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9342U - 一种骤冷对吹箱及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骤冷对吹箱及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29342U
CN214529342U CN202120743366.3U CN202120743366U CN214529342U CN 214529342 U CN214529342 U CN 214529342U CN 202120743366 U CN202120743366 U CN 202120743366U CN 214529342 U CN214529342 U CN 214529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enching
air
blowing
opposit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33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芳勇
陈飞宇
李霞龙
赵威
金鑫鑫
黄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aolong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l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l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l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433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29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29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29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骤冷对吹箱,包括骤冷对吹箱,骤冷对吹箱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形成L型通风通道,L型通风通道在拐角处设有弧形导流板,出风口处覆盖多孔通风板和网结构组件。其优点在于:采用了弧形导流板、多孔通风板和纤维网共同作用实现沿幅宽方向的风温、风速、静压相等,从而给熔体纤维一个稳定统一的环境进行冷却强化,促进纤维的进一步牵伸细化。

Description

一种骤冷对吹箱及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骤冷对吹箱及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在高分子材料纤维化工艺上主要采用纺粘法,即高温熔体细流从喷丝板喷出后,用冷风贯穿包裹熔体细流,以热交换的形式带走熔体细流冷凝时释放的热量,从而控制熔体细流充分、均匀和恰当的冷却。该过程对整个纺粘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恰当的冷却可以是熔体细流按预定的要求降温,使之在工艺过程中分子链沿应力场的方向有序排列,形成微纤晶结构,即取向太结构。同时,冷却可以降低聚合物分子额热运动,减少热运动导致分子取向现象的发生,使纤维保持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
国内在纺粘法无纺布生产行业,采用的冷却箱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熔体细流在凝固过程中不同高度所需要的冷量不同,但国内的冷风送风设备温度统一,不存在分层设计与控制,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
②由于设备宽幅大,现有骤冷风箱存在较严重的沿幅宽方向的风温、风压、风速不均匀问题,在高车速条件下难以稳定纤维丝束,限制了纤维的进一步细化及强度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骤冷对吹箱及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骤冷对吹箱,包括骤冷对吹箱,骤冷对吹箱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形成L型通风通道,L型通风通道在拐角处设有弧形导流板,出风口处覆盖多孔通风板和网结构组件。
进一步的,出风口由上至下分隔为若干第一出风口,L型通风通道根据若干第一出风口由不透气隔板分隔为若干第一通风通道,不透气隔板将进风口分隔为若干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通过第一通风通道一一对应,形成针对冷凝过程中不同高度的冷凝通道。
进一步的,若干第一进风口分别对应一个独立的可控制出风量的制冷系统及风机。
进一步的,网结构组件为多层纤维网复合而成的透气性均匀的丝网。
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在纺丝模头组件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骤冷对吹箱,骤冷对吹箱的若干第一出风口对准纺丝模头组件的喷丝板喷出口下端的冷凝纤维空间。
进一步的,2个骤冷对吹箱通过抱紧装置固定在纺丝模头组件的两侧。
进一步的,2个骤冷对吹箱之间设有密封侧板。
进一步的,密封侧板和2个骤冷对吹箱环绕在冷凝纤维空间四周。
进一步的,纺丝模头组件和2个骤冷对吹箱外侧设有避免与大气环境连通的封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多层结构,可以依据熔体细流的冷凝特性精确控制冷凝速度与进度,从而提升纤维趋向性及强度,并降低了冷却能耗;
