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4350U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4350U
CN214474350U CN202022636276.2U CN202022636276U CN214474350U CN 214474350 U CN214474350 U CN 214474350U CN 202022636276 U CN202022636276 U CN 202022636276U CN 214474350 U CN214474350 U CN 214474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ositioning component
positioning
optical element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362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科纶
王照熙
张鹤龄
张哲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4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4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8Auxiliary lenses; Arrangements for varying focal length
    • G02C7/088Lens systems mounted to specta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2Lateral adjustment of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9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monitoring data relating to the user, e.g. head-tracking, eye-track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nformation/image process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8Auxiliary lenses; Arrangements for varying focal length
    • G02C7/086Auxiliary lenses located directly on a main spectacle lens or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main specta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9/00Attaching auxiliary optical parts
    • G02C9/04Attaching auxiliary optical parts by fitting over or clamping 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46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zoom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1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活动部、固定部、驱动组件以及定位组件。活动部包括光学元件,且可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前述活动部相对前述固定部运动。定位组件用以在前述驱动组件未作动时将前述活动部相对前述固定部定位于第一位置。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包括具有圆弧面的定位组件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设备的应用也愈来愈普及。目前,具有照相或录影功能的电子设备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在这些电子设备中,普遍具有快门机构来控制曝光时间,以拍摄出高品质的图像或影像。然而,现有的快门机构无法在各方面皆令人满意,仍有需要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活动部、固定部、驱动组件以及定位组件。活动部包括光学元件,且可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前述活动部相对前述固定部运动。定位组件用以在前述驱动组件未作动时将前述活动部相对前述固定部定位于第一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还包括一施力组件,用以对该定位组件施加一作用力,其中:
该活动部运动的一第一方向不同于施加该作用力的一第二方向;以及
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该作用力为一接触力;该施力组件包括一弹性元件;该施力组件持续对该定位组件于该第二方向施加该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该固定部具有一顶盖,该顶盖具有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与一主轴垂直;
该顶盖具有一引导结构,用以引导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
该引导结构由该顶盖朝向该活动部突出;
该固定部具有一本体,固定地连接该顶盖,该本体具有一第一侧壁以及一第二侧壁;
该第一侧壁对应该定位组件;
该第二侧壁对应该第一侧壁;
该第一侧壁形成一第一凹槽,用以容纳至少部分该定位组件,其中该施力组件至少部分容纳于该第一凹槽内;
该第二侧壁形成一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位于该第二凹槽内;
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凹槽的中心与该第二凹槽的中心具有不为零的间距;
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
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之间的间隙宽度不完全一致;
该第一凹槽于该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不完全一致;
