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7819U - 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 - Google Patents

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07819U
CN214507819U CN202120628792.2U CN202120628792U CN214507819U CN 214507819 U CN214507819 U CN 214507819U CN 202120628792 U CN202120628792 U CN 202120628792U CN 214507819 U CN214507819 U CN 214507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utter shaft
compression roller
rotary tillage
walk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287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欣意
郑威强
姜敬
赵云峰
张兆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Pione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Pione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Pione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Pione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287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07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07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07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包括机架、发动机、传动装置、旋耕刀轴、牵引架、行走轮总成和压辊总成,在旋耕刀轴后方的机架上安装有行走轮总成和能压实耕地的压辊总成,压辊总成包括压辊和两个压辊支架,两个压辊支架呈左右设置且前部均与机架上铰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可通过调节牵引调节油缸在调节板上的安装高度来控制旋耕刀轴的离地高度,从而实现调节旋耕深度的目的,另外行走轮总成和压辊总成在长途运输可根据需求从机架上拆下,从而减小整体体积,便于运输、转场,而且本实用新型将耕地秸秆还田、旋耕、刮平、起垄、镇压一次性完成,因此进一步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是全国重点推广应用的农业节本增效环保技术。目前种植农作物之前,普遍先用整地机对土地进行打秸秆还田、犁地、耙地,平整和镇压保墒,清除农作物根茬,再进行播种,然而由于现有整地机结构上的限制,其不便于调节旋耕深度,另外由于目前整地机体积较大,不便于长途运输和短距离的转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整地机存在不便于调节旋耕深度、不便于长途运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包括机架、发动机、传动装置、旋耕刀轴、牵引架、行走轮总成和压辊总成,机架上安装有发动机、传动装置和旋耕刀轴,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和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和旋耕刀轴固定连接并带动旋耕刀轴转动,旋耕刀轴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旋耕刀,在旋耕刀轴后方的机架上安装有行走轮总成和能压实耕地的压辊总成,压辊总成包括压辊和两个压辊支架,两个压辊支架呈左右设置且前部均与机架上铰接在一起,两个压辊支架尾部之间安装有压辊,机架和压辊支架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压辊支架尾部高度的压辊支架调节机构,压辊支架调节机构和机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行走轮总成包括行走轮和行走轮支架,机架上铰接有行走轮支架,行走轮支架上安装有行走轮,且行走轮位于压辊和旋耕刀轴之间,机架上可拆卸安装有油缸支座,油缸支座上铰接安装有行走轮油缸,行走轮油缸的活塞杆与行走轮支架铰接在一起并能带动行走轮上下移动,对应旋耕刀轴和压辊之间位置的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刮平土地的平地刮板;牵引架铰接安装在机架前侧,牵引架上方的机架上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一列高度调节孔,调节板和牵引架之间安装有能够调节高度的牵引调节油缸,牵引调节油缸通过高度调节孔安装在调节板上,牵引调节油缸的活塞杆与牵引架安装在一起。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压辊支架调节机构可包括外连接筒体、内连接螺杆、连接套体和转动座,外连接筒体下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内连接螺杆下端和压辊支架铰接连接在一起,内连接螺杆上端螺纹连接于外连接筒体内部,连接套体内设有下大上小的二级台阶式安装通道,外连接筒体上端与连接套体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套体内轴向限位转动安装有转动座,转动座上端伸出至连接套体外与机架铰链连接在一起;压辊支架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一列第一定位孔,对应第一定位孔位置的机架上设有第二定位孔。
