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7492U - 太阳能叠层电池和太阳能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叠层电池和太阳能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7492U
CN214477492U CN202120880285.8U CN202120880285U CN214477492U CN 214477492 U CN214477492 U CN 214477492U CN 202120880285 U CN202120880285 U CN 202120880285U CN 214477492 U CN214477492 U CN 214477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type microcrystalline
type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02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刚
林海
杨新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Aiko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Aiko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Aiko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iko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02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7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7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7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6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7Monocrystalline silicon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叠层电池和太阳能组件。太阳能叠层电池依次设有钙钛矿顶电池、P型微晶硅结合层和N型晶硅底层电池,P型微晶硅结合层用于导通钙钛矿顶电池和N型晶硅底层电池。如此,利用P型微晶硅结合层当作隧穿层,由于P型微晶硅结合层比起N型掺杂多晶硅层有着较低的结晶性,且缺陷态密度较多,载流子复合中心也较多,可使开路电压迭加,故可以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的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太阳能叠层电池和太阳能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叠层电池和太阳能组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钙钛矿叠层电池为钙钛矿电池与topcon晶硅电池正负极串联。由于将两种不同的电池的材料串联,两种材料间会产生晶格不匹配、隧穿不易的问题,导致填充因子(FF)下降剧烈,电池的转换效率较低。基于此,如何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的转换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叠层电池、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电池制作方法,旨在解决如何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的转换效率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叠层电池依次设有钙钛矿顶电池、P型微晶硅结合层和N型晶硅底层电池,所述P型微晶硅结合层用于导通所述钙钛矿顶电池和所述N型晶硅底层电池。
可选地,所述P型微晶硅结合层的厚度在5nm至20nm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P型微晶硅结合层包括P型微晶硅层、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以及掺氢P型微晶硅层中的至少两层。
可选地,所述P型微晶硅结合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所述P型微晶硅层、所述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以及所述掺氢P型微晶硅层。
可选地,所述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在2至10nm范围内,所述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的厚度在2至10nm范围内,所述掺氢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在2至10nm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N型晶硅底层电池包括topcon、HJT、IBC或者HBC。
可选地,所述N型晶硅底层电池包括topcon,由上至下设置有N型掺杂多晶硅层、二氧化硅层、N型硅片、硼扩散层以及钝化层。
可选地,所述钙钛矿顶电池包括透明导电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收层和空穴传输层。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叠层电池。
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叠层电池和太阳能组件中,利用P型微晶硅结合层当作隧穿层,由于P型微晶硅结合层比起N型掺杂多晶硅层有着较低的结晶性,且缺陷态密度较多,载流子复合中心也较多,可使开路电压迭加,故可以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的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叠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叠层电池中P型微晶硅结合层的形貌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叠层电池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太阳能叠层电池10、钙钛矿顶电池12、顶电极121、透明导电层122、电子传输层124、钙钛矿吸收层126、空穴传输层128、P型微晶硅结合层14、N型晶硅底层电池16、N型掺杂多晶硅层162、二氧化硅层164、N型硅片166、硼扩散层168、钝化层169、底电极1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有的钙钛矿叠层电池串联两种不同的材料,导致电池效率较低。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叠层电池利用P型微晶硅结合层当作隧穿层,导通钙钛矿顶电池和N型晶硅底层电池,可以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的转换效率。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叠层电池10依次设有钙钛矿顶电池12、P型微晶硅结合层14和N型晶硅底层电池16,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用于导通钙钛矿顶电池12和N型晶硅底层电池16。
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叠层电池10,利用P型微晶硅结合层当作隧穿层,由于P型微晶硅结合层比起N型掺杂多晶硅层有着较低的结晶性,且缺陷态密度较多,载流子复合中心也较多,可使开路电压迭加,故可以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10的转换效率。
请注意,本发明实施例利用P型微晶硅结合层当作隧穿层,故导通钙钛矿顶电池12和N型晶硅底层电池16的P型微晶硅结合层不包括隧穿层。
