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3472U - 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3472U
CN214543472U CN202120675961.8U CN202120675961U CN214543472U CN 214543472 U CN214543472 U CN 214543472U CN 202120675961 U CN202120675961 U CN 202120675961U CN 214543472 U CN214543472 U CN 214543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t plate
plate
cable
fixing
concav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59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磊
梁安文
张明
李红芳
刘浩宇
魏维
段永龙
王继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cun Coal Mine Of Shanxi L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cun Coal Mine Of Shanxi L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cun Coal Mine Of Shanxi L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cun Coal Mine Of Shanxi L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59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3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3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3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包括第一弯板、配套板、固定卡、第一凹块、第一导轮、第二凹块、第二导轮、第一扇形板组、第二扇形板组和固定杆,所述第一弯板右侧底端通过合页与第二弯板右侧顶端活动连接,所述配套板贯穿开设有配套孔,所述第二弯板左侧焊接固定有螺母,所述固定卡两侧贯穿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凹块内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固定有第一轴承,该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设置有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通过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连接形状呈桶状,从而将电缆保护于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内部避免机组前进、后退、拐弯等特殊环节经常出现设备挤压电缆,造成机电事故。

Description

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掘工作面机组与转载连接处电缆的走位及吊挂一直是管理的难点,在机组前进、后退、拐弯等特殊环节经常出现设备挤压电缆,造成机电事故;一方面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方面造成停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通过的组前进、后退、拐弯等特殊环节经常出现设备挤压电缆,造成机电事故;一方面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方面造成停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包括第一弯板、配套板、固定卡、第一凹块、第一导轮、第二凹块、第二导轮、第一扇形板组、第二扇形板组和固定杆,所述第一弯板右侧底端通过合页与第二弯板右侧顶端活动连接,所述配套板贯穿开设有配套孔,且配套板右侧通过焊接与第一弯板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板左侧焊接固定有螺母,所述固定卡两侧贯穿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卡底部通过焊接与第一弯板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块内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固定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导轮贯穿固定销,且第一导轮通过固定销与第一轴承内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块底部与第二弯板内部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凹块内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导轮贯穿固定销,且第二导轮通过固定销与第二轴承内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块底部与第一弯板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扇形板组内槽镶嵌固定有第一橡胶垫组,且第一扇形板组底端与第二弯板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扇形板组内槽镶嵌固定有第二橡胶垫组,且第二扇形板组底端与第一弯板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贯穿固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与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连接形状呈“工”字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块设置有2个,且第二凹块关于第一弯板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块最顶端比第一凹块最顶端超出1.5-3cm。
优选的,所述第一扇形板组外圆直径比第二弯板内圆直径小于1.5-2cm。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固定孔和螺母构成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旋转角度范围为0-3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
