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52518U - 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52518U
CN214552518U CN202021042792.6U CN202021042792U CN214552518U CN 214552518 U CN214552518 U CN 214552518U CN 202021042792 U CN202021042792 U CN 202021042792U CN 214552518 U CN214552518 U CN 214552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odorization
stage
district
area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27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尚龙
陈欣义
庞兆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uangs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uangs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uangs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uangs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427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52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52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52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本体,除臭箱本体的内顶部设有填料管,内底部设有多孔气体分布板,所述除臭箱本体的内部分为一级除臭区和二级除臭区,所述一级除臭区与二级除臭区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一级除臭区和二级除臭区中均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多孔气体分布板形成一级填料区、二级填料区和通气区,所述除臭箱本体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废气入口且位于一级除臭区的上方,所述除臭箱本体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排气口且位于二级除臭区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级微生物填料中形成的微生物活动层,利用优势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光解作用和氧化分解恶臭物质,以达到对有机废气进行除臭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有机废气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能够引起人体厌恶或不愉快感觉的挥发性物质,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器官而被感知的一种嗅觉污染。工业有机废气来源广泛,有畜牧业养殖场、屠宰场、石油化工、喷漆、橡胶、制革厂、农肥、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产生的有机废气种类可达上万种,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的有硫化氢、三甲胺、甲醛以及苯、甲苯、苯乙烯等挥发性芳香族化合物。工业有机废气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危害多种组织器官,其中卤代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具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已经被许多国家政府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生物法是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新技术,已被各国专家公认为一种主流的、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有机废气污染末端治理技术。
工业有机废气污染治理技术有:吸收、吸附、焚烧、氧化、以及生物法等,吸收法利用水或吸收剂去除排放气体中易溶于水的成分的方法,要消耗大量的水和化学试剂,并且对设备的腐蚀较为严重,不适合用于高度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处理。吸附法常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使有机废气的污染物从气相转移到固相,但污染物并没有被彻底地去除,在其解吸附时又重新释放到环境当中去,造成二次污染。燃烧是在高温下通过充分燃烧有机废气,将其转化为CO2和H2O,但同时会产生SOx、NOx以及其它由于不完全燃烧而形成的毒性更强的污染物。相对于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生物法处理工艺具有设备安装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运行稳定、效率高等优点,且能源消耗一般是物理化学法的1/4~1/10。其原理是:①废气首先同水接触进入水相,洗涤水可循环利用;②废气成分在浓度差的推动下,进一步扩散至介质周围的生物膜;③微生物吸附吸收废气污染物,将其作为自身代谢所需的能源或碳源物质利用,从而彻底降解或转化为CO2和H2O等简单的无机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通过多级微生物填料中形成的微生物活动层,利用优势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光解作用和氧化分解恶臭物质,以达到对有机废气进行除臭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本体,所述除臭箱本体的内顶部设有填料管,所述除臭箱本体的内底部设有多孔气体分布板,所述除臭箱本体的内部分为一级除臭区和二级除臭区,所述一级除臭区与二级除臭区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一级除臭区和二级除臭区中均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多孔气体分布板形成一级填料区、二级填料区和通气区,所述除臭箱本体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废气入口且位于一级除臭区的上方,所述除臭箱本体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排气口且位于二级除臭区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填料管的底面设有若干个旋转喷头且分别位于所述一级填料区、所述二级填料区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除臭箱本体的顶面设有检修盖一和两个检修盖二,所述检修盖一位于所述一级填料区的上方,两个所述检修盖二分别位于所述一级填料区、二级填料区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除臭箱本体的后侧面设有两个检修盖二、排空管和排水管且排空管和排水管均位于后侧面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一级填料区中设有中孔陶粒填料,所述二级填料区中设有生物填料支撑架,所述生物填料支撑架上设有细孔陶粒填料。
优选地,所述二级填料区的填料孔隙率小于所述一级填料区的填料孔隙率。
优选地,所述通气区的通气速率为2-4mL/s。
优选地,废气在所述一级填料区和所述二级填料区的停留时间为5-10s。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所述除臭箱本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与除臭箱本体的内顶壁具有一定的距离供废气流通,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与除臭箱本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多孔气体分布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新型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通过设置一级除臭区和二级除臭区,废气经过一级生物除臭吸附、分解后的有机废气,此时残留的是少量的气溶胶态有机污染物以及相当一部分气态有机污染物,再进入二级除臭区,二级除臭区的填料与一级不一样,二级填料区的密度比较高,孔隙率小,可以吸附更多的气态有机污染物,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吸附,除臭效果更好;通过设置填料管和旋转喷头,旋转喷头进行喷淋添加微生物,使微生物可以不断补充到一级及二级生物填料中,满足处理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臭箱本体,2-填料管,3-多孔气体分布板,4-一级除臭区,5-二级除臭区,6-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一级填料区,9-二级填料区,10-通气区,11-废气入口,12-排气口,13-旋转喷头,14-检修盖一,15-检修盖二,16-排空管,17-排水管,18-生物填料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本体1,所述除臭箱本体1的内顶部设有填料管2,所述除臭箱本体1的内底部设有多孔气体分布板3,所述除臭箱本体1的内部分为一级除臭区4和二级除臭区5,所述一级除臭区4与二级除臭区5之间设有第一隔板6,所述一级除臭区4和二级除臭区5中均设有第二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和多孔气体分布板3形成一级填料区8、二级填料区9和通气区10,所述除臭箱本体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废气入口11且位于一级除臭区4的上方,所述除臭箱本体1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排气口12且位于二级除臭区5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新型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通过设置一级除臭区4和二级除臭区5,废气经过一级生物除臭吸附、分解后的有机废气,此时残留的是少量的气溶胶态有机污染物以及相当一部分气态有机污染物,再进入二级除臭区5,二级除臭区5的填料与一级不一样,二级填料区9的密度比较高,孔隙率小,可以吸附更多的气态有机污染物,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吸附,除臭效果更好;设置多孔气体分布板3,可以使废气均匀分布进入一级除臭区4和二级除臭区5中,提高除臭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模式,类似集装箱模式设计,可以模块化,装备化,根据废气处理量的不同需求进行组装、拼装,可以按照本实施例的原理依次组装三级、四级或者更多级生物除臭区进行除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填料管2的底面设有若干个旋转喷头13且分别位于所述一级填料区8、所述二级填料区9的上方。