沿着气流流动路径,采用了弧形导流板、多孔通风板和纤维网共同作用实现沿幅宽方向的风温、风速、静压相等,从而给熔体纤维一个稳定统一的环境进行冷却强化,促进纤维的进一步牵伸细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骤冷对吹箱风速沿幅宽方向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附图1-2,一种骤冷对吹箱,包括骤冷对吹箱1,骤冷对吹箱1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形成L型通风通道,L型通风通道在拐角处设有弧形导流板3,出风口处覆盖多孔通风板5和网结构组6件。采用了弧形导流板3、多孔通风板5和纤维网共同作用实现沿幅宽方向的风温、风速、静压相等,从而给熔体纤维一个稳定统一的环境进行冷却强化,促进纤维的进一步牵伸细化。实现对吹箱内沿幅宽方向的吹风均匀性。
一种骤冷对吹箱,出风口处由内之外覆盖多孔通风板和网结构组件。
一种骤冷对吹箱,弧形导流板的作用是沿设计流向平缓引导气流过度,避免气流冲击引起局部涡街。
一种骤冷对吹箱,出风口由上至下分隔为若干第一出风口,L型通风通道根据若干第一出风口由不透气隔板分隔为若干第一通风通道,不透气隔板4将进风口分隔为若干第一进风口2;第一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通过第一通风通道一一对应,形成若干针对冷凝过程中不同高度的冷却通道。通过多个冷却通道针对不同高度的冷凝纤维空间,给对应高度的冷凝纤维提供不同的冷凝速度与进度。
一种骤冷对吹箱,不透气隔板是用于分隔上下两个第一通风通道,使上下第一通风通道相互不产生气流窜动。
一种骤冷对吹箱,多孔通风板为一层或多层配合使用,用于在幅宽方向上使冷空气静压差减小,达到幅宽方向均匀风速的目的。多层多孔通风板中一个多孔通风板的通风孔与相邻多孔通风板的通风孔错开。
一种骤冷对吹箱,多孔通风板的边沿和相邻多孔通风板的边沿之间设有一圈橡胶垫,L型通风通道可以内设有凸起的轨道,若干多孔通风板嵌合在轨道内。轨道底设有嵌合凹槽,多孔通风板的边沿外设有嵌合凸起,嵌合凸起嵌合在嵌合凹槽,轨道和嵌合凹槽限位多孔通风板,可以沿着嵌合凹槽通过风力挤压缩小相邻多孔通风板之间的距离;通过间隔的通风孔,使通风孔内的风力扩散的范围更大,更均匀。
一种骤冷对吹箱,若干第一进风口分别对应一个独立的可控制出风量的制冷系统及风机。针对不同冷却通道提供不同的冷凝速度与进度。
一种骤冷对吹箱,网结构组件为多层纤维网复合而成的透气性均匀的丝网。
一种骤冷对吹箱,出风口由上至下分隔为2个第一出风口,L型通风通道根据若干第一出风口由不透气隔板4分隔为2个第一通风通道,不透气隔板将进风口分隔为2个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通过第一通风通道一一对应,形成2个针对冷凝过程中不同高度的冷却通道。通过2个冷却通道针对不同高度的冷凝纤维空间,给对应高度的冷凝纤维提供不同的冷凝速度与进度。
一种骤冷对吹箱,不透气隔板将L型通风通道分隔为3层。
一种骤冷对吹箱,不透气隔板将L型通风通道分隔为4层。
一种骤冷对吹箱,不透气隔板将L型通风通道分隔为5层。
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在纺丝模头组件8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骤冷对吹箱1,骤冷对吹箱的若干第一出风口对准纺丝模头组件的喷丝板喷出口下端的冷凝纤维空间。2个骤冷对吹箱对称设置。
骤冷对吹箱1的连接纺丝模头组件8侧为设有内凹槽,纺丝模头组件8的两侧设有相互匹配的凸起边,凸起边插入内凹槽中,且内凹槽底部设有橡胶层;骤冷对吹箱1的四个侧边设有固定环,纺丝模头组件上设有扣带,通过扣带穿过固定环进一步对骤冷对吹箱1进行可调固定。
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2个骤冷对吹箱通过抱紧装置9固定在纺丝模头组件的两侧。
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2个骤冷对吹箱之间设有密封侧板10。
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密封侧板和2个骤冷对吹箱环绕在冷凝纤维空间四周形成密封。
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纺丝模头组件和2个骤冷对吹箱外侧及连接处设有避免与大气环境连通的封皮结构7。具有保温密封和支撑作用。
本专利将冷却气流沿着纤维成型运动路径分成若干层,通过独立控制的风机转速来实现风量、风温湿度的独立控制。从而可以精确分配冷量,降低能耗。针对不同阶段的纤维成型阶段,施加不同风量的冷却气流。
同时,由于高速气流存在惯性和粘性作用,当高速气流从进风口流入后,随着粘性作用,动压和静压相互转换,越靠近出风口,气流的粘性损失越小。为了达到沿宽幅方向的气流流速和静压恒定,通过采用弧形导流板,减小分流板的进口冲击角和出口攻角,与多孔通风板、网结构组件共同作用,从而实现出口沿幅宽方向的均匀流动。通过流体动力学仿真模拟得到本专利技术具有较明显效果,出口气流均匀性较现有分风结构改善了20%,冷凝能耗降低了15%。实现能源的节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骤冷对吹箱,包括骤冷对吹箱,其特征在于:骤冷对吹箱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形成L型通风通道,L型通风通道在拐角处设有弧形导流板,出风口处覆盖多孔通风板和网结构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骤冷对吹箱,其特征在于:出风口由上至下分隔为若干第一出风口,L型通风通道根据若干第一出风口由不透气隔板分隔为若干第一通风通道,不透气隔板将进风口分隔为若干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通过第一通风通道一一对应,形成针对冷凝过程中不同高度的冷凝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骤冷对吹箱,其特征在于:若干第一进风口分别对应一个独立的可控制出风量的制冷系统及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骤冷对吹箱,其特征在于:网结构组件为多层纤维网复合而成的透气性均匀的丝网。
5.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纺丝模头组件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骤冷对吹箱,骤冷对吹箱的若干第一出风口对准纺丝模头组件的喷丝板喷出口下端的冷凝纤维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2个骤冷对吹箱通过抱紧装置固定在纺丝模头组件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2个骤冷对吹箱之间设有密封侧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侧板和2个骤冷对吹箱环绕在冷凝纤维空间四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其特征在于:纺丝模头组件和2个骤冷对吹箱外侧设有避免与大气环境连通的封皮结构。
