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0214U - 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0214U
CN214480214U CN202120253938.XU CN202120253938U CN214480214U CN 214480214 U CN214480214 U CN 214480214U CN 202120253938 U CN202120253938 U CN 202120253938U CN 214480214 U CN214480214 U CN 214480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il group
opening
base body
permanent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539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承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inc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inc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inc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inc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539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0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0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0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包括:基体,在其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且所述基体的周壁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开口;电磁线圈,包括:均呈C型的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均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开口,且分别间隔地绕设在所述基体的外周,所述第一线圈组和所述第二线圈组相互导通,通电时,所述第一线圈组中的电流方向构造为与第二线圈组中的电流方向相反;永磁体,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和连接部件,其一端与所述永磁体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向所述基体的外部延伸。该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长度较小,噪音低,能够快速地进行往复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转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往复运动,一般是指运动部件沿一定轨迹往复地由起点到终点,再从终点到起点周而复始地移动,以实现既定功能的运动形式。
按摩器,特别是需要做往复运动的按摩器,在进行往复运动时所采用的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一般包括旋转式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和电磁式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
在旋转式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中,旋转输出的动力源通过机械结构转换,使动力形式从旋转运动转换为既定轨迹移动的往复运动;在电磁式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中,利用电磁铁和永磁体之间的吸引和排斥,使运动部件在电磁铁线圈的轴线上往复运动。
对于旋转式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由于其包含较多零部件,而众多零部件的安装也需要安装结构配备以及安装空间,使得按摩器不容易做到小型化,另外多部件的配合会造成动力传输的损耗,依靠摩擦传动的机械结构,在按摩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噪音。
对于电磁式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其电磁线圈的轴线和运动部件的轴线共线,要实现往复运动则需要运动部件在电磁线圈范围以外的轴线方向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以供其来回移动,使得这种电磁式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在其轴向方向占据了较大空间,增加按摩器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包括:
基体,在其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且所述基体的周壁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开口;
基体,在其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且所述基体的周壁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开口;
电磁线圈,包括:均呈C型的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均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开口,且分别间隔地绕设在所述基体的外周,所述第一线圈组和所述第二线圈组相互导通,通电时,所述第一线圈组中的电流方向构造为与所述第二线圈组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永磁体,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和
连接部件,其一端与所述永磁体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向所述基体的外部延伸;
永磁体,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和
连接部件,其一端与所述永磁体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向所述基体的外部延伸。
可选地,所述电磁线圈的数量为一条,且当所述电磁线圈展开时,所述电磁线圈构造成多个沿内外方向分布的口字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电磁线圈还包括:
连接部,具有多个且沿平行于所述基体轴向延伸;
所述第一线圈组包括多层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组包括多层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连接部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导通。
可选地,所述基体上开设有凹槽,以收容所述多个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基体周向上的长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基体的外周壁设有至少三个呈C型的挡环,两两所述挡环限定出一个环形的安装区,所述第一线圈组和所述第二线圈组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区内。
