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8296U - 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8296U
CN214538296U CN202121145527.5U CN202121145527U CN214538296U CN 214538296 U CN214538296 U CN 214538296U CN 202121145527 U CN202121145527 U CN 202121145527U CN 214538296 U CN214538296 U CN 214538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resistor
heating tube
control module
temperatur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455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相和
何爱民
罗国枢
王承祥
聂建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sh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sh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sh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sh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455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8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8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8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控制器T1、发热管L1、第一温度控制模块、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及电源模块,所述控制器T1、第一温度控制模块和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发热管L1与控制器T1连接,所述发热管L1外表面安装有发热管罩,所述第一温度控制模块安装在发热管罩侧边用于探测发热管L1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安装在家电内胆的内壁上用于探测家电内胆内的温度。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家电的温度,提高家电的加热效果和烹饪口感,提高用户对空气炸锅和电烤箱这类家电的烹饪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和电烤箱等小家电产品,通过发热管L1把交流电源的电功率转为热量,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随着发热管L1的加热,锅内或烤箱内的实际温度T2,逐渐趋向用户设定的温度T01(即菜单要求的温度)。发热管L1两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是用来探测发热管L1的温度T1,当探测的温度偏离发热管L1的预定值T02时,微处理器会向控制器T1发出控制信号,以调整发热管L1的发热功率,使发热管L1的温度趋向于预定值,使锅内的实际温度T2趋向用户设定的温度T01(即菜单要求的温度)。
发热管L1的预定值T02与用户设定的温度T01(即菜单要求的温度)存在差值ΔT,这个差值是固定的,锅内的实际温度T2是发热管L1的温度T1与ΔT的差值。在实际的温度控制应用中,由于发热管L1自身的特性,其温度T1的变化随着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是较大的且变化速率快。而且,由于发热管L1位于锅内或烤箱内的顶部,发热管L1的热量传导到锅内的某一位置的在时间上有些延迟。当这个位置的温度接近T01(即菜单要求的温度)时,发热管L1还会加热一段时间,导致累积到A位置实际的热量过大,即最终的温度T2过大,从而导致发热管L1停止加热,随之A位置的温度开始下降,当下降到接近T1时,又启动加热管加热,但是A位置的实际温度T2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接近T01(即菜单要求的温度)。因此,这样的控制方案使的锅内的T1温度变化较大即T2,且各点的温度差值较大,从而影响加热效果,甚至影响空气炸锅和电烤箱对食材的烹饪后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可以直接探测小家电产品内胆内的实际温度,对温度进行精准地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控制器T1、发热管L1、第一温度控制模块、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及电源模块,所述控制器T1、第一温度控制模块和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发热管L1与控制器T1连接,所述发热管L1外表面安装有发热管罩,所述第一温度控制模块安装在发热管罩侧边用于探测发热管L1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安装在家电内胆的内壁上用于探测家电内胆内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1和R2、R3、电容C1及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所述电阻R1第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1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第一端、电阻R3第一端及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第二端和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第二端分别接地;所述电阻R3第二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第一输入端和电容C1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4和R5、R6、电容C2及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所述电阻R4第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4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5第一端、电阻R6第一端及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第二端和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第二端分别接地;所述电阻R6第二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第二输入端和电容C2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接地端接地,所述微处理器电压输入端与电源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为负温度特性的热敏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外表面安装有一个金属罩,所述金属罩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为5V直流电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安装在家电内胆的内壁上,可以直接探测家电内胆内的实际温度值,并及时反馈给微处理器去控制加热管加热与否,从达到更加精准地控制家电的温度,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和烹饪口感,提高用户对空气炸锅和电烤箱这类家电的烹饪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控制器T1、发热管L1、第一温度控制模块、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及电源模块,控制器T1、第一温度控制模块和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发热管L1与控制器T1连接,发热管L1外表面安装有发热管罩(图中未示出),第一温度控制模块安装在发热管罩侧边用于探测发热管L1的温度;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安装在家电内胆的内壁上用于探测家电内胆内的温度。
电源模块为第一温度控制模块、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及微处理器提供电压,第一温度控制模块用于将探测的发热管L1的实际温度值T1发送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一旦检测到发热管L1附近的实际温度T1大于发热管L1的预定温度T02,且家电内胆内的实际温度T2也在用户设定的温度T01(即菜单要求的温度)范围内时,微处理器通过控制器T1立即暂停发热管L1工作。一旦发热管L1的实际温度T1小于发热管L1的预定温度T02时,微处理器立即通过控制器T1启动发热管L1工作而加热起来,直至家电内胆内的实际温度T2进入用户设定的温度T01(即菜单要求的温度)的数值范围内才停止加热。微处理器这样循环地控制发热管L1的工作状态,以确保发热管L1附近的实际温度T1在发热管L1的预定温度T02的范围内。
同理,第二温度控制模块用来直接探测家电内胆内的实际温度T2,微处理器一旦检测到家电内胆内的实际温度T2大于用户设定的温度T01(即菜单要求的温度)时,无论发热管L1的实际温度值T1是否大于发热管L1的预定温度T02,微处理器都会立即暂停发热管L1工作;一旦检测到家电内胆内的实际温度T2小于用户设定的温度T01(即菜单要求的温度)时,微处理器立即启动发热管L1工作而加热起来,直至家电内胆内的实际温度T2进入用户设定的温度T01(即菜单要求的温度)的数值范围内才停止加热。微处理器这样循环地控制发热管L1的工作状态,以确保家电内胆内的实际温度T2在用户设定的温度T01的范围内。
在发热管L1的预定温度T02>用户设定的温度T01的前提下,由于第二温度控制模块直接探测到家电内胆内温度值并及时反馈给微处理器去控制加热管加热与否,提高了温度控制的时效性,从而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提高了用户对空气炸锅和电烤箱这类家电的烹饪体验,满足了用户对食材烹饪后的口感的更高需求。
实施例二:
