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1304U - 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1304U
CN214511304U CN202022477920.6U CN202022477920U CN214511304U CN 214511304 U CN214511304 U CN 214511304U CN 202022477920 U CN202022477920 U CN 202022477920U CN 214511304 U CN214511304 U CN 214511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lacement
box
bevel gear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779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丽
李德宏
杨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4779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1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1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1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至少包括内部为空腔的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内腔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内设置有第一丝杆和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一丝杆穿过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的第一通孔与所述齿轮槽的内壁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位于所述齿轮槽外部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远离所述第一丝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消毒海绵,所述齿轮槽的内壁还设置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位于所述齿轮槽内部的一端可拆接地连接有第二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按照能够被第二圆锥齿轮传动以通过所述第一丝杆带动所述第一压板上的所述第一消毒海绵固定所述放置盒内的医疗器械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啮合地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
背景技术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目前在耳喉鼻科中,医生给病人进行耳鼻喉检查时,由于耳喉鼻科需要使用的器具太多,并且现有的器械放置架通常为盘状构造。当医疗器械放置在现有的器械放置架时,容易造成医疗器械之间的相互污染。此外,在移动现有的器械放置架的过程中,医疗器械之间容易发生相互碰撞,从而造成医疗器械的损坏,且现有的器械放置架及其机架高度大多数是固定的,不便于调整,其实用性差。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耳鼻喉用器械架来解决此问题。
例如,公开号为CN210204918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包括安置盒,所述安置盒的内部设有层板,且层板上开设有安置孔,所述安置盒的内部设有灭菌腔,且灭菌腔的内壁上设有灭菌灯,所述安置盒的底部安装有承重块,且承重块的底部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剪叉式升降架,且剪叉式升降架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剪叉式升降架的底部安装有基座,且基座的底部安装有滚轮。该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升降和移动的结构,可以方便的控制放置架的高度,并可轻松地移动放置架位置,在使用时更方便,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使得整个治疗过程更快,间接的减少了病人的痛苦;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器械规范放置并消毒的结构,可方便有规律地将器械放置于安置孔或抽屉内,并高效的对其进行灭菌,方便下次使用,也减少了对器械消毒的时间,提高了效率,也规范了器械的使用和放置,保障了医疗卫生。但是,该实用新型仍存在以下技术不足:该实用新型没有固定安置盒内的医疗器械的装置,因此,当医务人员移动该实用新型时可能会导致医疗器械之间发生相互碰撞而损坏医疗器械。
CN211300396U提供了一种脚控式医用升降式垫高装置。所述垫高装置包括升降平台、上开口式安装底盒和设置在安装底盒内的升降电机、螺纹升降杆,所述升降平台设置在安装底盒的开口处,并通过螺纹升降杆与升降电机的转动轴连接;在安装底盒的开口面外侧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安装板,在升降平台的侧面对应安装板的位置设有平台上升踏板和平台下降踏板,所述平台上升踏板和平台下降踏板通过控制线分别与升降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控制端连接,在安装底盒的安装板上对应设有踏板收纳槽。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医护人员搬动升降凳影响无菌环境,减少辅助人员工作,又解决了不同现有垫脚凳高度固定使用不便的问题。
