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0312U -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0312U
CN214540312U CN202121031132.2U CN202121031132U CN214540312U CN 214540312 U CN214540312 U CN 214540312U CN 202121031132 U CN202121031132 U CN 202121031132U CN 214540312 U CN214540312 U CN 214540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module
light source
light
reflecti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311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佳荣
曾启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10311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0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0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0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光源模块,包括基板、立体反射片、多个发光元件、扩散板、反射元件及波长转换膜。立体反射片配置于基板上,并具有多个容置槽。每一容置槽的底部具有开孔。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基板上并位于多个容置槽内。每一发光元件分别对应穿设于每一开孔。扩散板配置于立体反射片上,并具有侧面。反射元件围绕扩散板并对应于侧面。波长转换膜配置于扩散板上。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具有前述光源模块的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可以降低边缘漏光的蓝化现象以及显示影像的边缘产生的暗影现象。

Description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光电模块及光电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源模块以及使用此光源模块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电子设备的边框被设计得越来越窄。而光源模块则是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光源模块的边框也势必要越来越窄。
然而,在边框窄化的情况下,光源模块在边框周围会产生漏光或光晕的现象。当使用白色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时,在边框周围会产生白色漏光或白色光晕;当使用蓝色发光二极管时,在边框周围则会产生蓝色漏光或蓝色光晕,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影像上的边缘会产生暗影现象。
本「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此外,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可以降低边缘漏光的蓝化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以降低显示影像的边缘产生的暗影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源模块包括基板、立体反射片、多个发光元件、扩散板、反射元件及波长转换膜。立体反射片配置于基板上,并具有多个容置槽。每一容置槽的底部具有开孔。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基板上并位于多个容置槽内。每一发光元件分别对应穿设于每一开孔。扩散板配置于立体反射片上,并具有侧面。反射元件围绕扩散板并对应于侧面。波长转换膜配置于扩散板上。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上述之光源模块。显示面板配置于光源模块的出光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借由将反射元件围绕扩散板并对应于扩散板的侧面,当光线自扩散板的边缘出射时,部分光线可经由反射元件反射回扩散板中,或是反射至波长转换膜中。在发光元件发出蓝光的情况下,反射元件能将蓝光反射回扩散板中,或是反射至波长转换膜中进行混光,进而以白光出射,降低光源模块边缘漏光的蓝化现象,提升混光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由于使用上述的光源模块,因此可以降低显示影像的边缘产生的暗影现象。
为让本实用新型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A及图3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包括光源模块10及显示面板20。光源模块10包括基板100、立体反射片200、多个发光元件300、扩散板400、反射元件RE、波长转换膜600及背板700。立体反射片200配置于基板100上,并具有多个容置槽210。每一容置槽210的底部具有开孔211。多个容置槽210是朝基板100的方向凹陷,换言之,立体反射片200是以底部接触于基板100 的方式配置于基板100上。多个发光元件300配置于基板100上并位于多个容置槽210内。每一发光元件300分别对应穿设于每一开孔211。扩散板 400配置于立体反射片200上,并具有侧面410。扩散板400具有面对发光元件的入光面420以及相对入光面的出光面430,侧面410连接入光面420 与出光面430。反射元件500围绕扩散板400并对应于侧面410。波长转换膜600配置于扩散板400上。显示面板20配置于光源模块10的出光侧,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例如是配置于波长转换膜600远离多个发光元件300的一侧。背板700例如具有承载面710,基板100例如是配置于承载面710上。为清楚说明光源模块10的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是将光源模块10 及显示面板20分开绘示。
立体反射片200例如为一体成型,但不局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立体反射片200也可以是由好几片反射片拼接而成。每一容置槽210分别具有反射侧面212,这些反射侧面212例如是相对倾斜于承载面710,且容置槽210开口的最大宽度W1会大于容置槽210底部的最大宽度W2,因此适于将多个发光元件300所发出的光线L经反射侧面212反射后导引出光。其中,反射侧面212与承载面710之间所夹的角度θ例如为30°~60°,但不局限于此。