具体地,钙钛矿顶电池12包括透明导电层122、电子传输层124、钙钛矿吸收层126和空穴传输层128。钙钛矿顶电池12还可包括顶电极121。顶电极121可为银电极。银的导电性较好,采用银作为电极,有利于提高钙钛矿顶电池12的性能。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叠层电池10中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形貌示意图,可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量测。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晶格排列为部分长程有序,部分无序排列。
可选地,P型微晶硅结合层14包括P型微晶硅层、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以及掺氢P型微晶硅层中的至少两层。
如此,使得P型微晶硅结合层14进一步提高晶格匹配度,减少晶界缺陷,提升界面接触性能,有利于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10的转换效率。
在一个例子中,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由P型微晶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组成;在另一个例子中,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由P型微晶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硅层组成;在又一个例子中,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由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以及掺氢P型微晶硅层组成;在再一个例子中,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由P型微晶硅层、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以及掺氢P型微晶硅层组成。
在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由P型微晶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组成的例子中,沿钙钛矿顶电池12至N型晶硅底层电池16的方向,可依次层叠P型微晶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也可依次层叠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和P型微晶硅层。
在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由P型微晶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硅层组成的例子中,沿钙钛矿顶电池12至N型晶硅底层电池16的方向,可依次层叠P型微晶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硅层,也可依次层叠掺氢P型微晶硅层和P型微晶硅层。
在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由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硅层组成的例子中,沿钙钛矿顶电池12至N型晶硅底层电池16的方向,可依次层叠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硅层,也可依次层叠掺氢P型微晶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
在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由P型微晶硅层、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以及掺氢P型微晶硅层组成的例子中,沿钙钛矿顶电池12至N型晶硅底层电池16的方向,可依次层叠P型微晶硅层、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硅层,也可依次层叠P型微晶硅层、掺氢P型微晶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也可依次层叠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P型微晶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硅层,也可依次层叠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掺氢P型微晶硅层和P型微晶硅层,也可依次层叠掺氢P型微晶硅层、P型微晶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也可依次层叠掺氢P型微晶硅层、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和P型微晶硅层。
在此不对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具体结构和层叠顺序进行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P型微晶硅结合层1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P型微晶硅层、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以及掺氢P型微晶硅层。如此,掺氢P型微晶硅层可通过控制晶化率及氢钝化,实现与底电池的晶格匹配,并可以进一步增强界面处的钝化效果。而在P型微晶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硅层之间加入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可实现各层间良好的能级匹配,使载流子更好的选择性通过,减少界面复合,提升钙钛矿有效面积并提升太阳能叠层电池10的转化效率。
可选地,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厚度在5至20nm范围内。例如为5nm、5.1nm、6.2nm、6.8nm、7.3nm、8.5nm、9.7nm、10nm、10.1nm、11nm、12.2nm、13.8nm、14.3nm、15.5nm、16.7nm、17nm、18.3nm、19.6nm、20nm。如此,使得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性能较好,有利于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10的转换效率。
具体地,可通过控制沉积时间及通气量来控制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厚度。如此,可以方便且准确地控制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厚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转换效率。
优选地,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厚度在5至10nm范围内。例如为5nm、5.1nm、6.2nm、6.8nm、7.3nm、8.5nm、9.7nm、10nm。如此,使得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性能更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10的转换效率。而且,经试验验证,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厚度在5至10nm时,提升转化效率的效果相对较好,转化效率提升最高。
可选地,可通过控制P型微晶硅结合层14中各层的厚度来进一步提升转化效率。具体地,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在2至10nm范围内,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的厚度在2至10nm范围内,掺氢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在2至10nm范围内。如此,有利于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10的转换效率。
