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1023U -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1023U
CN214531023U CN202023261093.3U CN202023261093U CN214531023U CN 214531023 U CN214531023 U CN 214531023U CN 202023261093 U CN202023261093 U CN 202023261093U CN 214531023 U CN214531023 U CN 214531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ainwater
collecting cylinder
plat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610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610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1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1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1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收集筒和盖板,所述收集筒的底面连通有排水管道,所述收集筒内部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轴线处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滤水网,所述过滤板表面设置有排水孔;所述盖板表面安装有均匀设置有过水槽,所述盖板底面安装有浮力块,所述收集筒的底面通过连杆安装有推板;有益效果在于:雨水通过过滤板表面的排水孔进行分流,通过雨水将浮力板推起,从而使盖板外侧的雨水推动推板转动,能够将雨水快速引流至滤水网内部,实现水的快速引流和分流,避免了装置的堵塞;且方便对滤水网进行清洁,便于装置的重复利用,使用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淡水资源紧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合理的雨水收集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变我们由于水资源日益枯竭而望天兴叹的生活。
现有的雨水在收集时,由于雨水内部含有树叶、垃圾等杂物,不容易进行收集,且现有的过滤装置多为板状结构,难以对水进行快速引流和分流,容易造成堵塞,且不方便进行清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雨水通过过滤板表面的排水孔进行分流,通过雨水将浮力板推起,从而使盖板外侧的雨水推动推板转动,能够将雨水快速引流至滤水网内部,实现水的快速引流和分流,避免了装置的堵塞;且方便对滤水网进行清洁,便于装置的重复利用,使用更加便捷的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收集筒和盖板,所述收集筒的底面连通有设有阀门的排水管道,所述收集筒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收集筒内部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轴线处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滤水网,所述过滤板表面设置有排水孔;
所述盖板表面安装有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过水槽,所述盖板底面安装有与所述滤水网对应的浮力块,所述浮力块底面呈向下弯曲的球形,且该球形的直径大于所述滤水网的直径,所述收集筒的底面通过连杆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所述浮力块的外侧,所述推板以所述收集筒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分布,且所述推板的一端朝向所述浮力块延伸。
采用上述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在雨水比较小的时候,雨水能够通过所述过水槽进入所述收集筒内部,通过所述过滤板表面的所述排水孔导送至所述收集筒内部;在雨水比较大的时候,雨水通过所述过水槽进入所述收集筒内部,一部分雨水通过所述过滤板表面的所述排水孔导送至所述收集筒内部,水在所述过滤板表面残留积累,雨水在积累的过程中,所述浮力块依靠自身的浮力会漂浮在水面上,则大量的雨水通过所述盖板与所述收集筒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收集筒内部,雨水在进入所述收集筒内部,推动所述推板,使所述推板转动,所述推板在转动过程中推动雨水搅动,从而将雨水进行快速引流至所述滤水网内部,通过所述滤水网对雨水过滤后,将雨水导送至所述收集筒底部,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在装置使用后,能够通过所述排水管道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导流利用,在需要对所述滤水网进行清洁时,将所述盖板取下,能够将所述滤水网从所述通孔内部进行拆卸,便于对所述滤水网内部进行清洁,便于装置的重复利用,使用更加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筒内顶面呈向下弯曲的弧形,所述排水管道与该弧形的低端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表面呈向下弯曲的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底面安装有若干个向下延伸的挡条,所述挡条以所述收集筒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分布,所述挡条外侧与所述收集筒的内壁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板呈倒置的圆锥形。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通孔的外侧,且所述排水孔以所述过滤板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滤水网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滤水网开口处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安装有与所述限位槽间隙配合的限位块。
有益效果在于:雨水通过过滤板表面的排水孔进行分流,通过雨水将浮力板推起,从而使盖板外侧的雨水推动推板转动,能够将雨水快速引流至滤水网内部,实现水的快速引流和分流,避免了装置的堵塞;且方便对滤水网进行清洁,便于装置的重复利用,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收集筒;101、排水管道;2、过滤板;201、通孔;202、限位槽;203、排水孔;3、滤水网;301、固定环;302、限位块;4、盖板;401、过水槽;402、浮力块;403、连杆;404、推板;405、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收集筒1和盖板4,收集筒1的底面连通有设有阀门的排水管道101,收集筒1上端为开口结构,收集筒1内部安装有过滤板2,过滤板2的轴线处贯穿设置有通孔201,通孔201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滤水网3,过滤板2表面设置有排水孔203;
盖板4表面安装有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过水槽401,盖板4底面安装有与滤水网3对应的浮力块402,浮力块402底面呈向下弯曲的球形,且该球形的直径大于滤水网3的直径,收集筒1的底面通过连杆403安装有推板404,推板404位于浮力块402的外侧,推板404以收集筒1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分布,且推板404的一端朝向浮力块402延伸。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收集筒1内顶面呈向下弯曲的弧形,排水管道101与该弧形的低端相对应,这样设置,能够利用收集筒1底面的弧形将收集筒1内部的雨水全部导出。
盖板4上表面呈向下弯曲的弧形,这样设置,能够利用盖板4上表面的弧形对雨水进行引流。
