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2219U - 输电塔 - Google Patents

输电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2219U
CN214532219U CN202022618661.4U CN202022618661U CN214532219U CN 214532219 U CN214532219 U CN 214532219U CN 202022618661 U CN202022618661 U CN 202022618661U CN 214532219 U CN214532219 U CN 214532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composite insulator
composite
tower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186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明阳
李先志
王青占
王鑫龙
陈明
李琼琼
李焱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186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2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2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2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电塔,该输电塔包括:塔身,设有相背设置的两侧,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横梁,同时塔身还设有跨接在两侧的第一连接横梁之上的加强横梁;复合横担,与加强横梁连接。本申请提供的输电塔一方面能够提高输电线对地距离,保障周围的电气环境安全,另一方面能够保证输电塔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输电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电塔。
背景技术
传统输电塔挂线主要采用铁横担加悬垂线路绝缘子连接导线的方式,该方式存在风偏跳电、对地距离过低、极端自然环境下易与周边树木建筑形成闪络等诸多问题。目前在人员密集区,这种传统铁横担挂线已经出现了多起因导线对地距离裕度不够或者违章增加建筑物高度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故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存在上述问题的存量电网工程进行技术改造刻不容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塔,能够提高输电线对地距离,保障周围的电气环境安全,以及保证输电塔的连接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输电塔,所述输电塔包括:塔身,设有相背设置的两侧,所述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横梁,同时所述塔身还设有跨接在所述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横梁之上的加强横梁;复合横担,与所述加强横梁连接。
上述输电塔一方面设置复合横担与塔身连接,从而可以用挂线金具取代悬垂绝缘子挂设输电线,相比现有技术能够提高输电线对地的距离,有效保障周围的电气环境安全,另一方面加强横梁跨接在塔身两侧的第一连接横梁之上,其与塔身的连接强度大,将复合横担与加强横梁连接,可以保证复合横担的连接强度,避免极端台风天气下,复合横担出现摇摆剧烈、与塔身分离等事故,提高安全性能。
其中,所述加强横梁包括加强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加强板两端的两个加强件,两个所述加强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横梁之上,且所述复合横担与所述加强件连接。与复合横担的加强件同时与加强板和第一连接横梁连接,能够提高加强件的安装牢固性,进而保证复合横担的连接强度。
其中,所述加强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强件分别夹设于两个所述加强板的端部之间。
其中,所述加强板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加强板跨接固定在两个所述加强件之上。
其中,所述复合横担包括:支柱复合绝缘子,一端与所述塔身上的第二连接横梁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横梁与所述第一连接横梁同侧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斜拉复合绝缘子,一端与所述加强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远离所述塔身的另一端连接,以使得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与所述斜拉复合绝缘子之间形成带有夹角的稳定支架结构,进一步保证复合横担整体的机械强度。
其中,所述输电塔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斜拉复合绝缘子与所述加强横梁,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长度可调,以调节所述斜拉复合绝缘子与所述加强横梁之间的距离,使输电塔灵活多变,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板,一端与所述斜拉复合绝缘子连接;第二调节板,一端与所述加强横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板可调节位置地固定于所述第二调节板。
其中,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与所述第二连接横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包括:法兰筒,套设在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的外围;至少两个法兰板,沿所述法兰筒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法兰筒连接,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法兰板用于连接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与所述第二连接横梁,保证支柱复合绝缘子与第二连接横梁的连接强度。
其中,所述输电塔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横梁与所述法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多组夹板;所述第二连接横梁包括横梁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梁本体上的连接板;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上的所述法兰板分别固定夹设在多组所述夹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横梁的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夹设在多组所述夹板的另一端,以实现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与所述第二连接横梁的连接,进一步保证支柱复合绝缘子与第二连接横梁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输电塔的强度。