具体地,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例如为2nm、2.1nm、3.2nm、4.5nm、5.3nm、6.8nm、7.3nm、8.5nm、9.7nm、10nm。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的厚度例如为2nm、2.1nm、3.2nm、4.5nm、5.3nm、6.8nm、7.3nm、8.5nm、9.7nm、10nm。掺氢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例如为2nm、2.1nm、3.2nm、4.5nm、5.3nm、6.8nm、7.3nm、8.5nm、9.7nm、10nm。在此不对P型微晶硅层、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的具体数值进行限定,只要在前述范围内即可。
优选地,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在2至5nm范围内,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的厚度在2至5nm范围内,掺氢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在2至5nm范围内。如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10的转换效率。而且,经试验验证,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各层厚度分别在前述范围时,提升转化效率的效果相对较好,转化效率提升最高。
具体地,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例如为2nm、2.1nm、2.8nm、3.2nm、3.7nm、4.5nm、4.8nm、5nm。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的厚度例如为2nm、2.1nm、2.8nm、3.2nm、3.7nm、4.5nm、4.8nm、5nm。掺氢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例如为2nm、2.1nm、2.8nm、3.2nm、3.7nm、4.5nm、4.8nm、5nm。在此不对P型微晶硅层、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和掺氢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的具体数值进行限定,只要在前述范围内即可。
优选的,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在2至5nm范围内,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的厚度在2至5nm范围内,掺氢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在2至5nm范围内。并且,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厚度在5至10nm范围内。如此,从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总厚度和P型微晶硅结合层14中各层的厚度,两方面,来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10的转换效率,可使得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
可选地,N型晶硅底层电池16包括topcon、HJT、IBC或者HBC。如此,N型晶硅底层电池16的形式多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具体地,TOPCon(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包括隧穿氧化层和多晶硅薄层,隧穿氧化层和多晶硅薄层形成钝化接触结构。如此,可通过钝化接触结构实现电池表面的钝化,可提高开路电压。
具体地,HJ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film,异质结)电池可设有N型掺杂非晶硅层、本征非晶硅层、N型硅片166、本征非晶硅层、P型掺杂非晶硅层以及透明导电膜。如此,通过设置在N型硅片166和P型掺杂非晶硅层之间的本征非晶硅层来进行电池的表面钝化,可以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
具体地,IBC(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交叉指式背接触)电池的金属栅线电极位于背面,使得前表面不会被遮挡,可以减少光学损失,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
具体地,HBC(交叉指式背接触异质结)电池结合了IBC电池和HJT电池的优点,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N型晶硅底层电池16包括topcon,由上至下设置有N型掺杂多晶硅层162、二氧化硅层164、N型硅片166、硼扩散层168以及钝化层169。如此,二氧化硅层164和N型掺杂多晶硅层162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可实现电池表面的钝化,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二氧化硅层164为隧穿层。也即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隧穿层位于N型晶硅底层电池16,而P型微晶硅结合层并不包括隧穿层。
具体地,N型晶硅底层电池16可包括底电极161。底电极161可为银电极。银的导电性较好,采用银作为电极,有利于N型晶硅底层电池16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太阳能叠层电池10。
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组件中,利用P型微晶硅结合层当作隧穿层,由于P型微晶硅结合层比起N型掺杂多晶硅层有着较低的结晶性,且缺陷态密度较多,载流子复合中心也较多,可使开路电压迭加,故可以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10的转换效率。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任一项的太阳能叠层电池10,太阳能电池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制作N型晶硅底层电池16;
步骤S14:在N型晶硅底层电池16上沉积P型微晶硅结合层14;
步骤S16:在P型微晶硅结合层14上制作钙钛矿顶电池12。
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制作方法中,利用P型微晶硅结合层当作隧穿层,由于P型微晶硅结合层比起N型掺杂多晶硅层有着较低的结晶性,且缺陷态密度较多,载流子复合中心也较多,可使开路电压迭加,故可以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10的转换效率。
请注意,本发明实施例利用P型微晶硅结合层当作隧穿层,故导通钙钛矿顶电池12和N型晶硅底层电池16的P型微晶硅结合层不包括隧穿层。
具体地,在步骤S12中,可在N型硅片166上采用镭射开槽局部扩散的工艺制作硼扩散层168;去除硼硅玻璃(BSG removal);清洗硅片;采用PECVD或LPCVD沉积二氧化硅层164(SiOx);采用PECVD沉积N型层(N layer);高温退火加扩散形成N型掺杂多晶硅层162(Npolycrystal);湿制程清洗硅片;采用PECVD沉积Al2O3和SiNx形成钝化层169;通过丝网印刷和高温烧结形成银电极。这样,就制成了N型晶硅底层电池16。
具体地,在步骤S14中,可将已经做好的N型晶硅底层电池16放入PECVD中,N型晶硅底层电池16的N型掺杂多晶硅层162朝上,通入H2、B2H6和SiH4,控制温度在170~200℃范围内,H2、B2H6和SiH4的比例为200~300:1:1,PECVD设备的功率在2000~4000W范围内,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厚度为在5~20nm范围内。
进一步地,温度例如为170℃、173℃、182℃、195℃、198℃、200℃。H2、B2H6和SiH4的比例例如为200:1:1、210:1:1、230:1:1、250:1:1、280:1:1、290:1:1、300:1:1。PECVD设备的功率例如为2000W、2100W、2250W、2600W、3000W、3200W、3600W、3800W、4000W。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厚度例如为5nm、5.1nm、6.2nm、6.8nm、7.3nm、8.5nm、9.7nm、10nm、10.1nm、11nm、12.2nm、13.8nm、14.3nm、15.5nm、16.7nm、17nm、18.3nm、19.6nm、20nm。
