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7949U - 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以及平板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以及平板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7949U
CN214467949U CN202120743723.6U CN202120743723U CN214467949U CN 214467949 U CN214467949 U CN 214467949U CN 202120743723 U CN202120743723 U CN 202120743723U CN 214467949 U CN214467949 U CN 214467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scattering
light
lam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37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宋鑫钰
孙亚莉
李淞林
宋倩雯
严松洁
刘志远
王斌
张亚栋
杜佳妮
高峰
赵鹏龙
赵杰清
刘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gc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ngc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ngc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ngc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437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7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7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7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以及平板灯,涉及照明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边框灯存在淡黑边或者渐变暗区的技术问题。该无暗区光源模组包括光源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散射部;其中散射部设置在光源板的周侧;第一光源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的布设在光源板上;第二光源设置在光源板上,且第二光源朝向散射部设置;散射部用于将第二光源的光散射至平板灯的面板边缘。本实用新型用于设置到平板灯上,通过朝向散射部的第二光源以及散射部,在安装后散射部可以将光通过散射部散射到平板灯的周侧,进而实现形成真无边框灯,解决目前无边框灯存在淡黑边或者渐变暗区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以及平板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以及平板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无边框灯产品主要有两种类型无边框平板灯:1、无边框侧发光通过传统方案发光面在侧面,通过导光板将光线折射至正面面板,亮度低,光电转换效率低,在边框四周有4mm的淡黑边无法实现全亮面。2、无边框金属框直发光灯在背面放置发光面板,面板与金属外壳使用胶水粘合,将光线直接照射至扩散板,发光效率高,由于外壳结构的限制(外壳四周与龙骨相连的部位使灯具四周的内部空间变得非常小),四周会有3cm-5cm的渐变暗区无法消除,无法实现全亮面。
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以及平板灯,来解决上述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无边框灯存在淡黑边或者渐变暗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以及平板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边框灯存在淡黑边或者渐变暗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暗区光源模组,包括光源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散射部;
其中所述散射部设置在所述光源板的周侧;
所述第一光源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的布设在所述光源板上;
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板上,且所述第二光源朝向所述散射部设置,所述散射部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源的光散射至平板灯的面板边缘。
优选地,所述散射部为框体,所述框体套设在所述光源板周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光源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的布设在靠近所述光源板周向边缘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光源相对于所述光源板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光源朝向所述光源板的周侧照射。
优选地,所述第二光源相对于所述光源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光源朝向所述光源板的轴向方向照射,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板的边缘位置,且所述散射部上设置遮挡体,所述第二光源朝向所述遮挡体,所述遮挡体的材质为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乳白色材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平板灯,包括上述的无暗区光源模组。