其中,所述法兰板、所述夹板和所述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匹配的锁孔,以利用穿过所述锁孔的锁定件而将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梁连接固定在一起。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输电塔一方面设置复合横担与塔身连接,由于复合横担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因此可以用挂线金具取代悬垂绝缘子挂设输电线,相比现有技术能够提高输电线对地的距离,有效保障周围的电气环境安全,另一方面加强横梁跨接在塔身两侧的第一连接横梁之上,其与塔身的连接强度大,将复合横担与加强横梁连接,可以保证复合横担的连接强度,避免极端台风天气下,复合横担出现摇摆剧烈、与塔身分离等事故,提高安全性能。
同时复合横担中的斜拉复合绝缘子与支柱复合绝缘子之间形成带夹角的稳定支架结构,一方面能够避免在极端台风天气下,复合横担发生变形或者折断等事故,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输电线因风摆而与塔身靠近引起的风偏闪络事故,保证用电稳定性。
同时设置长度可调节的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斜拉复合绝缘子与加强横梁,能够使输电塔灵活多变,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另外设置包括多组夹板的第二连接组件连接第二连接横梁与支柱复合绝缘子上的法兰,能够保证支柱复合绝缘子的安装强度,进一步提高输电塔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输电塔的改造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采用图1改造方法改造后的输电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斜拉复合绝缘子与加强横梁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加强横梁在一应用场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加强横梁在另一应用场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输电塔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斜拉复合绝缘子与加强横梁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加强横梁在一应用场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加强横梁在另一应用场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中第一连接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6中支柱复合绝缘子与第二连接横梁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6中支柱复合绝缘子与第二连接横梁连接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6中斜拉复合绝缘子与支柱复合绝缘子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输电塔的改造方法是对传统的输电塔进行改造,传统的输电塔一般包括塔身以及与塔身连接的铁横担,同时铁横担的端部还连接有挂设输电线的悬垂绝缘子。
本申请输电塔的改造方法整体效率高,且无需对传统输电塔的塔身进行改造,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改造成本,具体改造过程如下:
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输电塔的改造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改造后的输电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改造前与改造后塔身不变,因此改造前的塔身与改造后的塔身以同一标号表示。
该输电塔的改造方法包括:
S110:将输电线与输电塔的悬垂绝缘子分离,并将输电线固定到输电塔的塔身1100上。
具体地,将输电线从悬垂绝缘子拆下后将其临时固定到输电塔的塔身1100上。
在一应用场景中,首先在塔身1100上安装支撑件,而后将输电线放置在支撑件上。此时利用支撑件支撑输电线能够避免输电线与塔身1100存在电气距离不足而跳电的安全隐患。其中支撑件可以是滑轮、支撑杆等,在此不做限制。
其中,塔身1100为本领域常见的桁架结构塔身,在此不再赘述。
S120:拆除输电塔的悬垂绝缘子以及与塔身1100连接的铁横担。
其中为了不影响后续复合横担1200的安装,在拆除铁横担的同时,也一同拆除连接塔身1100与铁横担的连接组件,例如连接塔身1100与铁横担的连接横梁等。
S130:在塔身1100上安装绝缘的复合横担1200,并在复合横担1200的端部安装挂线金具。
具体地,复合横担1200具备高强、轻质、耐腐蚀、易加工、可设计性和良好的绝缘性等诸多优点,越来越为工程界所重视。
在采用了复合横担1200后,由于复合横担1200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因此可以用挂线金具取代悬垂绝缘子挂设输电线,其中又由于挂线金具的长度远小于悬垂绝缘子的长度,因此改造后的输电塔相比原输电塔能够提高输电线对地的距离,有效保障周围的电气环境安全,同时复合横担1200良好的绝缘性能也能够消除风偏过大导致的输电线与塔身1100电气距离不足而跳电的安全隐患。
S140:将输电线与塔身1100分离,并将输电线挂设在挂线金具上。
其中,在将输电线与塔身1100分离后,也拆除安装在塔身1100上的支撑件。
结合图2,为了便于安装复合横担1200以及保证复合横担1200的安装牢固性,在塔身1100上安装绝缘的复合横担1200的步骤,包括:在塔身1100上安装匹配复合横担1200的横梁组件1300;在横梁组件1300上安装复合横担1200,以将复合横担1200安装在塔身1100上。
继续参阅图2,横梁组件1300包括第一连接横梁1310以及第二连接横梁1320,复合横担1200包括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以及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
其中,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以及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均由复合材料制成,具备质量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以及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均包括位于内部的绝缘体和包覆在绝缘体外的橡胶伞裙。其中绝缘体可以是绝缘管或者绝缘芯棒,绝缘管可以是玻璃纤维浸渍环氧树脂缠绕固化成型或者拉挤成型的玻璃钢管,也可以是芳纶纤维浸渍环氧树脂缠绕固化成型的芳纤管;绝缘芯棒可以是玻璃纤维或者芳纶纤维浸渍环氧树脂缠绕拉挤成型的实心芯棒或者空心拉挤管,橡胶伞裙可以采用高温硫化硅胶制成,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橡胶材料制成,关于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以及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的结构、材料,本申请不做限制。
继续参阅图2,在塔身1100上安装匹配复合横担1200的横梁组件1300的步骤,包括:将第一连接横梁1310以及第二连接横梁1320同侧安装在塔身1100,且第一连接横梁1310与第二连接横梁1320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具体地,一个横梁组件1300中的第一连接横梁1310以及第二连接横梁1320安装在塔身1100的同一侧,且为了分别与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连接,第一连接横梁1310与第二连接横梁1320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在一应用场景中,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横梁1310、第二连接横梁1320并排平行设置。
