易撕条即可打开盒体,从而取出货物。可见,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地实现盒体的多次利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盒体没有使用胶水和金属,便于分类回收和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第一实施例中盒体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第一实施例中盒体折好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第一实施例中盒体折好后打开第四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第二实施例中盒体折好后打开第四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第三实施例中盒体折好后打开第四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中货物用虚线表示。
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该包装盒尤其适用于线上零售方式的货物仓储和配送。该包装盒包括由纸板折叠形成的盒体,在本实施例中,盒体由一体成型的纸板制成,制作方便,容易折叠,可通过机械设备实现盒体的自动折叠、货物的自动放入和包装,减少工序。优选地,纸板为瓦楞纸板,例如,纸板可以是1.2mm厚度的F抗瓦楞纸板或2mm厚度的E抗瓦楞纸板,具有较薄的厚度和一定的抗压和缓冲性能。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具有足够强度的其他纸板来制作包装盒。
盒体包括底板10、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30、第三侧板40、第四侧板50、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第三顶板80和第四顶板90,其中,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30、第三侧板40和第四侧板50依次连接在底板10的边缘并在底板10上方拼接成盒体的侧壁。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0为长方形,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30、第三侧板40、第四侧板50依次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连接到底板10的四条边上,并且折好后基本上垂直于底板10,从而围成盒体的侧壁。
第一顶板60连接在第一侧板20上,第二顶板70连接在第二侧板30上,第三顶板80连接在第三侧板40上,第四顶板90连接在第四侧板50上。第一顶板60相对于第一侧板20弯折,第二顶板70相对于第二侧板30弯折,第三顶板80相对于第三侧板40弯折,第四顶板90相对于第四侧板50弯折,使得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第三顶板80和第四顶板90均平行于底板10。在本实用新型中,平行是指基本上平行的情形,容许纸板弯折或变形带来的合理偏差。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各个顶板、侧板等的位置关系除非特别说明,一般是指盒体折好且第四顶板90闭合时它们的相对位置。
第一顶板60的第一侧边61与第二顶板70的第二侧边71邻接,第二顶板70的第三侧边72与第三顶板80的第四侧边81邻接。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和第三顶板80是共面的,并通过侧边形成对接配合关系,相互之间没有重叠,第四顶板90覆盖在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和第三顶板80上。由于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和第三顶板80通常会直接覆盖到部分货物上,如果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和第三顶板80之间存在重叠,那么以第一顶板60和第二顶板70重叠处为例进行计算,盒体的厚度将至少会是底板10厚度、夹在底板10和第一顶板60之间的货物厚度、第一顶板60厚度、第二顶板70厚度、第四顶板90厚度之和。而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和第三顶板80没有重叠,减少了第一顶板60和第二顶板70重叠产生的一个纸板的厚度,从而降低了包装盒的外尺寸厚度。此外,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和第三顶板80之间的侧边邻接关系,对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和第三顶板80之间的位置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30和第三侧板40难以向盒体内移动,提高了盒体结构的稳定性。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和第三顶板80之间的侧边邻接关系还能够使得侧板和顶板容易对接配合从而更容易组装。
优选地,包装盒还包括热缩膜,热缩膜密封地包覆底板10、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30、第三侧板40、第四侧板50、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第三顶板80和第四顶板90。热缩膜是现有的薄膜包装材料,其具有较小的厚度,遇热会收缩,从而紧紧地包覆在盒体上,起到定型和保护作用。
