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9509U - 一种转向机构及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机构及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9509U
CN214499509U CN202120067705.0U CN202120067705U CN214499509U CN 214499509 U CN214499509 U CN 214499509U CN 202120067705 U CN202120067705 U CN 202120067705U CN 214499509 U CN214499509 U CN 214499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teering mechanism
sleeve
central axis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677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豪
庄荣华
张恒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iep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iep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iep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iep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677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9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9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950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1053 priority patent/WO2022148462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转向机构,涉及家用用电设备,包括电机、用电主体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电机主体可绕第一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电机主体安装于所述用电主体;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用电主体可绕第二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支撑所述用电主体;所述电机用于实现所述用电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转动运动。该转向机构可实现实现用电主体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转向运动,从而调节用电主体的使用角度。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机构及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用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及风扇。
背景技术
家庭用电设备通常包括灯具、风扇、音箱等,用电设备包括支撑部和安装于支撑部的用电主体。
现有的用电设备中用电主体通常固定安装于支撑部,不能调节用电主体的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转向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机构,包括电机、用电主体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电机主体可绕第一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电机主体安装于所述用电主体;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用电主体可绕第二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支撑所述用电主体;所述电机用于实现所述用电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转动运动。
优选地,所述用电主体相对于所述电机主体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周向固定;所述第一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同轴,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输出轴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周向固定。
优选地,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用电主体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与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同轴的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孔适配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用电主体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转动孔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及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与所述第一抵靠面和所述第二抵靠面相抵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持部,所述用电主体设有两个第二卡持部,两个所述第一卡持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装配;所述第二套筒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三卡持部,所述用电主体设有两个第四卡持部,两个所述第三卡持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卡持部卡持装配;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用电主体沿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头、连接块和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连接头开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块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绕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周向固定,所述连接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与所述连接块适配的第一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块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中,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块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凸起适配的第二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起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抵靠面位于所述连接头,所述第二抵靠面位于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二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相抵。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可互换。
优选地,所述用电主体设有容纳空间和供所述第一连接件避让的避让空间,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避让空间与所述容纳空间相互连通,所述避让空间延伸至所述用电主体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一封盖,所述封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用电主体,所述容纳空间延伸至所述用电主体的表面,所述封盖用于封闭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封盖设于所述用电主体的背面,所述避让空间贯穿所述封盖。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从所述容纳空间外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一避让面,所述避让面为与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同轴的部分圆柱面,所述避让面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用电主体,所述电池与所述用电主体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风扇,包括支撑部和所述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第一连接件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用电主体为风扇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当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可实现用电主体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绕第二中心轴线的转动,从而方便调节用电主体的使用角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扇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风扇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风扇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4是2所示的风扇隐藏封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风扇中B处结构(即转向机构)的放大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转向机构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的风扇头隐藏封盖、电机、第一连接件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风扇头中C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9是图5所示的转向机构中电机、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11是图5所示的转向机构中电机、第一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2是图5所示的转向机构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第一连接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第一连接件中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述的连接头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2中的风扇头隐藏封盖、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结构中D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扇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风扇隐藏封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风扇中E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21是20所示的结构中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1所示的结构中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23所示的连接头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向机构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转向机构中用电主体转动一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向机构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所示的转向机构中用电主体转动一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于”、“阻尼滑动”、“阻尼转动”均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A安装于B可以是A与B一体连接,A固定安装于B、A可拆卸地安装B、A经一中间件安装于B、A可分离地安装于B、A活动安装于B、A与B相接触、A放置于B等。A与B相连或连接,可以是指A与B一体连接,A与B固定连接,A拆卸地连接于B、A经一中间件连接于B、A可分离地连接于B、A活动连接于B、A与B相接触、A放置于B等。A设于B,可以指A一体设于B,A固定设于B,A可拆卸地设于B、A经一中间件设于B、A可分离地设于B、A活动设于B、A与B相接触、A放置于B等。
再例如,A固定于B可以指A与B一体连接、A与B固定、A可拆地固定于B、A经一中间件固定于B.
