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0698U - 一种炒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炒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0698U
CN214510698U CN202022530600.2U CN202022530600U CN214510698U CN 214510698 U CN214510698 U CN 214510698U CN 202022530600 U CN202022530600 U CN 202022530600U CN 214510698 U CN214510698 U CN 214510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ying pan
handle
arm
hole
pa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306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5306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0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0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06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炒锅,包括炒锅本体(1)和把手(2),所述把手(2)远离炒锅本体(1)的一端设有向下或者向上延伸的弯曲部(201),所述弯曲部(201)的尾端设有用于在抛炒时放置炒菜者手臂的托臂(202)。该炒锅通过将把手(2)远离炒锅本体(1)的一端设置成向下或者向上延伸的弯曲状,并在弯曲部(201)处设置托臂(202),抛炒时,可将手臂放置在托臂(202)上,通过托臂(202)与手臂接触的支点撬动炒锅,抛炒时更加方便、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炒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炒锅。
背景技术
炒锅是一种常用的烹饪工具,其特征是顶部开口大,圆底。炒锅上通常设有把手以方便抛炒。现有的炒锅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把手为一根较短的棒状,抛炒时需要用手握住把手将炒锅连通菜一起端起,重量较重,对于一些体力小却想尝试抛炒的人来说较为吃力;该种方式需要通过手腕施力将炒锅提起,而且炒锅本体的重心在前端,处于手腕手掌控制范围之外,此时炒锅本体会形成一个向下的力矩,会拉动手腕弯曲转动,手腕长久承担该作用力,会对手腕内部的结构形成劳损,如果能够在手臂处提供一个支撑力,抵消该力矩,手腕处承受的负担会减轻很多;(2)炒锅的锅壁呈倾斜状,锅口沿圆周方向等高,在铲菜时菜不易落入锅铲中,需要用锅铲将菜从炒锅的开口边缘铲出,甚至需要将锅端起才能将菜倒出;(3)现有的炒锅的把手通常是通过螺钉与炒锅本体连接的,一方面把手拆装不方便,另一方面使用时间长以后螺钉容易松动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省力、方便抛炒的炒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炒锅,包括炒锅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远离炒锅本体的一端设有向下或者向上延伸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尾端设有用于贴靠于炒菜者手臂处的托臂,所述托臂上设置有柔性垫。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把手的连接端通过连接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炒锅本体上。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端为中空结构,连接端上开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把手拆装通孔,连接端的内腔中设有一隔板;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设有一与所述把手拆装通孔相匹配的按压块,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一与炒锅本体连接的连接杆,连接片的下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相连接;
所述炒锅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把手的接头,所述接头上开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连接通孔。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端的上下两侧均开有一把手拆装通孔,所述隔板的上下两侧均安装一连接组件,所述接头的上下两侧均开有一连接通孔,所述把手通过两个连接组件与接头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炒锅本体于把手的左侧或右侧设有用于方便铲菜的回流上凸部。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炒锅本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接头,所述回流上凸部位于两个接头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将把手远离炒锅本体的一端设置成向下或者向上延伸的弯曲状,并在弯曲部尾端设置托臂,抛炒时,可将手臂放置在托臂上,通过托臂与手臂接触的支点撬动炒锅,抛炒时更加方便、省力。
(2)通过特殊结构的连接组件将把手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炒锅本体上,拆装把手时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并且把手与炒锅本体之间连接稳定可靠,把手不易脱落。
(3)在炒锅本体上设置回流上凸部,该回流上凸部高于炒锅其余部分锅口的高度,形成回流式锅壁,铲菜时用锅铲将菜从回流上凸部处向上铲,回流上凸部处的锅壁比其他地方更陡,菜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到锅铲中,更加方便铲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炒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炒锅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炒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炒锅中把手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炒锅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炒锅本体;2、把手;3、连接组件;4、接头;5、回流上凸部;201、弯曲部;202、托臂;203、连接端;204、把手拆装通孔;205、隔板;301、连接片;302、按压块;303、连接杆;304、弹簧;401、连接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本实用新型的炒锅,包括炒锅本体1和把手2。其中,在把手2远离炒锅本体1的一端设有向下或者向上略微延伸的弯曲部201,该弯曲部201的尾端即非固定端设有用于贴靠于手臂处的托臂202,所述托臂202上设置有柔性垫,该托臂202用于在抛炒或者倒菜时放置炒菜者的手臂,该托臂202的应用场景如下,由于很多食堂或者厨房采用大铁锅,铁锅的质量非常重,当需要抛炒翻炒时,常规的铁锅的重量都是靠手腕用力带动,对手腕的要求非常高,手腕基本上承受了铁锅的所有重量,而且前端悬垂的炒锅本体1有个向下的重力,也需要用手腕的力量将其提起,实际上还有个重力转动的力矩,当厨师拿起炒锅往碗里倒菜时,还需要通过手腕施加力将炒锅本体1翻转,又是一个不同方向的转动力,而手腕的结构非常精细,如果长时间这样操作,对手腕会形成一定的损伤,所以厨师往往会有一些手腕处的职业病根,如果设置了托臂202,当厨师抓住把手2时,以手掌的握力为支点,以托臂202为一端将力作用于手臂下侧,通过杠杆原理将炒锅本体1支起,此时手腕手掌施加一个抓紧把手2的紧固力就可以将炒锅长时间悬停起来,将炒锅本体1的重力施加的力矩在手臂处施力抵消,大大减轻了手腕的负担。该炒锅通过将把手2远离炒锅本体1的一端设置成向下或向上延伸的弯曲状,并在弯曲部201处设置托臂202,向下略弯曲可以避免在炒菜时托臂202影响把手2的抓取,向上略弯曲,又能方便手臂与托臂202的贴靠,两种情况均可以采用,方便在不同的炒菜环境下使用,比如灶台高采用向下弯曲的把手2形式,灶台矮采用向上弯曲的把手2形式,可将手臂放置在托臂202上,通过托臂202与手臂接触的支点撬动炒锅,抛炒时更加方便、省力,柔性垫可以保护手臂,避免长时间摩擦对手臂下方皮肤造成损伤。
