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6412U - 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6412U
CN214536412U CN202120533293.5U CN202120533293U CN214536412U CN 214536412 U CN214536412 U CN 214536412U CN 202120533293 U CN202120533293 U CN 202120533293U CN 214536412 U CN214536412 U CN 214536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water
communicated
capillary
retur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32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鹏龙
李卓辰
武海滨
边福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w Energy Co ltd
Lianmei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w Energy Co ltd
Lianmei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w Energy Co ltd, Lianmei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32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6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6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6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包括:供热装置、热网板式换热器、二级网供水管道、地热盘管、二级网回水管道、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毛细管网供水管道、毛细管网和毛细管网回水管道;热网板式换热器与供热装置连通;二级网供水管道入水口与热网板式换热器连通,出水口与地热盘管连通;二级网回水管道的入水口与地热盘管连通,出水口与热网板式换热器连通;毛细管网设置在外墙和内墙之间;毛细管网和外墙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与供热装置连通;毛细管网供水管道的入水口与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连通;出水口与毛细管网的连通;毛细管网回水管道两端分别与毛细管网和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室内的采暖装置方式由最初的铸铁换热器演变为今日的地热盘管,随着采暖装置的改变供热质量也进一步提高,但目前的室内采暖装置易受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温度过低的影响,室内会向外围护结构敷设大量的热,导致房间内居民冷感上升,影响供热品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专利CN111829115 A公开了一种能源外墙,其利用相变材料吸放热量,利用预埋在墙壁中的毛细管换热器输送热量,使室内温度维持在适宜范围内,此方案解决了因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温度过低对室内供热品质的影响,同时增加了房间的蓄热性,节约能量,但直接使用预埋在墙壁中的毛细管供热会导致外墙温度低而内墙温度过高,由于热胀冷缩造成墙体开裂,影响房间内的蓄热。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室内供暖系统来进一步提升室内供暖品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提高了室内的供暖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包括:供热装置、地面供暖装置和墙体供暖装置;
其中,所述地面供暖装置包括:热网板式换热器、二级网供水管道、地热盘管、二级网回水管道;所述热网板式换热器与所述供热装置连通;所述二级网供水管道的入水口与所述热网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二级网供水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地热盘管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二级网回水管道的入水口与所述地热盘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二级网回水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热网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墙体供暖装置包括: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毛细管网供水管道、毛细管网和毛细管网回水管道;所述毛细管网设置在外墙和内墙之间;且所述毛细管网和所述外墙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与所述供热装置连通;所述毛细管网供水管道的入水口与所述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毛细管网供水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毛细管网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毛细管网回水管道的入水口与所述所述毛细管网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毛细管网回水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连通。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同时设置地面供暖装置和墙体供暖装置,解决了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温度过低,室内向外围护结构辐射热量的问题,同时增加了房间的蓄热性;通过在毛细管网与外墙中间设置保温层,在毛细管网供水管道上设置水温监测设备(双上限电点双金属温度计),通过控制一级网回水管道进入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与毛细管网回水管进入毛细管网换热器的流量比(通过调节毛细管网循环泵频率与抽水泵的频率来控制),维持毛细管网中的水温恒定在20℃,可有效地减小内外墙温差,防止外墙开裂。