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0329U - 一种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0329U
CN214470329U CN202120296260.3U CN202120296260U CN214470329U CN 214470329 U CN214470329 U CN 214470329U CN 202120296260 U CN202120296260 U CN 202120296260U CN 214470329 U CN214470329 U CN 214470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rc
peripheral
central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962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东华
叶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huaji Suzhou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huaji Suzhou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huaji Suzhou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huaji Suzhou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962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0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0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0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中心装配组件、第二中心装配组件、第三中心装配组件、第四中心装配组件、第一中间装配组件、第二中间装配组件、第三中间装配组件、第四中间装配组件、第一外围装配组件、第二外围装配组件、第三外围装配组件及第四外围装配组件,上述各组件均由筋板及连接板组成,各组件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装置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保障了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管管束套装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
换热器主要由筒体、换热管、管板和封头等几部分组成,所述筒体与封头共同构成换热器的壳体,换热管穿过管板上的管孔并与管板相焊接,现有技术中的换热管大多数在筒体的纵长方向上呈直线状设置,因此制造时一般是将管板先焊接于筒体内,然后再将换热管管束一个一个的套装进管板的管孔内并与管板相焊接,最后再将封头焊接于筒体的两端,那么当遇到曲线状换热管(即换热管在筒体的纵长方向上呈曲线状设置)时,上述制造方法将不再适用,而需要将管板与曲线状换热管在筒体外先套管焊接好,然后作为一个整体再装入筒体内,最后再将封头焊接于筒体的两端,那么无论是管板与换热管在筒体外进行套管焊接还是作为一个整体装入筒体后再与封头进行连接,它都需要有一个支撑装置来支撑。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这样一个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支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中心装配组件、第二中心装配组件、第三中心装配组件、第四中心装配组件、第一中间装配组件、第二中间装配组件、第三中间装配组件、第四中间装配组件、第一外围装配组件、第二外围装配组件、第三外围装配组件及第四外围装配组件,所述第一中心装配组件包括:第一中心筋板及包覆于第一中心筋板外侧的第一中心弧形板、第二中心弧形板、第一中心连接板及第二中心连接板,所述第二中心装配组件包括:第二中心筋板及包覆于第二中心筋板外侧的第三中心弧形板、第四中心弧形板、第三中心连接板、第四中心连接板、第五中心连接板及第六中心连接板,所述第三中心装配组件包括:第三中心筋板及包覆于第三中心筋板外侧的第五中心弧形板、第六中心弧形板、第七中心连接板、第八中心连接板、第九中心连接板及第十中心连接板,所述第四中心装配组件包括:第四中心筋板及包覆于第四中心筋板外侧的第七中心弧形板、第八中心弧形板、第十一中心连接板及第十二中心连接板,所述第一中间装配组件包括第一中间筋板及包覆于第一中间筋板外侧的第一中间弧形板、第二中间弧形板、第一中间连接板及第二中间连接板,所述第二中间装配组件包括第二中间筋板及包覆于第二中间筋板外侧的第三中间弧形板、第四中间弧形板、第三中间连接板及第四中间连接板,所述第三中间装配组件包括第三中间筋板及包覆于第三中间筋板外侧的第五中间弧形板、第六中间弧形板、第五中间连接板及第六中间连接板,所述第四中间装配组件包括:第四中间筋板及包覆于第四中间筋板外侧的第七中间弧形板、第八中间弧形板、第七中间连接板及第八中间连接板,所述第一外围装配组件包括:第一外围筋板及包覆于第一外围筋板外侧的第一外围短弧形板、第二外围短弧形板、第一外围长弧形板及第一外围连接板,所述第二外围装配组件包括:第二外围筋板及包覆于第二外围筋板外侧的第三外围短弧形板、第四外围短弧形板、第二外围长弧形板及第二外围连接板,所述第三外围装配组件包括:第三外围筋板及包覆于第三外围筋板外侧的第五外围短弧形板、第六外围短弧形板、第三外围长弧形板及第三外围连接板,所述第四外围装配组件包括:第四外围筋板及包覆于第四外围筋板外侧的第七外围短弧形板、第八外围短弧形板、第四外围长弧形板及第四外围连接板,所述第一外围长弧形板、第二外围长弧形板、第三外围长弧形板及第四外围长弧形板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外框架,所述第一外围短弧形板、第八外围短弧形板、第一中间弧形板、第七中间弧形板、第一中心弧形板及第三中心弧形板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第一管板支撑部,所述第二外围短弧形板、第四外围短弧形板、第二中间弧形板、第三中间弧形板、第二中心弧形板及第五中心弧形板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第二管板支撑部,所述第三外围短弧形板、第五外围短弧