上述的这些反射侧面212于多个容置槽210的开口处相连接,而形成立体反射片200的支撑部220。扩散板400例如是配置于支撑部220上,受到支撑部220的支撑。相较于已知方式中以胶框支撑扩散板400,本实施例的配置方式可用立体反射片200取代胶框的功能,进而能将胶框省去,达到窄边框的效果,同时透过反射侧面212来分隔各容置槽210,可减少位于各容置槽210中的发光元件300所发出的光线L传递到相邻容置槽210中,使得光源模块10可达到分区控制发光的功效。
在本实施例中,立体反射片200的边缘,即立体反射片200最外围的侧板230(图1所示的立体反射片200的两侧),例如具有延伸部500,朝远离基板100的方向延伸,延伸部500的顶端对齐或高出于扩散板400的侧面410的顶端,于此实施例,延伸部500用以作为反射元件RE。图1 中是以延伸部500的顶端对齐侧面410的顶端示例,亦即图1中延伸部500 的顶端与扩散板400的侧面410的顶端等高。换言之,延伸部500的顶端到基板100的高度H1会大于支撑部220到基板100的高度H2。于此设计下,延伸部500可围绕扩散板400并对应于侧面410。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延伸部500的顶端高出于扩散板400的侧面410的顶端时,延伸部500例如还围绕波长转换膜600并对应于波长转换膜600的膜侧面610。借此,将从扩散板400边缘溢出的光线L重新反射回扩散板400中或反射至波长转换膜600中。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依据设计需求,延伸部500的反射率也可以是不同于立体反射片200的反射率。具体而言,是以双料射出成型的方式制作立体反射片200来实现上述的设计。
多个发光元件300可为发光二极管,但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发光元件。此外,多个发光元件300也可以是直接自一片晶圆切割出且未经封装的发光晶片,例如为发光二极管晶片。举例而言,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晶片例如是主波长发出蓝光的晶粒级氮化物发光二极管晶片,即适于提供蓝光光线,但不局限于此。图1的发光元件300的数量是以3个为例,但不局限于此。此外,多个发光元件300在基板100上例如是呈阵列排列。对于多个发光元件300的形状与数量仅为示意,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限制。
波长转换膜600适于对入射的光线L进行颜色的转换及调整。举例而言,当发光元件300所发出的光线L为蓝光时,部分光线L经过波长转换膜600会转换出红光及绿光,与未经转换的蓝光混合后则变成白光。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光线L的颜色。波长转换膜600 例如为量子点(Quantium dot,QD)、KSF+β-Sialon、YAG等,但不局限于此。于另一实施例中,当发光元件300所提供的光线L为白光时,也可以不配置波长转换膜600。
基板100例如是印刷电路板,可为硬板或软板,用来承载立体反射片 200及多个发光元件300,并透过基板100来驱使多个发光元件300发光。
显示面板20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液晶显示面板的种类例如是穿透式显示面板或半穿透半反射式显示面板,但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中,借由将延伸部500(反射元件RE)围绕扩散板400并对应于扩散板400的侧面410,当光线L自扩散板400的边缘出射时,部分光线L可经由延伸部500反射回扩散板400中,或是反射至波长转换膜600中。在发光元件300发出蓝光的情况下,延伸部500能将蓝光反射回扩散板400中,或是反射至波长转换膜600中进行混光,进而以白光出射,降低光源模块10边缘漏光的蓝化现象,提升混光效果。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由于使用上述的光源模块10,因此可以降低显示影像的边缘产生的暗影现象。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a与上述的显示装置1结构及优点相似,差异仅在于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a中,光源模块10a中的延伸部500a(反射元件RE)是从立体反射片200a的边缘的侧板230先经转折后,再朝远离基板100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经转折后的延伸部500a例如是平行于侧面410,但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限制转折的角度。如此可进一步调整反射边缘光线的角度与范围,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图3A及图3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3A及图3B,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b与上述的显示装置1 结构及优点相似,差异仅在于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b中,光源模块10b中的反射元件RE为设置于立体反射片200b边缘的侧板230上的反射板500b。反射板500b具有固定部510及反射部520,分别位于反射板500b的两端。固定部510连接于立体反射片200b边缘的侧板230的外侧面上,反射部520 对应于扩散板400的侧面410。于本实施例中,立体反射片200b边缘的侧板230与支撑部220等高,此时,扩散板400是由支撑部220与侧板230 同时支撑。于一实施例,扩散板400的侧面410在其延伸方向上例如是对齐或切齐于立体反射片200b边缘的侧板230的顶端,但不局限于此,扩散板400的侧面410在其延伸方向上也可以是凸出于侧板230的顶端。无论扩散板400的侧面410在其延伸方向上是对齐或凸出侧板230的顶端,立体反射片200b的边缘的侧板230皆能对扩散板400达到支撑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板500b的反射率例如可以是与立体反射片200b 的反射率不同,但不局限于此。固定部510例如是以粘合胶连接于侧板230,但本实用新型也不特别限制固定部510连接于侧板230的方式。