CN202120743366.3U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骤冷对吹箱及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 Active CN214529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3366.3U CN214529342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骤冷对吹箱及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3366.3U CN214529342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骤冷对吹箱及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29342U true CN214529342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73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3366.3U Active CN214529342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骤冷对吹箱及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293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2152A (zh) * 2021-04-13 2021-06-15 浙江朝隆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骤冷对吹箱及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2152A (zh) * 2021-04-13 2021-06-15 浙江朝隆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骤冷对吹箱及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0249B (zh) 化纤纺丝设备的吹风整流装置
CN106400141B (zh) 一种静压熔融纺丝装置
CN214529342U (zh) 一种骤冷对吹箱及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
CN103407288B (zh) 一种宽幅壁纸设备的涂布烘箱
CN201850338U (zh) 一种纺丝机甬道均风装置
CN108298802A (zh) 钢化玻璃风冷降温装置
CN206692791U (zh) 一种复合丝生产用纺丝装置
CN206143269U (zh) 悬挂式风冷系统
CN112962152A (zh) 一种骤冷对吹箱及纺粘非织造布的侧吹风结构
CN110202726A (zh) 电池隔膜烘箱装置
CN201428045Y (zh) 热风穿透式烘箱
CN206891097U (zh) 薄膜同步热循环风道、烘箱及输送系统
CN106435784B (zh) 一种聚合物纤维负压熔融纺丝成形方法
CN219157049U (zh) 一种下吹风氨纶干法纺丝甬道
CN208205262U (zh) 溶液除湿机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01722450U (zh) 不织布成型设备的冷风箱装置
CN206654969U (zh) 非织造布冷却牵伸风系统的冷却侧吹风装置
CN205676567U (zh) 纺丝机恒温冷却装置
CN206572905U (zh) 一种无纺布加工烘箱设备
CN202511596U (zh) 一种空气能干燥设备
CN202089891U (zh)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成型区空气处理系统
CN206692788U (zh) 一种复合丝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04690179U (zh) 一种强化均匀冷却纤维成形装置
CN207685416U (zh) 一种用于非织造布的侧风装置
CN206376038U (zh) 热轧法无纺布成型设备用侧吹冷风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5000 No. 62, Qin Feng Road, Ouhai Xiyan Industrial Park, Wen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Chaolong Textile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No. 62, Qin Feng Road, Ouhai Xiyan Industrial Park, Wen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CL TEXTILE MACHINER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39, Qinfeng Road, Xianyan Street, Ouhai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5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Chaolong Textile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No. 62, Qin Feng Road, Ouhai Xiyan Industrial Park, Wen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Chaolong Textile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