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4287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4287U
CN214484287U CN202023118697.2U CN202023118697U CN214484287U CN 214484287 U CN214484287 U CN 214484287U CN 202023118697 U CN202023118697 U CN 202023118697U CN 214484287 U CN214484287 U CN 214484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oking
air guide
containe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186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伟刚
程志喜
曹代科
杨云
梅若愚
薛钊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186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4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4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4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烹饪主体,烹饪主体包括烹饪腔室、空炸容器和加热装置,空炸容器设于烹饪腔室内;第一盖体组件,第一盖体组件可分离地设于烹饪主体,第一盖体组件包括盖本体、风扇和导风件,导风件安装在盖本体的朝向烹饪腔室的一侧,风扇位于盖本体与导风件之间,导风件的中部具有通风口,导风件用于将风扇吹出的风引导至风道并从过气孔进入空炸容器内。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在第一盖体组件中设置导风件,烹饪过程中,在风扇的作用下形成的气流能够在导风件的引导下流向烹饪腔室与空炸容器之间的风道中,保证气流在风道与空炸容器之间的快速循坏,提升空炸的烹饪性能。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压力烹饪和空炸烹饪功能的烹饪器具,其中,空炸盖通常包括加热部件以及风叶组件,而烹饪器具的底部同样设置了加热器件,在空炸烹饪过程中往往只使用位于空炸盖上的加热部件和风叶组件,位于底部的加热器件不加热,造成零件的重复浪费,成本更高。并且,使用位于空炸盖上的加热部件和风叶组件时,容易导致烹饪腔上下两部分的食材烹饪不均匀,上热下冷,而使用位于底部的加热器件进行加热,也会造成烹饪腔上下两部分的食材烹饪不均匀,上冷下热,烹饪效果不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可以实现整体快速导风,从而提高空炸的烹饪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烹饪主体,所述烹饪主体包括烹饪腔室、空炸容器和用于加热所述烹饪腔室的加热装置,所述空炸容器设于所述烹饪腔室内,所述空炸容器与所述烹饪腔室之间限定出风道,所述空炸容器的下部具有过气孔,所述风道通过所述过气孔与所述空炸容器的内腔连通;第一盖体组件,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可分离地设于所述烹饪主体,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包括盖本体、风扇和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安装在所述盖本体的朝向所述烹饪腔室的一侧,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盖本体与所述导风件之间,所述导风件的中部具有通风口且所述导风件中除去所述通风口的位置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导风件用于将所述风扇吹出的风引导至所述风道并从所述过气孔进入所述空炸容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在第一盖体组件中设置导风件,烹饪过程中,在风扇的作用下形成的气流能够在导风件的引导下流向烹饪腔室与空炸容器之间的风道中,保证气流在风道与空炸容器之间的快速循坏,实现烹饪食材的均匀加热,提升空炸的烹饪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件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接凸耳,所述导风件通过多个所述连接凸耳与所述盖本体连接,所述连接凸耳包括: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一端与所述导风件相连;水平段,所述水平段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本体相连,所述导风件相对于所述水平段朝远离所述盖本体的方向偏移,以使所述导风件与所述盖本体之间形成供风通过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件的直径为D1,所述空炸容器朝向所述风扇的一面具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直径为D2,D1/D2为0.9-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件与所述空炸容器的顶部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为H1,所述H1大于0mm且小于5mm,或者等于0mm,或者等于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风口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风扇的扇叶的外缘与所述风扇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所述通风口的半径大于所述风扇的扇叶的内缘与所述风扇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件包括:导风板,所述通风口设于所述导风板的中部,所述导风板的上表面从所述导风板的中部到所述导风板的外周沿逐渐向下延伸,或者,所述导风板的上表面形成水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的上表面形成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A1,所述A1大于0°且小于5°,或者等于5°;或者,所述导风板的上表面形成为弧形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的上表面具有加强凹部和/或加强凸部。