此外,在图3B的实施例中,反射板500b例如还具有转折部530,连接于固定部510及反射部520之间。具体而言,固定部510及反射部520 未互相平行,转折部530包括固定部510与反射部520之间的夹角(图上未示)。图3B中,反射部520例如是平行于扩散板400的侧面410,但不局限于此。与显示装置1a的实施例类似地,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限制转折的角度。如此可进一步调整反射边缘光线的角度与范围,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c与上述的显示装置1的结构与优点相似,以下仅针对其结构的主要差异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c中,光源模块10c还包括框架800,配置于背板700上,并围绕立体反射片200b及多个发光元件300。框架800具有承载面810,扩散板400还配置于承载面 810上,即扩散板400的侧面410是凸出于立体反射片200b边缘的侧板230 的顶端。光源模块10c中的反射元件RE为反射层500c,反射层500c除了配置于背板700对应于侧面410的板壁面之外,还配置于扩散板400及承载面810之间。于一实施例,当多个发光元件300发出蓝光的情况下,反射层500c的具体实施例例如为涂布有黄胶的反射片,但不局限于此。从扩散板400的边缘溢出的光线L传递至反射层500c后,部分光线L经过黄胶后会被吸收,因此可降低光源模块10c边缘漏光的蓝化现象。于另一实施例,当多个发光元件300发出蓝光的情况下,反射层500c的具体实施例例如为涂布有黄色荧光粉的反射片,部分光线L会激发黄色荧光粉后会转换为黄光,并且与蓝光产生混色效应,再借由反射片将混光过的光线L反射回扩散板400或波长转换膜600中。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d与上述的显示装置1c的结构与优点相似,差异仅在于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d中,扩散板400的侧面410在其延伸方向上例如是对齐或切齐于立体反射片200b边缘的侧板230的顶端,并未配置于承载面810上,波长转换膜600则配置于承载面810上。框架800具有侧壁820,侧壁820围绕于立体反射片200b、多个发光元件300及扩散板 400。光源模块10d中的反射元件RE为反射层500d,反射层500d配置于侧壁820上。反射层500d的具体实施例及功能与上述的反射层500c相似,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6,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e与上述的显示装置1的结构与优点相似,以下仅针对其结构的主要差异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e中,光源模块10e中的反射元件RE为白色框架500e,配置于背板700上。白色框架500e配置于背板700上,且围绕立体反射片200b、扩散板400及多个发光元件300。波长转换膜600配置于白色框架500e上。白色框架500e由于自身为白色,同样能达到反射扩散板400边缘溢出光线L的效果。在另一实施例中,白色框架500e的侧壁501例如可以是相较于扩散板400的侧面 410倾斜,以调整不同的反射角度。此种设计也适用于上述的框架80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借由将反射元件围绕扩散板并对应于扩散板的侧面,当光线自扩散板的边缘出射时,部分光线可经由反射元件反射回扩散板中,或是反射至波长转换膜中。在发光元件发出蓝光的情况下,反射元件能将蓝光反射回扩散板中,或是反射至波长转换膜中进行混光,进而以白光出射,降低光源模块边缘漏光的蓝化现象,提升混光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由于使用上述的光源模块,因此可以降低显示影像的边缘产生的暗影现象。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标题(实用新型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1d、1e:显示装置
10、10a、10b、10c、10d、10e:光源模块
20:显示面板
100:基板
200、200a、200b:立体反射片
210:容置槽
211:开孔
212:反射侧面
220:支撑部
230:侧板
300:发光元件
400:扩散板
410:侧面
420:入光面
430:出光面
500、500a:延伸部
500b:反射板
500c、500d:反射层
500e:白色框架
501:侧壁
510:固定部
520:反射部
530:转折部
600:波长转换膜
610:膜侧面
700:背板
710:承载面
800:框架
810:承载面
H1、H2:高度
L:光线
RE:反射元件
W1、W2:宽度
θ:角度。

Claims (12)

1.一种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基板、立体反射片、多个发光元件、扩散板、反射元件及波长转换膜,其中:
所述立体反射片配置于所述基板上,并具有多个容置槽,每一所述多个容置槽的底部具有开孔;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多个容置槽内,每一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对应穿设于每一所述多个开孔;
所述扩散板配置于所述立体反射片上,并具有侧面;
所述反射元件围绕所述扩散板并对应于所述侧面;以及
所述波长转换膜配置于所述扩散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反射片的边缘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顶端对齐或高出于所述扩散板的所述侧面的顶端,所述反射元件为所述延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反射率不同于所述立体反射片的反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是从所述立体反射片的边缘先经转折后,再朝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元件为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具有固定部及反射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立体反射片,所述反射部对应于所述扩散板的所述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还具有转折部,其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及所述反射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元件还围绕所述波长转换膜并对应于所述波长转换膜的膜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所述侧面对齐于所述立体反射片的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及框架,所述基板及所述框架配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框架围绕所述立体反射片及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所述框架具有承载面,所述扩散板还配置于所述承载面上,所述反射元件还配置于所述扩散板及所述承载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及框架,所述基板及所述框架配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框架具有侧壁,且所述侧壁围绕所述立体反射片、所述扩散板及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反射元件配置于所述侧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元件为白色框架,所述光源模块还包括背板,所述基板及所述白色框架配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白色框架还围绕所述立体反射片、所述扩散板及所述多个发光元件。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光源模块以及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基板、立体反射片、多个发光元件、扩散板、反射元件及波长转换膜,其中:
所述立体反射片配置于所述基板上,并具有多个容置槽,每一所述多个容置槽的底部具有开孔;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多个容置槽内,每一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对应穿设于每一所述多个开孔;
所述扩散板配置于所述立体反射片上,并具有侧面;
所述反射元件围绕所述扩散板并对应于所述侧面;以及
所述波长转换膜配置于所述扩散板上;以及
所述显示面板配置于所述光源模块的出光侧。
CN202121031132.2U 2021-05-14 2021-05-14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4540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1132.2U CN214540312U (zh) 2021-05-14 2021-05-14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1132.2U CN214540312U (zh) 2021-05-14 2021-05-14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0312U true CN214540312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84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31132.2U Active CN214540312U (zh) 2021-05-14 2021-05-14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03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6905A (zh) * 2021-12-14 2022-03-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4326207A (zh) * 2021-12-27 2022-04-12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6905A (zh) * 2021-12-14 2022-03-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US12013612B2 (en) 2021-12-14 2024-06-1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4326207A (zh) * 2021-12-27 2022-04-12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4011B2 (en) Apparatus for planar lighting
US833494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4540312U (zh)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KR20080048039A (ko) 오목한 반투과기를 갖는 광 재순환 캐비티를 구비한 에지형백라이트
US9435929B2 (en) Back light module
US7677783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point light source having light guide portion
CN212229384U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KR20040049202A (ko) 백 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9153436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3835266B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9964802B2 (en) Backlight modules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s
JP2010079105A (ja) 面発光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214041938U (zh)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EP2530375B1 (en) Light guide design for edge-illumination in a backlight unit
CN21621035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60018583A1 (en) Backlight unit
US20060250542A1 (en) Backlight structure
US1038656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128267A (en) Back light uni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WO2010010742A1 (ja) 照明ユニット、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4945861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078870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M619388U (zh) 光源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785859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202229995A (zh) 光源模組及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