可选地,所述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
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在所述基体的轴向且在所述永磁体的端部以外,以对所述永磁体进行缓冲。
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电磁阻尼结构。
可选地,所述电磁阻尼结构包括:
环形导体,其横截面构造为C型,所述环形导体与所述基体连接,所述环形导体构造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三开口;和
连接导体,所述连接导体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三开口的两端导通。
可选地,所述电磁阻尼结构还包括:
二极管,设在所述连接导体上且适于使所述连接导体上的电流单向地通过。
可选地,所述电磁阻尼结构还包括:
可调电阻,设在所述连接导体上。
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性缓冲结构。
可选地,所述弹性缓冲结构包括:
端盖,与所述基体连接;
挡板,设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且处于所述端盖和所述永磁体之间;和
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端盖和所述挡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端盖构造为非磁体和/或非导体。
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缓冲组件相对地分布在所述永磁体轴向的两端以外。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包围所述永磁体,沿所述基体的轴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和
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上且延伸地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连接部件从基体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向外延伸而出,并非沿基体的轴向延伸,这样的构造使得整个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在基体的轴向方向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使搭载整个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产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小型化。并且,采用电磁方式驱动,具有噪音小的优点,而且,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组的磁极和第二线圈组的磁极相反,根据上述的工作原理可知,当第一线圈组磁性吸引永磁体向第一线圈组远离第二线圈组的一端移动时,第一线圈组磁性吸引永磁体,而第二线圈组则利用同极排斥的特性推动永磁体向第一线圈组远离第二线圈组的一端移动,反之亦然,从而可以利用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同时向永磁体提供沿同一方向的运动的动力,有利于使永磁体快速地往复运动。将本申请所提供的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用于按摩器的动力源可简化按摩器的结构,有效的控制按摩频率,并减少按摩器整体的震动,降低按摩器使用过程的声音,提高按摩器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永磁体位于基体的上部;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永磁体位于基体的中部;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永磁体位于基体的下部;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永磁体的磁极;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的磁极;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处于展开状态;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磁线圈处于展开状态;
图13为图12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电流在电磁线圈中的流向;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环形导体、第一绝缘部、第一连接导体、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可调电阻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环形导体或第二环形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环形导体和第二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第一环形导体上的电流流向的示意图,其中,电路中仅包括第一二极管;
图22为第一环形导体上的电流流向的示意图,其中,电路中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可调电阻。
图标:100-基体;101-容纳空间;102-挡环;103-第一开口;104-凹槽;110-永磁体;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3-第三连接部;130a-第一环形导体;130b-第二环形导体;131a-第一端盖;131b-第二端盖;132a-第一弹性件;132b-第二弹性件;133a-第一挡板;133b-第二挡板;134a-第一绝缘部;134b-第二绝缘部;135a-第一连接导体;135b-第二连接导体;136a-第一二极管;136b-第二二极管;137a-第一可调电阻;137b-第二可调电阻;141-第一线圈组;142-第二线圈组;143-连接部;144-第一端部;145-第二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该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包括基体100、电磁线圈、永磁体110和连接部件。
其中,基体100构造为柱状结构,例如,可以是圆柱状或棱柱状结构,其内部为中空状,以在其内部形成规则的容纳空间101,基体100可以设置为非磁性材料。同时,基体100的周壁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开口103,例如,当基体100为圆柱状时,第一开口103的设置使得基体100的横截面形状构造为C型,这样,第一开口103能够将容纳空间101和基体100的外部空间连通。
如图2、图3、图8和图9所示,电磁线圈包括:均呈C型的第一线圈组141和第二线圈组142,第一线圈组141和第二线圈组142均具有与第一开口103相对应的第二开口,且分别间隔地绕设在基体100的外周,第一线圈组141和第二线圈组142按照相同的角度设置,以使得第一线圈组141的第二开口和第二线圈组142的第二开口沿同一方向延伸,第一线圈组141和第二线圈组142相互导通,如图14所示,通电时,第一线圈组141中的电流方向构造为与第二线圈组142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永磁体110可移动地设于容纳空间101中,即,在磁力的作用下,永磁体110可以在规则的容纳空间101中往复移动。