保温层的材质为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性能良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供热装置包括:热源、一级网供水管道、一级网回水管道一、一级网回水管道二和一级网回水管道三;所述一级网供水管道的入水口与所述热源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一级网供水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热网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一的入水口与所述热网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一的出水口与所述热源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二的入水口与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一连通,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二的出水口与所述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三的入水口与所述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三的出水口与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一连通。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一级网供水管道用于将热源中的热水运输至热网板式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进而为地盘热管进行供热;一级网回水管道二中的热水流至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进而为毛细管网供热,提高墙体的温度,降低了室内与室外的温差,提高了供暖品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级网供水管道上设置有二级网循环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毛细管网供水管道上设置有毛细管网循环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级网供水管道上设置有一级网循环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二上设置有抽水泵。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二级网循环泵、一级网循环网、毛细管网循环泵和抽水泵均是为热水提供运输的动力,使其快速为用户供热。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通过采用预埋在地面中的地热盘管进行供热的同时使用预埋在墙壁中的毛细管网保持墙体温度恒定的方法,解决了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温度过低,室内向外围护结构辐射热量的问题,同时增加了房间的蓄热性;通过在毛细管网与外墙中间设置保温层,并控制毛细管中的水维持在20℃,可有效地减小内外墙温差,防止外墙开裂。此外采用一级网回水管道加热毛细管网的方式,进一步拉大一级网供水管道、一级网回水管道的温差,使更多的热量从热源输送到热用户中,提高供暖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实施例1提供的供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2附图为实施例2提供的供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毛细管网供水管道、毛细管网和毛细管网回水管道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和2中的热源为70mw燃煤热水锅炉。
实施例1
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参见图1和图3,包括:热网板式换热器1、二级网供水管道2、地热盘管3、二级网回水管道4、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5、毛细管网供水管道6、毛细管网7、毛细管网回水管道8、热源10、一级网供水管道11、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一级网回水管道二13和一级网回水管道三14;二级网供水管道2的入水口与热网板式换热器1连通,二级网供水管道2的出水口与地热盘管3的入水口连通;二级网回水管道4的入水口与地热盘管3的出水口连通,二级网回水管道4的出水口与热网板式换热器1连通;毛细管网7设置在外墙和内墙之间,且毛细管网7和外墙之间设置有保温层9;毛细管网供水管道6的入水口与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5连通;毛细管网供水管道6的出水口与毛细管网7的入水口连通;毛细管网回水管道8的入水口与所述毛细管网7的出水口连通,毛细管网回水管道8的出水口与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5连通;一级网供水管道11的入水口与热源10的出水口连通;一级网供水管道11的出水口与热网板式换热器1连通;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的入水口与热网板式换热器1连通,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的出水口与热源10入水口连通;一级网回水管道二13的入水口与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连通,一级网回水管道二13的出水口与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5连通;一级网回水管道三14的入水口与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5连通,一级网回水管道三14的出水口与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连通。
实施例2
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参见图2和图3,包括:热网板式换热器1、二级网供水管道2、地热盘管3、二级网回水管道4、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5、毛细管网供水管道6、毛细管网7、毛细管网回水管道8、热源10、一级网供水管道11、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一级网回水管道二13和一级网回水管道三14;二级网供水管道2的入水口与热网板式换热器1连通,二级网供水管道2的出水口与地热盘管3的入水口连通;二级网回水管道4的入水口与地热盘管3的出水口连通,二级网回水管道4的出水口与热网板式换热器1连通;毛细管网7设置在外墙和内墙之间,且毛细管网7和外墙之间设置有保温层9;毛细管网供水管道6的入水口与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5连通;毛细管网供水管道6的出水口与毛细管网7的入水口连通;毛细管网回水管道8的入水口与所述毛细管网7的出水口连通,毛细管网回水管道8的出水口与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5连通;一级网供水管道11的入水口与热源10的出水口连通;一级网供水管道11的出水口与热网板式换热器1连通;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的入水口与热网板式换热器1连通,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的出水口与热源10入水口连通;一级网回水管道二13的入水口与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连通,一级网回水管道二13的出水口与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5连通;一级网回水管道三14的入水口与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5连通,一级网回水管道三14的出水口与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连通;