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导风件还包括: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与所述导风板的外周沿连接,所述侧围板与所述导风板之间限定出朝所述盖本体开口的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炸容器的内腔包括食物容纳腔和位于所述食物容纳腔下方的导风腔,所述食物容纳腔与所述导风腔通过过风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炸容器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空炸容器的底壁间隔布置以将所述腔室分为所述导风腔和所述食物容纳腔,所述过风口形成在所述隔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的中部设有朝所述空炸容器的底壁延伸的导流部,所述过风口分布在所述导流部的周向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主体包括:加热基座,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加热基座;烹饪基体,所述烹饪基体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加热基座上,所述烹饪基体包括烹饪容器,所述空炸容器位于所述烹饪容器内,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可分离地设于所述烹饪基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盖体组件,所述第二盖体组件可分离地设于所述烹饪主体,所述烹饪器具具有烘烤烹饪模式和蒸煮烹饪模式,在所述烘烤烹饪模式下,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盖合于所述烹饪主体,在所述蒸煮烹饪模式下,所述第二盖体组件盖合于所述烹饪主体。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装配第一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装配第二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烹饪器具100,
烹饪主体10,加热基座101,加热装置1011,烹饪基体102,烹饪容器1021,
空炸容器20,过气孔201,隔板202,导流部2021,凹陷部2022,
第一盖体组件30,盖本体301,风扇302,导风件303,导风板3031,通风口30311,侧围板3032,连接凸耳3033,竖直段30331,水平段30332,
第二盖体组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包括:烹饪主体10和第一盖体组件30。
烹饪主体10包括烹饪腔室、空炸容器20和用于加热烹饪腔室的加热装置1011,烹饪腔室位于加热装置1011的上方。空炸容器20设于烹饪腔室内,空炸容器20与烹饪腔室之间限定出风道,空炸容器20的下部具有过气孔201,风道通过过气孔201与空炸容器20的内腔连通,在烹饪过程中气流通过风道,经过过气孔201进入空炸容器20的内部,实现气流循环。
第一盖体组件30可分离地设于烹饪主体10,便于拆卸清洗,第一盖体组件30设置在烹饪主体10的上方,用以开合烹饪腔室的开口。
其中,第一盖体组件30包括盖本体301、风扇302和导风件303,导风件303安装在盖本体301的朝向烹饪腔室的一侧,风扇302位于盖本体301与导风件303之间,导风件303的中部具有通风口30311,导风件303中除去通风口30311的位置形成封闭结构,导风件303用于将风扇302吹出的风引导至风道并从过气孔201进入空炸容器20 内,避免在风扇302的作用下产生的风倒流进空炸容器20内,无法实现气流在风道与空炸容器20之间的整体循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通过在第一盖体组件30中设置导风件303,在风扇302的作用下形成的气流能够在导风件303的引导下流向烹饪腔室与空炸容器20 之间的风道中,保证气流在风道与空炸容器20之间的快速循坏,实现烹饪食材的均匀加热,提升空炸的烹饪性能。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件303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接凸耳3033,导风件303通过多个连接凸耳3033与盖本体301连接。通过在导风件303 上设置连接凸耳3033,使得导风件303通过连接凸耳3033与盖本体301连接,安装方式更加简便,且便于拆卸清洗。
举例而言,连接凸耳3033可以设在导风件303的外边缘上,并且可以使任意相邻两个连接凸耳3033的间隔相等,保证连接凸耳3033与盖本体301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因两个连接凸耳3033间隔设置差距过大,导致导风件303易从盖本体301上掉落或者在盖本体301上固定不稳定。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导风件303与第一盖体组件30连接的稳定性,连接凸耳3033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其中,连接凸耳3033与导风件303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在连接凸耳3033和第一盖体组件30上设置安装孔,使连接凸耳3033与第一盖体组件30通过紧固件连接。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凸耳3033包括:竖直段30331和水平段30332。竖直段30331的一端与导风件303相连,水平段30332的一端与竖直段30331的另一端相连,水平段30332的另一端与盖本体301相连,导风件303相对于水平段30332朝远离盖本体301的方向偏移,以使导风件303与盖本体301之间形成供风通过的间隙。
烹饪过程中,在风扇302的作用下产生的气流,在导风件303的引导下,经过导风件303与盖本体301之间形成的间隙,进入空炸容器20的外壁面和烹饪腔室的内壁面形成风道,再经过烹饪腔室的底部的加热装置1011加热以后,热气流通过空炸容器20 底壁面的过气孔201进入空炸容器20内,对空炸容器20内的食材进行烘烤。