CN110817758A公开了一种丝杠升降台,包括:固定底座、丝杠和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平行设置在固定底座上方,所述丝杠的顶部与升降平台的底部相垂直,所述丝杠的底部与固定底座垂直并延伸至固定底座下方,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与丝杠对应的丝杠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底座上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底板、导向套、导向杆、伸缩杆、弹簧、支撑板以及缓冲板。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提供的丝杠升降台,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减少升降平台下落时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至少包括内部为空腔的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内腔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内设置有第一丝杆和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一丝杆穿过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的第一通孔与所述齿轮槽的内壁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位于所述齿轮槽外部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远离所述第一丝杆的一侧设置有消毒海绵。所述齿轮槽的内壁还设置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位于所述齿轮槽内部的一端可拆接地连接有第二圆锥齿轮。在所述第一圆锥齿轮能够通过螺纹传动将自身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第一丝杆在直线方向的伸缩运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圆锥齿轮按照能够被第二圆锥齿轮传动以通过所述第一丝杆带动所述第一压板上的所述消毒海绵固定所述放置盒内的医疗器械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啮合地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置盒内还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按照能够便于放置医疗器械的方式通过滑轨与所述放置盒内部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置盒的一侧按照能够便于存取所述放置盒内的医疗器械的方式铰链地连接有活动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动杆位于所述放置盒外部的另一端按照能够便于医务人员旋转所述第一传动杆的方式设置有转柄。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立柱和底座。所述放置盒与所述立柱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第二丝杆的一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穿过第三圆锥齿轮上的第二通孔按照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圆锥齿轮将所述第三圆锥齿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第二丝杆在直线上的升降运动而升降所述放置盒的方式与所述底座转动地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按照能够将所述立柱固定于所述底座之上的方式还设置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电机轴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第四圆锥齿轮。所述第三圆锥齿轮按照能够通过所述电动机转动所述第四圆锥齿轮以传动所述第三圆锥齿轮的方式与所述第四圆锥齿轮啮合地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罩的外部按照能够控制所述电动机对所述放置盒进行升降操作的方式设置有控制开关。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罩内按照能够为所述电动机提供电源的方式设置有蓄电池。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圆锥齿轮的两侧按照能够防止所述第三圆锥齿轮进行纵向移动的方式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丝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按照能够限制所述第二丝杆的最大上升高度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二限位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置盒的一侧按照能够便于医务人员放置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的方式设置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设置有多个放置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旋转设置于放置盒内的第一传动杆而带动齿轮槽内的第一圆锥齿轮,然后第一圆锥齿轮带动第二圆锥齿轮,以使得第二圆锥齿轮通过螺纹传动带动第一丝杆在直线方向上进行伸缩移动,最终通过与第一丝杆相连接的第一压板和消毒海绵将放置盒内的医疗器械固定,以避免在移动放置盒的过程中医疗器械之间发生相互碰撞而发生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齿轮槽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放置盒 2:齿轮槽 3:第一丝杆
4:第一圆锥齿轮 5:第一压板 6:消毒海绵
7:第一传动杆 8:第二圆锥齿轮 9:放置板
10:滑轨 11:活动门 12:转柄
13:立柱 14:底座 15:第二丝杆
16:第三圆锥齿轮 17:固定罩 18:电动机
19:第四圆锥齿轮 20:控制开关 21:蓄电池
22:第一限位环 23:第二限位环 24:放置箱
25:放置槽 160:第二通孔 180:电机轴