(1)设置有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通过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连接形状呈桶状,从而将电缆保护于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内部避免机组前进、后退、拐弯等特殊环节经常出现设备挤压电缆,造成机电事故;
(2)设置有固定卡,通过固定卡将整体装置安装于转载外部下方,方便将电缆铺设、走位时,直接经过保护装置,起到了防护作用,并且电缆铺设时直接安设在防护装置中,使之位置固定,并与机组和装载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了电缆掉落、游动而造成被挤压的现象;
(3)设置有第一凹块和第二凹块,通过第一凹块和第二凹块内部安装的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从而改变电缆经过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内部距离长度从而使整体电缆处于水平状态,避免机组和装载移动过程中,造成电缆掉落或者游动从而使电缆造成被挤压的现象;
(4)设置有第一橡胶垫组和第二橡胶垫组,通过第一橡胶垫组和第二橡胶垫组对电缆表面分别与第一扇形板组和第二扇形板组起到隔离效果,避免电缆表面直接与第一扇形板组、第二扇形板组、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接触造成机组和装载移动过程中电缆与第一扇形板组、第二扇形板组、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出现相对摩擦运动从而容易磨损电缆表面,依次存在安全隐患和机电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弯板,2、第二弯板,3、配套板,4、配套孔,5、螺母,6、固定卡,7、固定孔,8、第一凹块,9、第一安装槽,10、第一轴承,11、第一导轮,12、固定销,13、第二凹块,14、第二安装槽,15、第二轴承,16、第二导轮,17、第一扇形板组,18、第一橡胶垫组,19、第二扇形板组,20、第二橡胶垫组,21、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弯板1右侧底端通过合页与第二弯板2右侧顶端活动连接,配套板3贯穿开设有配套孔4,且配套板3右侧通过焊接与第一弯板1左侧固定连接,第二弯板2左侧焊接固定有螺母5,固定卡6两侧贯穿开设有固定孔7,且固定卡6底部通过焊接与第一弯板1顶端固定连接,固定卡6与第一弯板1和第二弯板2连接形状呈“工”字形,通过固定卡6方便将第一弯板1和第二弯板2安装于转载外部下方,方便将电缆铺设、走位时,直接经过第一弯板1和第二弯板2内部,起到了防护作用,并且使电缆与机组和装载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了电缆掉落、游动而造成被挤压的情况,同时固定卡6与第一弯板1和第二弯板2连接形状呈“工”字形不仅体现三者之间连接的简单性,同时体现三者之间连接的对称性和美观性,第一凹块8内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9,第一安装槽9内部固定有第一轴承10,第一导轮11贯穿固定销12,且第一导轮11通过固定销12与第一轴承10内环固定连接,第一凹块8底部与第二弯板2内部顶端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凹块13内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4,第二安装槽14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15,第二导轮16贯穿固定销12,且第二导轮16通过固定销12与第二轴承15内环固定连接,第二凹块13底部与第一弯板1内部顶端固定连接,第二凹块13设置有2个,且第二凹块13关于第一弯板1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二凹块13设置个数根据第一凹块8设置个数进行相对应设备,从而改变电缆经过第一弯板1和第二弯板2内部距离长度使整体电缆处于水平状态,避免机组和装载移动过程中,造成电缆掉落或者游动而使电缆造成被挤压的现象,同时第二凹块13设置有两个不仅体现整体的实用性还体现第二凹块13与第一弯板1内部的对称性和美观性,第二凹块13最顶端比第一凹块8最顶端超出1.5-3cm,通过第二凹块13最顶端比第一凹块8最顶端相差的距离差从而改变电缆通过第一弯板1和第二弯板2内部路径距离使电缆于第一弯板1和第二弯板2内部处于弯曲形状从而保证第一弯板1和第二弯板2两侧外部的电缆均处于水平状态,依次避免机组前进、后退、拐弯等特殊环节经常出现设备挤压电缆,造成机电事故,如果第二凹块13最顶端比第一凹块8最顶端相差的距离过大就造成第一导轮11和第二导轮16对电缆进行弯曲挤压从而容易损坏电缆的正常使用寿命,所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将第二凹块13最顶端比第一凹块8最顶端超出1.5cm,第一扇形板组17内槽镶嵌固定有第一橡胶垫组18,且第一扇形板组17底端与第二弯板2内部两侧固定连接,第一扇形板组17外圆直径比第二弯板2内圆直径小于1.5-2cm,这样是方便将第一扇形板组17焊接固定于第二弯板2内部,如果第一扇形板组17外圆直径比第二弯板2内圆直径过大就造成第一扇形板组17只能焊接固定于第二弯板2外部两侧,这样不仅使用整体装置时容易造成手与第一扇形板组17底部和两侧接触从而造成手部受伤的情况,同时第一扇形板组17固定于第二弯板2外部两侧这样影响整体装置的外部美观,所以避免这样的情况第一扇形板组17外圆直径比第二弯板2内圆直径小于1.5cm,第二扇形板组19内槽镶嵌固定有第二橡胶垫组20,且第二扇形板组19底端与第一弯板1内部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杆21贯穿固定孔7与螺母5螺纹连接,固定杆21、固定孔7和螺母5构成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旋转角度范围为0-360°,通过手动旋转固定杆21从而使固定杆21与螺母5进行连接和分离,方便对安装于第一弯板1和第二弯板2内部电缆进行安装和分离,并且整体旋转机构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连接简洁明了,同时整体旋转机构零件设置成本较低方便进行频繁更换,依次保证整体旋转机构的灵活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先手动握住第一弯板1和第二弯板2施加一定向上的推力,此时固定卡6顶端与转载外部下方卡合连接,接着手动将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孔7,同时通过辅助工具紧固固定螺栓将整体固定卡6固定于转载外部下方,依次手动握住固定杆21施加一定的旋转力,此时固定杆21于配套孔4内部旋转运动,并且固定杆21与螺母5旋转分离,此时固定杆21底部与配套板3顶端接触,依次第二弯板2受自身重力与第一弯板1分离,再次手动握住电缆施加一定向上的推力,此时电缆向上运动与第二导轮16内部底端接触,并且电缆两侧上方与第二橡胶垫组20接触,接着手动握住第二弯板2施加一定向上的推力,此时第二弯板2带动第一凹块8向上运动,第一凹块8带动第一导轮11同向运动,当第一导轮11内部顶端与电缆底部接触时,此时第一橡胶垫组18与电缆底部两侧接触,接着再次手动握住固定杆21施加一定的旋转力,此时固定杆21于配套孔4内部旋转运动,并且固定杆21与螺母5旋转接触,当第一弯板1和第二弯板2闭合时停止旋转固定杆21,当电缆需要走位时,此时电缆分别带动第一导轮11和第二导轮16运动,第一导轮11运动过程中带动固定销12运动,固定销12带动第一轴承10运动,并且第二导轮16运动过程中同样带动固定销12运动,固定销12带动第二轴承15运动,当电缆走位停止时此时第一导轮11和第二导轮16停止运动,这就完成整个操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包括第一弯板(1)、配套板(3)、固定卡(6)、第一凹块(8)、第一导轮(11)、第二凹块(13)、第二导轮(16)、第一扇形板组(17)、第二扇形板组(19)和固定杆(21),其特征在于:
第一弯板(1),所述第一弯板(1)右侧底端通过合页与第二弯板(2)右侧顶端活动连接,所述配套板(3)贯穿开设有配套孔(4),且配套板(3)右侧通过焊接与第一弯板(1)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板(2)左侧焊接固定有螺母(5),所述固定卡(6)两侧贯穿开设有固定孔(7),且固定卡(6)底部通过焊接与第一弯板(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块(8)内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9),所述第一安装槽(9)内部固定有第一轴承(10),所述第一导轮(11)贯穿固定销(12),且第一导轮(11)通过固定销(12)与第一轴承(10)内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块(8)底部与第二弯板(2)内部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凹块(13)内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4),所述第二安装槽(14)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15),所述第二导轮(16)贯穿固定销(12),且第二导轮(16)通过固定销(12)与第二轴承(15)内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块(13)底部与第一弯板(1)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扇形板组(17)内槽镶嵌固定有第一橡胶垫组(18),且第一扇形板组(17)底端与第二弯板(2)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扇形板组(19)内槽镶嵌固定有第二橡胶垫组(20),且第二扇形板组(19)底端与第一弯板(1)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21)贯穿固定孔(7)与螺母(5)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6)、第一弯板(1)和第二弯板(2)连接形状呈“工”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块(13)设置有2个,且第二凹块(13)关于第一弯板(1)中心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块(13)最顶端比第一凹块(8)最顶端超出1.5-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板组(17)外圆直径比第二弯板(2)内圆直径小于1.5-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1)、固定孔(7)和螺母(5)构成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旋转角度范围为0-360°。
CN202120675961.8U 2021-04-02 2021-04-02 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 Active CN214543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5961.8U CN214543472U (zh) 2021-04-02 2021-04-02 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5961.8U CN214543472U (zh) 2021-04-02 2021-04-02 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3472U true CN214543472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71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5961.8U Active CN214543472U (zh) 2021-04-02 2021-04-02 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3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86068B2 (en) Auxiliary transportation and support system used after rapid excavation
CN108316067B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用柔性轨道系统
CN103485717A (zh) 一种四臂全液压锚杆锚索钻车
CN105863513A (zh) 一种水平钻机
CN113216836B (zh) 履带式底盘模块及锚杆钻车
CN201915826U (zh) 一种钻进系统及钻进设备
CN110656899A (zh) 自动找正与复位装置及液压钳体
CN104373147A (zh) 一种折叠伸缩式巷道液压支架及使用方法
CN214543472U (zh) 综掘工作面转载与机组连接处电缆防挤压装置
CN204113319U (zh) 一种折叠伸缩式巷道液压支架
WO2020052013A1 (zh) 用于连采机的连续式临时护顶装置和连采机
CN210264700U (zh) 一种tbm推进机构结构及装置
CN113982508A (zh) 一种钻机用免拆自动加杆装置
CN202194662U (zh) 一种开敞式全断面硬岩掘进机调向装置
CN109882226B (zh) 一种张拉锁紧锚杆
CN205654299U (zh) 一种多功能掘进钻车
CN204609879U (zh) 一种掘锚一体机
CN2693951Y (zh) 一种大倾角液压支架
CN110566115A (zh) 一种钻机装置
CN103485812A (zh) 一种超前支护机构及掘进机
CN210178347U (zh) 一种方便更换钻头的煤矿开采掘进设备
CN110374613B (zh) 一种tbm推进机构结构
CN219643558U (zh) 煤矿综掘机电缆托架
CN108547652A (zh) 一种分离伸缩式弧顶拱架
CN216477352U (zh) 一种煤矿井下全断面扇形孔钻机用免拆自动加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