优选地,第四顶板90的下端设有粘接层,粘接层带有可撕开的保护膜,撕开保护膜后可以将粘接层与第二顶板70粘接或者同时穿过第二顶板70的两个侧边与第一顶板60和第三顶板80的端部粘接。在本实施例中,粘接层和保护膜是在第四顶板90的下端粘接双面胶带91而形成,双面胶带91包括粘接层和保护膜,双面胶带91沿从第一侧板20到第三侧板30的方向延伸,使得双面胶带91能够更好地封闭第二顶板70和第四顶板90之间的开口。第四顶板90还包括易撕条92,易撕条92沿从第一侧板20指向第三侧板40的方向延伸,易撕条92相对于粘接层更靠近第四侧板50。如此设置,使得盒体除了能够用于线上零售的货物包装配送,还能够再次利用于货物的回收再生或退还。例如,生产或包装的厂商可以利用热缩包装设备批量地自动化地实现货物的包装;终端客户收到货物后,打开热缩膜,即可打开第四顶板90从而取出货物,当需要回收或退还货物时,终端客户可以使用同一个盒体,将货物放入盒体后,除去例如撕开双面胶带91的保护膜,使得第二顶板70与第四顶板90粘接,从而形成了封闭的盒体,便于输送;当回收的厂商需要打开包装时,撕开易撕条92即可打开盒体,从而取出货物。可见,本实施例实现了盒体的多次利用,便于货物的回收。而且盒体没有使用胶水和金属,双面胶带91的粘接层也易于除去,便于分类回收和环境保护。
优选地,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和第三顶板80之间形成通向盒体内部的缺口62,能够节省纸板,此外,如图3所示,缺口62还能够容纳货物100的最顶端101,从而降低盒体的厚度,货物100的最顶端101可以是货物100的顶面整面,也可以是货物100顶部凸起例如台阶式凸起的顶面。本实施例中的货物100可以是一个产品,也可以由多个产品例如成套产品组成,作为一个具体应用的例子,货物100可以是一组包括多种颜色的墨盒,用墨量大的墨盒体积较大、放置时最低端到最顶端的厚度较大,可以放置在缺口处,使得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和第三顶板80位于该厚度较大的墨盒的最顶端周围,第四顶板90与最顶端相邻,厚度较小的其他部位或厚度较小的其他墨盒可以放置到第一顶板60、第二顶板70和第三顶板80的下方,节省盒体的外尺寸。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货物厚度较小时也可以无需利用缺口处的空间。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货物整体厚度较大时也可以将所有货物放置在缺口对应的位置处。
优选地,易撕条92包括相互平行的通过压切打孔而形成的第一易撕线94和第二易撕线95,第一易撕线94和第二易撕线95可以是点状或短线状切口排列形成的点线或虚线状的易撕线。相对靠近第四侧板50的第一易撕线94穿过缺口62的上方,相对远离第四侧板50的第二易撕线95与第二顶板70末端边缘齐平或穿过缺口62的上方,使得撕开易撕条92并打开残留的部分第四顶板90后能够通过缺口62取出货物。优选地,第一易撕线94和第二易撕线9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瓦楞纸板的坑纹即瓦楞纸板坑纹中的坑部或凸部的延伸方向,使得易撕条92更容易撕开。优选地,易撕条92的末端设有易撕口96,便于从第四顶板90撕开易撕条92。
优选地,包装盒还包括印刷纸,印刷纸位于底板10、第四顶板90、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30、第三侧板40、第四侧板50中的至少一个与热缩膜之间。印刷纸可以用来印刷图案、文字等。包装盒也可以不包括印刷纸,图案、文字可以直接印刷在盒体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边61、第二侧边71、第三侧边72和第四侧边81分别均为直线。以第二顶板70与第二侧板30之间的连接线为参照,第二侧边71与连接线的夹角、第三侧边72与连接线的夹角可以是45°,也可以是大于0°且小于90°的任意的合适的角度,例如30°、60°等,只要实现相应侧边的邻接配合即可。
优选地,第二顶板70的从第二侧板30指向第四侧板50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1cm且小于第二侧板30和第四侧板50之间距离的1/2;第一顶板60的从第一侧板20指向第三侧板40的方向上的长度、第三顶板80的从第一侧板20指向第三侧板40的方向上的长度分别大于1cm且小于第一侧板20和第三侧板40之间距离的1/2。具体地,可以根据货物100的最顶端101的尺寸对缺口62的要求、顶板之间配合的结构稳定性、避免第四顶板90与其他顶板之间出现缝隙以及从节省纸板等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顶板的长度。
优选地,第一侧板20的两侧端和第三侧板40的两侧端分别连接有插板21,插板21分别插入到第二侧板30和第四侧板50的内侧,防止货物从侧板之间邻接处露出,并且在第四顶板90与第二顶板70粘接后,插板21夹在第四顶板90与底板10之间,如要从侧面拔出第一侧板20和第一顶板60或者第三侧板40和第三顶板70,插板21会与第四顶板90干涉,从而插板21还能够起到避免盒体从侧面松开。
优选地,第一顶板60的第五侧边63和第三顶板80的第六侧边82分别与第四侧板50邻接,从而提高结构稳定性,避免第四侧板50向盒体内移动。
优选地,包装盒的整体厚度比物流收费等级限定的厚度小0至1mm,从而使得包装盒能够包装较多的货物并同时按照较低的物流收费等级进行收费。例如亚马逊FBA物流中某一收费等级限定的最大厚度为20mm,本实施例的包装盒的整体厚度可以是19mm,当需要放置厚度更大的货物时,可以参考另一收费等级限定的最大厚度为28mm,本实施例的包装盒的整体厚度可以是27mm。