400: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如图1和图2所示,至少包括内部为空腔的放置盒1。放置盒1的内腔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有齿轮槽2。齿轮槽2内设置有第一丝杆3和第一圆锥齿轮4。第一丝杆3穿过第一圆锥齿轮4的第一通孔400与齿轮槽2的内壁转动地连接。第一丝杆3位于齿轮槽2外部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压板5。第一压板5远离第一丝杆3的一侧设置有消毒海绵6。齿轮槽2的内壁还设置有第一传动杆7。第一传动杆7位于齿轮槽2内部的一端可拆接地连接有第二圆锥齿轮8。在第一圆锥齿轮4能够通过螺纹传动将自身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第一丝杆3在直线方向的伸缩运动的情况下,第一圆锥齿轮4按照能够被第二圆锥齿轮8传动以通过第一丝杆 3带动第一压板5上的消毒海绵6固定放置盒1内的医疗器械的方式与第二圆锥齿轮8啮合地连接。优选地,放置盒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优选地,放置盒1的内部可以为空腔。优选地,放置盒1可以呈正方体形,也可以呈长方体形。优选地,齿轮槽2可以呈长方体形,也可以呈正方体形。优选地,齿轮槽2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放置盒1的内腔的顶部。优选地,第一丝杆3 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优选地,第一丝杆3可以通过转轴转动地连接于齿轮槽 2的底部。优选地,第一圆锥齿轮4内的第一通孔的内壁可以带有与第一丝杆3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优选地,第一压板5可以呈长方体形。优选地,消毒海绵可以粘贴于第一压板5的底部。优选地,消毒海绵6的形状可以与第一压板5的形状相同。优选地,第一传动杆7可以通过转轴转动地连接于齿轮槽2内壁的侧面。优选地,第二圆锥齿轮8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传动杆7位于齿轮槽2内部的一端。优选地,第一传动杆7的另一端可以位于放置盒1的外部。通过该配置方式,可以通过旋转第一传动杆7而带动第一圆锥齿轮4,然后第一圆锥齿轮4带动第二圆锥齿轮8,以使得第二圆锥齿轮8通过螺纹传动带动第一丝杆3在直线方向上进行伸缩移动,最终通过与第一丝杆3相连接的第一压板5和消毒海绵6将放置盒1内的医疗器械固定,以避免在移动放置盒1的过程中医疗器械之间发生相互碰撞而相互污染或者发生损坏的情况。本技术方案的特质还在于,通过第一压板5上的消毒海绵6直接挤压固定放置盒1内的医疗器械的方式还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存取医疗器械的效率,避免使用固定形状的收纳腔来固定医疗器械而造成医务人员存取医疗器械时的不便。例如,采用固定形状的收纳腔以固定医疗器械时,医务人员必须将手指伸入收纳腔,再夹住医疗器械而向收纳腔外部移动。但是医疗器械经常会出现卡在收纳腔内而无法取出的问题,而采用本技术方案直接使用消毒海绵6挤压固定放置盒1内的医疗器械的方式则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出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放置盒1内还设置有放置板9。放置板9按照能够便于放置医疗器械的方式通过滑轨10与放置盒1内部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放置板9可以设置于放置盒1的底部。优选地,放置板9可以用于放置医疗器械。优选地,滑轨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优选地,两个滑轨10可以平行地设置于放置盒1内腔的底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放置盒1的一侧按照能够便于存取放置盒1内的医疗器械的方式铰链地连接有活动门11。优选地,活动门11可以呈长方形。优选地,放置板9可以通过活动门11经滑轨10而被拉出至放置盒1 外。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传动杆7位于放置盒1外部的另一端按照能够便于医务人员旋转第一传动杆7的方式设置有转柄12。优选地,转柄 12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传动杆7位于放置盒1外部的另一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立柱13和底座14。放置盒1与立柱 13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立柱13的另一端与第二丝杆15的一端活动地连接。第二丝杆15穿过第三圆锥齿轮16上的第二通孔160按照能够通过第三圆锥齿轮16将第三圆锥齿轮1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第二丝杆15在直线上的升降运动而升降放置盒1的方式与底座14转动地连接。优选地,立柱13 可以呈圆柱体形。优选地,立柱13远离放置盒1的一端可以与第二丝杆15 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地连接。优选地,底座14可以呈正方体形,也可以呈长方体形。优选地,立柱13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灵活地设置。优选地,第二丝杆15的长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灵活地设置。优选地,第三圆锥齿轮16内的第二通孔160的内壁可以带有与第二丝杆15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优选地,第二丝杆15可以通过转轴与底座14转动地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底座14上按照能够将立柱13固定于底座14 之上的方式还设置有固定罩17。固定罩17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机18。电动机18的电机轴18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第四圆锥齿轮19。第三圆锥齿轮16按照能够通过电动机18转动第四圆锥齿轮19以传动第三圆锥齿轮16的方式与第四圆锥齿轮19啮合地连接。优选地,固定罩17可以呈圆柱体形,也可以呈正方体形。通过该配置方式,可以通过电动机18带动第四圆锥齿轮19转动,之后第四圆锥齿轮19带动第三圆锥齿轮16,进而第三圆锥齿轮16通过螺纹传动将第三圆锥齿轮16自身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第二丝杆15在直线上的升降运动,最终实现与第二丝杆15相连接的立柱13 和放置盒1的升降,以便于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或者检查治疗。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固定罩17的外部按照能够控制电动机18对放置盒1进行升降操作的方式设置有控制开关20。