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永磁体110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开口103、第二开口向基体100的外部延伸。连接部件用于与外部的运动部件进行连接。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使用场景,本实施例中的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可以用于按摩仪或者振动器中,但并不限于按摩仪和振动器。
其中,永磁体110与第一线圈组141和第二线圈组142的初始位置可以构造为:永磁体110的第一端位于第一线圈组141的内部,永磁体110的第二端位于第二线圈组142的内部。
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其中,图3中的永磁体110移动至基体100的上部,图4中的永磁体110位于基体100内的中部,图5中的永磁体110移动至基体100的下部。
工作原理:使用时,向电磁线圈通电,从而产生感应磁场。且由于第一线圈组141的电流方向和第二线圈组142的电流方向相反,使得第一线圈组141两端的磁极和第二线圈组142两端的磁极相反,如图7所示,此时第一线圈组141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第二线圈组142的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如图6所示,当永磁体110的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时,第一线圈组141的N极与永磁体110的S极异性相吸,从而带动永磁体110和连接部件上移,当改变第一线圈组141和第二线圈组142中的电流方向时,即,此时第一线圈组141的上端变为S极,下端为变为N极,第二线圈组142的上端变为N极,下端变为S极,第一线圈组141的S极与永磁体110的S极同极排斥,而第二线圈组142的S极与永磁体110的N极异性相吸,也即,通过改变电流在电磁线圈中的流向(例如,可以采用交流电,使得电流周期性地变换),可以使得永磁体110能够带动连接部件做往复运动。
根据上述方案可知,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从基体100的第一开口103和第二开口向外延伸而出,并非沿基体100的轴向延伸,这样的构造使得整个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在基体100的轴向方向占用空间较小(即,可以缩短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长度),有利于使搭载整个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产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小型化,增大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适用范围。并且,采用电磁方式驱动,具有噪音小的优点,而且,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组141的磁极和第二线圈组142的磁极相反,根据上述的工作原理可知,当第一线圈组141磁性吸引永磁体110向第一线圈组141远离第二线圈组142的一端移动时,第一线圈组141磁性吸引永磁体110,而第二线圈组142则利用同极排斥的特性推动永磁体110向第一线圈组141远离第二线圈组142的一端移动,反之亦然,从而可以利用第一线圈组141和第二线圈组142同时向永磁体110提供沿同一方向的运动的动力,有利于使永磁体110快速地往复运动。
如图10、图11、图12、图13和图15所示,进一步地,电磁线圈的数量为一条,因此,电磁线圈具有两个端部,分别是第一端部144和第二端部145,第一端部144和第二端部145分别用于与外部的电源相连,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44和第二端部145从基体100的周壁向外延伸,这样可以方便外接电源。当电磁线圈展开时,电磁线圈构造成多个沿内外方向分布的口字型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内外方向分布的口字型结构类似于回字型。
如图10、图11和图13所示,进一步地,电磁线圈还包括连接部143,连接部143具有多个且沿平行于基体100轴向延伸,第一线圈组141包括多层第一线圈,多层第一线圈是相对于基体100的轴向方向而言,第二线圈组142包括多层第二线圈,多层第二线圈是相对于基体100的轴向方向而言,第一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部143一一对应地与第二线圈的两端导通,以图12和图13所示,最上层的第一线圈和最下层的第二线圈分布通过左右两个连接部143构造为一个口字型结构,且最外层的口字型结构与其内相邻的口字型结构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在展开状态下,连接部143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并非处于同一竖直面内,而是连接部143的投影和第一线圈的投影、第二线圈的投影在同一竖直面内,如图12,以最外层的第一线圈、连接部143和第二线圈为例,与第二线圈连接的第一端部145弯折90度后,再横向延伸(定义横向延伸导线为第一段),接着,如图13,导线再向平行于第一端部145的方向弯折90度(定义此弯折段为第二段),然后,导线再向上弯折90度(定义纵向延伸的为第三段),导线再沿平行于第三段的方向弯折90度(形成第四段),然后,导线再弯折90度形成第五段(第五段与第一段平行,且长度大于其余几段),由此,通过一根导线可以形成两个上下间隔开的第一线圈组141和第二线圈组142。
其中,连接部143的位置可以构造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连接部143位于电磁线圈的内侧。
第二种:连接部143位于电磁线圈的外侧。第二种相比第一种的区别在于,线圈的弯折方向有变化。
如图8、图9和图16所示,当连接部143位于电磁线圈的内侧时,为了提高往复移动机构的结构紧凑性,在基体100上开设有凹槽104,以收容多个连接部143,这样可以使得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的外观更加整洁。由于在第一开口103的两侧均分布有连接部143,相应地,凹槽104的数量也为两个,且凹槽104沿平行于基体100轴向的方向延伸。
应当理解,由于电磁线圈的数量为一条,因此,这里的连接部143实际为电磁线圈的一部分,并非是独立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部件,所以,连接部143本身具有导电性。
进一步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在基体100周向上的长度相同,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线圈组141和第二线圈组142所形成的磁场的磁性更加均匀。
如图8和图9所示,基体100的外周壁设有至少三个呈C型的挡环102,C型的挡环102具有开口,该开口与第一开口103和第二开口相对应,以避免挡环102对连接部件的移动产生干涉,两两挡环102限定出一个环形的安装区,第一线圈组141和第二线圈组142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安装区内,挡环102的设置可以使得位于安装区内的第一线圈组141和第二线圈组142的位置保持固定,确保磁场的稳定形成,有利于使连接部件运动时更加平稳。
具体而言,挡环10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也可以为四个,当挡环102数量为四个时,两两挡环102共形成三个安装区,相应地,第一线圈组141位于靠近基体100一端的安装区,第二线圈组142位于靠近基体100另一端的安装区。