通过设置填料管2和旋转喷头13,旋转喷头13进行喷淋添加微生物,使微生物可以不断补充到一级及二级生物填料中,满足处理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臭箱本体1的顶面设有检修盖一14和两个检修盖二15,所述检修盖一14位于所述一级填料区8的上方,两个所述检修盖二15分别位于所述一级填料区8、二级填料区9的上方。设置检修盖一14和检修盖二15方便维修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臭箱本体1的后侧面设有两个检修盖二15、排空管16和排水管17且排空管16和排水管17均位于后侧面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填料区8中设有中孔陶粒填料,所述二级填料区9中设有生物填料支撑架18,所述生物填料支撑架18上设有细孔陶粒填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填料区9的填料孔隙率小于所述一级填料区8的填料孔隙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区10的通气速率为2-4mL/s。
在本实施例中,废气在所述一级填料区8和所述二级填料区9的停留时间为5-10s。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6的底部与所述除臭箱本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6的顶部与除臭箱本体1的内顶壁具有一定的距离供废气流通,所述第二隔板7的顶部与除臭箱本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7的底部与所述多孔气体分布板3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有机废气由废气入口11进入一级除臭区4的通气区10,从一级填料区8的底部经过多孔气体分布板3均匀分配气量,废气均衡地与生物填料接触,在汽液均匀混合下,在液膜接触交换下,气态的污染物或者气溶胶态的污染物经过液膜进入液态中,再由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吸附、分解、降解去除,此时在一级除臭区4中,有机废气中的绝大部分气溶胶态的有机物在此被吸附,去除,同时去除的还有一部分气态的有机污染物;废气进入二级除臭区5,由二级填料区9的底部经过多孔气体分布板3均匀分配气量,废气均衡地与生物填料接触,二级除臭区5的填料与一级不一样,二级填料区9的密度比较高,孔隙率小,可以吸附更多的气态有机污染物,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吸附,除臭效果更好,最后由排气口12排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箱本体的内顶部设有填料管,所述除臭箱本体的内底部设有多孔气体分布板,所述除臭箱本体的内部分为一级除臭区和二级除臭区,所述一级除臭区与二级除臭区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一级除臭区和二级除臭区中均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多孔气体分布板形成一级填料区、二级填料区和通气区,所述除臭箱本体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废气入口且位于一级除臭区的上方,所述除臭箱本体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排气口且位于二级除臭区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管的底面设有若干个旋转喷头且分别位于所述一级填料区、所述二级填料区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箱本体的顶面设有检修盖一和两个检修盖二,所述检修盖一位于所述一级填料区的上方,两个所述检修盖二分别位于所述一级填料区、二级填料区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箱本体的后侧面设有两个检修盖二、排空管和排水管且排空管和排水管均位于后侧面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填料区中设有生物填料支撑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所述除臭箱本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与除臭箱本体的内顶壁具有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与除臭箱本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多孔气体分布板连接。
CN202021042792.6U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 Active CN214552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2792.6U CN214552518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2792.6U CN214552518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52518U true CN214552518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13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2792.6U Active CN214552518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525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2314A (zh) * 2020-06-08 2020-09-18 广东广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2314A (zh) * 2020-06-08 2020-09-18 广东广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42649U (zh) 组合式一体化除臭设备
CN202778234U (zh) 一种组合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103341318A (zh) 恶臭污染物废气的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04147921B (zh) 一种生物过滤‑活性炭联合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与方法
CN111228984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臭气收集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
CN110772913A (zh) 一种废气治理装置
CN211328836U (zh) 一种厨余垃圾废气治理装置
CN101011591A (zh) 复合微生物和纳米复合载体处理恶臭气体的方法及装置
CN214552518U (zh) 一种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
CN203540330U (zh) 恶臭污染物废气的处理设备
KR20230107822A (ko) 악취 또는 유해 가스 제거 또는 저감용 반응기
CN111871182A (zh) 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芬顿联合生物滤池系统
CN201366110Y (zh) 气固两相臭气净化装置
CN216987074U (zh) 一种可降解有害气体的生物净化装置
CN111672314A (zh) 一种新型多级升流式生物除臭装置
CN202778233U (zh) 新型空气处理器
CN214233476U (zh) 一种高效过滤的废气处理设备
KR100764558B1 (ko) 타워형 분리식 바이오필터
CN210473600U (zh) 一种气体净化除臭装置
CN210620387U (zh) 一种双效脱氮除磷装置
CN203886402U (zh) Uv高效光触催化工业废气除味装置
CN210964644U (zh) 一体化氧化除臭装置
CN202237793U (zh) 光化学除臭设备
CN219744429U (zh) 一种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处理装置
CN212942284U (zh) 一种除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room 602, Room 601, building 3, No. 232 Kezhu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uangs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room 602, Room 601, building 3, No. 232 Kezhu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uangs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