该第一凹槽的宽度沿该第二方向逐渐缩小;
该第一侧壁具有一第一段部、一第二段部以及一第三段部,其中该第二段部位于该第一段部和该第三段部之间,
由该第二方向观察,该第一段部的最大宽度小于该定位组件的最大宽度;
由该第二方向观察,该第二段部的最大宽度等于该定位组件的最大宽度;
由该第二方向观察,该第三段部的最大宽度大于该定位组件的最大宽度;
该第三段部具有一斜角,
该定位组件具有一圆弧面,设置以朝向该顶盖;
该本体还具有一第一表面,面朝该活动部且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该本体还具有一凹陷,位于该第一表面,该定位组件至少部分位于该凹陷;
该本体还具有一第二表面,面朝该活动部且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该第一表面与该活动部的最短距离与该第二表面与该活动部的最短距离不同;
该第一表面与该活动部的最短距离小于该第二表面与该活动部的最短距离;
该本体还具有一沟槽,位于该第二表面;
该沟槽位于该定位组件的周围;
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二表面至少部分位于该沟槽与该定位组件之间;
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二表面至少部分与该定位组件重叠;以及
该第二表面位于该活动部与该第一侧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还包括一限位组件,用以限制该定位组件相对该固定部于一极限范围运动,该限位组件还包括:
一第一限位元件,用以限制在一第三方向上,该定位组件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
该第一限位元件位于该第一侧壁上;
该第一限位元件具有一第一限位表面,面朝该定位组件;
该第一限位表面与该沟槽的底面不平行,
由该第二方向观察,该第一限位表面与该沟槽不重叠,
由该第一方向观察,该第一限位表面与该沟槽不重叠
该第一限位表面与该第三方向不平行;
该第一限位表面与该第三方向不垂直;
该第三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不同;
该第三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一第二限位元件,用以限制在该第三方向上,该定位组件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
该第二限位元件位于该顶盖上;
该第二限位元件具有一第二限位表面,面朝该定位组件;
该第二限位表面与该第一限位表面不平行;
该第二限位表面与该第三方向垂直;
当该定位组件与该第一限位表面接触时,该定位组件与该第二限位表面具有不为零的间隙;以及
该第三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该限位组件还包括:
一第三限位元件,用以限制在一第四方向上,该定位组件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
该第三方向与该第四方向平行且相反;
该第三限位元件具有一第三限位表面,面朝该定位组件;
该第三限位表面与该第一限位表面不平行;
该第三限位表面与该第二限位表面平行;
该第三限位表面与该第四方向垂直;
该固定部还具有一底盖,固定地连接该本体,该第三限位元件位于该底盖上;
该第三限位元件和该底盖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
该第三限位元件具有朝向该定位组件突出的结构;
该施力组件设置于该第三限位元件周围;
该施力组件与该第三限位元件直接接触;
一第四限位元件,用以限制在一第五方向上,该定位组件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
该第四限位元件位于该第一侧壁;
该第五方向与该第三方向不平行;
该第五方向与该第四方向不平行;
该第四限位元件具有一第四限位表面,面朝该定位组件;
该第四限位表面与该第一限位表面不平行;
该第四限位表面与该第二限位表面不平行;
该第四限位表面与该第二限位表面不垂直;
该第一侧壁还包括一斜面,对应该定位组件;
该斜面连接该第四限位表面;
该斜面与该第一限位表面不平行;
该斜面与该第二限位表面不平行;
该斜面与该第三限位表面不平行;以及
该斜面与该第四限位表面不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该定位组件的硬度大于或等于该光学元件的硬度;
该本体还包括一第一通孔,对应该定位组件;
该光学元件具有一第二通孔,对应于该定位组件,
由该第二方向观察,该第二通孔的宽度大于该第一限位元件的最小宽度;
当该定位组件抵接该第一限位元件时,该第二通孔的边缘与该定位组件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
该第二通孔具有一圆角,该圆角的半径介于0.01mm~0.1mm;
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二通孔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通孔;
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二通孔大于该第一通孔;
该光学元件于该第二方向上的厚度不完全一致;
在该光学元件上设置一标示元件;
该定位组件还包括一圆弧面显露于该第一通孔;
该定位组件具有球体结构;
该定位组件具有金属材质或陶瓷材质;以及
该光学元件具有金属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还包括一光学孔洞,用以让一光线通过,当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光学孔洞的中心与该定位组件的中心连线与该第一方向不平行;
当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光学孔洞的中心与该定位组件的中心连线与该第一方向不垂直;
该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以及一第二侧面,分别位于该定位组件的两侧,且该第一侧面、该第二侧面与该第一方向平行;