本实施例中,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缓冲组件,缓冲组件设在基体100的轴向且在永磁体110的端部以外,以对永磁体110进行缓冲。可以理解,当电磁线圈内的电流进行换向时,此时,连接部件和永磁体110具有运动惯性,可能会撞击到基体100轴向两端的部位,一方面可能产生较大的冲击,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噪音,设置缓冲组件有利于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可能存在的冲击和噪音。
本实施例中,缓冲组件可以包括任意合适的结构。
缓冲组件可以为电磁阻尼结构,采用电磁阻尼结构的优点是噪音低(几乎无噪音)。
如图1、图17、图18和图19所示,具体而言,电磁阻尼结构包括环形导体和连接导体,环形导体的横截面构造为C型,环形导体与基体100连接,环形导体可以设置在基体100的端部,环形导体构造有与第一开口103相对应的第三开口,连接导体可选择性地与第三开口的两端导通,例如,连接导体上可以设置开关,以周期性地控制连接导体的通断。环形导体可以采用铜材质。
当永磁体110朝向电磁阻尼结构的方向运动且即将达到既定位置时(永磁体110的一端进入到环形导体的内侧),永磁体110将使得环形导体和连接导体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形成另一磁场,例如,当永磁体110的S极朝上,N极朝下时,当永磁体110的S极接近电磁阻尼结构时,环形导体和连接导体可以产生S极面向永磁体110、N极远离永磁体110的磁场,电磁阻尼结构的S极可以与永磁体110的S极产生异性排斥,从而起到降低永磁体110的速度的作用,有利于减缓永磁体110的冲击,更加便于永磁体110的变向切换。
如图1、图17和图18所示,进一步地,在连接导体上还可以设置二极管,二极管适于使连接导体上的电流单向地通过。应当理解的是,当永磁体110变向后,此时,连接导体应当处于断开状态,以避免磁场影响永磁体110向远离这个电磁阻尼结构的方向运动。
如图1、图17、图18、图21和图22所示,进一步地,该电磁阻尼结构还包括可调电阻,可调电阻设在连接导体上,通过设置可调电阻,可以调节环形导体和连接导体中的电流大小,间接调整电磁阻尼结构的磁力大小,也即调整永磁体110及连接部件受到的阻力大小,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电磁线圈对永磁体110、连接部件的推动磁力强度以及使用场景的需求。
如图17和图18所示,可以理解,电磁阻尼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者两个,当其数量为两个时,其中一个电磁阻尼结构设在基体100的一端,另一电磁阻尼结构设在基体100的另一端。位于基体100一端的电磁阻尼结构可以包括第一环形导体130a、第一连接导体135a、第一二极管136a和第一可调电阻137a,第一环形导体130a的两端之间可以设置第一绝缘部134a,以支撑第一连接导体135a、第一二极管136a和第一可调电阻137a;位于基体100另一端的电磁阻尼结构可以包括第二环形导体130b、第二连接导体135b、第二二极管136b和第二可调电阻137b,第二环形导体130b的两端之间可以设置第二绝缘部134b,以支撑第二连接导体135b、第二二极管136b和第二可调电阻137b。
进一步地,缓冲组件还包括弹性缓冲结构,这里的弹性缓冲结构构造为机械缓冲,也就是接触式缓冲结构。在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具有电磁阻尼结构的基础上,设置弹性缓冲结构,可以避免因电磁阻尼结构产生的磁力过小、使得永磁体110及连接部件不能完全减速的问题,这样的组合形式,更加有利于快速使永磁体110及连接部件进行变向运动。
具体而言,弹性缓冲结构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
如图3、图4、图5和图20所示,作为一种选择,弹性缓冲结构可以包括端盖、挡板和弹性件,端盖与基体100连接,挡板设在容纳空间101中且处于端盖和永磁体110之间,挡板用于对永磁体110进行限位,因此,挡板面向永磁体110的一侧可以设置为平面,以在挡板和永磁体110接触时,增大与永磁体110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分散永磁体110对挡板的冲击力,具体地,挡板可以设置为圆形,并与永磁体110同轴设置,弹性件分别与端盖和挡板连接,也即,弹性件设置在端盖和挡板之间。具体地,基体100上的容纳空间101可以构造为沿基体100轴向贯穿基体100的通孔,由此,可以将端盖设置在基体100的通孔的两端,其具体设置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将端盖和基体100粘接,或者卡接。应当理解,挡板与基体100的内表面为间隙配合,以避免永磁体110推动挡板使得挡板与基体100的内表面发生摩擦,这样可以避免噪音的产生。
弹性件可以采用弹簧或者弹片。另外,当挡板在永磁体110的推动下运动时,为了使得挡板能够始终沿基体100的轴线方向运动,还可以在端盖和挡板之间设置导向柱(图中未示出)。
作为另一种选择,这里的弹性缓冲结构还可以采用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柱体结构或者块状结构。
进一步地,端盖构造为非磁体和/或非导体,端盖构造为非磁体,可以避免与电磁阻尼结构所产生的磁场发生干扰,而端盖构造为非导体,可以避免影响环形导体和连接导体形成的闭合电路。作为一种选择,端盖可以采用PC材质制成。
如图3、图4、图5和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结构也可以包括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基体100的两端。位于基体100一端的弹性缓冲结构可以包括第一端盖131a、第一挡板133a和第一弹性件132a,位于基体100另一端的弹性缓冲结构可以包括第二端盖131b、第二挡板133b和第二弹性件132b。
如图3、图4和图17所示,进一步地,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和第三连接部123,第一连接部121包围永磁体110,因而,第一连接部121可以设置为空心的圆柱状结构,第一连接部121沿基体100的轴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101内,第二连接部122连接在第一连接部121的外壁上且延伸地穿过第一开口103和第二开口,第三连接部123则连接在第二连接部122远离第一连接部121的一端,第三连接部123用于与外部的运动部件进行连接。为了避免对电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造成干扰,连接部件也采用非磁体。
为了防止第一连接部121与永磁体110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第一连接部121可以与永磁体110之间为固定连接,例如,可以将第一连接部121与永磁体110卡接固定。此外,还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21的两端设置向第一连接部121的轴线延伸的限位部,从而将永磁体110限位在第一连接部121的两端以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连接部123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外部运动部件而定,当然,外部的运动部件也可以直接连接在第二连接部12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123可以设置为空心的圆柱状,以便可以将外部的运动部件的至少部分安装在第三连接部123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在其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且所述基体的周壁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开口;
