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2807U - 钻斗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 Google Patents

钻斗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2807U
CN214532807U CN202120530658.9U CN202120530658U CN214532807U CN 214532807 U CN214532807 U CN 214532807U CN 202120530658 U CN202120530658 U CN 202120530658U CN 214532807 U CN214532807 U CN 214532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cylinder
top plate
hol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06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超超
马宁
宋青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06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2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2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2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斗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其中,钻斗包括:顶板;相对设置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设置在顶板的下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筒体的内壁上,第一连接件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顶板的下方,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为摆动端,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筒体的内壁上,第二连接件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顶板的下方,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为摆动端,传压件,可移动地设置在顶板上,传压件的一端适于与外部结构配合,传压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旋挖钻机的钻斗卸土困难的缺陷。

Description

钻斗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斗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是常用的工程机械。旋挖钻机在粘性土层施工时,土壤往往会粘附在钻斗表面,尤其对于小直径钻斗,卸土往往十分困难。针对土层桩孔的施工,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使用体开式钻斗。体开式钻斗在卸土时,通过操作钻机不断正反转,利用钻机带动钻斗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冲击力将土甩落。但是当土质粘性较大时,往往导致甩土操作时间变长或根本打不开斗门,此时需要操作人员将斗体在地面或土堆中靠反转时截齿反向作用力等强制开斗,这不仅影响甩土和施工效率,也严重影响钻斗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旋挖钻机的钻斗卸土困难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钻斗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斗,包括:顶板;相对设置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设置在顶板的下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筒体的内壁上,第一连接件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顶板的下方,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为摆动端,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筒体的内壁上,第二连接件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顶板的下方,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为摆动端,其中,第一连接件的转动连接端和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连接端同轴设置;传压件,可移动地设置在顶板上,传压件的一端适于与外部结构配合,传压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配合。
可选地,第一筒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孔套设在第一连接轴外,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连接孔套设在第一连接轴外。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的空间形成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内的空间形成第二连接孔。
可选地,顶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传压件包括:第一顶杆,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一顶杆的上端适于与外部结构配合,第一顶杆的下端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配合;第二顶杆,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二安装孔内,第二顶杆的上端适于与外部结构配合,第二顶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配合。
可选地,第一顶杆的第二端和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之间;和/或,第二顶杆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孔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第三连接孔为椭圆形孔。
可选地,第一顶杆的上端和第二顶杆的上端平齐。
可选地,顶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方,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合拢时,第一顶杆的上端和第二顶杆的上端突出于连接方。
可选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切削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旋挖钻机,包括上述的钻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钻斗需要进行卸土时,外部结构对传压件施加向下的压力,传压件将压力传递至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此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绕着其转动轴线转动,并且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带动第一筒体向外摆动,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带动第二筒体向外摆动,进而使得钻斗打开,实现卸土操作。在上述结构中,只需要向传压件施加向下的压力即可将钻斗打开,不必通过钻机带动钻斗快速正反转,因此对钻机的输出扭矩和旋转加速性能要求较低。同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形成杠杆结构,能够可靠的将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打开。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连接端为同轴设置,因此只需要设置一根转轴即可,进而使得钻斗机构简单,利于实际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旋挖钻机的钻斗卸土困难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钻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钻斗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钻斗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中钻斗的第一筒体或者第二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顶板;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连接方;20、第一筒体;30、第二筒体;40、第一连接件;41、第一连接孔;42、第一套筒;50、第二连接件;51、第二连接孔;52、第二套筒;60、传压件;61、第一顶杆;62、第二顶杆;70、第一连接轴;80、第二连接轴;90、第三连接孔;100、切削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钻斗包括顶板10、第一筒体20、第二筒体30以及传压件60。其中,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相对设置,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设置在顶板10的下方。第一连接件40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筒体20的内壁上,第一连接件40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顶板10的下方,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为摆动端。第二连接件50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筒体30的内壁上,第二连接件50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顶板10的下方,第二连接件50的第二端为摆动端。并且,第一连接件40的转动连接端和第二连接件50的转动连接端同轴设置。传压件60,可移动地设置在顶板10上,传压件60的一端适于与外部结构配合,传压件60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件50的第二端配合。