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实施一中,第一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1和R2、R3、电容C1及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电阻R1第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电阻R1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第一端、电阻R3第一端及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第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2第二端和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第二端分别接地;电阻R3第二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第一输入端和电容C1第一端连接,电容C1第二端接地。
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4和R5、R6、电容C2及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电阻R4第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电阻R4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5第一端、电阻R6第一端及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第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5第二端和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第二端分别接地;电阻R6第二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第二输入端和电容C2第一端连接,电容C2第二端接地。
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外表面安装有一个金属罩(图中未示出),金属罩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多孔的金属罩可以保护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
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优选负温度特性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特性的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随温度降低而升高。
优选的技术方案,微处理器接地端接地,微处理器电压输入端与电源模块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电源模块优选5V直流电源模块。
5V直流电源模块为第一温度控制模块提供的直流5V电压,直流5V电压通过电阻R1和电阻R2分压后加载在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位于发热管L1附近的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把随发热管L1温度变化而变化的阻值变量转换为电压的变化量,再经过由R3和C1组成的滤波网络滤除噪音信号后,输入到微处理器转换为发热管L1的实际温度数字值T1。
同理,5V直流电源模块为第二温度控制模块提供的直流5V电压,直流5V电压通过电阻R3和R4分压后加载在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随家电内胆内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的阻值变量转换为电压的变化量,再经过由R6和C2组成的滤波网络滤除噪音信号后输入到微处理器转换为家电内胆内的实际温度数字值T。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控制器T1、发热管L1、第一温度控制模块、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及电源模块,所述控制器T1、第一温度控制模块和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发热管L1与控制器T1连接,所述发热管L1外表面安装有发热管罩,所述第一温度控制模块安装在发热管罩侧边用于探测发热管L1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安装在家电内胆的内壁上用于探测家电内胆内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1和R2、R3、电容C1及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所述电阻R1第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1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第一端、电阻R3第一端及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第二端和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第二端分别接地;所述电阻R3第二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第一输入端和电容C1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4和R5、R6、电容C2及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所述电阻R4第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4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5第一端、电阻R6第一端及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第二端和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第二端分别接地;所述电阻R6第二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第二输入端和电容C2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接地端接地,所述微处理器电压输入端与电源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NTC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NTC2为负温度特性的热敏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模块外表面安装有一个金属罩,所述金属罩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为5V直流电源模块。
CN202121145527.5U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 Active CN214538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5527.5U CN214538296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5527.5U CN214538296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8296U true CN214538296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84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45527.5U Active CN214538296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8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9393B (zh) 适用于不同海拔高度的电热型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31084B (zh) 一种电饭煲的煮饭控制方法
CN201207144Y (zh) 电加热炊具的压力与温度测控装置
CN100505957C (zh) 因容器偏置而中断操作的感应加热式烹调装置
CN207734020U (zh) 一种手机控制数字化烹饪的智能炒菜机
CN109237540B (zh) 防干烧的控制方法和防干烧系统
CN106123356A (zh) 液体加热器及液体加热方法
CN108309039A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385927B (zh) 电磁加热器具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14538296U (zh) 一种家电用温度探测电路
CN110604465B (zh)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8309042A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控制装置和防溢出控制方法
CN108309020A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309046B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237547B (zh) 烟灶联动的控制方法和烟灶联动系统
CN206499358U (zh) 防止内胆漏装的智能电饭煲
CN111380088A (zh) 电磁炉及其上烹饪锅具的识别方法与装置
CN106308464A (zh) 电烹饪器的烹饪类型的识别方法和电烹饪器
CN201392254Y (zh) 声波防溢出测温装置
CN108309041A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控制装置和防溢出控制方法
CN111061178A (zh) 基于电压控制烹饪器具的方法、电路系统以及烹饪器具
CN108309038A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控制装置和防溢出控制方法
CN2222489Y (zh) 一种电饭锅用的沸腾检出装置
CN202287740U (zh) 控温准确的电热烹饪器具
KR100768474B1 (ko) 자동 조리기의 자동 거품 제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