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一侧面与该定位组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与该第二侧面与该定位组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该施力组件不包括任何以主动形式驱动该定位组件的驱动手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该作用力为一超距力;该施力组件包括一电磁铁;该施力组件可改变对该定位组件施加该作用力的方向;该定位组件具有导磁性材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由于定位组件位于特定的位置,驱动组件能够直接驱动光学元件通过定位组件,避免因定位组件故障而卡死光学元件。如此一来,可使活动部相对固定部稳定地运动,有助于降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故障的机率。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并配合所附附图以更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概念。应注意的是,根据本产业的标准惯例,附图中的各种特征未必按照比例绘制。事实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缩小各种特征的尺寸,以做清楚的说明。在通篇说明书及附图中以相似的标号标示相似的特征。
图1绘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绘示根据图1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3至图5绘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6绘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绘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局部仰视图。
图8绘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0: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310:本体
311:第一光学孔洞
312:第一凹槽
313:第一通孔
314:第二凹槽
315:第一开口
316:第一定位面
317:第二定位面
318:凹陷
319:凸柱
320:顶盖
321:第二光学孔洞
325:第二开口
329:定位孔
331:第一表面
332:凹陷
333:第二表面
334:沟槽
340:第一导磁件
350:第一线圈
360:第一磁性元件
400:施力组件
410:底盖
420:限位组件
421:第一限位元件
421A:第一限位表面
422:第二限位元件
422A:第二限位表面
423:第三限位元件
423A:第三限位表面
424:第四限位元件
424A:第四限位表面
500:标示元件
C3:绕线轴
E3:驱动组件
F1:第一侧面
F2:第二侧面
L:光学模组
M3:承载座
M4:定位组件
M42、N1、N2:中心
O’:光轴
R:光学元件
R1:第二通孔
R2:第三通孔
R3:第三开口
S1:第一侧壁
S11:第一段部
S12:第二段部
S13:第三段部
S2:第二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然而,可轻易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许多合适的创作概念而可实施于广泛的各种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公开,并非用以局限本公开的范围。
此外,实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下方”或“底部”及“上方”或“顶部”,以描述图式的一个元件对于另一元件的相对关系。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式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下方”侧的元件将会成为在“上方”侧的元件。
应理解的是,虽然在此可使用用语“第一”、“第二”等来叙述各种元件、材料及/或部分,这些元件、材料及/或部分不应被这些用语限定,且这些用语仅是用来区别不同的元件、材料及/或部分。因此,以下讨论的一第一元件、材料及/或部分可在不偏离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教示的情况下被称为一第二元件、材料及/或部分,且除非特别定义,在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一或第二元件、材料及/或部分可在符合权利要求记载的情况下被理解为说明书中的任一元件、材料及/或部分。
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公开所属之一般技艺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公开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特别定义。此外,在本文中亦记载“大致上”、“大约”或“约”等用语,其意在涵盖大致相符及完全相符的情况或范围。应注意的是,除非特别定义,即使在叙述中未记载上述用语,仍应以与记载有上述约略性用语的相同意义来解读。
图1绘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的立体图。应先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例如为快门机构,且可设置于具有照相功能的电子装置(未图示)内,并可透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来驱动光学元件。通过控制光学元件的位置,可使光线通过或遮挡光线,且可控制电子装置的摄像模组的曝光时间。
图2绘示根据图1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的爆炸图。如图2所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可包括:承载座M3、固定部F、第一驱动组件E3、定位组件M4以及第二驱动组件E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F包括:本体310、顶盖320以及底盖410。顶盖320和底盖410固定地连接至本体310,且本体310可位于顶盖320和底盖410之间。本体310可配置以支撑承载座M3(其可与光学元件R构成活动部),且连接光学模组L。顶盖320具有板状结构,且此板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例如平行于X-Y平面)与一主轴(例如平行于光轴O’)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310具有凹陷318及凸出于凹陷318的凸柱319,且凸柱319与凹陷318之间形成一圆角。如此一来,可使凸柱319能有效地设置于顶盖320的定位孔329中,进而使顶盖320能够更精准地设置于本体3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F和光学模组L可固定地设置于一基板(未图示)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与光学模组L未直接接触,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