形板、第四中间弧形板、第五中间弧形板、第六中心弧形板及第七中心弧形板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第三管板支撑部,所述第六外围短弧形板、第七外围短弧形板、第六中间弧形板、第八中间弧形板、第四中心弧形板及第八中心弧形板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第四管板支撑部,所述第六中心连接板及第七中心连接板分别与第二中心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五中心连接板与第八中心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连接,所述第四中心连接板及第九中心连接板分别与第十一中心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连接板与第二中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连接,所述第十中心连接板与第三中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十二中心连接板与第五中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三中心连接板与第八中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一中间连接板与第一外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四中间连接板与第二外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六中间连接板与第三外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七中间连接板与第四外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支撑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螺栓及螺母。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支撑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装置由碳钢制成。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支撑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中心弧形板、第二中心弧形板、第一中心连接板及第二中心连接板分别与第一中心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三中心弧形板、第四中心弧形板、第三中心连接板、第四中心连接板、第五中心连接板及第六中心连接板分别与第二中心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五中心弧形板、第六中心弧形板、第七中心连接板、第八中心连接板、第九中心连接板及第十中心连接板分别与第三中心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七中心弧形板、第八中心弧形板、第十一中心连接板及第十二中心连接板分别与第四中心筋板相焊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支撑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中间弧形板、第二中间弧形板、第一中间连接板及第二中间连接板分别与第一中间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三中间弧形板、第四中间弧形板、第三中间连接板及第四中间连接板分别与第二中间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五中间弧形板、第六中间弧形板、第五中间连接板及第六中间连接板分别与第三中间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七中间弧形板、第八中间弧形板、第七中间连接板及第八中间连接板分别与第四中间筋板相焊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支撑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外围短弧形板、第二外围短弧形板、第一外围长弧形板及第一外围连接板分别与第一外围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三外围短弧形板、第四外围短弧形板、第二外围长弧形板及第二外围连接板分别与第二外围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五外围短弧形板、第六外围短弧形板、第三外围长弧形板及第三外围连接板分别与第三外围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七外围短弧形板、第八外围短弧形板、第四外围长弧形板及第四外围连接板分别与第四外围筋板相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装置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保障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中心装配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装置与管板及管箱筒节锥体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1、第一中心装配组件,2、第二中心装配组件,20、第二中心筋板,21、第三中心弧形板,22、第四中心弧形板,23、第三中心连接板,24、第四中心连接板,25、第五中心连接板,26、第六中心连接板,27、管箱筒节锥体,3、第三中心装配组件,30、第三中心筋板,31、第五中心弧形板,32、第六中心弧形板,33、第七中心连接板,34、第八中心连接板,35、第九中心连接板,36、第十中心连接板,4、第四中心装配组件,40、第四中心筋板,41、第七中心弧形板,42、第八中心弧形板,43、第十一中心连接板,44、第十二中心连接板,5、第一中间装配组件,50、第一中间筋板,51、第一中间弧形板,52、第二中间弧形板,53、第一中间连接板,54、第二中间连接板,6、第二中间装配组件,60、第二中间筋板,61、第三中间弧形板,62、第四中间弧形板,63、第三中间连接板,64、第四中间连接板,7、第三中间装配组件,70、第三中间筋板