上述平地刮板上端可和机架铰接在一起,平地刮板上端后侧固定安装有顶部高于平地刮板的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拉伸弹簧,压辊支架上设有调节锁链,拉伸弹簧远离安装架的一端钩在调节锁链上。
上述在旋耕刀轴前方机架上可安装有深松铲和开沟器;机架下方设有能调节高度的支腿。
上述传动装置可包括变速箱、万向联轴器和传动箱,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和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联轴器和传动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传动箱的动力输出轴和旋耕刀轴连接。
上述在旋耕刀轴的前方机架上可安装有灭茬刀轴,灭茬刀轴上安装有灭茬刀,机架上安装有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的动力输入端和旋耕刀轴传动连接,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的动力输出端和灭茬刀轴固定连接。
上述在旋耕刀轴的前方机架上可安装有灭茬刀轴,灭茬刀轴上安装有灭茬刀,传动箱具有两根动力输出轴,传动箱的其中一根动力输出轴和旋耕刀轴固定连接,传动箱的另一根动力输出轴和灭茬刀轴固定连接。
上述机架上可设有控制面板和照明灯,控制面板上设有油门控制、启动钥匙开关、急停按钮、警灯开关和照明灯开关;机架上设有能与牵引拖拉机的控制电路连接的转向灯、示宽灯和刹车灯;旋耕刀轴与压辊之间的机架上固定安装有播种机或施肥箱或药箱;每个压辊支架尾部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刮泥板支架,对应压辊上方位置的两个刮泥板支架之间安装有刮泥板;压辊后方的压辊支架上安装有耙齿总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操作简单,可通过调节牵引调节油缸在调节板上的安装高度来控制旋耕刀轴的离地高度,从而实现调节旋耕深度的目的,另外行走轮总成和压辊总成在长途运输时可根据需求从机架上拆下,从而减小整体体积,便于运输、转场,而且本实用新型将耕地秸秆还田、旋耕、刮平、起垄、镇压一次性完成,因此进一步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压辊支架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机架,2为发动机,3为旋耕刀轴,4为压辊,5为压辊支架,6为行走轮,7为行走轮支架,8为行走轮油缸,9为外连接筒体,10为内连接螺杆,11为第一定位孔,12为连接套体,13为安装通道,14为转动座,15为油缸支座,16为平地刮板,17为深松铲,18为牵引架,19调节板,20为高度调节孔,21为牵引调节油缸,22为支腿,23为变速箱,24为万向联轴器,25为传动箱,26为控制面板,27为油门控制,28为启动钥匙开关,29为急停按钮,30为警灯开关,31为照明灯开关,32为刮泥板支架,33为刮泥板,34为耙齿总成,35为灭茬刀轴,36为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37为安装架,38为拉伸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4所示,该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包括机架1、发动机2、传动装置、旋耕刀轴3、牵引架18、行走轮总成和压辊总成,机架1上安装有发动机2、传动装置和旋耕刀轴3,发动机2的动力输出端和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和旋耕刀轴3固定连接并带动旋耕刀轴3转动,旋耕刀轴3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旋耕刀,在旋耕刀轴3后方的机架1上安装有行走轮总成和能压实耕地的压辊总成,压辊总成包括压辊4和两个压辊支架5,两个压辊支架5呈左右设置且前部均与机架1上铰接在一起,两个压辊支架5尾部之间安装有压辊4,机架1和压辊支架5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压辊支架5尾部高度的压辊支架调节机构,压辊支架调节机构和机架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行走轮总成包括行走轮6和行走轮支架7,机架1上铰接有行走轮支架7,行走轮支架7上安装有行走轮6,且行走轮6位于压辊4和旋耕刀轴3之间,机架1上可拆卸安装有油缸支座15,油缸支座15上铰接安装有行走轮油缸8,行走轮油缸8的活塞杆与行走轮支架7铰接在一起并能带动行走轮6上下移动,对应旋耕刀轴3和压辊4之间位置的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刮平土地的平地刮板16;机架1前侧铰接安装有牵引架18,牵引架18上方的机架1上安装有调节板19,调节板19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一列高度调节孔20,调节板19和牵引架18之间安装有能够调节高度的牵引调节油缸21,牵引调节油缸21通过高度调节孔20安装在调节板19上,牵引调节油缸21的活塞杆与牵引架18安装在一起。