电磁线圈,包括:均呈C型的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均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开口,且分别间隔地绕设在所述基体的外周,所述第一线圈组和所述第二线圈组相互导通,通电时,所述第一线圈组中的电流方向构造为与所述第二线圈组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永磁体,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和
连接部件,其一端与所述永磁体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向所述基体的外部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的数量为一条,且当所述电磁线圈展开时,所述电磁线圈构造成多个沿内外方向分布的口字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还包括:
连接部,具有多个且沿平行于所述基体轴向延伸;
所述第一线圈组包括多层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组包括多层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连接部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开设有凹槽,以收容所述多个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基体周向上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外周壁设有至少三个呈C型的挡环,两两所述挡环限定出一个环形的安装区,所述第一线圈组和所述第二线圈组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区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还包括:
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在所述基体的轴向且在所述永磁体的端部以外,以对所述永磁体进行缓冲,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电磁阻尼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阻尼结构包括:
环形导体,其横截面构造为C型,所述环形导体与所述基体连接,所述环形导体构造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三开口;和
连接导体,所述连接导体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三开口的两端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阻尼结构还包括:
二极管,设在所述连接导体上且适于使所述连接导体上的电流单向地通过。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阻尼结构还包括:可调电阻,设在所述连接导体上。
CN202120253938.XU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 Active CN214480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3938.XU CN214480214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3938.XU CN214480214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0214U true CN214480214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1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53938.XU Active CN214480214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02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2933A (zh) * 2021-01-27 2021-06-11 深圳市文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往复运动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2933A (zh) * 2021-01-27 2021-06-11 深圳市文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往复运动机构
CN112932933B (zh) * 2021-01-27 2023-12-12 深圳市文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往复运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18451B1 (ko) 상하이동식 진동모터
KR100722830B1 (ko) 왕복 직선구동 및 롤링 구동이 가능한 액츄에이터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전동칫솔
KR101354773B1 (ko) 선형진동모터
US9755491B2 (en) Actuator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 having fixed member with a coil and movable members having magnets
CN212305093U (zh) 线性振动电机
KR20110048311A (ko) 리니어 진동모터의 스프링부재
CN110233560B (zh) 振动马达
CN105703593B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110875680A (zh) 振动促动器以及具备该振动促动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7147267B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14480214U (zh) 一种c型线圈往复运动机构
JP2008048597A (ja) 線形振動子
CN112932933B (zh) 往复运动机构
CN111987883B (zh) 线性马达和电子设备
US11967875B2 (en) Electromagnetic linear actuator
JPH079081U (ja) 可動磁石式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5207441A (zh) 线性振动马达
US11658554B2 (en) Vibrating with stop magnets, mandrel and guiding member
JP2013135566A (ja) 振動発電機
CN105207442A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04947868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05356110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05092752U (zh) 线性振动马达
JP3523331B2 (ja) 起振装置
KR20070049789A (ko) 코일건 방식의 왕복 액추에이터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