,71、第五中间弧形板,72、第六中间弧形板,73、第五中间连接板,74、第六中间连接板,8、第四中间装配组件,80、第四中间筋板,81、第七中间弧形板,82、第八中间弧形板,83、第七中间连接板,84、第八中间连接板,9、第一外围装配组件,90、第一外围筋板,91、第一外围短弧形板,92、第二外围短弧形板,93、第一外围长弧形板,94、第一外围连接板,10、第二外围装配组件,100、第二外围筋板,101、第三外围短弧形板,102、第四外围短弧形板,103、第二外围长弧形板,104、第二外围连接板,11、第三外围装配组件,110、第三外围筋板,111、第五外围短弧形板,112、第六外围短弧形板,113、第三外围长弧形板,114、第三外围连接板,12、第四外围装配组件,120、第四外围筋板,121、第七外围短弧形板,122、第八外围短弧形板,123、第四外围长弧形板,124、第四外围连接板,13、第一中心筋板,14、第一中心弧形板,15、第二中心弧形板,16、第一中心连接板,17、第二中心连接板,18、管板,19、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支撑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支撑装置,由碳钢制成,其包括:第一中心装配组件1、第二中心装配组件2、第三中心装配组件3、第四中心装配组件4、第一中间装配组件5、第二中间装配组件6、第三中间装配组件7、第四中间装配组件8、第一外围装配组件9、第二外围装配组件10、第三外围装配组件11及第四外围装配组件12。
所述第一中心装配组件1包括:第一中心筋板13及包覆于第一中心筋板13外侧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中心筋板13相连接的第一中心弧形板14、第二中心弧形板15、第一中心连接板16及第二中心连接板17,所述第二中心装配组件2包括:第二中心筋板20及包覆于第二中心筋板20外侧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二中心筋板20相连接的第三中心弧形板21、第四中心弧形板22、第三中心连接板23、第四中心连接板24、第五中心连接板25及第六中心连接板26,所述第三中心装配组件3包括:第三中心筋板30及包覆于第三中心筋板30外侧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三中心筋板30相连接的第五中心弧形板31、第六中心弧形板32、第七中心连接板33、第八中心连接板34、第九中心连接板35及第十中心连接板36,所述第四中心装配组件4包括:第四中心筋板40及包覆于第四中心筋板40外侧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第四中心筋板40相连接的第七中心弧形板41、第八中心弧形板42、第十一中心连接板43及第十二中心连接板44。
所述第一中间装配组件5包括第一中间筋板50及包覆于第一中间筋板50外侧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中间筋板50相连接的第一中间弧形板51、第二中间弧形板52、第一中间连接板53及第二中间连接板54,所述第二中间装配组件6包括第二中间筋板60及包覆于第二中间筋板60外侧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二中间筋板60相连接的第三中间弧形板61、第四中间弧形板62、第三中间连接板63及第四中间连接板64,所述第三中间装配组件7包括第三中间筋板70及包覆于第三中间筋板70外侧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三中间筋板70相连接的第五中间弧形板71、第六中间弧形板72、第五中间连接板73及第六中间连接板74,所述第四中间装配组件8包括:第四中间筋板80及包覆于第四中间筋板80外侧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第四中间筋板80相连接的第七中间弧形板81、第八中间弧形板82、第七中间连接板83及第八中间连接板84。
所述第一外围装配组件9包括:第一外围筋板90及包覆于第一外围筋板90外侧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外围筋板90相连接的第一外围短弧形板91、第二外围短弧形板92、第一外围长弧形板93及第一外围连接板94,所述第二外围装配组件10包括:第二外围筋板100及包覆于第二外围筋板100外侧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二外围筋板100相连接的第三外围短弧形板101、第四外围短弧形板102、第二外围长弧形板103及第二外围连接板104,所述第三外围装配组件11包括:第三外围筋板110及包覆于第三外围筋板110外侧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三外围筋板110相连接的第五外围短弧形板111、第六外围短弧形板112、第三外围长弧形板113及第三外围连接板114,所述第四外围装配组件12包括:第四外围筋板120及包覆于第四外围筋板120外侧并通过焊接方式与第四外围筋板120相连接的第七外围短弧形板121、第八外围短弧形板122、第四外围长弧形板123及第四外围连接板124。
所述第一外围长弧形板93、第二外围长弧形板103、第三外围长弧形板113及第四外围长弧形板123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外框架,所述第一外围短弧形板91、第八外围短弧形板122、第一中间弧形板51、第七中间弧形板81、第一中心弧形板14及第三中心弧形板21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第一管板支撑部,所述第二外围短弧形板92、第四外围短弧形板102、第二中间弧形板52、第三中间弧形板61、第二中心弧形板15及第五中心弧形板31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第二管板支撑部,所述第三外围短弧形板101、第五外围短弧形板111、第四中间弧形板62、第五中间弧形板71、第六中心弧形板32及第七中心弧形板41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第三管板支撑部,所述第六外围短弧形板112、第七外围短弧形板121、第六中间弧形板72、第八中间弧形板82、第四中心弧形板22及第八中心弧形板42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第四管板支撑部。