根据需求,发动机2为现有公知技术,于本实施例中,调节板19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一列5个高度调节孔20,使用时,本装置在拖拉机的牵引下在田间行走,行走轮6在行走轮油缸8的控制下被抬起,离开地面,通过发动机2带动旋耕刀轴3转动实现旋耕作业,压辊4压在地面上,通过调节牵引调节油缸21在调节板19上的安装高度,就可实现调节旋耕深度的目的,当需要短距离转场时,通过行走轮油缸8下降行走轮6,使得压辊4和旋耕刀轴3被抬离地面,从而进行短距离转场,而当要就行长距离运输时,由于压辊支架5、压辊支架调节机构、行走轮支架7和行走轮油缸8均是和机架1铰接连接在一起的,由此可将行走轮6总成和压辊4总成从机架1下拆下,减小整个装置的长度、体积,从而便于装车运输,而通过平地刮板16的设置能够将旋耕后的土地刮平。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实施例一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3所示,压辊支架调节机构包括外连接筒体9、内连接螺杆10、连接套体12和转动座14,外连接筒体9下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内连接螺杆10下端和压辊支架5铰接连接在一起,内连接螺杆10上端螺纹连接于外连接筒体9内部,连接套体12内设有下大上小的二级台阶式安装通道13,外连接筒体9上端与连接套体12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套体12内轴向限位转动安装有转动座14,转动座14上端伸出至连接套体12外与机架1铰链连接在一起;压辊支架5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一列第一定位孔11,对应第一定位孔11位置的机架1上设有第二定位孔。转动座14位于安装通道13内的部分为与安装通道13配合的下大上小的二级台阶轴结构,该二级台阶轴结构大径段直径小于安装通道13的大径段直径大于安装通道的小径段直径,该二级台阶轴结构小径段直径小于安装通道13的小径段直径,外连接筒体9的中心轴线和安装通13的中心轴线共线,外连接筒体9内径小于转动座14的二级台阶轴结构的直径,由此实现对转动座14的轴向限位,当要调节压辊高度时,通过旋转外连接筒体9使得内连接螺杆10伸入或伸出外连接筒体9,就可带动压辊支架5绕其与机架1的铰接轴转动,进而实现调节压辊支架5尾部高度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孔11和第二定位孔,由此在压辊高度调节后通过在第一定位孔11和第二定位孔插入销轴就可对压辊支架5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受力集中在压辊支架5于机架1铰接处。
如附图1、5所示,平地刮板16上端可和机架1铰接在一起,平地刮板16上端后侧固定安装有顶部高于平地刮板16的安装架37,安装架37上安装有拉伸弹簧38,压辊支架5上设有调节锁链,拉伸弹簧38远离安装架的一端钩在调节锁链上。当本装置在拖拉机的牵引下向前行走时,平地刮板16与其前方凸起的土堆接触,由于拉伸弹簧38处于被拉伸状态,平地刮板16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有向前翻转的趋势,进而能将旋耕后的土地刮平,压辊支架5上设有调节锁链,由此当拉伸弹簧38钩在不同位置的调节锁链上时,拉伸弹簧被拉伸的程度不同,即平地刮板向前推动、刮平土堆的力量不同,从而能刮平出不同厚度土地层。
如附图1-2所示,在旋耕刀轴3前方机架1上安装有深松铲17和开沟器;机架1下方设有能调节高度的支腿22。根据需求,平地刮板16上上下间隔设置有高度调节孔,平地刮板16和机架1通过不同的高度调节孔固定来调整高度,在旋耕刀轴3前方机架1上安装有深松铲17,深松铲17可将板结耕地钩断,形成几段,使旋耕刀的负荷减小,也可使整机的稳定性更好,根据需求,支腿22上上下间隔设置有高度调节孔,支腿和机架1通过不同的高度调节孔固定来调整高度,由此在夜间放置或维修时,可通过支腿支撑住机架1,而在旋耕作业或转场时收起支腿。
如附图1-2所示,传动装置包括变速箱23、万向联轴器24和传动箱25,变速箱23动力输入轴和发动机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变速箱23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联轴器24和传动箱25的动力输入轴连接,传动箱25的动力输出轴和旋耕刀轴3连接。传动装置传动稳定、成本低。
如附图1-3所示,机架1上设有控制面板26和照明灯,控制面板26上设有油门控制27、启动钥匙开关28、急停按钮29、警灯开关30和照明灯开关31;机架1上设有能与牵引拖拉机的控制电路连接的转向灯、示宽灯和刹车灯;旋耕刀轴3与压辊4之间的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播种机或施肥箱或药箱;每个压辊支架5尾部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刮泥板支架32,对应压辊4上方位置的两个刮泥板支架32之间安装有刮泥板33;压辊4后方的压辊支架5上安装有耙齿总成34。根据需求,控制面板26可为现有公知技术,启动钥匙开关28用于控制发动机2启动,通过设置油门控制27由此可调节发动机2转速,另外当发生突发情况时,可直接让发动机2熄火,播种机或施肥箱可选用现有公知的技术设备,通过设置刮泥板可将压辊4上附着的土块刮下,通过设置耙齿总成可将秸秆收集。