在平行于光轴O’的方向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的最大尺寸大于光学模组L的最大尺寸。举例而言,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沿光轴O’的高度大于光学模组L沿光轴O’的高度。此外,光学元件R可包括档板,其包括SOMA或任何其他适合的遮光材料。光学模组L可包括摄像模组,其包括透镜或任何其他适合的透光材料,以使光线沿大致上平行于光轴O’的方向通过,进而达到摄像的功能。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
承载座M3可用以连接光学元件R,其中光学元件R可用以遮挡光线(例如沿大致上平行于光轴O’的方向行进的光线)。承载座M3可相对固定部F大致沿X轴(即第一方向)运动。第一驱动组件E3用以驱动承载座M3相对固定部F大致沿X轴(即第一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E3包括第一导磁件340、第一线圈350以及对应于第一线圈350的第一磁性元件360,其中第一线圈350具有一绕线轴C3,大致平行于第一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E3可使承载座M3(及所连接的光学元件R)在第一位置(亦可称作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位置(亦可称作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举例而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沿X轴排列(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连线可大致上平行于X轴)。亦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连线与光轴O’(Z轴)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连线(例如X轴)与光轴O’(例如Z轴)大致垂直。
定位组件M4可用以在驱动组件E3未作动时将活动部(包括承载座M3及所连接的光学元件R)相对固定部F固定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二驱动组件E4可用以驱动定位组件M4大致上沿Z轴(即第二方向)相对固定部F运动。由此可知,定位组件M4的运动方向与光学元件R的运动方向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M4的运动方向与光学元件R的运动方向大致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M4可将光学元件R相对固定部F固定于前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还包括一施力组件400,抵接定位组件M4且对定位组件M4施加一作用力。在本实施例中,施力组件400包括弹性元件,且此作用力为一接触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力组件400不包括任何以主动形式驱动定位组件M4的驱动手段。施力组件400可设置于底盖4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力组件400可驱动定位组件M4相对固定部F于第二方向(例如平行于Z轴)上运动。更具体而言,施力组件400可持续对定位组件M4施加平行于前述第二方向(例如朝向顶盖320)的弹力。活动部运动的方向(第一方向)不同于施加作用力的方向(第二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部运动的方向与施加作用力的方向垂直。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施力组件可包括电磁铁,以对定位组件M4施加一超距力(例如一磁力)。此外,施力组件亦可改变对定位组件M4施加上述作用力的方向,进而可主动地驱动定位组件M4。更具体而言,定位组件M4可具有导磁性材质。
图3至图5绘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本体310具有第一光学孔洞311,对应于光学模组L(如图2所示)。顶盖320具有第二光学孔洞321,对应于光学模组L及第一光学孔洞3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孔洞311与第二光学孔洞321的形状不同。如图3所示,光学元件R位于第一位置。此时,沿着第二方向(例如Z轴)观察时,光学元件R完全不遮蔽第二光学孔洞321,使得第一光学孔洞311完全显露于第二光学孔洞321。
此外,本体310具有第一通孔313,用以容纳定位组件M4。此外,光学元件R具有第二通孔R1和第三通孔R2,分别对应于定位组件M4。当光学元件R位于第一位置时(即未遮盖第二光学孔洞321时),由于施力组件400持续对定位组件M4施加向上的弹力,使得定位组件M4可凸出于第一通孔313及第二通孔R1,进而使光学元件R固定于第一位置。通过上述配置,可在驱动组件E3未作动时将活动部相对固定部F定位于第一位置,避免光学元件R因碰撞而移位,使得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失去原有的功能。
另外,本体310具有第一开口315,用以容纳承载座M3,且第一驱动组件E3(包括第一导磁件340、第一线圈350以及第一磁性元件360)驱动承载座M3于第一开口315内运动。光学元件R具有第三开口R3,对应于承载座M3。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座M3可套设于第三开口R3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315的尺寸与第三开口R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315的尺寸大于第三开口R3的尺寸。第一开口315具有第一定位面316和相对于第一定位面316的第二定位面317。第一定位面316和第二定位面317可构成止动部,用以限制承载座M3相对固定部F于一运动范围内的运动。当定位组件M4位于第一位置时,承载座M3抵接第二定位面317。