所述第六中心连接板26及第七中心连接板33分别与第二中心连接板17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五中心连接板25与第八中心连接板34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连接,所述第四中心连接板24及第九中心连接板35分别与第十一中心连接板43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连接板16与第二中间连接板54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连接,所述第十中心连接板36与第三中间连接板63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十二中心连接板44与第五中间连接板73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三中心连接板23与第八中间连接板84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一中间连接板53与第一外围连接板94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四中间连接板64与第二外围连接板104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六中间连接板74与第三外围连接板114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七中间连接板83与第四外围连接板124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为螺栓及螺母。
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两个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装置放置于左右两侧,然后将四个管板18分别放置于左边支撑装置的四个圆形管板支撑部内,再将四个管板19分别放置于右边支撑装置的四个圆形管板支撑部内,接着将曲线状换热管的一端套进由左侧支撑架所支撑的管板18上并进行焊接,将曲线状换热管的另一端套进由右侧支撑架所支撑的管板19上并进行焊接,最后将管箱筒节锥体27焊接于管板18、19上,从而将管箱筒节锥体27、管板18、19及曲线状换热管管束形成一个整体组件,然后将这个整体组件连同支撑装置一起装入换热器的筒体内,换热器的封头上设有连通封头内外的中间接管,该整体组件装入筒体后,其管箱筒节锥体27与中间接管相焊接,从而使该整体组件与封头相定位,定位后,工人将支撑装置上的固定件全部拆除,使得原本组装在一起的支撑装置被拆分为若干个小的零部件,然后将这些小的零部件从壳体的人孔中移出壳体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装置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保障了产品质量。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中心装配组件、第二中心装配组件、第三中心装配组件、第四中心装配组件、第一中间装配组件、第二中间装配组件、第三中间装配组件、第四中间装配组件、第一外围装配组件、第二外围装配组件、第三外围装配组件及第四外围装配组件,所述第一中心装配组件包括:第一中心筋板及包覆于第一中心筋板外侧的第一中心弧形板、第二中心弧形板、第一中心连接板及第二中心连接板,所述第二中心装配组件包括:第二中心筋板及包覆于第二中心筋板外侧的第三中心弧形板、第四中心弧形板、第三中心连接板、第四中心连接板、第五中心连接板及第六中心连接板,所述第三中心装配组件包括:第三中心筋板及包覆于第三中心筋板外侧的第五中心弧形板、第六中心弧形板、第七中心连接板、第八中心连接板、第九中心连接板及第十中心连接板,所述第四中心装配组件包括:第四中心筋板及包覆于第四中心筋板外侧的第七中心弧形板、第八中心弧形板、第十一中心连接板及第十二中心连接板,所述第一中间装配组件包括第一中间筋板及包覆于第一中间筋板外侧的第一中间弧形板、第二中间弧形板、第一中间连接板及第二中间连接板,所述第二中间装配组件包括第二中间筋板及包覆于第二中间筋板外侧的第三中间弧形板、第四中间弧形板、第三中间连接板及第四中间连接板,所述第三中间装配组件包括第三中间筋板及包覆于第三中间筋板外侧的第五中间弧形板、第六中间弧形板、第五中间连接板及第六中间连接板,所述第四中间装配组件包括:第四中间筋板及包覆于第四中间筋板外侧的第七中间弧形板、第八中间弧形板、第七中间连接板及第八中间连接板,所述第一外围装配组件包括:第一外围筋板及包覆于第一外围筋板外侧的第一外围短弧形板、第二外围短弧形板、第一外围长弧形板及第一外围连接板,所述第二外围装配组件包括:第二外围筋板及包覆于第二外围筋板外侧的第三外围短弧形板、第四外围短弧形板、第二外围长弧形板及第二外围连接板,所述第三外围装配组件包括:第三外围筋板及包覆于第三外围筋板外侧的第五外围短弧形板、第六外围短弧形板、第三外围长弧形板及第三外围连接板,所述第四外围装配组件包括:第四外围筋板及包覆于第四外围筋板外侧的第七外围短弧形板、第八外围短弧形板、第四外围长弧形板及第四外围连接板,所述第一外围长弧形板、第二外围长弧形板、第三外围长弧形板及第四外围长弧形板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外框架,所述第一外围短弧形板、第八外围短弧形板、第一中间弧形板、第七中间弧形板、第一中心弧形板及第三中心弧形板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第一管板支撑部,所述第二外围短弧形板、第四外围短弧形板、第二中间弧形板、第三中间弧形板、第二中心弧形板及第五中心弧形板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第二管板支撑部,所述第三外围短弧形板、第五外围短弧形板、第四中间弧形板、第五中间弧形板、第六中心弧形板及第七中心弧形板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第三管板支撑部,所述第六外围短弧形板、第七外围短弧形板、第六中间弧形板、第八中间弧形板、第四中心弧形板及第八中心弧形板共同组成一个呈圆形设置的第四管板支撑部,所述第六中心连接板及第七中心连接板分别与第二中心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五中心连接板与第八中心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连接,所述第四中心连接板及第九中心连接板分别与第十一中心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连接板与第二中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连接,所述第十中心连接板与第三中