优选地,控制开关20可以设置于固定罩17的侧面。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固定罩17内按照能够为电动机18提供电源的方式设置有蓄电池21。优选地,蓄电池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优选地,控制开关20、电动机18以及蓄电池21可以通过金属线缆来实现电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三圆锥齿轮16的两侧按照能够防止第三圆锥齿轮16进行纵向移动的方式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环22。第二丝杆15靠近底座14的一端按照能够限制第二丝杆15的最大上升高度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二限位环23。优选地,第一限位环2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优选地,第一限位环22可以穿过第二丝杆15而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三圆锥齿轮 16的两侧。通过该配置方式,可以通过第二丝杆15一端的第二限位环与第一限位环22配合以将第二限位环23能够移动的最大行程控制在第三圆锥齿轮16以下,从而限制第二丝杆15的最大上升高度。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放置盒1的一侧按照能够便于医务人员放置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的方式设置有放置箱24。放置箱24内设置有多个放置槽 25。优选地,放置箱24可以呈长方体形,也可以呈圆柱体形。优选地,放置箱24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于放置盒1的顶部。优选地,放置槽25可以呈圆柱体形,也可以呈长方体形。优选地,每个放置槽25的直径与深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设置。通过该配置方式,可以放置已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进而可以防止与放置盒1内未使用的医疗器械发生交叉感染。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现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首先,将消毒杀菌后的医疗器械放入放置盒1内腔的放置板9上,且器械之间均保持一定距离的间隔。然后,通过旋转转柄12而带动第一传动杆7转动,之后第一传动杆7带动第一圆锥齿轮4,而第一圆锥齿轮4又紧接着带动第二圆锥齿轮8旋转,进而第二圆锥齿轮8通过螺纹传动将自身的圆周旋转运动转换为第一丝杆3直线方向上的伸缩运动,从而在第一丝杆3的伸缩移动下通过与第一丝杆3相连接的第一压板5以及消毒海绵压紧位于放置板9上的医疗器械,最终实现对医疗器械的固定。当医务人员需要调整放置盒1的高度时,通过控制开关20可以控制电动机18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以带动第四圆锥齿轮19转动,进而第四圆锥齿轮19带动第三圆锥齿轮16转动,紧接着第三圆锥齿轮16通过螺纹传动带动第二丝杆15进行直线上的升降运动,最终实现第二丝杆15顶升或者放下立柱13以及放置盒1。通过打开活动门 11可以便于将放置盒1内的放置板9向外抽出一段距离,进而便于医务人员存取医疗器械。此外,医务人员可以将使用过的医疗器械放入放置箱24 上的放置槽25中,以防止医疗器械之间发生交叉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至少包括内部为空腔的放置盒(1),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盒(1)的内腔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有齿轮槽(2),所述齿轮槽(2)内设置有第一丝杆(3)和第一圆锥齿轮(4),所述第一丝杆(3)穿过所述第一圆锥齿轮(4)的第一通孔(400)与所述齿轮槽(2)的内壁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丝杆(3)位于所述齿轮槽(2)外部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压板(5),所述第一压板(5)远离所述第一丝杆(3)的一侧设置有消毒海绵(6),所述齿轮槽(2)的内壁还设置有第一传动杆(7),所述第一传动杆(7)位于所述齿轮槽(2)内部的一端可拆接地连接有第二圆锥齿轮(8),
其中,在所述第一圆锥齿轮(4)能够通过螺纹传动将自身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第一丝杆(3)在直线方向的伸缩运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圆锥齿轮(4)按照能够被第二圆锥齿轮(8)传动以通过所述第一丝杆(3)带动所述第一压板(5)上的所述消毒海绵(6)固定所述放置盒(1)内的医疗器械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8)啮合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械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1)内还设置有放置板(9),其中,所述放置板(9)按照能够便于放置医疗器械的方式通过滑轨(10)与所述放置盒(1)内部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器械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1)的一侧按照能够便于存取所述放置盒(1)内的医疗器械的方式铰链地连接有活动门(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器械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7)位于所述放置盒(1)外部的另一端按照能够便于医务人员旋转所述第一传动杆(7)的方式设置有转柄(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器械放置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柱(13)和底座(14),所述放置盒(1)与所述立柱(13)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立柱(13)的另一端与第二丝杆(15)的一端活动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