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50566U - 一种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50566U
CN214550566U CN202022673993.2U CN202022673993U CN214550566U CN 214550566 U CN214550566 U CN 214550566U CN 202022673993 U CN202022673993 U CN 202022673993U CN 214550566 U CN214550566 U CN 214550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esthetic
gas
pipe
patien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739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宜衡
贺李娴
胡啸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Priority to CN2020226739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50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50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50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其结构包括:患者呼吸接口、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第一气体输送管、第一气体混合腔、限流阀、被动限流管道以及氧气源。所述患者呼吸接口为目标患者供气和排气;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和所述氧气源分别与第一气体混合腔相连通,再经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连接至所述患者呼吸接口;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与第一气体混合腔之间设置所述限流阀和所述被动限流管道,所述限流阀设置于所述被动限流管道的上游,采用手动阀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和、渐进的吸入麻醉气体输送系统,避免因麻醉气体浓度瞬时升高造成的呛咳反应、呼吸循环抑制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保障吸入麻醉的安全性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
背景技术
吸入麻醉是一种常见的全身麻醉方式。吸入麻醉剂(如七氟烷、异氟烷等)主要以气体形式通过肺通气摄取和排除,麻醉深度易于调控,且由于其麻醉镇痛效果强、呼吸循环抑制轻等优点,因而在全身麻醉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针对吸入麻醉工具的研发主要集中在面罩的改良方面,如发明专利“防漏麻醉面罩”(申请号201010228941.2)公开了一种防漏的麻醉面罩,该面罩通过增加防漏气囊的设计,使得面罩更加紧贴于患者面部达到防漏、避免麻醉气体污染的目的。然而,这些针对于性能方面的设计往往缺乏人性化的考虑,没有更多地关注使用者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实际上,在吸入麻醉剂的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麻醉药剂进入呼吸道的初期,麻醉气体浓度骤然升高,这往往会对气道产生明显的刺激,引起呛咳、屏气等表现,在儿童可能诱发更为强烈的刺激性反应,加重患者紧张和不适;同时麻醉过深还可引起呼吸循环抑制等并发症,这些因素均使得吸入麻醉的安全性与舒适度大打折扣。然而,当前鲜有基于这方面考虑而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吸入麻醉给药系统的设计与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入式的麻醉给药装置,其通过温和、渐进的吸入麻醉剂释放和气流输送,不仅能够实现对患者的麻醉,而且能够避免因吸入麻醉剂瞬时增高造成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呛咳反应、呼吸循环抑制等),保障吸入麻醉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舒适性,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提供更人性化的手术体验。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式麻醉给药系统包括:患者呼吸接口、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第一气体输送管、第一气体混合腔、被动限流管道以及氧气源。
所述患者呼吸接口与目标患者的口鼻相通或者覆盖所述目标患者的口鼻,为所述目标患者供气和排气;
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和所述氧气源分别与第一气体混合腔的输入端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气体混合腔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患者呼吸接口;
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与第一气体混合腔之间设置所述被动限流管道,所述被动限流管道包括管道和多个弹性翅片,所述弹性翅片交错地设置于所述管道内侧,与管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锐角的开口方向朝向管道的上游,所述弹性翅片的尺寸小于管道的内截面。
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被动限流管道侧部还包括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具有单独的控制阀门,当需要为患者实施高流量吸入麻醉时,打开所述控制阀门,即可输送平稳、渐进的吸入麻醉剂气流。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与所述患者呼吸接口相连通,用于排气。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中设置有向外开启的单向阀。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患者呼吸接口为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的侧缘与人体的颜面部轮廓相匹配,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和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分别与所述呼吸面罩相连通。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中设有麻醉剂挥发罐,所述麻醉剂挥发罐中存储有吸入麻醉剂,所述吸入麻醉剂包括七氟醚或异氟烷。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氧气瓶的输出端接双叉管,所述双叉管的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相连通,所述双叉管的第二分支与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相连通。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挥发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双叉管的第二分支相连,所述出气管连通至所述气体混合腔。