在一应用场景中,为了避免在安装横梁组件1300时需要在塔身1100上打孔,将第一连接横梁1310和/或第二连接横梁1320与塔身1100上的固定板1110连接。具体地,可以是第一连接横梁1310和第二连接横梁1320均与塔身1100上的固定板1110连接,也可以是只有第一连接横梁1310或者只有第二连接横梁1320与塔身1100上的固定板1110连接,其中固定板1110可以是火曲板。
具体地,固定板1110属于原输电塔的塔身1100,设置横梁组件1300与固定板1110连接,可以无需额外在原输电塔的塔身1100上打孔,保证塔身1100的整体强度。
继续参阅图2,在一应用场景中,在横梁组件1300上安装复合横担1200的步骤,包括:将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横梁1310连接;将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横梁1320连接;将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远离第二连接横梁1320的另一端与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远离第一连接横梁1310的另一端连接,以使得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与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之间形成带有夹角的稳定支架结构。
具体地,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与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之间形成的夹角可以是锐角、直角或者钝角(图2以锐角为例进行示意说明)。
同时设置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与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之间形成带有夹角的稳定支架结构,从而在极端台风天气下,复合横担1200不易变形或者折断,并且能够遏制输电线因风摆而与塔身1100靠近引起的风偏闪络事故,保证大风工况下输电线与塔身1100之间的安全电气间隙,保证用户用电的稳定性能。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为了减少安装人员高空作业的时间以及提高安装效率,在安装复合横担1200时,也可以先将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与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预先活动连接,然后整体吊装(在吊装的过程中,因为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与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活动连接,因此两者可以折叠在一起),而后再将两者分别与横梁组件1300连接,具体地,此时在横梁组件1300上安装复合横担1200的步骤包括:将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的一端与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的一端活动连接;将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的另一端以及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的另一端分别与横梁组件1300连接,以使得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与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之间形成带有夹角的稳定支架结构。
在一应用场景中,如图2所示,复合横担1200连接于横梁组件1300的中部。具体地,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连接于第一连接横梁1310的中部,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连接于第二连接横梁1320的中部,使得塔身1100受力均衡。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复合横担1200也可以连接于横梁组件1300的其他位置,比如靠近于塔身1100的一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一个横梁组件1300上连接有两组复合横担1200,两组复合横担1200关于横梁组件1300的中线对称设置。具体地,两组复合横担1200的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对称连接在第一连接横梁1310的中部的两侧,两个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对称连接在第二连接横梁1320的中部的两侧。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复合横担1200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比如复合横担1200包括两个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和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两个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塔身1100,两个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作为挂线点,使两个支柱绝缘子1220形成以挂线点为顶点的V字型结构;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的一端分别连接固定于塔身1100上,且位于两个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与塔身1100固定的一端的上方,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挂线点,使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形成以挂线点为顶点的V字型结构。当然,复合横担1200还可以包括两个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和一个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或者包括一个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和三个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等其他形式的组合,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只要能够支撑挂接输电线即可。
继续参阅图2,在塔身1100上安装横梁组件1300时,在塔身1100相背的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横梁组件1300,同时将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横梁1310连接的步骤,包括:在相对塔身1100对称的两个第一连接横梁1310上跨接固定加强横梁1330;将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的一端与加强横梁1330连接。