A铰接于B,可以为A与B通过轴铰接,A与B仅有一个转动自由度;A与B球铰,A与B之间具有三个转动自由度。
A设于B的一端,是指A设于B的端部或A设于靠近B的端部的位置。
参照图1-17、图18-24、或者图25-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转向机构1,包括电机100、用电主体200和第一连接件300;电机100包括电机主体110和输出轴120,输出轴120相对于电机主体110可绕第一中心轴线转动,电机主体110安装于用电主体200;第一连接件300相对于用电主体200可绕第二中心轴线转动,第一连接件300与输出轴120传动连接;电机100用于实现用电主体200相对于第一连接件300的转动运动。
当电机100的输出轴120转动时,可实现用电主体200相对于第一连接件300绕第二中心轴线的转动,从而调节用电主体200的使用角度。
参照图1-17或图18-24,用电主体200相对于电机主体110绕第一中心轴线周向固定;第一中心轴线与第二中心轴线同轴,第一连接件300相对于输出轴120绕第一中心轴线周向固定。在此实现方式中,该转向机构1可实现用电主体200相对于第一连接件300的转向,当输出轴120相对于电机主体110转动时,用电主体200、电机主体110作为第一整体,输出轴120、第一连接件300作为第二整体,第一整体相对于第二整体绕第一中心轴线转动。
该转向机构1直接用电机100实现用电主体200相对于第一连接件300的转向运动,不需要设置复杂的传动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中,电机100可以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输出轴120可以输出绕第一中心轴线的整周旋转运动或往复摆动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中,用电主体200可以台灯、风扇头、手机、平板、音箱、相机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中,参照图1、2、18、19,第一连接件300用于连接用电主体200与支撑部2,支撑部2用于将用电主体200安放于桌面、地面等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中,参照6、图8、20,用电主体200相对于电机主体110绕第一中心轴线周向固定,是指当电机主体110与输出轴120发生相对转动时,当电机主体110绕第一中心轴线转动并带动用电主体200跟随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允许用电主体200相对于电机主体110沿第一中心轴线滑动。
第一连接件300相对于输出轴120绕第一中心轴线周向固定,当电机主体110与输出轴120发生相对转动时,可以理解的是,允许第一连接件300相对于输出轴120沿第一中心轴线滑动。
示例性地,参照图6、图8、20,用电主体200设有第一固定腔204,电机主体110容纳于第一固定腔204,用电主体200相对于第一固定腔204的腔壁周向固定,用电主体200的外周形状与第一固定腔204的腔壁形状相适配,电机主体110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状,例如矩形、椭圆形、多边形、跑道形、或其他非圆形状,例如该电机主体110的横截面为圆与矩形合并形成的图形。第一固定腔204为容纳空间201的一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的其他实现方式中,电机主体110固定安装于用电主体2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的其他实现方式中,参照图25-26,输出轴120与第一连接件300通过摩擦轮传动机构700(或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的其他实现方式中,参照图27-28,输出轴120与第一连接件300通过皮带传动机构700(或链条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的其他实现方式中,输出轴120通过万向节与第一连接件300传动连接。
示例性地,参照图11、12、21等,第一连接件300设有第二固定腔305,输出轴120容纳于第二固定腔305,第一连接件300相对于第二固定腔305的腔壁周向固定,输出轴120的外周形状与第二固定腔305相匹配,输出轴120的横截面呈非圆形状,例如矩形、椭圆形、多边形、跑道形、或其他非圆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向机构1的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300固定安装于输出轴12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中,参照图5、9、17、20、21,转向机构1还包括相对于用电主体200沿第二中心轴线固定的第二连接件400,第二连接件400可拆卸地安装于用电主体200,第二连接件400设有与第二中心轴线同轴的第一转动孔401,第一连接件300设有与第一转动孔401适配的第一转动轴310,第一转动轴310转动安装于第一转动孔401,第二连接件400相对于第一连接件300沿第二中心轴线固定。第二连接件400用于实现第一连接件300对用电主体200的支撑,以及用电主体200相对于第一连接件300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件400通过卡扣连接或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安装于用电主体2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参照图5、9、17、20、21,第二连接件400包括均可拆卸地安装于用电主体200的第一套筒410和第二套筒420,第一转动孔401延伸至第一套筒410及第二套筒420,第一转动轴310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插设于第一套筒410和第二套筒420,第一连接件300具有第一抵靠面301和第二抵靠面302,第一套筒410和第二套筒420分别与第一抵靠面301和第二抵靠面302相抵以使第二连接件400相对于第一连接件300沿第二中心轴线固定。
示例性地,第一套筒410和第二套筒420均为具有中空腔体的筒状结构,第一套筒410的中空腔体为第一转动孔401的一部分,第二套筒420的中空腔体为第一转动孔401的一部分。
显然地,第一套筒410和第二套筒420均相对于用电主体200沿第二中心轴线固定,且第一抵靠面301与第一套筒410相抵、第二抵靠面302与第二套筒420相抵,从而实现第一连接件300支撑用电主体200。示例性地,第一抵靠面301可以为平面、与第二中心轴线同轴的回转面等,第二抵靠面302可以为平面、与第二中心轴线同轴的回转面等。
示例性地,第一转动轴310与输出轴120相接处位于第一套筒410内。
将第二连接件400设置为第一套筒410和第二套筒420的结构形式,即方便了第二连接件400的制造,又方便了第二连接件400与该转向机构1的其他部件的安装。且第一套筒410和第二套筒420分别与第一转动轴310的两端相套,从而提高了该转向机构1的转动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中,参照图9、17、20,第一套筒41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持部411,用电主体200设有两个第二卡持部210,两个第一卡持部411分别与两个第二卡持部210卡持装配;第二套筒42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三卡持部421,用电主体200设有两个第四卡持部220,两个第三卡持部421分别与两个第四卡持部220卡持装配。
示例性,参照图9、17、20等,第一卡持部411为卡持凸起,第二卡持部210为卡持凹槽,第三卡持部421为卡持凸起,第四卡持部220为卡持凹槽;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一卡持部411可以为卡持凹槽,第二卡持部210为卡持凸起,第三卡持部421为卡持凹槽,第四卡持部220为卡持凸起。