如图4所示,作为一个可替代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包装盒,区别在于第二顶板70末端设有开口朝向第四侧板50的凹口73,凹口73沿从第一侧板20指向第三侧板30的方向延伸,凹口73为容纳货物100的最顶端101提供更大的容纳空间。第一侧边61、第二侧边71、第三侧边72和第四侧边81分别均为弧线且相应地相互配合。双面胶带91粘接在第二顶板70上,用于实现第二顶板70与第四顶板90的粘接。本实施例的易撕条是设置在第四顶板90下端的拉线胶带93,拉线胶带93相对于纸板具有较高的强度,便于撕开易撕条。拉线胶带93的延伸方向与瓦楞纸板的坑纹即瓦楞纸板坑纹中的坑部或凸部的延伸方向垂直或平行。
如图5所示,作为一个可替代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包装盒,区别在于第二顶板70包括相连接的支撑部74和弯折部75(虚线所示),支撑部74与第二侧板30连接,弯折部75远离第二侧板30并相对于支撑部74向底板10弯折,弯折部75位于最顶端101的一侧。通过弯折部75来为容纳货物100的最顶端101提供更大的容纳空间,弯折部75还可以对最顶端101起到限位的作用。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盒,包括由纸板折叠形成的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顶板、第二顶板、第三顶板和第四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依次连接在所述底板的边缘并在所述底板上方拼接成所述盒体的侧壁;所述第一顶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顶板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三顶板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上,所述第四顶板连接在所述第四侧板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三顶板平行于所述底板且相互之间不重叠,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二侧边邻接,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三顶板的第四侧边邻接;
所述第四顶板平行于所述底板且覆盖在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三顶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装盒还包括第一封闭结构和第二封闭结构,所述第一封闭结构用于在第一次包装时封闭所述盒体,所述第二封闭结构用于在拆开所述第一封闭结构后的第二次包装时封闭所述盒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封闭结构包括粘接层和易撕条;
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第四顶板的下端,所述粘接层带有可撕开的保护膜,所述粘接层用于与所述第二顶板粘接或与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三顶板粘接;或者,所述第二顶板上端设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带有可撕开的保护膜,所述粘接层用于与所述第四顶板粘接;
所述易撕条设置在所述第四顶板上,所述易撕条沿从所述第一侧板指向所述第三侧板的方向延伸,所述易撕条相对于所述粘接层更靠近所述第四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层和所述保护膜是在所述第四顶板的下端或所述第二顶板的上端粘接双面胶带而形成,所述双面胶带沿从所述第一侧板到所述第三侧板的方向延伸;
所述易撕条是设置在所述第四顶板下端的拉线胶带,或者所述易撕条是在所述第四顶板上间隔切出的易撕线;所述易撕条的末端设有易撕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三顶板之间形成通向所述盒体内部的缺口;所述纸板为瓦楞纸板;
当所述易撕条为拉线胶带时,所述拉线胶带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胶带边和第二胶带边,相对靠近所述第四侧板的第一胶带边位于所述缺口的上方,相对远离所述第四侧板的第二胶带边与所述第二顶板末端边缘齐平或位于所述缺口的上方;所述拉线胶带与所述瓦楞纸板的坑纹垂直或平行;
当所述易撕条为易撕线时,所述易撕线包括平行的第一易撕线和第二易撕线,相对靠近所述第四侧板的第一易撕线位于所述缺口的上方,相对远离所述第四侧板的第二易撕线与所述第二顶板末端边缘齐平或位于所述缺口的上方;所述易撕线与所述瓦楞纸板的坑纹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封闭结构包括热缩膜,所述热缩膜用于密封地包覆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二顶板、所述第三顶板和所述第四顶板;
所述包装盒还包括印刷纸,所述印刷纸位于所述底板、所述第四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热缩膜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分别均为直线、曲线或直线与曲线的组合;