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十二中心连接板与第五中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三中心连接板与第八中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一中间连接板与第一外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四中间连接板与第二外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六中间连接板与第三外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七中间连接板与第四外围连接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件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栓及螺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由碳钢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弧形板、第二中心弧形板、第一中心连接板及第二中心连接板分别与第一中心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三中心弧形板、第四中心弧形板、第三中心连接板、第四中心连接板、第五中心连接板及第六中心连接板分别与第二中心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五中心弧形板、第六中心弧形板、第七中心连接板、第八中心连接板、第九中心连接板及第十中心连接板分别与第三中心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七中心弧形板、第八中心弧形板、第十一中心连接板及第十二中心连接板分别与第四中心筋板相焊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弧形板、第二中间弧形板、第一中间连接板及第二中间连接板分别与第一中间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三中间弧形板、第四中间弧形板、第三中间连接板及第四中间连接板分别与第二中间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五中间弧形板、第六中间弧形板、第五中间连接板及第六中间连接板分别与第三中间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七中间弧形板、第八中间弧形板、第七中间连接板及第八中间连接板分别与第四中间筋板相焊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围短弧形板、第二外围短弧形板、第一外围长弧形板及第一外围连接板分别与第一外围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三外围短弧形板、第四外围短弧形板、第二外围长弧形板及第二外围连接板分别与第二外围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五外围短弧形板、第六外围短弧形板、第三外围长弧形板及第三外围连接板分别与第三外围筋板相焊接,所述第七外围短弧形板、第八外围短弧形板、第四外围长弧形板及第四外围连接板分别与第四外围筋板相焊接。
CN202120296260.3U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支撑装置 Active CN214470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96260.3U CN214470329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96260.3U CN214470329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0329U true CN214470329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17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96260.3U Active CN214470329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0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70329U (zh) 一种支撑装置
CN204956890U (zh) 水下散热舱体内部结构
CN213073153U (zh) 用于核电反应堆冷却剂泵壳内壁堆焊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210718753U (zh) 管束可抽出型绕管式换热器
CN201780037U (zh) 一种石墨换热器中石墨换热管的密封装置
CN210625416U (zh) 脱硫浆液冷却器
CN212673929U (zh) 一种进油端散热管局部加强的散热器芯体
CN203719477U (zh) 一种聚丙烯装置用的换热器
CN207570395U (zh) 一种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结构
CN211696028U (zh) 一种可拆式分程箱
CN218916060U (zh) 一种可提高换热效率的换热器管束
CN213748066U (zh) 余热回收设备用换热管吊装结构
CN211696026U (zh) 一种换热器管束安装辅助支撑装置
CN211060218U (zh) 一种热力管固定装置
CN214470337U (zh) 一种折流板组件
CN204619924U (zh) 一种石墨反应釜釜壁传热机构
CN219347449U (zh) 一种无拉杆列管换热器
CN205190973U (zh) 平板镶嵌式立管吊架
CN213873917U (zh) 一种回路换热器带套环填料函浮头管箱
CN211231554U (zh) 一种新型圆柱形容器分体式保温装置
CN216282919U (zh) 具有防腐蚀层的可拆卸式换热器
CN218818760U (zh) 一种具有增强耐压性的无缝钢管
CN209986463U (zh) 一种空冷器整体翻转装置
CN214223832U (zh) 一种带检修口的换热器
CN212673909U (zh) 箱体式可拆卸式的搪玻璃列管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