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2368U - 锁舌限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锁舌限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2368U
CN214532368U CN202022287041.7U CN202022287041U CN214532368U CN 214532368 U CN214532368 U CN 214532368U CN 202022287041 U CN202022287041 U CN 202022287041U CN 214532368 U CN214532368 U CN 214532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body
rotating
rotating piece
accommodating cavity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870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妙玉
邓建平
杨思民
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tata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etyo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etyo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etyo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870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2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2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2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锁舌限位机构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体、滑设在容置腔内的滑杆、设置在滑杆上的舌体,以及枢接在容置腔内壁上的转动件;壳体上开设有供舌体缩回或滑出容置腔的开口;转动件可以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当转动件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转动件位于舌体的缩回路径上;当转动件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转动件避开舌体的伸缩路径。当转动件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时,转动件位于舌体的缩回路径上,从而使得转动件阻止舌体进行限位以阻止舌体继续缩回移动;当转动件转动到第二转动位置时,转动件避开舌体的缩回路径,使得转动件解除对舌体的限制;通过转动件对舌体的限位和解锁非常便捷。

Description

锁舌限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锁舌限位机构。
背景技术
锁具在现代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锁具的舌体(比如斜舌或方舌)可以相对锁具的壳体伸缩进以实现锁具的锁住或解锁。如果要限制舌体缩入锁具壳体内的位置,通常采用螺钉进行限制(比如在舌体的缩回的移动路径上安装一个螺钉则可以限制舌体的缩回距离),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舌限位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限制舌体缩入壳体内位置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锁舌限位机构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体、滑设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滑杆、设置在所述滑杆上的舌体,以及枢接在所述容置腔内壁上的转动件;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舌体缩回或滑出所述容置腔的开口;所述转动件可以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当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舌体的缩回路径上;当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转动件避开所述舌体的伸缩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舌体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的缩回路径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上的所述转动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由所述舌体的外侧面凹陷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环设在所述滑杆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L状。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具有U形槽的U型件,所述滑杆滑设在所述U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U型件的一端具插设在第一插孔内的第一定位部,所述U型件的另一端具插设在第二插孔内的第二定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转动件上具有插设在所述第一凹陷部内的第一凸台,所述转动件上具有插设在所述第二凹陷部内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位于所述转动件的枢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弹性件具有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柱上的第一弹簧圈;和/或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弹性件具有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柱上的第二弹簧圈。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在所述条形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舌限位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舌限位机构,舌体设置在滑杆上,滑杆滑设在容置腔内以带动舌体移动;舌体通过开口能够缩回容置腔内,或者舌体21通过开口从容置腔内伸出到外侧;当舌体位于容置腔内时舌体脱离于外部机构实现解锁;转动件枢接在容置腔的内壁上,转动件能够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切换;当转动件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时,转动件位于舌体的缩回路径上,从而使得转动件阻止舌体进行限位以阻止舌体继续缩回移动;当转动件转动到第二转动位置时,转动件避开舌体的缩回路径,使得转动件解除对舌体的限制;通过转动件对舌体的限位和解锁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舌体安装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舌体安装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舌体安装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舌体安装示意图四;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舌体安装示意图五;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壳体;11-容置腔;12-开口;13-第一插孔;14-第二插孔;15-条形孔;161-第一窗口;162-第二窗口;21-舌体;211-凹槽;22-滑杆;3-转动件;31-第一凸台;32-第二凸台;33-第一定位柱;34-第二定位柱;4-U型件;41-U形槽;42-第一定位部;43-第二定位部;5-卷簧;6-柱状弹簧;7-导向环;71-第一凸起部;72-第二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舌限位机构进行说明。所述锁舌限位机构包括:具有容置腔11的壳体1、滑设在容置腔11内的滑杆22、设置在滑杆22上的舌体21,以及枢接在容置腔11内壁上的转动件3;壳体1上开设有供舌体21缩回或滑出容置腔11的开口12;转动件3可以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当转动件3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转动件3位于舌体21的缩回路径上;当转动件3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转动件3避开舌体21的伸缩路径。