本实施例中,把手2的连接端203通过连接组件3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炒锅本体1上。在包装、运输时,可将把手2拆下来,使其占用空间更小。炒锅本体1上的连接端203为中空结构,连接端203上开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把手拆装通孔204,连接端203的内腔中还设有一块隔板205。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片301,该连接片301的一端设有一个与把手拆装通孔204相匹配的按压块302,连接片301的另一端设有一个与炒锅本体1连接的连接杆303,连接片301的下侧设有弹簧304,该弹簧304的另一端与隔板205相连接。炒锅本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把手2的接头4,该接头4上开设有与连接杆303相匹配的连接通孔401。将连接组件3设置在连接端203的内腔中,连接组件3中的按压块302设置在把手拆装通孔204内,连接组件3中的连接杆303从连接通孔401伸出。拆卸把手2时,向下按压按压块302,连接组件3整体向下运动,带动连接杆303向下运动,从连接通孔401脱出,即完成拆卸,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优选在连接端203的上下两侧均开设一个把手拆装通孔204,在隔板205的上下两侧均安装一个连接组件3,在接头4的上下两侧均开设一个连接通孔401,把手2通过两个连接组件3与接头4相连接。两个连接组件3分别安装于隔板205的上下两侧,上下两侧连接组件3中的按压块302和连接杆303分别安装在上下两侧的手拆装通孔204和连接通孔401中。同时按压上下两个按压块302即可将把手2拆下,设置两个连接组件3增加了把手2与炒锅本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炒锅本体1于把手2的左侧或右侧设有回流上凸部5。该回流式上凸部5形成回流式锅壁,铲菜时用锅铲将菜从回流上凸部5处向上铲,回流上凸部5处的锅壁比其他地方更陡,菜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到锅铲中,更加方便铲菜。
作为优选,该炒锅的炒锅本体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接头4,且回流上凸部5位于两个接头4之间。这样,可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将把手2接在任意一个接头4上,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铲菜习惯使回流上凸部5位于使用者的左边或右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炒锅,包括炒锅本体(1)和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远离炒锅本体(1)的一端设有向下或者向上延伸的弯曲部(201),所述弯曲部(201)的尾端设有贴靠于炒菜者手臂处的托臂(202),所述托臂(202)上设置有柔性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的连接端(203)通过连接组件(3)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炒锅本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炒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203)为中空结构,连接端(203)上开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把手拆装通孔(204),连接端(203)的内腔中设有一隔板(205);
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片(301),所述连接片(301)的一端设有一与所述把手拆装通孔(204)相匹配的按压块(302),连接片(301)的另一端设有一与炒锅本体(1)连接的连接杆(303),连接片(301)的下侧设有弹簧(304),所述弹簧(304)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205)相连接;
所述炒锅本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把手(2)的接头(4),所述接头(4)上开有与所述连接杆(303)相匹配的连接通孔(4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203)的上下两侧均开有一把手拆装通孔(204),所述隔板(205)的上下两侧均安装一连接组件(3),所述接头(4)的上下两侧均开有一连接通孔(401),所述把手(2)通过两个连接组件(3)与接头(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本体(1)于把手(2)的左侧或右侧设有用于方便铲菜的回流上凸部(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本体(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接头(4),所述回流上凸部(5)位于两个接头(4)之间。
CN202022530600.2U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炒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10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0600.2U CN214510698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炒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0600.2U CN214510698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炒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0698U true CN214510698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87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3060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510698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炒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06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27960Y (zh) 烧烤炉
US676396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ifting and supporting a utensil cover
CN214510698U (zh) 一种炒锅
CN211354967U (zh) 一种升降锅体及烹饪器具
CN213909705U (zh) 一种防止食物掉落的炒锅
CN202698936U (zh) 一种锅铲
CN214760764U (zh) 多用途厨具
CN213371340U (zh) 一种能竖立放置的锅
CN214760761U (zh) 粉篱网漏勺
CN201211127Y (zh) 方耳钢管煎烤盘、厨师锅
CN220045705U (zh) 可拆装手柄及具有该手柄的炊具
CN106724929B (zh) 一种便于漏油的煎烤器
CN214157000U (zh) 一种便于单手操作的锅
CN209058916U (zh) 一种新型煎锅
CN2292497Y (zh) 油炸锅构造改良
CN217274321U (zh) 一种便于刷锅水排放的商用炒炉
CN219920915U (zh) 一种手柄可拆卸平底锅
CN210520754U (zh) 四头煲仔炉
CN220675813U (zh) 一种底部聚油的锅
CN213940547U (zh) 一种脱卸式手柄
CN217488262U (zh) 一种新型组合锅具
CN218355884U (zh) 一种新式的烹饪手勺
CN217959806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煎饺机
CN220327345U (zh) 一种具有防粘底结构的锅具
CN2300348Y (zh) 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