二丝杆(15)穿过第三圆锥齿轮(16)上的第二通孔(160)按照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圆锥齿轮(16)将所述第三圆锥齿轮(1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第二丝杆(15)在直线上的升降运动而升降所述放置盒(1)的方式与所述底座(14)转动地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器械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上按照能够将所述立柱(13)固定于所述底座(14)之上的方式还设置有固定罩(17),所述固定罩(17)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机(18),所述电动机(18)的电机轴(18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第四圆锥齿轮(19),
其中,所述第三圆锥齿轮(16)按照能够通过所述电动机(18)转动所述第四圆锥齿轮(19)以传动所述第三圆锥齿轮(16)的方式与所述第四圆锥齿轮(19)啮合地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器械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17)的外部按照能够控制所述电动机(18)对所述放置盒(1)进行升降操作的方式设置有控制开关(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器械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17)内按照能够为所述电动机(18)提供电源的方式设置有蓄电池(2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器械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锥齿轮(16)的两侧按照能够防止所述第三圆锥齿轮(16)进行纵向移动的方式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环(22),所述第二丝杆(15)靠近所述底座(14)的一端按照能够限制所述第二丝杆(15)的最大上升高度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二限位环(2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器械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1)的一侧按照能够便于医务人员放置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的方式设置有放置箱(24),所述放置箱(24)内设置有多个放置槽(25)。
CN202022477920.6U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 Active CN214511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7920.6U CN214511304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7920.6U CN214511304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1304U true CN214511304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29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77920.6U Active CN214511304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13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7801A (zh) * 2022-03-21 2022-06-07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急救辅助装置及操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7801A (zh) * 2022-03-21 2022-06-07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急救辅助装置及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11304U (zh) 一种耳鼻喉科用器械放置架
CN211610073U (zh) 一种移动式手术室护理台
CN111249491B (zh) 一种麻醉科便携消毒装置
CN210783427U (zh) 一种检验科医疗设备保养维修调试工作台
CN116138882A (zh) 一种口腔手术机器人
CN112842542B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设备用具有防护措施的仪器安置架
CN213431405U (zh) 一种手术治疗下肢护理装置
CN211636609U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多功能检验台
CN212913384U (zh) 一种具有升降消毒功能的辅助机械塔
CN218811656U (zh) 一种牙髓干细胞的提取装置
CN210903060U (zh) 改进的c形臂定位装置
CN215425144U (zh) 一种放射科护理用托盘
CN216071140U (zh) 一种内镜标本采集瓶收纳装置
CN215456484U (zh) 一种环保抗菌医用治疗柜台
CN214679203U (zh) 重症病人转运用机器放置装置
CN219480103U (zh) 一种采血架
CN214017826U (zh) 一种医疗手术用器械架
CN218536743U (zh) 一种教学用具的收纳整理装置
CN219207208U (zh) 一种穿刺定位装置
CN210301570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基础护理车
CN216724516U (zh) 一种骨科手术用关节镜悬挂装置
CN215424582U (zh) 一种电子便携式血压计
CN216439544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检查仪
CN213098311U (zh) 一种妇产科手术用器械放置装置
CN215018956U (zh) 一种耳鼻喉科专用器械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