第一卡持部411与第二卡持部210的卡持装配可实现第一套筒410与用电主体200的连接(可为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第三卡持部421与第四卡持部220的卡持装配可实现第二套筒420与用电主体200的连接(可为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且由于第一转动轴310分别可转动地插设于第一套筒410和第二套筒420,从而通过第一转动轴310实现对第二连接件400的进一步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套筒410与第二套筒420可互换,进一步降低了该转向机构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中,参照12、13、14、15、21、22、23、24等,第一连接件300包括连接头320、连接块330和第一转动轴310,连接头320开设有第一连接部321,连接块330相对于第一连接部321绕第二中心轴线周向固定,连接块330设于第一转动轴310。第一连接部321为与连接块330适配的第一连接凹槽303,连接块330安装于第一连接凹槽303中,或者,第一连接部321为连接凸起,连接块330开设有与连接凸起适配的第二连接凹槽,连接凸起安装于第二连接凹槽中。
示例性地,参照图12、21,连接块330一体化设于第一转动轴310,连接块330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状,第一连接部321为与连接块330适配的第一连接凹槽303,例如椭圆形、多边形、跑道形等,例如该连接块330的横截面为圆与矩形的合并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的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连接头320固定安装于连接块330,或者连接头320与连接块330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中,参照图12、13、21、24等,第一抵靠面301位于连接头320,第二抵靠面302位于连接块330,显然地,第一套筒410抵持第一抵靠面,连接块330与第一连接部321在第二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相抵,使得连接块330与第一连接部321在传动过程中不易脱离。
示例性地,参照图13,第一转动轴310穿过连接头320并延伸至第二套筒420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中,参照图3、19,用电主体200设有容纳空间201和供第一连接件300避让的避让空间202,电机100、第二连接件400均位于容纳空间201,避让空间202与容纳空间201相互连通,避让空间202延伸至用电主体200的表面。第一连接件300部分容纳于容纳空间201,第一连接件300经避让空间202延伸至用电主体200外,以方便第一连接件300与支撑杆22相连。将电机100、第二连接件400均设于容纳空间201内使得该转向机构的结构更为紧凑。
示例性地,用电主体200相对于第一连接件300可作往复的摆转运动,避让空间202使得用电主体200在其摆动范围内与第一连接件300不发生干涉,优选地,用地主体200的摆动范围在150°以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中,参照图2、19,转向机构1还包括一封盖500,封盖500可拆卸地安装于用电主体200,容纳空间201延伸至用电主体200的表面,封盖500用于封闭容纳空间201,封盖500设于用电主体200的背面,避让空间202贯穿封盖500。设置封盖500的好处是使得用电主体200更为美观,且方便拆装容纳空间201内的各个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中,参照12、22等,第一连接件300从容纳空间201外延伸至容纳空间201内,第一连接件300具有一避让面304,避让面304为与第二中心轴线同轴的部分圆柱面,避让面304位于容纳空间201内。设置避让面304的好处是方便将容纳空间201的体积设置得更小,进而使得该转向机构1结构更为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1中,用电主体200设有容纳空间201和供第一连接件300避让的避让空间202,电机100、第一连接件300均位于容纳空间201,避让空间202与容纳空间201相互连通,避让空间202延伸至用电主体200的表面。
参照图4,转向机构1还包括电池600,电池600安装于用电主体200,电池600与用电主体200电性连接,电池600与电机100电性连接,显然地,电池600用于给用电主体200、电机100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风扇,参照图1、18等,支撑部2和转向机构1,转向机构1的第一连接件300安装于支撑部2,用电主体200为风扇头200。
示例性地,支撑部2包括底座21和支撑杆22,支撑杆22安装于底座2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他实现方式中,支撑部2可以为夹持式支撑部、颈挂式支撑部等。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实现方式可以任意组合的方式进行呈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3)

1.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用电主体和第一连接件;
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电机主体可绕第一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电机主体安装于所述用电主体;
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用电主体可绕第二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支撑所述用电主体;
所述电机用于实现所述用电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转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电主体相对于所述电机主体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周向固定;
所述第一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同轴,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输出轴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周向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用电主体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与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同轴的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孔适配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用电主体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转动孔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及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与所述第一抵靠面和所述第二抵靠面相抵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持部,所述用电主体设有两个第二卡持部,两个所述第一卡持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装配;