具体地,在两个第一连接横梁1310上跨接固定加强横梁1330,能够进一步承担复合横担1200对塔身1100的应力,可以保证复合横担1200与塔身1100的连接强度以及复合横担1200整体的机械强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相对塔身1100对称的两个第二连接横梁1320上跨接固定加强横梁1330,而后将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的一端与该加强横梁1330连接。同时跨接固定在两个第一连接横梁1310上的加强横梁1330与跨接固定在两个第二连接横梁1320上的加强横梁1330结构相同或不同,在此不做限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强横梁1330也可以设置多个,以适应复合横担1200包括支柱复合绝缘子1220和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的多种组合结构的情况,多个加强横梁1330跨接固定在相对塔身1100对称的两个第一连接横梁1310上,多个加强横梁1330可以并排平行设置,当然也可以相交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塔身1100相背设置的两侧均对称安装复合横担1200。
其中,在塔身1100相背设置的两侧分别对称安装复合横担1200,可以使改造后的输电塔用于双回路输电线路或者单回路输电线路。具体地,当输电塔用于双回路输电线路时,在塔身1100上平行安装三组两侧对称的复合横担1200,而当输电塔用于单回路输电线路时,在塔身1100上安装一组两侧对称的复合横担1200以及另外在塔身1100两侧中的其中一侧单独安装一个复合横担1200,即此时塔身1100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复合横担1200,另一侧安装有一个复合横担1200。
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图3和图4,加强横梁1330包括加强板1331以及分别设置在加强板1331两端的两个加强件1332,其中,两个加强件1332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横梁1310之上,将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的一端与加强横梁1330连接的步骤,包括:将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的一端与加强件1332连接。
具体地,与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连接的加强件1332既与加强板1331连接,也与第一连接横梁1310连接,其与塔身1100的连接强度高,不易与塔身1100分离,因此可以保证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与塔身1100的连接强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强件1332也可以不设置在第一连接横梁1310之上,在此不做限制。
同时如图3所示,在一应用场景中,加强件1332为板件,为了便于与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连接,其一端自第一连接横梁1310向远离塔身1100的方向凸出,同时加强件1332上设置多个连接部13321,例如至少两个连接孔,在将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的一端与加强件1332连接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多个连接部13321中选择合适的连接部13321,而后将斜拉复合绝缘子1210与该合适的连接部13321连接,其中,多个连接部13321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限制。在一实施例中,加强件1332与第一连接横梁1310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件1332与第一连接横梁1310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应用场景中,结合图2、图3和图4,加强板13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加强件1332分别夹设于两个加强板1331的端部之间。在其他应用场景中,加强板1331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两个加强件1332分别夹设于其中任意两个加强板1331的端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加强板1331为角钢,两个角钢钢背对钢背设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加强板1331还可以为平板,在此不做限制。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如图5所示,加强板1331为一个,该加强板1331同时跨接固定在两个加强件1332之上,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仅示出位于加强板1331一端的加强件1332。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加强板1331为横截面呈T型的直板,该设置可以使加强板1331的结构更加稳定,强度更高;在另一实施例中,加强板1331还可以为平板,在此不做限制。
总而言之,本申请对加强横梁1330的具体结构并不限制。
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输电塔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输电塔2000包括塔身2100以及复合横担2200。
塔身2100为本领域常见的桁架结构塔身,在此不再赘述,塔身2100设有相背设置的两侧,该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横梁2310。在一应用场景中,如图6所示,设置在塔身2100两侧的第一连接横梁2310相对塔身2100对称,但是本申请并不限制于此,在其应用场景中,设置在塔身2100两侧的第一连接横梁2310也可以不相对塔身2100对称。
同时塔身2100还设有跨接在两侧的第一连接横梁2310之上的加强横梁2330,以及复合横担2200与加强横梁2330连接。
具体地,塔身2100可以只有一侧设置有复合横担2200,也可以两侧都设置有复合横担2200,且当塔身2100的两侧都设置有复合横担2200时,两侧的复合横担2200既可以相对塔身2100对称,也可以不相对塔身2100对称。其中附图均以塔身2100的两侧都设置有复合横担2200,且两侧的复合横担2200相对塔身2100对称进行示意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方面设置复合横担2200与塔身2100连接,由于复合横担2200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因此后续需要挂设输电线时,可以在复合横担2200的端部安装挂线金具,而后利用挂线金具挂设输电线,也就是说,与现有技术相比,用挂线金具取代悬垂绝缘子挂设输电线,而由于挂线金具的长度远小于悬垂绝缘子的长度,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输电塔2000能够提高输电线对地的距离,有效保障周围的电气环境安全,另外复合横担2200良好的绝缘性能也能够消除风偏过大导致的输电线与塔身2100电气距离不足而跳电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加强横梁2330跨接在塔身2100两侧的第一连接横梁2310之上,能够承担复合横担2200与塔身2100的应力,保证复合横担2200与塔身2100的连接强度以及复合横担2200整体的机械强度。