值得注意的是,竖直段30331的长度影响导风件303与盖本体301之间形成供风通过的间隙的大小,因此其竖直段30331设置的长度不宜过长或过短,竖直段30331过长会导致导风件303的底壁面与烹饪腔室的距离太小,甚至使导风件303的底壁面与烹饪腔室接触,导致空炸容器20内热气流无法通过导风件303与盖本体301之间形成供风通过的间隙,无法实现气流的整体循环,而竖直段30331过短,会导致导风件303与盖本体301之间形成供风通过的间隙过小,风扇302运转时产生的气流难以通过间隙,气流的整体循环速率降低,影响烹饪效果。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件303的直径为D1,空炸容器 20朝向风扇302的一面具有开口,开口的直径为D2,D1/D2为0.9-1。
由此,通过限定导风件303与空炸容器20的直径比,使导风件303的直径D1小于或者等于空炸容器20的直径D2,保证在风扇302的作用下,气流通过导风件303与盖本体301之间形成供风通过的间隙进入风道中,避免当导风件303直径过大,影响气流进入风道中的效率,同时避免导风件303的直径过小,导致气流倒流进空炸容器20中。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件303与空炸容器20的顶部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为H1,H1大于0mm且小于5mm,或者等于0mm,或者等于5mm。例如,导风件303与空炸容器20的顶部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可以为1mm、3mm和4mm。
通过对导风件303与空炸容器20的顶部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H1进行限定,有利于风在空炸容器20与导风件303之间充分缓冲且能保证很好的烹饪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通风口30311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风扇302的扇叶的外缘与风扇302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通风口30311的半径大于风扇302的扇叶的内缘与风扇302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通风口30311可以形成圆孔,通过限定通风口30311的半径满足上述条件,使得风扇302形成的至少一部分气流可以避开通风口30311,沿着风道进入空炸容器20内。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件303包括:导风板3031,通风口30311设于导风板3031的中部,导风板3031的上表面从导风板3031的中部到导风板3031的外周沿逐渐向下延伸。
导风板3031用于将风扇302吹出的风引导至风道并进入空炸容器20内部以烘烤食物,导风板3031上的通风口30311便于空炸容器20内的热气流进入风道中。同时将通风口30311设置在导风板3031的中心位置,可以加快引导空炸容器20内顶部聚集的热气流进入风道中,加快气流的整体循环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3031的上表面形成倾斜面,倾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A1,A1大于0°且小于5°,或者等于5°。例如,倾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A1可以为2°和4°,通过限定导风板3031上表面形成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1,可以更好地实现导流效果。当然,导风板3031的上表面也可以形成弧形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3031的上表面中除去通风口30311的位置形成封闭面。导风板3031的上表面具有加强凹部和/或加强凸部,从而提高导风板3031的结构强度,防止导风板3031发生变形。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导风件303还包括:侧围板3032,侧围板3032与导风板3031的外周沿连接,侧围板3032与导风板3031之间限定出朝盖本体301 开口的凹部。导风板3031的中心开孔,侧围板3032不开孔,方便在风扇302作用下形成的气流能够直接向下流入烹饪腔室与空炸容器20之间形成的风道中,防止气流从空炸容器20的顶部进入空炸容器20中,减少风力回流,提升风力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炸容器20的内腔包括食物容纳腔和位于食物容纳腔下方的导风腔,食物容纳腔与导风腔通过过风口连通。通过设置导风腔和食物容纳腔,从过气孔201进入空炸容器20内的热风在导风实现风力缓冲,从而减少食物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可以迅速提升加热效果,保证空炸烹饪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空炸容器20内设有隔板202,隔板202与空炸容器20的底壁间隔布置以将腔室分为导风腔和食物容纳腔,过风口形成在隔板202 上。其中,在隔板202上方设置的是食物容纳腔,隔板202下方设置的是导风腔,通过设置隔板202可以将空炸容器20的腔室分隔成导风腔和食物容纳腔,有效地解决了食材对风力的阻挡作用,热风可以快速通过过风口进入食物容纳腔中,迅速提升加热效果的同时,保证空炸烹饪效果。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202的中部设有朝空炸容器20的底壁延伸的导流部2021,过风口分布在导流部2021的周向上,若过风口为多个,则多个过风口均匀分布在导流部2021外侧的周向上。导流部2021可以设置在隔板202的中部,多个过风口设置在导流部2021之外的隔板202外部且周向均布,可以使热风在经过过气孔201 进入导风腔内的过程中,在导流部2021的导引作用下,使风得到有效的缓冲效果,并使风散向导流部2021的四周流动,由此可以使风通过多个过风口进入食物容纳腔内。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202的中部朝空炸容器20的底壁凹陷设置以在隔板202的上表面形成凹陷部2022,并在隔板202的下表面形成凸起部,凸起部的外表面形成导流部2021,凸起部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实心部件或者是空心部件。