实施例二:如附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仅在于:在旋耕刀轴3的前方机架1上安装有灭茬刀轴35,灭茬刀轴35上安装有灭茬刀,机架1上安装有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36,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36的动力输入端和旋耕刀轴3传动连接,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36的动力输出端和灭茬刀轴35传动连接。根据需求,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36为现有公知技术,如其可为传动箱,灭茬刀轴35和旋耕刀轴3传动连接,由此本实用新型将耕地秸秆还田、旋耕、刮平、起垄、镇压一次性完成,因此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仅在于:上述在旋耕刀轴的前方机架上安装有灭茬刀轴,灭茬刀轴上安装有灭茬刀,传动箱具有两根动力输出轴,传动箱的其中一根动力输出轴和旋耕刀轴固定连接,传动箱的另一根动力输出轴和灭茬刀轴固定连接。由此本实用新型将耕地秸秆还田、旋耕、刮平、起垄、镇压一次性完成,因此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该装置通过拖拉机牵引行走,高速旋转的灭茬刀将作物切断,深松铲17将板结耕地钩断,之后进入旋耕阶段,通过控制面板26可调节旋耕刀轴3的转速,进而调节旋耕刀的转速,实现调节旋耕的土块大小,适应不同的作业要求,在本装置向前移动旋耕的过程中,平地刮板16将旋耕后的土地刮平,达到作业的需求,最后通过压辊4将耕地镇压,压辊4上方的刮泥板刮去粘着在压辊4上的泥土,保证旋耕后地面的平整度。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发动机、传动装置、旋耕刀轴、牵引架、行走轮总成和压辊总成,机架上安装有发动机、传动装置和旋耕刀轴,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和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和旋耕刀轴固定连接并带动旋耕刀轴转动,旋耕刀轴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旋耕刀,在旋耕刀轴后方的机架上安装有行走轮总成和能压实耕地的压辊总成,压辊总成包括压辊和两个压辊支架,两个压辊支架呈左右设置且前部均与机架上铰接在一起,两个压辊支架尾部之间安装有压辊,机架和压辊支架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压辊支架尾部高度的压辊支架调节机构,压辊支架调节机构和机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行走轮总成包括行走轮和行走轮支架,机架上铰接有行走轮支架,行走轮支架上安装有行走轮,且行走轮位于压辊和旋耕刀轴之间,机架上可拆卸安装有油缸支座,油缸支座上铰接安装有行走轮油缸,行走轮油缸的活塞杆与行走轮支架铰接在一起并能带动行走轮上下移动,对应旋耕刀轴和压辊之间位置的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刮平土地的平地刮板;牵引架铰接安装在机架前侧,牵引架上方的机架上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一列高度调节孔,调节板和牵引架之间安装有能够调节高度的牵引调节油缸,牵引调节油缸通过高度调节孔安装在调节板上,牵引调节油缸的活塞杆与牵引架安装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压辊支架调节机构包括外连接筒体、内连接螺杆、连接套体和转动座,外连接筒体下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内连接螺杆下端和压辊支架铰接连接在一起,内连接螺杆上端螺纹连接于外连接筒体内部,连接套体内设有下大上小的二级台阶式安装通道,外连接筒体上端与连接套体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套体内轴向限位转动安装有转动座,转动座上端伸出至连接套体外与机架铰链连接在一起;压辊支架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一列第一定位孔,对应第一定位孔位置的机架上设有第二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平地刮板上端和机架铰接在一起,平地刮板上端后侧固定安装有顶部高于平地刮板的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拉伸弹簧,压辊支架上设有调节锁链,拉伸弹簧远离安装架的一端钩在调节锁链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在旋耕刀轴前方机架上安装有深松铲和开沟器;机架下方设有能调节高度的支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在旋耕刀轴前方机架上安装有深松铲和开沟器;机架下方设有能调节高度的支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包括变速箱、万向联轴器和传动箱,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和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联轴器和传动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传动箱的动力输出轴和旋耕刀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包括变速箱、万向联轴器和传动箱,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和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联轴器和传动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传动箱的动力输出轴和旋耕刀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在旋耕刀轴的前方机架上安装有灭茬刀轴,灭茬刀轴上安装有灭茬刀,机架上安装有