如此,舌体21设置在滑杆22上,滑杆22滑设在容置腔11内以带动舌体21移动;舌体21通过开口12能够缩回容置腔11内,或者舌体21通过开口12从容置腔11内伸出到外侧;当舌体21位于容置腔11内时舌体21脱离外部机构并实现解锁;转动件3枢接在容置腔11的内壁上,转动件3能够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切换;当转动件3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时,转动件3位于舌体21的缩回路径上,从而使得转动件3阻止舌体21进行限位以阻止舌体21继续缩回移动;当转动件3转动到第二转动位置时,转动件3避开舌体21的缩回路径,使得转动件3解除对舌体21的限制;通过转动件3对舌体21的限位和解锁非常便捷。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滑杆22的横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舌限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舌体21上具有凹槽211,凹槽211的内壁的缩回路径位于第一转动位置上的转动件3上。如此,舌体21在缩回的过程中,转动件3卡设在凹槽211内能够提升转动件3与舌体21之间的牢固性,避免舌体21与转动件3之间松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舌限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凹槽211由舌体21的外侧面凹陷形成。如此,转动件3卡设在凹槽211能够直接对舌体21限位。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舌限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凹槽211环设在滑杆22外侧。如此,舌体21随着滑杆22滑动时,便于位于滑杆22外侧的转动件3卡入凹槽211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舌限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凹槽211的横截面呈L状。如此,凹槽211的口张开角度广,便于转动件3卡入凹槽211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舌限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上设置具有U形槽41的U型件4,滑杆22滑设在U形槽41内。如此,滑杆22在U形槽41的引导下滑动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舌限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容置腔1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插孔13和第二插孔14;U型件4的一端具插设在第一插孔13内的第一定位部42,U型件4的另一端具插设在第二插孔14内的第二定位部43。如此,U型件4上的第一定位部42插设在第一插孔13内能够提升U型件4与壳体1之间的牢固性;同理,U型件4上的第二定位部43插设在第二插孔14内能够提升U型件4与壳体1之间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舌限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容置腔11的内壁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转动件3上具有插设在第一凹陷部内的第一凸台31,转动件3上具有插设在第二凹陷部内的第二凸台32;第一凸台31和第二凸台32分别位于转动件3的枢轴上。如此,转动件3通过第一凸台31卡设在第一凹陷部内,转动件3通过第二凸台32卡设在第二凹陷部内,由于第一凸台31和第二凸台32分别位于转动件3的枢轴上,使得转动件3能够非常方便地通过第一凸台31和第二凸台32相对壳体1转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分别为开设在壳体1上的通孔。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舌限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转动件3通过弹性件连接在壳体1上;转动件3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33,弹性件具有套设在第一定位柱33上的第一弹簧圈51;和/或容置腔11内设置有第二定位柱34;弹性件具有套设在第二定位柱34上的第二弹簧圈52。如此,弹性件通过第一弹簧圈51套设在第一定位柱33上与转动件3连接;弹性件通过第二弹簧圈52套设在第二定位柱34上以连接在壳体1上。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转动件3撤销外力时,弹性件将转动件3保持在第一转动位置。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卷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舌限位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容置腔11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孔15,第一定位柱33穿设在条形孔15内。如此,用户通过第一定位柱33可以拨动转动件3转动以调节转动件3的位置。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上开设有供舌体21滑入或滑出容置腔11的开口12;容置腔11内具有供舌体21滑入并可绕滑杆22转动的转动空间;壳体1上开设有与转动空间连通的第一窗口161。如此,舌体21设置在滑杆22上,滑杆22滑设在容置腔11内以带动舌体21移动;舌体21通过开口12能够缩回容置腔11内,或者舌体21通过开口12从容置腔11内伸出到外侧;当舌体21位于容置腔11内时舌体21脱离于外部机构实现解锁;舌体21通过开口12进入到容置腔11内的转动空间时进行转动即可,转动完成后再从开口12伸出即可;用户通过第一窗口161可以观察转动空间内的舌体21,或者时用户通过第一窗口161拨动舌体21的方向。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上开设有与转动空间连通的第二窗口162。如此,用户通过第二窗口162可以观察转动空间内的舌体21,或者时用户通过第二窗口162拨动舌体21的方向。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窗口161和第二窗口162分别位于转动空间的相对两端。如此,用户能够分别从壳体1相对两端的第一窗口161/第二窗口162对舌体21进行观察或转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窗口161呈矩形,或第二窗口162呈矩形。如此,便于加工。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置腔1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滑杆22上套设有导向环7;导向环7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71,第一凸起部71滑设在第一滑槽内;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滑杆22的延伸方向平行,滑杆22的滑动方向与滑杆22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此,舌体21设置在滑杆22上,滑杆22滑设在容置腔11内以带动舌体21移动;舌体21通过开口12能够缩回容置腔11内,或者舌体21通过开口12从容置腔11内伸出到外侧;当舌体21位于容置腔11内时舌体21脱离于外部机构实现解锁;滑杆22沿着滑杆22的延伸方向滑动,滑杆22上套设有导向环7,导向环7上的第一凸起部71沿着第一滑槽滑动能够引导滑杆22滑动,有利于保持舌体21滑动方向的稳定。