接着,如图4所示,第一驱动组件E3可驱动承载座M3及光学元件R离开第一位置。更具体而言,可传送电信号至第一线圈350,使得第一导磁件340产生对应于第一磁性元件360的磁力。如此一来,第一导磁件340会与第一磁性元件360产生作用力,驱动承载座M3及光学元件R离开第一位置。此时,光学元件R会盖过定位组件M4的显露于第一通孔313的圆弧面,且将定位组件M4向下挤压。此时,定位组件M4会离开第二通孔R1。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320具有一引导结构(未图示),用以引导活动部(例如光学元件R)相对固定部F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引导结构可由顶盖320朝向光学元件R突出,借此可使活动部更顺利地运动。通过上述配置,驱动组件E3能够直接驱动光学元件R通过定位组件M4,避免因定位组件M4故障而卡死光学元件R。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M4的硬度可大于或等于光学元件R的硬度。举例而言,定位组件M4具有金属材质或陶瓷材质,光学元件R具有金属材质,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通过此配置,可降低定位组件M4受光学元件R撞击而受损的机率,进而可避免光学元件R撞击定位组件M4的受损处而降低其运动的顺畅度。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M4具有球体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组件M4可具有平坦表面,设置以朝向施力组件400。如此一来,可降低在施力组件400上设置定位组件M4的难度。
如图5所示,在光学元件R抵达第二位置(例如承载座M3抵接第一定位面316时)之后,施力组件400可透过所施加的弹力驱动定位组件M4向上运动,使得定位组件M4通过第三通孔R2。当承载座M3位于第二位置时,沿着第二方向(例如Z轴)观察时,光学元件R完全遮蔽第二光学孔洞321,使得第一光学孔洞311完全不显露于第二光学孔洞321。如此一来,光学元件R可遮挡光线,避免光线经由光轴O’进入光学模组L(如图2所示)。
图6绘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图6所示,本体310具有第一侧壁S1以及第二侧壁S2,其中第一侧壁S1对应定位组件M4,且第二侧壁S2对应第一侧壁S1。第一侧壁S1形成第一凹槽312,用以容纳至少部分定位组件M4。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力组件400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凹槽312内。第二侧壁形成第二凹槽314,且第一凹槽312位于第二凹槽314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S1与第二侧壁S2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例如部分的第二凹槽31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12于第一方向(例如X轴)上的宽度不完全一致。第一凹槽312的宽度沿第二方向(例如Z轴)逐渐缩小。第一侧壁S1具有第一段部S11、第二段部S12以及第三段部S13,其中第二段部S12位于第一段部S11和第三段部S13之间。由第二方向观察,第一段部S11的最大宽度小于定位组件M4的最大宽度,第二段部S12的最大宽度可大于或等于定位组件M4的最大宽度,第三段部S13的最大宽度大于定位组件M4的最大宽度。此外,第三段部S13可具有一斜角。通过上述配置,可更容易地将定位组件M4设置于第一凹槽312中,且可将定位组件M4设置于适当的位置。
此外,本体310还具有第一表面331,面朝活动部(例如光学元件R)且设置以与第二方向(例如Z轴)垂直。本体310还具有凹陷332,位于第一表面331。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M4至少部分位于凹陷332。本体310还具有第二表面333,面朝活动部且与第二方向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31大致平行于第二表面333。第一表面331与活动部的最短距离与第二表面333与活动部的最短距离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31与活动部的最短距离小于第二表面333与活动部的最短距离。本体310还具有一沟槽334,位于第二表面333。沟槽334位于定位组件M4的周围。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二表面333至少部分位于沟槽334与定位组件M4之间,且第二表面333至少部分与定位组件M4重叠。第二表面334可位于活动部与第一侧壁S1之间。通过上述配置,可减少固定部F与光学元件R之间的摩擦,或可容纳因固定部F与光学元件R摩擦所产生的碎屑,避免因摩擦影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的运作。
此外,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还包括限位组件420,用以限制定位组件M4相对固定部F于一极限范围运动。限位组件420还包括:第一限位元件421、第二限位元件422、第三限位元件423和第四限位元件424。第一限位元件421可用以限制定位组件M4在第三方向(例如Z轴)上相对固定部F的运动。更具体而言,第一限位元件421位于第一侧壁S1上。第一限位元件421具有第一限位表面421A,面朝定位组件M4。第一限位表面421A与沟槽334的底面不平行。由第二方向(例如Z轴)观察,第一限位表面421A与沟槽334不重叠。由第一方向(例如X轴)观察,第一限位表面421A与沟槽334不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表面421A与第三方向不平行,且与第三方向不垂直。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第二限位元件422可用以限制定位组件M4在第三方向(例如正Z轴)上相对固定部F的运动。更具体而言,第二限位元件422位于顶盖320上。第二限位元件422具有第二限位表面422A,面朝定位组件M4。第二限位表面422A与第一限位表面421A不平行,且可与第三方向垂直,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同。当定位组件M4与第一限位表面421A接触时,定位组件M4与第二限位表面422A具有不为零的间隙。