优选地,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的厚度为在5~10nm范围内。例如为5nm、5.3nm、6.8nm、7.3nm、8.5nm、9.7nm、10nm。
可以理解,由于采用小于200℃的低温工艺,而且已镀完的银电极设于背面,对于后续镀膜影响有限,故可有效的减少制程工序,提高制作效率,在P型微晶硅结合层14镀完后,可继续制作钙钛矿顶电池12。
具体地,在步骤S16中,制作空穴传输层128(Spiro);制作钙钛矿吸收层126(Perovskite);制作氟化锂(LiF)、碳60(C60)和氧化锡(SnO2),以形成电子传输层124;制作透明导电层122(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制作银电极。这样,就制成了钙钛矿顶电池12。
可选地,步骤S14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步骤中的两个步骤:
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B2H6和SiH4,以形成P型微晶硅层;或
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H2、CO2、B2H6和SiH4,以形成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或
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H2、B2H6和SiH4,以形成掺氢P型微晶硅层。
如此,实现在N型晶硅底层电池16上沉积P型微晶硅结合层14,使得P型微晶硅结合层14由P型微晶硅层、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以及掺氢P型微晶硅层中的至少两层组成。这样,使得P型微晶硅结合层14进一步提高晶格匹配度,减少晶界缺陷,提升界面接触性能,有利于提高太阳能叠层电池10的转换效率。
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步骤S14包括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B2H6和SiH4,以形成P型微晶硅层;和,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H2、CO2、B2H6和SiH4,以形成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请注意,这两个步骤的顺序可以互换,在此不对这两个步骤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定。
在另一个例子中,步骤S14包括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B2H6和SiH4,以形成P型微晶硅层;和,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H2、B2H6和SiH4,以形成掺氢P型微晶硅层。请注意,这两个步骤的顺序可以互换,在此不对这两个步骤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定。
在又一个例子中,步骤S14包括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H2、CO2、B2H6和SiH4,以形成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和,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H2、B2H6和SiH4,以形成掺氢P型微晶硅层。请注意,这两个步骤的顺序可以互换,在此不对这两个步骤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定。
在再一个例子中,步骤S14至少包括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B2H6和SiH4,以形成P型微晶硅层;和,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H2、CO2、B2H6和SiH4,以形成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和,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H2、B2H6和SiH4,以形成掺氢P型微晶硅层。请注意,这三个步骤的顺序可以互换,在此不对这三个步骤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定。
可选地,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B2H6和SiH4以形成P型微晶硅层的步骤中,控制温度在170℃至200℃范围内,B2H6和SiH4的比例为1~2:1,PECVD设备的功率在2000至4000W范围内,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在2至10nm范围内。
如此,实现P型微晶硅层的制作。而且,由于采用小于200℃的低温工艺,而且已镀完的银电极设于背面,对于后续镀膜影响有限,故可有效的减少制程工序,提高制作效率。
具体地,温度例如为170℃、173℃、182℃、195℃、198℃、200℃。B2H6和SiH4的比例例如为1:1、1.2:1、1.5:1、1.8:1、2:1。PECVD设备的功率例如为2000W、2100W、2250W、2600W、3000W、3200W、3600W、3800W、4000W。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例如为2nm、2.1nm、3.2nm、4.5nm、5.3nm、6.8nm、7.3nm、8.5nm、9.7nm、10nm。
优选地,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在2至5nm范围内。例如为2nm、2.1nm、2.8nm、3.2nm、3.7nm、4.5nm、4.8nm、5nm。
可选地,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H2、CO2、B2H6和SiH4以形成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的步骤中,控制控制温度在170℃至200℃范围内,H2、CO2、B2H6和SiH4的比例为200~300:100~200:1~2:1,PECVD设备的功率在2000至4000W范围内,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的厚度在2至10nm范围内。
如此,实现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的制作。而且,由于采用小于200℃的低温工艺,而且已镀完的银电极设于背面,对于后续镀膜影响有限,故可有效的减少制程工序,提高制作效率。
具体地,温度例如为170℃、173℃、182℃、195℃、198℃、200℃。H2、CO2、B2H6和SiH4的比例例如为200:100:1:1、225:100:1:1、250:100:1:1、280:100:1:1、200:110:1:1、200:150:1:1、200:180:1:1、200:100:1.2:1、200:100:1.5:1、200:100:1.8:1、300:200:2:1。PECVD设备的功率例如为2000W、2100W、2250W、2600W、3000W、3200W、3600W、3800W、4000W。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的厚度例如为2nm、2.1nm、3.2nm、4.5nm、5.3nm、6.8nm、7.3nm、8.5nm、9.7nm、10nm。
优选地,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的厚度在2至5nm范围内。例如为2nm、2.1nm、2.8nm、3.2nm、3.7nm、4.5nm、4.8nm、5nm。
在PECVD设备的内部通入H2、B2H6和SiH4以形成掺氢P型微晶硅层的步骤中,控制控制温度在170℃至200℃范围内,H2、B2H6和SiH4的比例为200~300:1~2:1,PECVD设备的功率在2000至4000W范围内,掺氢P型微晶硅层厚度在2至10nm范围内。
如此,实现掺氢P型微晶硅层的制作。而且,由于采用小于200℃的低温工艺,而且已镀完的银电极设于背面,对于后续镀膜影响有限,故可有效的减少制程工序,提高制作效率。
具体地,温度例如为170℃、173℃、182℃、195℃、198℃、200℃。H2、B2H6和SiH4的比例例如为200:1:1、220:1:1、250:1:1、280:1:1、200:1.2:1、200:1.5:1、200:1.8:1、300:2:1。PECVD设备的功率例如为2000W、2100W、2250W、2600W、3000W、3200W、3600W、3800W、4000W。掺氢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例如为2nm、2.1nm、3.2nm、4.5nm、5.3nm、6.8nm、7.3nm、8.5nm、9.7nm、10nm。