结合图6、图7和图8,加强横梁2330包括加强板2331以及分别设置在加强板2331两端的两个加强件2332,其中,两个加强件2332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横梁2310之上,且复合横担2200与加强件2332连接。
具体地,与复合横担2200连接的加强件2332既与加强板2331连接,也与第一连接横梁2310连接,其与塔身2100的连接强度高,不易与塔身2100分离,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复合横担2200与塔身2100的连接强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强件2332也可以不设置在第一连接横梁2310之上,在此不做限制。
同时如图7所示,在一应用场景中,加强件2332为板件,为了便于与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连接,其一端自第一连接横梁2310向远离塔身2100的方向凸出,同时加强件2332上设置多个连接部23321,例如至少两个连接孔,在将复合横担2200与加强件2332连接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多个连接部23321中选择合适的连接部23321,而后将复合横担2200与该合适的连接部23321连接,其中,多个连接部23321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限制。在一实施例中,加强件2332与第一连接横梁2310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件2332与第一连接横梁2310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应用场景中,结合图6、图7和图8,加强板23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加强件2332分别夹设于两个加强板2331的端部之间。在其他应用场景中,加强板2331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两个加强件2332分别夹设于其中任意两个加强板2331的端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加强板2331为角钢,两个角钢钢背对钢背设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加强板2331还可以为平板,在此不做限制。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如图9所示,加强板2331的数量为一个,该加强板2331同时跨接固定在两个加强件2332之上,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仅示出位于加强板2331一端的加强件2332。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加强板2331为横截面呈T型的直板,该设置可以使加强板2331的结构更加稳定,强度更高;在另一实施例中,加强板2331还可以为平板,在此不做限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强横梁2330也可以设置多个,以适应复合横担2200包括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和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的多种组合结构的情况,多个加强横梁2330跨接固定在相对塔身2100对称的两个第一连接横梁2310上,多个加强横梁2330可以并排平行设置,当然也可以相交设置。
总而言之,本申请对加强横梁2330的具体结构并不限制。
继续参阅图6,复合横担2200包括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以及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
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一端与塔身2100上的第二连接横梁2320连接,其中,第二连接横梁2320与第一连接横梁2310同侧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一端与加强横梁2330连接,另一端与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远离塔身2100的另一端连接,以使得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与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之间形成带有夹角的稳定支架结构。
具体地,设置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与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之间形成带有夹角的稳定支架结构,一方面能够避免在极端台风天气下,复合横担2200发生变形或者折断等事故,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输电线因风摆而与塔身2100靠近引起的风偏闪络事故,保证用电稳定性。
在一应用场景中,如图6所示,复合横担2200连接于横梁组件2300的中部。具体地,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连接于第一连接横梁2310的中部,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连接于第二连接横梁2320的中部,使得塔身2100受力均衡。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复合横担2200也可以连接于横梁组件2300的其他位置,比如靠近于塔身2100的一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一个横梁组件2300上连接有两组复合横担2200,两组复合横担2200关于横梁组件2300的中线对称设置。具体地,两组复合横担2200的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对称连接在第一连接横梁2310的中部的两侧,两个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对称连接在第二连接横梁2320的中部的两侧。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复合横担2200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比如复合横担2200包括两个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和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两个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塔身2100,两个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作为挂线点,使两个支柱绝缘子1220形成以挂线点为顶点的V字型结构;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的一端分别连接固定于塔身2100上,且位于两个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与塔身2100固定的一端的上方,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挂线点,使两个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形成以挂线点为顶点的V字型结构。当然,复合横担2200还可以包括两个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和一个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或者包括一个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和三个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等其他形式的组合,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只要能够支撑挂接输电线即可。