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置腔1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导向环7上设置有第二凸起部72,第二凸起部72滑设在第二滑槽内;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平行设置,且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位于容置腔11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如此,第一凸起部71滑设在第一滑槽内,第二凸起部72滑设在第二滑槽内;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互平行,且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位于容置腔11的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导向环7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引导下更加平稳。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槽为第一条形孔15,第一凸起部71插设在第一滑槽内;和/或第二滑槽为第二条形孔15,第二凸起部72插设在第二滑槽内。如此,条形孔15更容易加工,且第一凸起部71插设在第一条形孔15内更加牢固,同理,第二凸起部72插设在第一条形孔15内更加牢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锁舌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体、滑设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滑杆、设置在所述滑杆上的舌体,以及枢接在所述容置腔内壁上的转动件;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舌体缩回或滑出所述容置腔的开口;所述转动件可以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当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舌体的缩回路径上;当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转动件避开所述舌体的伸缩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舌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舌体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的缩回路径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上的所述转动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舌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由所述舌体的外侧面凹陷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舌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环设在所述滑杆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舌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L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舌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具有U形槽的U型件,所述滑杆滑设在所述U形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舌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U型件的一端具插设在第一插孔内的第一定位部,所述U型件的另一端具插设在第二插孔内的第二定位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舌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转动件上具有插设在所述第一凹陷部内的第一凸台,所述转动件上具有插设在所述第二凹陷部内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位于所述转动件的枢轴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舌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弹性件具有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柱上的第一弹簧圈;和/或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弹性件具有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柱上的第二弹簧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舌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在所述条形孔内。
CN202022287041.7U 2020-10-14 2020-10-14 锁舌限位机构 Active CN214532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7041.7U CN214532368U (zh) 2020-10-14 2020-10-14 锁舌限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7041.7U CN214532368U (zh) 2020-10-14 2020-10-14 锁舌限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2368U true CN214532368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30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87041.7U Active CN214532368U (zh) 2020-10-14 2020-10-14 锁舌限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23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70499B1 (en) Dual-mode lock with a combination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JPS6149079A (ja) 掛け金装置
US8247110B2 (en) Battery cover latching mechanism
US11156021B2 (en) Multifunction hub core for mortise lock and method of assembly
US20100170309A1 (en) Drawer lock set
CN214303290U (zh) 止挡机构
CN214786661U (zh) 锁舌换向机构
CN214532368U (zh) 锁舌限位机构
WO2007143256A2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3009651A (zh) 光模块和光电设备
CN214532369U (zh) 锁舌换向结构
CN214532367U (zh) 锁舌结构
CN112096183A (zh) 止挡机构
CN112096182A (zh) 锁舌换向机构
CN217812847U (zh) 一种家具旋转锁装置
CN210404195U (zh) 旋转伸缩式u盘
CN215803780U (zh) 一种可以快速互换把手左右方向的锁
CN215978880U (zh) 一种电磁锁支架及其置物装置
KR102474427B1 (ko) 차량용 수납형 키 유닛
JP4235782B2 (ja) 摘み部出没型ラッチ錠
CN219389176U (zh) 一种电子设备夹头
US20100050707A1 (en) Frameless glass door lock
CN215108135U (zh) 换向式锁具
CN217771692U (zh) 一种自动扣锁盖药盒
CN214365469U (zh) 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1434 No.1 and No.2, Shihua Road, Hualong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aomadame smart hom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No.2 highway, No.2, Panyu, Guangzhou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KELAIN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