优选地,掺氢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在2至5nm范围内。例如为2nm、2.1nm、2.8nm、3.2nm、3.7nm、4.5nm、4.8nm、5nm。
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制作方法的其他的解释和说明,请参照前文。为避免冗余,在此不再赘述。
下表1是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和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叠层电池10的电池特性的对比。其中,对比例一为现有技术中的高效穿隧型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对比例二为仅有一层微晶硅层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以上底电池均选取N型topcon电池。
Figure BDA0003040251540000121
显然,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叠层电池10,开路电压较高,短路电流较低,填充因子下降较小,转换效率较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太阳能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依次设有钙钛矿顶电池、P型微晶硅结合层和N型晶硅底层电池,所述P型微晶硅结合层用于导通所述钙钛矿顶电池和所述N型晶硅底层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微晶硅结合层的厚度在5nm至20n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微晶硅结合层包括P型微晶硅层、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以及掺氢P型微晶硅层中的至少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微晶硅结合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所述P型微晶硅层、所述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以及所述掺氢P型微晶硅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在2至10nm范围内,所述掺氢P型微晶氧化硅层的厚度在2至10nm范围内,所述掺氢P型微晶硅层的厚度在2至10nm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晶硅底层电池包括topcon、HJT、IBC或者HB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晶硅底层电池包括topcon,由上至下设置有N型掺杂多晶硅层、二氧化硅层、N型硅片、硼扩散层以及钝化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钛矿顶电池包括透明导电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收层和空穴传输层。
9.一种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叠层电池。
CN202120880285.8U 2021-04-26 2021-04-26 太阳能叠层电池和太阳能组件 Active CN214477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0285.8U CN214477492U (zh) 2021-04-26 2021-04-26 太阳能叠层电池和太阳能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0285.8U CN214477492U (zh) 2021-04-26 2021-04-26 太阳能叠层电池和太阳能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7492U true CN214477492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9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0285.8U Active CN214477492U (zh) 2021-04-26 2021-04-26 太阳能叠层电池和太阳能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7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06021A1 (en) Tandem photovoltaic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CN112490304A (zh) 一种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9638094A (zh) 高效异质结电池本征非晶硅钝化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93063A (zh) 太阳能叠层电池、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电池制作方法
WO2024131177A1 (zh) 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23935B (zh) 一种异质结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17280794U (zh) 一种光伏电池
CN115176345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叠层钝化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32855B (zh) 纳米全钝化接触晶硅异质结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14477492U (zh) 太阳能叠层电池和太阳能组件
CN201667340U (zh) 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
CN113506842B (zh)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5863452A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KR20200125067A (ko) 이종 접합 태양 전지 제조 방법
CN113066874A (zh)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51446A (zh) 切片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4203850A (zh)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制备其的方法
CN218351477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叠层钝化结构
CN117352566B (zh) 杂化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电池组件和制备方法
CN112018208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6072741B (zh) 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用电装置
US20240237368A1 (en) Solar ce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7337065A (zh) 一种TOP Con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7790642A (zh) 双面微晶的异质结电池的制备方法及采用其制成的电池
CN117690984A (zh) 电子钝化接触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