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0686U - 基坑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基坑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0686U
CN214530686U CN202120117525.9U CN202120117525U CN214530686U CN 214530686 U CN214530686 U CN 214530686U CN 202120117525 U CN202120117525 U CN 202120117525U CN 214530686 U CN214530686 U CN 214530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plate
backup pad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175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宏
谢洪
刘天友
陈永胜
周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ongd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ongd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ongd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ongd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175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0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0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0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涉及基坑施工工程的领域,其包括多块设置于基坑侧壁的支撑板以及连接件,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弯折部,同一个所述支撑板两侧弯折部内夹角的朝向相反,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弯折部连接且通过连接件固定。本申请提高了基坑侧壁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施工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造建筑时均会根据需要挖掘基坑,然而在基坑内,可能会出现塌方的现象,所以需要对基坑进行支护;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公告号为CN 210917394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桩,包括连续分布于基坑侧壁周围的桩体,相邻两根所述桩体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桩体上的卡块,与所述卡块卡接配合的横梁,所述卡块呈L形,所述卡块包括水平段、竖直段,所述横梁与卡块卡接配合时,所述横梁位于所述卡块的水平段。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上述基坑支护桩在对基坑进行支护时,基坑侧壁上的泥土容易混着雨水从相邻两个桩体之间流入基坑,从而影响基坑侧壁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基坑侧壁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多块设置于基坑侧壁的支撑板以及连接件,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弯折部,同一个所述支撑板两侧弯折部内夹角的朝向相反,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弯折部连接且通过连接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多块支撑板锚固在基坑侧壁上,然后水平方向的多块支撑板的弯折部互相贴合,再用连接件对弯折部进行固定,从而增长了雨水和泥土从水平多个支撑板的连接缝隙处流出的路径,从而提高基坑防护的稳定性,减少基坑塌落的几率。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开设有插槽且上端设有插块,位于下方的所述支撑板的插块插入位于上方的支撑板的插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坑较深时,使用者可在竖直平面继续锚固支撑板,竖直方向的相邻两个支撑板的插块插入插槽中,从而增长了雨水和泥土从竖直多个支撑板的连接缝隙处流出的路径,提高基坑防护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插槽朝向同一支撑板的插块的开口逐渐减小,所述插块适配于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槽朝向同一支撑板的插块的开口逐渐减小,插槽内壁倾斜设置,便于插块插入插槽中,从而便于上下两块相邻支撑板之间的连接的便捷性。
可选的,位于竖直方向顶端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连接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伸出基坑且与地面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膜减少雨水进入支撑板与基坑侧壁之间的间隙处,减少基坑侧壁被雨水冲刷的几率,从而提高基坑侧壁的稳定性,减少基坑侧壁坍塌的几率。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均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垂直于支撑板的高度方向,所述加强筋连接水平方向相邻几块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支撑板的支撑强度,加强筋还提高了多块支撑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多个支撑块且朝向基坑中心的一端向上弯折,所述支撑块形成用于放置加强筋的放置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形成有用于放置加强筋的放置腔,安装时,可先将加强筋放置在放置腔中,然后再用抱箍井加强筋固定在支撑板上,从而使得使用者的操作更加方便,且提高了加强筋固定的稳定性。