第三限位元件423可用以限制定位组件M4在第四方向(例如负Z轴)上相对固定部F的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平行且相反。第三限位元件423具有第三限位表面423A,面朝定位组件M4。第三限位表面423A与第一限位表面421A不平行,第三限位表面423A与第二限位表面422A平行,且第三限位表面423A与第四方向垂直。第三限位元件423位于底盖4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限位元件423和底盖410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第三限位元件423具有朝向定位组件M4突出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力组件400可设置于第三限位元件423周围。施力组件400可与第三限位元件423直接接触。
第四限位元件424可用以限制定位组件M4在第五方向(例如X-Y平面)上相对固定部F的运动。第四限位元件424位于第一侧壁S1。第五方向与第三方向、第四方向不平行。第四限位元件424具有第四限位表面424A,面朝定位组件M4。第四限位表面424A与第一限位表面421A不平行,第四限位表面424A与第二限位表面421A不平行,且第四限位表面424A与第二限位表面423A不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S1还包括一斜面,对应定位组件M4。前述斜面连接第四限位表面424A,且前述斜面与第一限位表面421A、第二限位表面422A、第三限位表面423A和第四限位表面424A不平行。
此外,由第二方向(例如Z轴)观察,第二通孔R1的宽度大于第一限位元件421的最小宽度。当定位组件M4抵接第一限位元件421时,第二通孔R1的边缘与定位组件M4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孔R1可具有一圆角,其中圆角的半径可介于约0.01mm至约0.1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二通孔R1可大于或等于第一通孔313。
图7绘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的局部仰视图。如图7所示,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凹槽312的中心N1与第二凹槽314的中心N2具有不为零的间距。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312与第二侧壁314之间的间隙宽度不完全一致。换言之,位于定位组件M4周围的间隙宽度可不尽相同。通过第一凹槽312与第二凹槽314的设置,可使本体310更容易成型,且可减少各元件公差所带来的影响。
图8绘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的俯视图。如图8所示,当沿着第二方向(例如Z轴)观察时,第二光学孔洞321的中心(例如光轴O’所示的位置)与定位组件M4的中心M42的连线与第一方向(例如X轴)不平行且不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本体310具有第一侧面F1以及第二侧面F2,分别位于定位组件M4的两侧,且第一侧面F1、第二侧面F2与第一方向平行。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侧面F1与定位组件M4的中心M42的最短距离与第二侧面F2与定位组件M4的中心M42的最短距离不同。在光学元件R上可设置有标示元件500,可有利于光学元件R的组装。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R于第二方向上的厚度不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具有圆弧面的定位组件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由于定位组件位于特定的位置且具有圆弧面,驱动组件能够直接驱动光学元件通过定位组件,避免因定位组件故障而卡死光学元件。如此一来,可使活动部相对固定部稳定地运动,有助于降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故障的机率。另外,固定部亦设有对应于定位组件的限位组件,借此可确保定位组件位于适当的位置上。
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公开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从本公开揭示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公开使用。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且各实施例间特征只要不违背创作精神或相互冲突,均可任意混合搭配使用。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Claims (7)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活动部,包括一光学元件;
一固定部,该活动部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
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
一定位组件,用以在该驱动组件未作动时将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定位于一第一位置:以及
一施力组件,用以对该定位组件施加一作用力,其中:
该活动部运动的一第一方向不同于施加该作用力的一第二方向;
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以及
该施力组件不包括任何以主动形式驱动该定位组件的驱动手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作用力为一接触力;
该施力组件包括一弹性元件;以及
该施力组件持续对该定位组件于该第二方向施加该作用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部具有一顶盖,该顶盖具有板状结构;
该板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与一主轴垂直;
该顶盖具有一引导结构,用以引导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
该引导结构由该顶盖朝向该活动部突出;
该固定部具有一本体,固定地连接该顶盖,该本体具有一第一侧壁以及一第二侧壁;
该第一侧壁对应该定位组件;
该第二侧壁对应该第一侧壁;
该第一侧壁形成一第一凹槽,用以容纳至少部分该定位组件,其中该施力组件至少部分容纳于该第一凹槽内;
该第二侧壁形成一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位于该第二凹槽内;
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凹槽的中心与该第二凹槽的中心具有不为零的间距;
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