其中,二级网供水管道2上设置有二级网循环泵15;毛细管网供水管道6上设置有毛细管网循环泵16;一级网供水管道11上设置有一级网循环泵17;一级网回水管道二13上设置有抽水泵18。
实施例2的工作过程是:
以某小区普通居民住宅为例,设计室内温度为20℃,室内达标温度为18℃,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1)启动热源10生产出温度为93℃的热水,启动一级网循环泵17将生产出的热水经由一级网供水管道11送至热网板式换热器1中与37℃的二级网回水进行换热,将温度加热到45℃;
(2)启动二级网循环泵15,将从热网板式换热器1中吸收热量之后的热水经二级网供水管道2,输送至埋在地面下的地热盘管3中,向房间内供暖;
(3)经过换热后的一级网供水管道11中的水的温度降至42℃后进入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中,启动抽水泵18,将42℃的一级网回水输送至一级网回水管道二13,进而输送至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5中与17℃的毛细管网7回水进行换热,将其加热到21℃;
(4)换热后的一级网回水温度降至36℃,经由一级网回水管道三14回到热源10中进行再次加热;
(5)启动毛细管网循环泵16,将被加热的毛细管网回水经由毛细管网供水管道6输送至毛细管网7中,并保持混凝土内墙温度为20℃;
采用此种供暖方式,经实测房间内温度达到24℃,经询问,热用户其身体冷觉减弱。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热装置、地面供暖装置和墙体供暖装置;
其中,所述地面供暖装置包括:热网板式换热器、二级网供水管道、地热盘管、二级网回水管道;
所述热网板式换热器与所述供热装置连通;
所述二级网供水管道的入水口与所述热网板式换热器连通,出水口与所述地热盘管的入水口连通;
所述二级网回水管道的入水口与所述地热盘管的出水口连通,出水口与所述热网板式换热器连通;
所述墙体供暖装置包括: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毛细管网供水管道、毛细管网和毛细管网回水管道;
所述毛细管网设置在外墙和内墙之间,且所述外墙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与所述供热装置连通;
所述毛细管网供水管道的入水口与所述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连通,出水口与所述毛细管网的入水口连通;
所述毛细管网回水管道的入水口与所述毛细管网的出水口连通,出水口与所述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装置包括:热源(10)、一级网供水管道(11)、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一级网回水管道二(13)和一级网回水管道三(14);
所述一级网供水管道(11)的入水口与所述热源(10)的出水口连通,出水口与所述热网板式换热器(1)连通;
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的入水口与所述热网板式换热器(1)连通,出水口与所述热源(10)的入水口连通;
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二(13)的入水口与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连通,出水口与所述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5)连通;
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三(14)的入水口与所述毛细管网板式换热器(5)连通,出水口与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一(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网供水管道(2)上设置有二级网循环泵(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网供水管道(6)上设置有毛细管网循环泵(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网供水管道(11)上设置有一级网循环泵(1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网回水管道二(13)上设置有抽水泵(18)。
CN202120533293.5U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 Active CN214536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3293.5U CN214536412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3293.5U CN214536412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6412U true CN214536412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62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3293.5U Active CN214536412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64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00907A1 (zh) 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气源热泵
CN1807995B (zh) 采用燃气或燃油辅助加热的太阳能热水与空调采暖系统
CN203549989U (zh) 一种高密度相变蓄热电热供暖空调
WO2017016224A1 (zh) 一种谷电相变储热式采暖热水系统
CN108844123A (zh) 分段式智能供暖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84597B (zh)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夹层通风式供热系统
CN103900141B (zh) 混合能源远程智能控制供热供暖系统
CN204153874U (zh) 一种小型分体式风冷冷热水的空调系统
CN202392877U (zh) 循环水地暖设备
CN214536412U (zh) 一种基于毛细管墙的室内供暖系统
CN203757845U (zh) 并联式超导太阳能热泵热水洗浴采暖系统
CN206803317U (zh) 一种远程操作的节能控温建筑
CN104534655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饮水装置及其加热方法
CN115234973B (zh) 一种热网动态供热策略确定方法
CN204115295U (zh) 一种区域地源热泵集成式三联供能源站
CN203517963U (zh) 户式相变蓄热电采暖装置
CN202902417U (zh) 环保节能超导管地板采暖系统
CN203375588U (zh) 一种蒸发冷却、太阳能与半导体复合的空调机
CN207881524U (zh) 安全无水民用散热器
CN206269392U (zh) 一种基于超低温水循环空气源热泵的三动力热水系统
CN206459360U (zh) 一种热水器及供暖系统
CN205688750U (zh) 一种温控地板
CN204438511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饮水装置
CN205209007U (zh) 绿色热泵设备
CN112963889B (zh) 工位辐射末端局部-全局结合型固体蓄热电采暖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