可选的,基坑拐角处还设有内撑件,所述内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基坑拐角处两侧的支撑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基坑拐角处两侧的支撑板连接,内撑件对拐角处的支撑板进行支撑,从而提高了支撑板在拐角处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基坑侧壁的支撑。
可选的,基坑拐角两侧的支撑板分别固定有内撑座,所述内撑座上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内撑件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内撑座的固定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坑拐角两侧固定有内撑座,内撑件通过放置在内撑座的固定槽中而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内撑件的安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基坑侧壁上设置有多块水平方向的支撑板以及连接件,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弯折部,同一个支撑板两侧弯折部内夹角的朝向相反,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支撑板的弯折部连接且通过连接件固定;多块支撑板的弯折部互相贴合,再用连接件对弯折部进行固定,从而增长了雨水和泥土从水平多个支撑板的连接缝隙处流出的路径,从而提高基坑防护的稳定性,减少基坑塌落的几率;
2.支撑板的下端面开设有插槽且上端设有插块,位于下方的支撑板的插块插入位于上方的支撑板的插槽中;当基坑较深时,使用者可在竖直平面继续锚固支撑板,竖直方向的相邻两个支撑板的插块插入插槽中,从而增长了雨水和泥土从竖直多个支撑板的连接缝隙处流出的路径,提高基坑防护的稳定性;
3.基坑拐角处还设有内撑件,所述内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基坑拐角处两侧的支撑板连接;内撑件对拐角处的支撑板进行支撑,从而提高了支撑板在拐角处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基坑侧壁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与基坑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板与内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板的剖切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板;11、弯折部;12、插槽;13、插块;2、连接件;3、保护膜;4、加强筋;41、支撑块;5、内撑件;51、内撑座;52、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参照图1、图2,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多块支撑板1以及连接件2,使用时,支撑板1用于贴附基坑的四个侧壁且与基坑的侧壁进行锚固,从而减少基坑侧壁坍塌的几率;支撑板1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出弯折部11,同一个支撑板1的两侧弯折部11的内夹角的朝向相反,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支撑板1的弯折部11进行贴合且通过连接件2进行固定,连接件2可采用螺栓,连接件2穿过两个相互贴合的弯折部11且与两个弯折部11螺纹连接。
支撑板1两侧的弯折部增大了雨水和泥土从水平两块支撑板1连接的缝隙处流出的路径,从而减少了雨水和泥土从水平两块支撑板1连接处流出的几率,从而提高基坑防护的稳定性,减少基坑塌落的几率。
参照图1、图3,多块支撑板1分为多组,多组支撑板1在竖直方向排布,同组的多块支撑板1在水平方向进行排布,当基坑深度较深时,此时需要多组支撑板1在竖直方向进行排布,支撑板1的下端面开设有插槽12且上端一体成出插块13,位于下方的支撑板1的插块13插入位于上方支撑板1的上方进行插接固定,从而进行多组支撑板1的固定。
上下相邻两块支撑板1通过插接方式进行固定,使得使用者对上下两块支撑板1之间的操作更加方便,上下相邻两块支撑板1通过插接方式,也增大了雨水和泥土从上下两块支撑板1连接的缝隙处流出的路径,从而减少了雨水和泥土从上下两块支撑板1连接处流出的几率。
为了使得上下相邻两块支撑板1之间的插接更加方便,插槽12的内壁倾斜设置,从而使得插槽12的开口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插块13适配于插槽12,插槽12的内壁形成引导,便于插块13插入插槽12中。
为了提高上下相邻两块支撑板1的稳定性,连接件2伸入插槽12且与插槽12中的插块13螺纹连接。
参照图1,位于竖直方向顶端的支撑板1的上端通过螺栓出保护膜3,保护膜3伸出基坑且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从而减少雨水进入基坑侧壁与支撑板1贴合处,从而提高支撑板1对基坑侧壁支护的稳定性,减少基坑侧壁坍塌的几率。
为了提高支撑板1的强度,每组的多个支撑板1通过抱箍固定有加强筋4,加强筋4可采用钢筋,加强筋4垂直支撑板1的高度方向,加强筋4将水平方向相邻几块支撑板1进行连接,从而提高多块支撑板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加强筋4还提高了多块支撑板1的自身的强度,减少支撑板1破裂的几率,从而提高基坑支护的稳定性。
为了便于加强筋4的安装,支撑板1上设置有支撑块41,支撑块41朝向基坑中心的一端向上弯折,支撑块41形成有用于放置加强筋4的放置腔,当安装加强筋4时,可将加强筋4放置在多个支撑块41形成的放置腔中,然后通过抱箍进行固定。
参照图1、图3,基坑拐角处还设有内撑件5,内撑件5可采用钢铁材质且位于基坑拐角内,内撑件5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基坑拐角处两侧的支撑板1连接,每组支撑板1均设有内撑件5,从而提高基坑拐角处的支撑板1支护的稳定性,减少基坑在拐角处坍塌的几率。
为了便于内撑件5的固定,基坑拐角两侧的支撑板1分别固定有内撑座51,内撑座51的上端开设有适配于内撑件5的固定槽52;安装时,使用者将内撑件5的两端分别放置在基坑拐角两侧的内撑座51的固定槽52中,使得内撑件5的放置更加方便,同时也便于对内撑件5的拆卸。