利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钻斗需要进行卸土时,外部结构对传压件施加向下的压力,传压件将压力传递至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此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绕着其转动轴线转动,并且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带动第一筒体向外摆动,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带动第二筒体向外摆动,进而使得钻斗打开,实现卸土操作。在上述结构中,只需要向传压件施加向下的压力即可将钻斗打开,不必通过钻机带动钻斗快速正反转,因此对钻机的输出扭矩和旋转加速性能要求较低。同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形成杠杆结构,能够可靠的将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打开。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连接端为同轴设置,因此只需要设置一根转轴即可,进而使得钻斗机构简单,利于实际应用。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旋挖钻机的钻斗卸土困难的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外部结构”指的是,外部能够对传压件60施加压力的结构。具体而言,外部结构可以是压板、压盘,或者是直接将动力结构作为外部结构,例如油缸,电推杆等等。外部结构能够对传压件60施加向下的压力,传压件60将压力传递至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件50的第二端,进而驱动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50进行摆动从而使得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相对向外摆动并打开。
结合图1和图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由于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50的中部均可转动地连接在顶板10的下方,因此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50实际起到了杠杆的作用。以第一连接件40为例,当传压件60向下施压时,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向下摆动,使得第一连接件40绕其中部的转动点转动,并使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向上摆动。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向上摆动后带动第一筒体20向外摆动。因此,传压件60向下移动时能够使得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相对向外打开,从而实现卸土操作。对于上述的“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50的中部均可转动地连接在顶板10的下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50的中部通过轴孔结构连接在顶板10的下方。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在顶板10的下方设置转轴,在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50的中部设置孔,或者,在顶板10的下方设置有较长的转轴孔,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50的中部均设置有转轴。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连接件40的转动连接端和第二连接件50的转动连接端为同轴设置,因此仅设置一个转轴(或者一个较长的转轴孔)即可,进而使得钻斗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利于实际应用。
结合图1和图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由于第一连接件40的转动连接端和第二连接件50的转动连接端为同轴设置,因此二者交叉并形成“X”型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筒体2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70。第一连接件4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1,第二连接件5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51。第一连接件40通过第一连接孔41套设在第一连接轴70外,第二连接件50通过第二连接孔51套设在第一连接轴70外。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的结构大致对称,安装时呈镜像对称设置。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图4中结构代表了第一筒体20或者第二筒体30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与人员基于图3和图4示出的结构,可以理解顶板10、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的装配方式。
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轴70吊设在顶板10的下方。具体而言,第一连接轴70通过两个连接板连接,并且第一连接轴70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第一连接轴70分别穿设过第一连接孔41以及第二连接孔51,进而使得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50形成杠杆结构。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加强结构强度,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50均可以设置为相对的两个板体结构(如图4所示出的结构)。当然,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50也可以为单个板体,单个杆体等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件4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套筒42,第一套筒42内的空间形成第一连接孔41,第二连接件5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套筒52,第二套筒52内的空间形成第二连接孔51。套筒结构能加强轴孔连接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当第一连接件40(或者第二连接件50)为图4所示的双板体结构时,第一套筒42(或者第二套筒52)设置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两个板体上,两个第一套筒42(或者第二套筒52)同轴设置。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顶板1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传压件60包括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其中,第一顶杆61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一安装孔11内,第一顶杆61的上端适于与外部结构配合,第一顶杆61的下端与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配合。第二顶杆62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二安装孔12内,第二顶杆62的上端适于与外部结构配合,第二顶杆62的下端与第二连接件50的第二端配合。具体而言,传压件60由两个单独的顶杆结构组成的,两个顶杆结构均可以独立的在顶板10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进一步地,对于外部结构而言,其可以同时对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施加向下的压力,或者分别对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施加向下的压力。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外部结构为旋挖钻机的动力头的压盘。当压盘向下移动时,能够同时对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施加向下的压力,进而使得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同时向外摆动。当压板向上移动复位后,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复位合拢,同时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向上滑动至初始位置。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顶杆61的第二端和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之间,并且第二顶杆62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件50的第二端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轴80和第三连接孔90连接在一起。具体而言,以第一顶杆61和第一连接件40为例,设置方式可以为,第二连接轴80设置在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上,第三连接孔90设置在第一顶杆61的下端;或者,第二连接轴80设置在第一顶杆61的下端,第三连接孔90设置在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第二顶杆62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件50的第二端的设置方式与上述相同。同时,第一顶杆61的第二端和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之间,并且第二顶杆62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件50的第二端之间不限于轴孔连接方式,例如,第一顶杆61的下端直接与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抵接,第二顶杆62的下端直接与第二连接件50的第二端抵接,也是可行的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三连接孔90为椭圆形孔。以第一顶杆61和第一连接件40为例,由于第一筒体20向外打开时,第一顶杆61的下端为直线运动,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为沿周向的摆动运动,为了防止二者的运动发生干涉,因此第三连接孔90设置为扁平结构。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孔90设置为椭圆形孔。当然,第三连接孔9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或者第三连接孔90的为孔径较大的圆孔。