所述第二套筒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三卡持部,所述用电主体设有两个第四卡持部,两个所述第三卡持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卡持部卡持装配;
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用电主体沿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头、连接块和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连接头开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块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绕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周向固定,所述连接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与所述连接块适配的第一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块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中,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块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凸起适配的第二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起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靠面位于所述连接头,所述第二抵靠面位于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二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可互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主体设有容纳空间和供所述第一连接件避让的避让空间,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避让空间与所述容纳空间相互连通,所述避让空间延伸至所述用电主体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一封盖,所述封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用电主体,所述容纳空间延伸至所述用电主体的表面,所述封盖用于封闭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封盖设于所述用电主体的背面,所述避让空间贯穿所述封盖。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从所述容纳空间外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一避让面,所述避让面为与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同轴的部分圆柱面,所述避让面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用电主体,所述电池与所述用电主体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13.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第一连接件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用电主体为风扇头。
CN202120067705.0U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转向机构及风扇 Active CN214499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7705.0U CN214499509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转向机构及风扇
PCT/CN2022/071053 WO2022148462A1 (zh) 2021-01-11 2022-01-10 一种转向机构、转动连接结构及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7705.0U CN214499509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转向机构及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9509U true CN214499509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1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67705.0U Active CN214499509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转向机构及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95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8462A1 (zh) * 2021-01-11 2022-07-14 东莞市叠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机构、转动连接结构及风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8462A1 (zh) * 2021-01-11 2022-07-14 东莞市叠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机构、转动连接结构及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756749T3 (es) Mecanismo de panel
CN106737585B (zh) 腰部结构及人形机器人
CN214499509U (zh) 一种转向机构及风扇
CN209025791U (zh) 一种新型风力机组合叶片
CN208970867U (zh) 可转动的插排
CN101644298B (zh) 铰链结构及采用该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16077632U (zh) 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风扇
CN114156630A (zh) 一种移动卫星通信手持终端天线
CN212178797U (zh) 灯具的转动关节结构和灯具
CN212507859U (zh) 一种半嵌入式平衡铰链及带有门体的装置
WO2022148462A1 (zh) 一种转向机构、转动连接结构及风扇
CN207304858U (zh) 可折叠头戴耳机
CN218458477U (zh) 一种头戴设备
CN213777381U (zh) 旋转连接模组、台灯配件及台灯
CN217287026U (zh) 电动跳绳机甩绳卡接式固定结构
CN215397994U (zh) 绘画机器人
CN216344782U (zh) 一种轴连接件
WO2021035981A1 (zh) 伸缩机构和按摩器
CN221146250U (zh) 灯具及其旋转底座
CN218474719U (zh) 便于拆装更换按摩头的按摩仪
CN214960044U (zh) 一种头戴耳机
CN217784889U (zh) 一种折叠式工作灯
CN221202744U (zh) 头带和耳机
CN218096205U (zh) 一种折叠式取暖器
CN211449138U (zh) 一种带夹子的万向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