如图1和所示,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导流部2021沿从隔板202到空炸容器20的底壁的方向逐渐向空炸容器20的中心轴线靠近。导流部2021的上端与隔板202连接,导流部2021的下端穿过空炸容器20的底壁面。为了有效地实现导风效果,凸起部可以形成下部尺寸小、上部尺寸大的结构。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导流部2021的靠近空炸容器20的底壁的一端伸入过气孔201内,这样可以在热风从过气孔201进入导风腔内开始,在导流部2021的作用下,在导风腔内均匀扩散,再通过多个过风口进入食物容纳腔,保证食物容纳腔内的食物可以受热均匀,提升空炸效果。
如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烹饪主体10包括:加热基座 101和烹饪基体102。加热装置1011设于加热基座101,可以实现底部加热,当风流动至烹饪腔室的底部和空炸容器20底壁之间的间隙时,可以进行充分的冷热风换热。
烹饪基体102可分离地设置在加热基座101上,便于拆卸清洗,烹饪基体102包括烹饪容器1021,烹饪容器1021限定出烹饪腔室,空炸容器20位于烹饪容器1021内,第一盖体组件30可分离地设于烹饪基体102,第一盖体组件30设置在烹饪基体12的上方,用于开合烹饪容器1021的开口。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烹饪器具100还包括第二盖体组件40,第二盖体组件40可分离地设于烹饪主体10。
烹饪器具100具有烘烤烹饪模式和蒸煮烹饪模式,在烘烤烹饪模式下,第一盖体组件30盖合于烹饪主体10,可以对食物进行烘烤处理。在蒸煮烹饪模式下,第二盖体组件40盖合于烹饪主体10,可以对食材进行蒸煮处理。通过设置第一盖体组件30和第二盖体组件40,只需要更换盖体就可以对食材进行不同的处理,提升了烹饪器具100的通用性,提升用户体验,同时节约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包括:烹饪主体10、第一盖体组件30以及第二盖体组件40。
其中,烹饪主体10包括:加热基座101和烹饪基体102。加热装置1011设于加热基座101,可以实现底部加热。烹饪基体可分离地设置在加热基座101上,便于拆卸清洗,烹饪基体包括烹饪容器1021,空炸容器20可分离地设于烹饪容器1021内,第一盖体组件30可分离地设于烹饪基体,第一盖体组件30设置在烹饪基体的上方,用于开合烹饪容器1021的开口。
空炸容器20的内部设有隔板202,隔板202的中部朝空炸容器20的底壁凹陷设置以在隔板202的上表面形成凹陷部2022,并在隔板202的下表面形成凸起部,凸起部的外表面形成导流部2021过风口分布在所述导流部2021的周向上。
空炸容器20内设置的隔板202与空炸容器20的底壁间隔布置以将腔室分为导风腔和食物容纳腔,过风口形成在隔板202上。其中,在隔板202上方设置的是食物容纳腔,隔板202下方设置的是导风腔,通过设置隔板202可以将空炸容器20的腔室分隔成两个导风腔和食物容纳腔有效地解决了食物对风力的阻挡作用,热风可以通过过风口进入食物容纳腔中,迅速提升加热效果的同时,保证空炸烹饪效果。
第一盖体组件30包括:盖本体301、风扇302和导风件303。风扇302可以设置在盖本体301上,导风件303设置在风扇302的下方。导风件303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接凸耳3033,连接凸耳3033包括竖直段30331和水平段30332,竖直段30331的一端与导风件303相连,水平段30332的一端与竖直段30331的另一端相连,水平段 30332的另一端与盖本体301相连。导风件303包括导风板3031和侧围板3032,在导风板303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通风口30311。烹饪过程中,在风扇302的作用下形成的气流能够在导风件303的引导下流向烹饪腔室与空炸容器20之间的风道中,保证气流在风道与空炸容器20之间的快速循坏,
第二盖体组件40可分离地设于烹饪主体10,便于拆卸清洗。烹饪器具100具有烘烤烹饪模式和蒸煮烹饪模式,在烘烤烹饪模式下,第一盖体组件30盖合于烹饪主体10,在蒸煮烹饪模式下,第二盖体组件40盖合于烹饪主体10。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更换第一盖体组件30和第二盖体组件40,选择不同的烹饪模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主体,所述烹饪主体包括烹饪腔室、空炸容器和用于加热所述烹饪腔室的加热装置,所述空炸容器位于所述烹饪腔室内,所述空炸容器与所述烹饪腔室之间限定出风道,所述空炸容器的下部具有过气孔,所述风道通过所述过气孔与所述空炸容器的内腔连通;
第一盖体组件,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可分离地设于所述烹饪主体,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包括盖本体、风扇和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安装在所述盖本体的朝向所述烹饪腔室的一侧,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盖本体与所述导风件之间,所述导风件的中部具有通风口且所述导风件中除去所述通风口的位置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导风件用于将所述风扇吹出的风引导至所述风道并从所述过气孔进入所述空炸容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接凸耳,所述导风件通过多个所述连接凸耳与所述盖本体连接,所述连接凸耳包括:
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一端与所述导风件相连;
水平段,所述水平段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本体相连,所述导风件相对于所述水平段朝远离所述盖本体的方向偏移,以使所述导风件与所述盖本体之间形成供风通过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的直径为D1,所述空炸容器朝向所述风扇的一面具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直径为D2,D1/D2为0.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与所述空炸容器的顶部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为H1,所述H1大于0mm且小于5mm,或者等于0mm,或者等于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风扇的扇叶的外缘与所述风扇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所述通风口的半径大于所述风扇的扇叶的内缘与所述风扇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包括:
导风板,所述通风口设于所述导风板的中部,所述导风板的上表面从所述导风板的中部到所述导风板的外周沿逐渐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上表面形成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A1,所述A1大于0°且小于5°,或者等于5°;或者,所述导风板的上表面形成为弧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上表面具有加强凹部和/或加强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还包括:
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与所述导风板的外周沿连接,所述侧围板与所述导风板之间限定出朝所述盖本体开口的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炸容器的内腔包括食物容纳腔和位于所述食物容纳腔下方的导风腔,所述食物容纳腔与所述导风腔通过过风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炸容器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空炸容器的底壁间隔布置以将所述腔室分为所述导风腔和所述食物容纳腔,所述过风口形成在所述隔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中部设有朝所述空炸容器的底壁延伸的导流部,所述过风口分布在所述导流部的周向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主体包括:
加热基座,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加热基座;
烹饪基体,所述烹饪基体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加热基座上,所述烹饪基体包括烹饪容器,所述空炸容器位于所述烹饪容器内,所述第一盖体组件可分离地设于所述烹饪基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盖体组件,所述第二盖体组件可分离地设于所述烹饪主体,
所述烹饪器具具有烘烤烹饪模式和蒸煮烹饪模式,在所述烘烤烹饪模式下,所述第一盖体组件盖合于所述烹饪主体,在所述蒸煮烹饪模式下,所述第二盖体组件盖合于所述烹饪主体。
CN202023118697.2U 2020-12-21 2020-12-21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4484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8697.2U CN214484287U (zh) 2020-12-21 2020-12-21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8697.2U CN214484287U (zh) 2020-12-21 2020-12-21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4287U true CN214484287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9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18697.2U Active CN214484287U (zh) 2020-12-21 2020-12-21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42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6923A (zh) * 2022-02-28 2022-07-22 杭州永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烹饪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6923A (zh) * 2022-02-28 2022-07-22 杭州永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84287U (zh) 烹饪器具
CN215650652U (zh) 烹饪器具
CN211155189U (zh) 烹饪器具
CN112535417A (zh) 一种热风循环结构及烤箱
CN218791882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13749528A (zh) 烹饪器具
CN110652226B (zh) 烘焙器具
WO2022062790A1 (zh) 空炸容器以及烹饪器具
WO2023279822A1 (zh) 加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907659U (zh) 空气炸锅
CN214048525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687064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4484286U (zh) 烹饪器具
CN214048526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0652219B (zh) 烘焙器具
CN213909742U (zh) 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696204U (zh)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CN217039762U (zh) 加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698473U (zh) 一种对流风机用扇叶组件及烘焙器具
CN114190779A (zh) 附加有空气炸功能的引导式烹饪设备
CN215687005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166952U (zh) 料理锅
CN221205131U (zh) 炸板和具有其的空气炸锅
CN216534973U (zh) 具有空气炸功能的烹饪设备
CN220937749U (zh) 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