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顶杆61的上端和第二顶杆62的上端平齐。具体而言,上述结构使得当压盘在向下运动并施加压力时,能够同时接触到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的上端,进而使得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同步向外摆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顶板1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方13,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合拢时,第一顶杆61的上端和第二顶杆62的上端突出于连接方13。具体而言,旋挖钻机的动力头的压盘位于连接方13的上方。当需要卸土时,压盘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向下移动。当压盘与连接方13的上端平齐时,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张开至最大角度。也即,连接方13的顶面也起到了对第第一顶杆61和第二顶杆62的行程进行限位的作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调整第一顶杆61的上端和第二顶杆62的上端突出于连接方13的高度,以及调整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50的设置位置,即可精确的控制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张开至最大角度。
优选地,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的底部设置有切削结构100。切削结构100用于钻孔时对岩土进行钻进,切削结构100可以为截齿或者斗齿。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旋挖钻机,旋挖钻机包括上述的钻斗。
根据上述描述,本实施例中的钻斗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钻机动力头上的压盘的上下运动开斗,无需钻机提供大扭矩和转速;
2、单旋转轴结构,空间紧凑,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且成本相对较低;
3、顶杆下压行程由连接方顶面限位,通过改变顶杆突出于连接方的高度及两个连接件的位置可精准控制张开角度;
4、提高开斗和甩土效率,加快施工速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钻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板(10);
相对设置的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所述第一筒体(20)和所述第二筒体(30)设置在所述顶板(10)的下方;
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50),所述第一连接件(40)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20)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接件(40)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顶板(10)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为摆动端,所述第二连接件(50)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筒体(30)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件(50)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顶板(10)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件(50)的第二端为摆动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40)的转动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0)的转动连接端同轴设置;
传压件(6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顶板(10)上,所述传压件(60)的一端适于与外部结构配合,所述传压件(6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0)的第二端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2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70),所述第一连接件(4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1),所述第二连接件(5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51),所述第一连接件(4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41)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70)外,所述第二连接件(5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51)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70)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套筒(42),所述第一套筒(42)内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一连接孔(41),所述第二连接件(5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套筒(52),所述第二套筒(52)内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二连接孔(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所述传压件(60)包括:
第一顶杆(61),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内,所述第一顶杆(61)的上端适于与外部结构配合,所述第一顶杆(6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配合;
第二顶杆(62),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2)内,所述第二顶杆(62)的上端适于与外部结构配合,所述第二顶杆(6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0)的第二端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6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接件(40)的第二端之间;和/或,所述第二顶杆(6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0)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80)和第三连接孔(90)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孔(90)为椭圆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61)的上端和所述第二顶杆(62)的上端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方(13),所述第一筒体(20)和所述第二筒体(30)合拢时,所述第一顶杆(61)的上端和所述第二顶杆(62)的上端突出于所述连接方(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20)和所述第二筒体(30)的底部设置有切削结构(100)。
10.一种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钻斗。
CN202120530658.9U 2021-03-12 2021-03-12 钻斗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Active CN214532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0658.9U CN214532807U (zh) 2021-03-12 2021-03-12 钻斗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0658.9U CN214532807U (zh) 2021-03-12 2021-03-12 钻斗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2807U true CN214532807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63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0658.9U Active CN214532807U (zh) 2021-03-12 2021-03-12 钻斗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2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01472U (zh) 入岩钻机及其旋切冲击钻进系统
CN201246106Y (zh) 具有强制卸土功能的钻斗
CN110566148A (zh) 一种钻斗和旋挖钻机
KR100546497B1 (ko) 작업 모듈 작동 장치 및 방법
CN214532807U (zh) 钻斗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CN105952471B (zh) 管片拼装机及包括该管片拼装机的掘进机械
CN201810203U (zh) 多功能简易臂架折叠液压钻机
CN217327167U (zh) 旋挖机械成孔设备
CN112211582A (zh) 一种旋挖钻机钻筒结构
CN216767285U (zh) 一种地基工程施工用钻孔桩锚固装置
CN215632861U (zh) 解锁机构、钻斗以及钻机
CN102644439A (zh) 一种卸土推板能自动复位的旋挖钻机及其施工方法
CN112709535A (zh) 旋挖钻机及其钻头
CN115977564B (zh) 一种电控钻井安全丢手工具
CN115030676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旋挖装置
CN102061884B (zh) 一种桩工机械及其钻斗
CN210622748U (zh) 一种钻斗和旋挖钻机
CN101832100B (zh) 一种桩工机械及其斗门装置
CN101424086B (zh) 挖掘机用摆转装置
CN214456228U (zh) 一种电动吊具开闭锁机构
CN214118076U (zh) 直推式低频液压环保取样钻机
CN212389268U (zh) 一种旋挖钻具
CN115096642A (zh) 一种地质勘查用取样开凿装置
CN113266293A (zh) 解锁机构、钻斗以及钻机
CN217712431U (zh) 钻斗及旋挖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