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之间的间隙宽度不完全一致;
该第一凹槽于该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不完全一致;
该第一凹槽的宽度沿该第二方向逐渐缩小;
该第一侧壁具有一第一段部、一第二段部以及一第三段部,其中该第二段部位于该第一段部和该第三段部之间,
由该第二方向观察,该第一段部的最大宽度小于该定位组件的最大宽度;
由该第二方向观察,该第二段部的最大宽度等于该定位组件的最大宽度;
由该第二方向观察,该第三段部的最大宽度大于该定位组件的最大宽度;
该第三段部具有一斜角,
该定位组件具有一圆弧面,设置以朝向该顶盖;
该本体还具有一第一表面,面朝该活动部且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该本体还具有一凹陷,位于该第一表面,该定位组件至少部分位于该凹陷;
该本体还具有一第二表面,面朝该活动部且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该第一表面与该活动部的最短距离与该第二表面与该活动部的最短距离不同;
该第一表面与该活动部的最短距离小于该第二表面与该活动部的最短距离;
该本体还具有一沟槽,位于该第二表面;
该沟槽位于该定位组件的周围;
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二表面至少部分位于该沟槽与该定位组件之间;
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二表面至少部分与该定位组件重叠;以及
该第二表面位于该活动部与该第一侧壁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限位组件,用以限制该定位组件相对该固定部于一极限范围运动,该限位组件还包括:
一第一限位元件,用以限制在一第三方向上,该定位组件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
该第一限位元件位于该第一侧壁上;
该第一限位元件具有一第一限位表面,面朝该定位组件;
该第一限位表面与该沟槽的底面不平行,
由该第二方向观察,该第一限位表面与该沟槽不重叠,
由该第一方向观察,该第一限位表面与该沟槽不重叠
该第一限位表面与该第三方向不平行;
该第一限位表面与该第三方向不垂直;
该第三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不同;
该第三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一第二限位元件,用以限制在该第三方向上,该定位组件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
该第二限位元件位于该顶盖上;
该第二限位元件具有一第二限位表面,面朝该定位组件;
该第二限位表面与该第一限位表面不平行;
该第二限位表面与该第三方向垂直;
当该定位组件与该第一限位表面接触时,该定位组件与该第二限位表面具有不为零的间隙;以及
该第三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组件还包括:
一第三限位元件,用以限制在一第四方向上,该定位组件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
该第三方向与该第四方向平行且相反;
该第三限位元件具有一第三限位表面,面朝该定位组件;
该第三限位表面与该第一限位表面不平行;
该第三限位表面与该第二限位表面平行;
该第三限位表面与该第四方向垂直;
该固定部还具有一底盖,固定地连接该本体,该第三限位元件位于该底盖上;
该第三限位元件和该底盖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
该第三限位元件具有朝向该定位组件突出的结构;
该施力组件设置于该第三限位元件周围;
该施力组件与该第三限位元件直接接触;
一第四限位元件,用以限制在一第五方向上,该定位组件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
该第四限位元件位于该第一侧壁;
该第五方向与该第三方向不平行;
该第五方向与该第四方向不平行;
该第四限位元件具有一第四限位表面,面朝该定位组件;
该第四限位表面与该第一限位表面不平行;
该第四限位表面与该第二限位表面不平行;
该第四限位表面与该第二限位表面不垂直;
该第一侧壁还包括一斜面,对应该定位组件;
该斜面连接该第四限位表面;
该斜面与该第一限位表面不平行;
该斜面与该第二限位表面不平行;
该斜面与该第三限位表面不平行;以及
该斜面与该第四限位表面不平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组件的硬度大于或等于该光学元件的硬度;
该本体还包括一第一通孔,对应该定位组件;
该光学元件具有一第二通孔,对应于该定位组件,
由该第二方向观察,该第二通孔的宽度大于该第一限位元件的最小宽度;
当该定位组件抵接该第一限位元件时,该第二通孔的边缘与该定位组件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
该第二通孔具有一圆角,该圆角的半径介于0.01mm~0.1mm;
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二通孔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通孔;
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二通孔大于该第一通孔;
该光学元件于该第二方向上的厚度不完全一致;
在该光学元件上设置一标示元件;
该定位组件还包括一圆弧面显露于该第一通孔;
该定位组件具有球体结构;
该定位组件具有金属材质或陶瓷材质;以及
该光学元件具有金属材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学孔洞,用以让一光线通过,当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光学孔洞的中心与该定位组件的中心连线与该第一方向不平行;
当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光学孔洞的中心与该定位组件的中心连线与该第一方向不垂直;
该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以及一第二侧面,分别位于该定位组件的两侧,且该第一侧面、该第二侧面与该第一方向平行;
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一侧面与该定位组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与该第二侧面与该定位组件的中心的最短距离不同。