优选地,还包括散光部以及固定部,所述散光部与所述散射部一端连接,且位于设置所述第一光源的所述光源板的一侧,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散射部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板体,所述固定部上设置第一卡接部,对应的所述散射部朝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置第二卡接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散射部上时,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相互卡接。
优选地,所述散光部为板体,所述散光部的材质为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乳白色材质。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上设置塑料柱,对应的所述光源板上设置定位孔,所述塑料柱穿设在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塑料柱用于超声波焊接机融化焊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包括光源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散射部;散射部设置在光源板的周侧,通过散射部可以把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散射,或者使散射部保持乳白色,第一光源的数量设计为多个且均匀的布设在光源板上,第二光源设置在光源板上,并且使第二光源朝向散射部设置,当此无暗区光源模组设置到平板灯上时,光源可以直射到平板灯的面板上,然后散射部也可以散射到平板灯面板的边缘位置,将边沿照亮,从而消除目前市面上无边框灯存在暗区或者渐变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散射部为框体,框体套设在光源板周侧,通过框体的结构形式可以将第二光源照射的光从四面散射至平板灯的面板边缘处,并且采用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乳白色材质的散射部完成光线的散射,进而完整消除边缘暗区;
可以将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设置在光源板的同一端面上,第一光源实现平板灯的主要光亮,第二光源可以将第一光源照亮方向的散射部全部照亮,使光线完整的经过散射部散射;
第二光源相对于光源板竖直设置,第二光源朝向光源板的周侧照射,而第一光源朝向光源板的轴线照射,第二光源朝向光源板的周侧,此种结构可以直接使第二光源上的光投射到散射部上,进而能实现散射部对光的散射;
第二光源相对于光源板水平设置,第二光源朝向光源板的轴向方向照射,同时,第二光源设置在光源板的边缘位置,并且散射部上设置遮挡体,第二光源朝向遮挡体,遮挡体的材质为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乳白色材质,第二光源的光线可以直接投射到遮挡体上,而遮挡体与散射部采用的材质相同可以实现光的散射,因此光线可以将散射部照亮,也可以起到去除暗区的作用;
本申请提供的平板灯包括上述的无暗区光源模组、散光部以及固定部,散光部与散射部一端连接,散光部既可以保护内部光源、实现密封,又可以保证光线的透过,散射部位于设置第一光源的光源板的一侧,固定部与散射部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部起到固定光源板的作用,通过散射部、散光部以及固定部来形成平板灯的外壳,起到密封保护内部光源的作用;
固定部可以为板体,并且在固定部上设置第一卡接部,对应的在散射部朝向固定部的一端设置第二卡接部,固定部设置在散射部上时,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相互卡接,方便的实现固定部和散射部之间的连接;
散射部为板体,散光部的材质为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乳白色材质,便于光线的通过,进而保证平板灯能完全无黑边;
在固定部上设置塑料柱,而光源板上设置定位孔,塑料柱穿设到所述固定孔内,通过超声波焊接机融化铆接,方便光源板的连接,进而提高组装效率与精度,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暗区光源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光源竖直设置光源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光源水平设置光源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遮挡体的散射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板与固定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灯外壳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源板;2、第一光源;3、第二光源;4、散射部;5、遮挡体;6、散光部;7、固定部;8、第一卡接部;9、第二卡接部;10、塑料柱;11、定位孔;12、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如附图1所示,包括光源板1、第一光源2、第二光源3以及散射部4;
其中光源板1用于光源的安装,光源可以采用LED灯珠或者LED模组;
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3为平板灯提供光的来源;
第一光源2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的布设在光源板1上,可以使光线均匀线性的分布到平板灯灯罩部分;
散射部4用于将第二光源3照射的光进行散射,散射到平板灯灯罩部分,进而能将边缘位置也照亮,在外观上就不会出现平板灯边缘暗区的问题。
其具体的需要散射部4设置在光源板1的周侧,能将光源板四周包裹住,同时,第二光源3设置在光源板1上,并且还需要第二光源3朝向散射部4设置;第二光源3的光线可以直接投射到散射部4上。最后可以采用材质为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乳白色材质的散射部4可以将投射来的光线散射至灯罩位置,弥补灯罩边缘黑圈。使平板灯无论是拼接还是单个使用时都能成为真正的无边框平板灯。
具体的如附图1中所示,散射部4采用框体的结构形式,框体套设在光源板1的周侧,既能起到散射光线的作用也可以起到保护内部光源的作用。
为了保证散射部4能有较高的散射量以及光线的均匀性,因此第二光源3 的数量需要设计成多个且均匀的布设在靠近光源板1周向边缘位置,能在靠近光源板1四周的边缘位置均进行均匀的布设,对四周的框体进行照亮。