盖板4底面安装有若干个向下延伸的挡条405,挡条405以收集筒1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分布,挡条405外侧与收集筒1的内壁间隙配合,这样设置,能够利用挡条405对水中的杂物进行阻挡。
过滤板2呈倒置的圆锥形,这样设置,能够利用过滤板2将雨水导向滤水网3。
排水孔203位于通孔201的外侧,且排水孔203以过滤板2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分布,这样设置,能够利用排水孔203对雨水进行过滤和引流。
通孔201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槽202,滤水网3上端为开口结构,滤水网3开口处安装有固定环301,固定环301的外侧安装有与限位槽202间隙配合的限位块302,这样设置,能够利用限位块302与限位槽202的插接配合,实现对滤水网3的安装,便于对滤水网3进行安装与拆卸。
采用上述结构,在雨水比较小的时候,雨水能够通过过水槽401进入收集筒1内部,通过过滤板2表面的排水孔203导送至收集筒1内部;在雨水比较大的时候,雨水通过过水槽401进入收集筒1内部,一部分雨水通过过滤板2表面的排水孔203导送至收集筒1内部,水在过滤板2表面残留积累,雨水在积累的过程中,浮力块402依靠自身的浮力会漂浮在水面上,则大量的雨水通过盖板4与收集筒1之间的间隙进入收集筒1内部,雨水在进入收集筒1内部,推动推板404,使推板404转动,推板404在转动过程中推动雨水搅动,从而将雨水进行快速引流至滤水网3内部,通过滤水网3对雨水过滤后,将雨水导送至收集筒1底部,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在装置使用后,能够通过排水管道101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导流利用,在需要对滤水网3进行清洁时,将盖板4取下,能够将滤水网3从通孔201内部进行拆卸,便于对滤水网3内部进行清洁,便于装置的重复利用,使用更加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筒(1)和盖板(4),所述收集筒(1)的底面连通有设有阀门的排水管道(101),所述收集筒(1)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收集筒(1)内部安装有过滤板(2),所述过滤板(2)的轴线处贯穿设置有通孔(201),所述通孔(201)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滤水网(3),所述过滤板(2)表面设置有排水孔(203);
所述盖板(4)表面安装有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过水槽(401),所述盖板(4)底面安装有与所述滤水网(3)对应的浮力块(402),所述浮力块(402)底面呈向下弯曲的球形,且该球形的直径大于所述滤水网(3)的直径,所述收集筒(1)的底面通过连杆(403)安装有推板(404),所述推板(404)位于所述浮力块(402)的外侧,所述推板(404)以所述收集筒(1)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分布,且所述推板(404)的一端朝向所述浮力块(402)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1)内顶面呈向下弯曲的弧形,所述排水管道(101)与该弧形的低端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上表面呈向下弯曲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底面安装有若干个向下延伸的挡条(405),所述挡条(405)以所述收集筒(1)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分布,所述挡条(405)外侧与所述收集筒(1)的内壁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呈倒置的圆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203)位于所述通孔(201)的外侧,且所述排水孔(203)以所述过滤板(2)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01)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槽(202),所述滤水网(3)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滤水网(3)开口处安装有固定环(301),所述固定环(301)的外侧安装有与所述限位槽(202)间隙配合的限位块(302)。
CN202023261093.3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Active CN214531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1093.3U CN21453102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1093.3U CN21453102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1023U true CN214531023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8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61093.3U Active CN21453102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10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5486A (zh) * 2022-01-11 2022-04-15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基于降水量估算的矿井水害防治装置及防治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5486A (zh) * 2022-01-11 2022-04-15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基于降水量估算的矿井水害防治装置及防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01764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雨水井
CN107902782B (zh) 一种涡轮增压式自清洁高效过滤器
CN214531023U (zh)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105013244A (zh) 多级雨水净化处理设备
CN202689172U (zh) 合流制管网旱流污水及初期雨水多功能截流井
CN213527614U (zh) 一种电厂废水零排放过滤装置
CN104499530A (zh) 一种重力弃流过滤装置
CN208870157U (zh) 一种具有截污功能的雨水井
CN204865241U (zh) 多级雨水净化处理设备
CN207376693U (zh)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CN204601735U (zh) 自净式雨水过滤器
CN207228285U (zh) 一种雨水井净化装置
CN206396858U (zh) 一种城市分流排污装置
CN210395574U (zh) 一种新型雨水分流装置
CN209957490U (zh) 微生物净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3741784B (zh) 一种初期雨水截流检查装置
CN209630845U (zh) 一种固废收集的湿式除尘机
CN209155313U (zh) 一种初期雨水截污处理装置
CN207228301U (zh) 雨水截污设施
KR200449657Y1 (ko) 회전스크린을 구비한 수중오염물질 처리장치
CN220834415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过滤装置
CN205412364U (zh) 一种高效雨水过滤器
CN213329207U (zh) 一种海绵社区功能型雨水回收装置
CN205710151U (zh) 一种雨水过滤净化装置
CN209958632U (zh) 一种具有过滤除杂的雨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