CN202022636276.2U 2020-08-14 2020-11-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Active CN21447435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65865P 2020-08-14 2020-08-14
US63/065,865 2020-08-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4350U true CN214474350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2578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36276.2U Active CN214474350U (zh) 2020-08-14 2020-11-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121903595.3U Active CN215986722U (zh) 2020-08-14 2021-08-13 光学系统
CN202110930609.9A Pending CN114077064A (zh) 2020-08-14 2021-08-13 光学系统
CN202121903186.3U Active CN216013783U (zh) 2020-08-14 2021-08-13 光学系统
CN202110931024.9A Pending CN114077030A (zh) 2020-08-14 2021-08-13 光学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3595.3U Active CN215986722U (zh) 2020-08-14 2021-08-13 光学系统
CN202110930609.9A Pending CN114077064A (zh) 2020-08-14 2021-08-13 光学系统
CN202121903186.3U Active CN216013783U (zh) 2020-08-14 2021-08-13 光学系统
CN202110931024.9A Pending CN114077030A (zh) 2020-08-14 2021-08-13 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11650482B2 (zh)
CN (5) CN214474350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73724B2 (ja) * 2005-08-01 2010-11-04 イーストマン コダック カンパニー 複数光学系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EP1939661B1 (en) * 2005-10-18 2011-12-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ens unit and lens drive device
JP2008086063A (ja) * 2006-09-26 2008-04-10 Olympus Corp 高分子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及び光学絞り装置
JP2009048181A (ja) * 2007-07-25 2009-03-05 Fujifilm Corp 立体画像撮像装置
US11061213B2 (en) * 2018-02-07 2021-07-13 Apple Inc. Folded camer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3783U (zh) 2022-03-11
US11650482B2 (en) 2023-05-16
US20220050297A1 (en) 2022-02-17
CN114077030A (zh) 2022-02-22
CN114077064A (zh) 2022-02-22
US20220050357A1 (en) 2022-02-17
CN215986722U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5783B2 (en) Optical mechanism and lens module threrof
WO2021253520A1 (zh) 镜头模组
US11698525B2 (en)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CN211206922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US11567291B2 (en) Optical system
US11223754B2 (en) Optical component driving mechanism
US11782324B2 (en)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US20240168256A1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CN115728895A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4409531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6013790U (zh) 光学机构
CN214474350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KR20180023336A (ko) 카메라 모듈
CN219245921U (zh) 相机模块
US7489459B2 (en) Lens actuating apparatus
CN215264250U (zh) 光学系统
US20220334294A1 (en) Driving mechanism
US20240012265A1 (en) Optical component driving mechanism
US20230275530A1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CN213715660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3276093U (zh) 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8446155U (zh) 光学系统
US20230063101A1 (en) Driving mechanism
KR102341783B1 (ko) 카메라 구동모듈
KR20230158915A (ko) 스토퍼 셔터가 구비된 vcm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