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的动力输入端和旋耕刀轴传动连接,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的动力输出端和灭茬刀轴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在旋耕刀轴的前方机架上安装有灭茬刀轴,灭茬刀轴上安装有灭茬刀,传动箱具有两根动力输出轴,传动箱的其中一根动力输出轴和旋耕刀轴固定连接,传动箱的另一根动力输出轴和灭茬刀轴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7或8或9所述的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控制面板和照明灯,控制面板上设有油门控制、启动钥匙开关、急停按钮、警灯开关和照明灯开关;机架上设有能与牵引拖拉机的控制电路连接的转向灯、示宽灯和刹车灯;旋耕刀轴与压辊之间的机架上固定安装有播种机或施肥箱或药箱;每个压辊支架尾部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刮泥板支架,对应压辊上方位置的两个刮泥板支架之间安装有刮泥板;压辊后方的压辊支架上安装有耙齿总成。
CN202120628792.2U 2021-03-29 2021-03-29 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 Active CN214507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8792.2U CN214507819U (zh) 2021-03-29 2021-03-29 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8792.2U CN214507819U (zh) 2021-03-29 2021-03-29 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07819U true CN214507819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66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28792.2U Active CN214507819U (zh) 2021-03-29 2021-03-29 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078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8749A (zh) * 2021-12-23 2022-04-01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混合桨叶式生物炭还田机
CN116195394A (zh) * 2023-04-28 2023-06-02 吉林天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牵引机械设备的广角转向机构和牵引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8749A (zh) * 2021-12-23 2022-04-01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混合桨叶式生物炭还田机
CN116195394A (zh) * 2023-04-28 2023-06-02 吉林天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牵引机械设备的广角转向机构和牵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07819U (zh) 自带动力联合整地机
US3128729A (en) All-purpose farm machine
CN201499431U (zh) 一种半悬挂式耕播联合作业机
CN1934920A (zh) 多功能耕旋、施肥联合作业机
CN105815010B (zh) 一种免耕电控玉米复式播种机
CN102210204A (zh) 一种土地耕作方法
CN204907065U (zh) 一种多功能自走式压沟播种机
CN208143835U (zh) 一种灭茬深松施肥耕整联合作业机
CN112119750A (zh) 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机机构
CN214316159U (zh) 一种玉米秸秆破茬翻埋联合整地机
CN111165096A (zh) 自带动力可调试单轴及多轴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
CN207460757U (zh) 一种可调深犁翻旋耕复式作业机
CN201430751Y (zh) 耕整机侧驱前置多功能作业机
CN201541449U (zh) 小型耕作机
CN205755334U (zh) 灭茬碎土深松联合整地机
CN211831756U (zh) 双动力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
CN201146674Y (zh) 浮轮式微型耕作机
CN2814934Y (zh) 多功能农田作业机
CN212138410U (zh) 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机机构
CN210537310U (zh) 一种秸秆还田联合整地机
CN204047063U (zh) 手扶全耕型机动播种机
CN2147714Y (zh) 双刀辊少耕灭茬起垅机
CN210247428U (zh) 一种多轴深松整地联合机
CN211982492U (zh) 一种便于土块粉碎的耕田装置
CN209017401U (zh) 一种旋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