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入麻醉剂给药装置,可以提供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吸入麻醉气体限流方式。如果仅仅采用主动式流量阀,医护人员开启流量阀的瞬间将会导致吸入麻醉剂供应的迅速增加。考虑到不同患者的适应性,吸入麻醉剂浓度的突然增大很容易导致患者的不适。而本实用新型的吸入麻醉剂流量控制系统采用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因此,当流量阀打开的瞬间,由于麻醉气体供应侧压力的短时增大,将会导致被动限流管道中弹性翅片的展开,进而实现对麻醉气体的阻挡。由于弹性翅片并不会将管道堵死,所以当两侧压力逐渐趋于平衡时,弹性翅片由于弹性的作用会趋于回调,进而将被动限流管道开放,实现对麻醉药剂供应量的被动限流,从而为患者提供平稳的吸入麻醉剂气流供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的被动限流管道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的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描述的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包括:患者呼吸接口1、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2、第一气体输送管3、第一气体混合腔4、控制阀5、被动限流管道6以及氧气源7。
患者呼吸接口1与目标患者的口鼻相通或者覆盖所述目标患者的口鼻,进而为所述目标患者供气和排气。患者呼吸接口可以采用常规的呼吸面罩,呼吸面罩的侧缘与人体的面部形状相匹配。呼吸接口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呼吸面罩、气管插管等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气体输送管路可以采用双管形式或者单管双支路的形式。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气体输送管路包括第一气体输送管3和第二气体输送管8,二者分别与呼吸接口1相连通,一路用于供气,一路用于排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体输送管3用于为患者提供氧气(或空气)以及吸入麻醉气体,第二气体输送管路8用于排气,并且优选地,第二气体输送管路8将排出气体输送至气体回收装置或气体过滤装置9,以便吸附患者呼出气体中可能掺杂的吸入麻醉气体以及其他杂质。
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2和所述氧气瓶7分别与第一气体混合腔4的输入端口相连通。气体混合腔4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3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一气体输送管3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患者呼吸接口1。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2输出的麻醉气体在第一气体混合腔4中与氧气充分混合,进而降低麻醉气体的浓度并且避免麻醉气体在管路中的局部蓄积。
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2与第一气体混合腔4之间设置流量控制阀5和被动限流管道6,流量控制阀5采用常用的电子阀门或者其他阀门,流量控制阀5分为若干流量等级,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所需流量等级对阀门进行调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被动限流管道6包括管道101和多个弹性翅片102,所述弹性翅片102交错地设置于所述管道内侧,与管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锐角的开口方向朝向管道的上游,所述弹性翅片102的尺寸小于管道101的内截面。被动限流管道6的直径小于麻醉剂供给管路的尺寸。当医护人员打开麻醉剂挥发装置2的流量控制阀5时,若开阀角度过大,则麻醉气体供给侧的压力瞬间增大,并且由于被动限流管道6的尺寸相对更狭窄,使得管道101内的压力增大,推动弱弹性的弹性翅片102朝向反方向运动,对麻醉气体的流动形成阻碍,减小麻醉药剂的通过量,同时由于多个弹性翅片交错,可以进一步被动限制麻醉药剂的通过量,然后通过第一气体混合腔4对麻醉气体再次稀释,从而降低麻醉药剂的含量百分比,达到被动限流的目的,进而为患者提供平稳的麻醉气流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弹性翅片为薄的弱弹性材料,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翅片的厚度和弹性可以根据麻醉剂挥发装置内的压强和输出气流的大小决定,以在相应气流下能够被吹动为准。
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在被动限流管道旁侧设置旁路管道,该旁路管道设置单独的控制阀,初始状态下旁路管道的阀门闭合。
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第一气体输送管和第二气体输送管中分别设置单向阀,第一气体输送管内的单向阀仅能朝向呼吸接口方向开启,第二气体输送管中的单向阀仅能向外开启,即朝向呼吸接口反方向。
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可以采用市售的常用挥发性麻醉剂供给装置。比如,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可以包括麻醉剂挥发罐、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双叉管的第二分支相连,所述出气管连通至所述气体混合腔。麻醉剂挥发罐中存储有吸入麻醉剂,所述吸入麻醉剂包括七氟醚或异氟烷。为了加快挥发速度可以在挥发罐下方或周围设置加热装置。
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氧气源的输出端连接双叉管13,所述双叉管13的第一分支与气体输送管相连通,双叉管的第二分支与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2相连通。在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2中设置预混合腔体14,首先将氧气与吸入麻醉剂进行预混合,以对麻醉剂进行第一次稀释,同时还可以增加腔体内的压强。然后,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2与流量控制阀5、限流管路6相连通,再输送至第一气体混合腔4,在第一气体混合腔内4与更大量的氧气混合后,最后经由第一气体输送管3输送至患者呼吸接口1。