结合图6和图10,输电塔2000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2400,用于连接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与加强横梁2330,其中,第一连接组件2400的长度可调,以调节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与加强横梁2330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设置第一连接组件2400的长度可调能够使输电塔2000灵活多变,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一应用场景中,结合图6和图10,第一连接组件2400包括第一调节板2410以及第二调节板2420。
第一调节板2410一端与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连接,第二调节板2420一端与加强横梁2330连接,其中,第一调节板2410可调节位置地固定于第二调节板2420。
具体地,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板2410与第二调节板2420的固定连接位置而实现第一连接组件2400的长度可调。
其中,如图10所示,第一调节板2410和第二调节板2420上均设有多个通孔2411,当需要调节第一连接组件2400的长度时,利用例如螺钉等紧固件插入第一调节板2410、第二调节板2420上合适的通孔2411中而调节第一调节板2410与第二调节板2420的固定连接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为了保证第一调节板2410与第二调节板2420的连接强度,第二调节板242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调节板2410不与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连接的一端夹设于两个第二调节板2420之间,两个第二调节板2420不与第一调节板2410连接的一端通过U型金具2430与加强横梁2330连接(例如与加强横梁2330中的加强件2332连接),当然两个第二调节板2420也可以直接与加强横梁2330连接,在此不做限制。
结合图6、图11和图12,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与第二连接横梁232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法兰2230,法兰2230包括法兰筒2231以及法兰板2232。
法兰筒2231套设在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的外围,法兰板223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例如两个、四个或者更多个,至少两个法兰板2232沿法兰筒223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法兰筒2231连接,其中,至少两个法兰板2232用于连接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与第二连接横梁2320。
具体地,设置至少两个法兰板2232连接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与第二连接横梁2320能够保证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与第二连接横梁2320的连接强度。
继续参阅图11和图12,输电塔2000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2500,用于连接第二连接横梁2320与法兰2230,第二连接组件2500包括多组夹板2510,同时第二连接横梁2320包括横梁本体2321以及设置在横梁本体2321上的连接板2322。
同时,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上的法兰板2232分别固定夹设在多组夹板2510的一端,第二连接横梁2320的连接板2322分别固定夹设在多组夹板2510的另一端,以实现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与第二连接横梁2320的连接。
具体地,通过多组夹板2510连接第二连接横梁2320与法兰2230,能够进一步保证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与第二连接横梁2320的连接强度。
在一应用场景中,如图12所示,法兰板2232的数量为四个,且相邻的两个法兰板2232垂直设置,相应地,夹板2510的数量为四组。
在一应用场景中,如图12所示,连接板2322垂直设置在横梁本体2321上。
在一应用场景中,如图12所示,为了保证第二连接横梁2320的强度,横梁本体2321与连接板2322之间还设有加强筋2323。
继续参阅图12,法兰板2232、夹板2510和连接板2322上分别设置有匹配的锁孔2511,以利用穿过锁孔2511的锁定件而将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第二连接组件2500和第二连接横梁2320连接固定在一起。
结合图6和图13,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远离塔身2100的另一端连接有扁脚金具2221,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的另一端连接有卡槽金具2211,扁脚金具2221与卡槽金具2211铰接而实现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与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的活动连接。
具体地,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与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通过扁脚金具2221与卡槽金具2211而铰接,一方面可有效解决安装过程中由于面内外角度偏差引起的安装错位问题,另一方面可有效缓冲风偏输电线对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的冲击作用,起到保护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支柱复合绝缘子2220远离塔身2100的另一端连接有卡槽金具2211,斜拉复合绝缘子2210的另一端连接有扁脚金具2221,在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输电塔2000是经过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中输电塔的改造方法改造后的输电塔,也就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输电塔2000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输电塔结构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塔包括:
塔身,设有相背设置的两侧,所述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横梁,同时所述塔身还设有跨接在所述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横梁之上的加强横梁;