为了使得内撑件5不易从内撑座51中脱落,内撑件5为矩形棒,固定槽52为矩形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1.在基坑下端的侧壁锚固一组支撑板1,支撑板1的插块13朝向上方,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支撑板1的弯折部11进行贴合且用连接件2进行固定;
2.然后在最下端的支撑板1上方锚固支撑板1,使得下方支撑板1的插块13插入上方支撑板1的插槽12中,然后使用连接件2将插块13和插槽12进行固定;
3.在基坑拐角处的内撑座51的固定槽52中放置内撑件5。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设置于基坑侧壁的支撑板(1)以及连接件(2),所述支撑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弯折部(11),同一个所述支撑板(1)两侧弯折部(11)内夹角的朝向相反,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弯折部(11)连接且通过连接件(2)固定;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面开设有插槽(12)且上端设有插块(13),位于下方的所述支撑板(1)的插块(13)插入位于上方的支撑板(1)的插槽(12)中;基坑拐角处还设有内撑件(5),所述内撑件(5)的两端分别与基坑拐角处两侧的支撑板(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2)朝向同一支撑板(1)的插块(13)的开口逐渐减小,所述插块(13)适配于插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竖直方向顶端的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连接有保护膜(3),所述保护膜(3)伸出基坑且与地面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均设有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垂直于支撑板(1)的高度方向,所述加强筋(4)连接水平方向相邻几块支撑板(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上固定有多个支撑块(41)且朝向基坑中心的一端向上弯折,所述支撑块(41)形成用于放置加强筋(4)的放置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坑拐角两侧的支撑板(1)分别固定有内撑座(51),所述内撑座(51)上端开设有固定槽(52),所述内撑件(5)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内撑座(51)的固定槽(52)中。
CN202120117525.9U 2021-01-15 2021-01-15 基坑支护结构 Active CN214530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7525.9U CN214530686U (zh) 2021-01-15 2021-01-15 基坑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7525.9U CN214530686U (zh) 2021-01-15 2021-01-15 基坑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0686U true CN214530686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311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17525.9U Active CN214530686U (zh) 2021-01-15 2021-01-15 基坑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0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80121B1 (en)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US4790690A (en) Stabilised earth structures
CN112922170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体结构
CN214530686U (zh) 基坑支护结构
KR102220613B1 (ko) 자립식 옹벽 시공방법
KR102091972B1 (ko) 흙막이용 엄지말뚝 및 이를 이용한 엄지말뚝 흙막이 공법
KR100794221B1 (ko) 친환경 식생옹벽
CN212052820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围堰装置
CN113216225A (zh) 一种抵御高边坡墙背填土压力的超静定防护结构
KR200263964Y1 (ko) 조립식 pc콘크리트 패널을 이용한 옹벽
KR200258921Y1 (ko) 흙막이용 벽체 패널의 설치구조
KR20220161795A (ko) 보강토 옹벽의 연결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1421151U (zh) 一种基于插板的双壁钢围堰
JP3326467B2 (ja) 鋼製自在枠による石詰め構造物とその根入れ方法
CN211285657U (zh) 基于精轧螺纹钢的双壁钢围堰插板水下锚固结构
CN217870287U (zh) 一种坡面加固装置及边坡
KR102511386B1 (ko) 보강토 블록을 이용한 옹벽의 연결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3073670B (zh) 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2391434B1 (ko) Eps 블록들을 이용한 조경 구조체 및 그의 시공 방법
KR102391424B1 (ko) Eps 블록들을 이용한 조경 구조체 및 그의 시공 방법
CN218780013U (zh) 一种垫桩辅助设备
CN219491003U (zh) 一种基坑内支撑施工的钢板桩出土坡道
KR100456219B1 (ko) 보강토 옹벽설치용 조립식 블록 연결장치
KR100601126B1 (ko) 선반식 녹화 옹벽의 앵커링 구조
KR102420947B1 (ko) 중력식 블럭을 이용한 옹벽 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