氧气源中储存有氧气,可以采用高压氧气瓶或者医用气体氧气端口来提供氧气,并安装有减压阀,用于对输出氧气进行减压。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给药系统还包括流量计,所述流量计安装在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2的下游,对患者吸入的氧气与麻醉剂混合气体量进行计量。
面罩的边缘还可以设置密封装置,用于保证面罩置于颜面部时的密封。密封装置可以采用硅胶、橡胶或其他形式的密封垫,以便保证患者佩戴时的舒适性和密封性。
虽然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患者呼吸接口、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第一气体输送管、第一气体混合腔、限流阀、被动限流管道以及氧气源,
所述患者呼吸接口与目标患者的口鼻相通或者覆盖所述目标患者的口鼻,为所述目标患者供气和排气;
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和所述氧气源分别与第一气体混合腔的输入端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气体混合腔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患者呼吸接口;
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与第一气体混合腔之间设置所述限流阀和所述被动限流管道,所述限流阀设置于所述被动限流管道的上游,采用手动阀门,所述被动限流管道包括管道和多个弹性翅片,所述弹性翅片交错地设置于所述管道内侧,与管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锐角的开口方向朝向管道的上游,所述弹性翅片的尺寸小于管道的内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限流管道侧部还包括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具有单独的控制阀门,当需要为患者实施高流量吸入麻醉时,打开所述控制阀门,即可输送平稳、渐进的吸入麻醉剂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体输送管,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与所述患者呼吸接口相连通,用于排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中设置有向外开启的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患者呼吸接口为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的侧缘与人体颜面部轮廓相匹配,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和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分别与所述呼吸面罩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中设有吸入麻醉剂挥发罐,所述吸入麻醉剂挥发罐中存储有吸入麻醉剂,所述吸入麻醉剂包括七氟烷或异氟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源的输出端接双叉管,所述双叉管的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相连通,所述双叉管的第二分支与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式麻醉剂供给装置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挥发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双叉管的第二分支相连,所述出气管连通至所述气体混合腔。
CN202022673993.2U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 Active CN214550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3993.2U CN214550566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3993.2U CN214550566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50566U true CN214550566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58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73993.2U Active CN214550566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50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23704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supplying gases to an airway
US4248218A (en) Gas administration scavenging mask
US6863069B2 (en) Nasal ventilation interface
US4265239A (en) Gas scavenging exhaust system
JP2009533199A5 (zh)
JPH09108353A (ja) 人工呼吸装置用の気管チューブ及び装置
JP2000225191A (ja) 治療用ガス投入用呼吸マスク
US2005017838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umidification of inspired gases
CN111110969A (zh) 一种呼吸机气路控制装置
CN214550566U (zh) 一种渐进式吸入麻醉剂给药系统
US8001966B1 (en)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supply system to nasal cannula
AU20073321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 fluid to a patient
CN216022537U (zh) 双向通气结构及可调节吸入氧浓度的给氧装置
CN213252237U (zh) 一种自动调节氧气流量的鼻导管
CN211611180U (zh) 一种呼吸机气路控制装置
CN106310481A (zh) 一种供氧式免注射麻醉装置
WO2020135062A1 (zh) 使进入呼吸道气体浓度恒定且无呼吸阻力的气体吸入装置
EP4247465A1 (en)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 circuit
CN113633861A (zh) 双向通气结构及可调节吸入氧浓度的给氧装置
JPH08317981A (ja) 気管チューブまたはマスク使用の自発呼吸患者への酸素濃度調節可能な酸素供給装置
WO2023035340A1 (zh) 口罩辅助器
CN219307614U (zh) 一种带咳痰功能的呼吸机系统及呼吸机
CN215309459U (zh) 麻醉机气路系统及麻醉机
CN220938744U (zh) 一种鼻塞式饱和吸氧系统
CN211798106U (zh)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