复合横担,与所述加强横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横梁包括加强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加强板两端的两个加强件,两个所述加强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横梁之上,且所述复合横担与所述加强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强件分别夹设于两个所述加强板的端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加强板跨接固定在两个所述加强件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横担包括:
支柱复合绝缘子,一端与所述塔身上的第二连接横梁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横梁与所述第一连接横梁同侧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斜拉复合绝缘子,一端与所述加强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远离所述塔身的另一端连接,以使得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与所述斜拉复合绝缘子之间形成带有夹角的稳定支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塔还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斜拉复合绝缘子与所述加强横梁,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长度可调,以调节所述斜拉复合绝缘子与所述加强横梁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调节板,一端与所述斜拉复合绝缘子连接;
第二调节板,一端与所述加强横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板可调节位置地固定于所述第二调节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与所述第二连接横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包括:
法兰筒,套设在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的外围;
至少两个法兰板,沿所述法兰筒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法兰筒连接,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法兰板用于连接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与所述第二连接横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塔还包括:
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横梁与所述法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多组夹板;
所述第二连接横梁包括横梁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梁本体上的连接板;
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上的所述法兰板分别固定夹设在多组所述夹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横梁的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夹设在多组所述夹板的另一端,以实现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与所述第二连接横梁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所述夹板和所述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匹配的锁孔,以利用穿过所述锁孔的锁定件而将所述支柱复合绝缘子、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梁连接固定在一起。
CN202022618661.4U 2020-11-13 2020-11-13 输电塔 Active CN214532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8661.4U CN214532219U (zh) 2020-11-13 2020-11-13 输电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8661.4U CN214532219U (zh) 2020-11-13 2020-11-13 输电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2219U true CN214532219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88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18661.4U Active CN214532219U (zh) 2020-11-13 2020-11-13 输电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22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20896A1 (zh) 防风偏横担及输电塔
CN201539123U (zh) 一种电网输电线用带斜拉杆的上字形绝缘塔
WO2022042263A1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209212028U (zh) 一种快速抢修塔
CN214532219U (zh) 输电塔
CN209692307U (zh) 防风偏横担及输电塔
CN112878786A (zh) 复合横担以及输电塔
CN114482673A (zh) 输电塔
CN110159051B (zh) 变电构架
CN114482674A (zh) 输电塔的改造方法
CN110159049A (zh) 一种y型塔
CN114482674B (zh) 输电塔的改造方法
CN212535271U (zh) 一种110kV猫头型复合横担塔
CN212376389U (zh) 一种110kV鼓型双回路复合横担塔
CN210508614U (zh) 一种y型塔
CN201747107U (zh) 一种电网输电线用带斜拉杆的人字型绝缘塔
CN111852155A (zh) 一种110kV猫头型复合横担塔
CN111864546A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112878787A (zh) 复合横担以及输电塔
CN111852156A (zh) 一种110kV鼓型双回路复合横担塔
CN211369737U (zh) 双回路输电杆塔
CN211229726U (zh) 一种连接组件、复合横担以及门型杆塔
CN212626526U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212626525U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216740908U (zh) 输电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50 room 801, building 2, No. 55, Jinlun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01, building g, Hongqiao Green Valley, 69 Yong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