所述第二顶板的从所述第二侧板指向所述第四侧板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1cm,且小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之间距离的1/2;
所述第一顶板的从所述第一侧板指向所述第三侧板的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三顶板的从所述第一侧板指向所述第三侧板的方向上的长度分别大于1cm,且小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之间距离的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用于包装由一个或多个产品组成的货物;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三顶板位于所述货物的最顶端周围,所述第四顶板与所述货物的最顶端相邻;
所述包装盒的整体厚度比物流收费等级限定的厚度小0至1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顶板末端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四侧板的凹口,所述凹口沿从所述第一侧板指向所述第三侧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凹口用于容纳所述最顶端;
或者,所述第二顶板包括相连接的支撑部和弯折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并平行于所述底板,所述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二侧板并相对于所述支撑部向所述底板弯折,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最顶端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的两侧端和所述第三侧板的两侧端分别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的内侧;
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五侧边和所述第三顶板的第六侧边分别与所述第四侧板邻接;
所述盒体展开后为一体成型的纸板;所述纸板为E坑或F坑三层瓦楞纸板。
CN202120527056.8U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包装盒 Active CN214566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7056.8U CN214566795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7056.8U CN214566795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66795U true CN214566795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19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27056.8U Active CN214566795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66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80736B2 (en) Easily displayable shipping container
GB2296234A (en) Carton for packaging cut sheets of paper
CN101754903A (zh) 用于糖果的改进的包封式包装容器
US11414251B2 (en) Re-seal label and container with re-seal label
US8181788B2 (en) Recloseable, folding container and blank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214566795U (zh) 一种包装盒
CN117242009A (zh) 消费产品包装件
JP2011016571A (ja) 包装用箱
CN212710477U (zh) 包装箱
CN209757779U (zh) 一种快速开箱自动成型纸箱
CN213139387U (zh) 一种去塑易开型包装箱
CN209777019U (zh) 一种三次循环包装纸箱
JP2003221068A (ja) 家庭紙用薄葉紙パック集合体の梱包方法
CN110884748A (zh) 可反复使用三次的快递纸箱和加工方法
CN110182435A (zh) 一种包装盒
CN217533604U (zh) 一种防盗环保型可再利用包装纸箱
CN217865317U (zh) 一种便于运输及携带的可循环快递包装箱及其箱坯
CN215044495U (zh) 一种抗磨损蜂窝纸板包装箱
CN212074686U (zh) 一纸成型的分割空间的快递包装箱
CN211365284U (zh) 可反复使用三次的快递纸箱
CN209939200U (zh) 一种快速开箱全盖的可循环使用的防盗纸箱
CN216233574U (zh) 一种包装箱
CN220189140U (zh) 一种标签及包装盒
CN209796094U (zh) 一种新型快递纸箱
CN217456772U (zh) 免胶带包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