为实现散射部4的散射作用,本申请给出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将第二光源3相对于光源板1竖直设置,第二光源3朝向光源板1的周侧照射,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光源2朝向光源板1的轴向方向照射提供平板灯的照射光线;而将第二光源3竖直设置,其发光角度在140°-160°左右直接照射散射部4与灯罩部分,使光线均匀线性的分布在散射部4四周,从而消除暗区。
还可以将第二光源3相对于光源板1水平设置,第二光源3朝向光源板1 的轴向方向照射,此处值得说明的是需要将第二光源3设置在光源板1的边缘位置,并且在散射部4上设置遮挡体5,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使第二光源3 朝向遮挡体5,光线可以直接照射到遮挡体5上,还需要将遮挡体5的材质选为与散射部4材质相同的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乳白色材质,第二光源3的光线照射到遮挡体5上后会经过散射至散射部4内,也可以起到照亮散射部4的作用,遮挡体5与散射部4可以为一体式设计,通过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板灯,平板灯包括上述的无暗区光源模组,运用上述中的无暗区光源模组可以使平板灯能有效的去除暗区实现真正无边框平板灯。
具体的此平板灯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还包括散光部6以及固定部7;
其散光部6作为平板灯面板(灯罩)用于实现散射光线使LED照射的灯光更柔和的散射出去;
固定部7的作用在于实现光源板1的固定以及实现与散射部4的连接,将散射部4固定到光源板1的四周;
散射部4上朝向设置第一光源2的光源板1端面的一端与散光部6,背离第一光源2的光源板1端面的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如图6中所示,散射部4位于中层,而散光部6设置在散射部4下部,而固定部7设置在散射部4上部。
由于需要保证散光部6的透光性,因此散光部6的材质为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乳白色材质,值得说明的是本文件中出现的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乳白色材质可以为塑料、玻璃等材质。
散射部4与散光部6之间可以使用超声焊接的方式进行组装,由于平板灯的使用大多需要与龙骨相连,所以平板灯的结构为内喇叭口的形状,如图6中散射部4的结构,当散射部4和散光部6为一体结构的时候,无法一次性完成注塑,因此将其设置成分体式,然后经过后期超声波焊接的方式焊接到一起。
结合附图5,在安装平板灯时需要先将光源板1与固定部7之间进行连接,为方便其固定连接,可以在固定部7上设置塑料柱10,然后对应的光源板1上设置定位孔11,塑料柱10可以穿设在定位孔11内,在将光源板1设置到固定部7上后,使用超声波焊接机融化塑料柱10进行铆接。通过塑料柱10和定位孔11的初步定位,然后进行铆接,最终实现光源板1的固定。
散光部6和固定部7可以均为板体,同时为了方便固定部7和散射部4之间的固定,还可以在固定部7上设置第一卡接部8,对应的散射部4朝向固定部7的一端设置第二卡接部9,固定部7设置在散射部4上时,第一卡接部8 与第二卡接部9相互卡接,第一卡接部8可以为卡接凸起或者卡接凹槽,对应的第二卡接部9可以为卡接凹槽或者卡接凸起,第一卡接部8和第二卡接部9 的设置方便固定部7和散射部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在固定部7上还设置线孔12,使电源线可以穿过线孔12连接到光源板1 上为光源提供电能。安装完成后可以在线孔12处点胶,起到防水防灰尘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板(1)、第一光源(2)、第二光源(3)以及散射部(4);
其中所述散射部(4)设置在所述光源板(1)的周侧;
所述第一光源(2)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的布设在所述光源板(1)上;
所述第二光源(3)设置在所述光源板(1)上,且所述第二光源(3)朝向所述散射部(4)设置,所述散射部(4)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源(3)的光散射至平板灯的面板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暗区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部(4)为框体,所述框体套设在所述光源板(1)周侧;所述散射部(4)的材质为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乳白色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暗区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3)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的布设在靠近所述光源板(1)周向边缘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暗区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3)相对于所述光源板(1)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光源(3)朝向所述光源板(1)的周侧照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暗区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3)相对于所述光源板(1)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光源(3)朝向所述光源板(1)的轴向方向照射,所述第二光源(3)设置在所述光源板(1)的边缘位置,且所述散射部(4)上设置遮挡体(5),所述第二光源(3)朝向所述遮挡体(5),所述遮挡体(5)的材质为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乳白色材质。
6.一种平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暗区光源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光部(6)以及固定部(7),所述散光部(6)与所述散射部(4)一端连接,且位于设置所述第一光源(2)的所述光源板(1)的一侧,所述固定部(7)与所述散射部(4)的另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7)为板体,所述固定部(7)上设置第一卡接部(8),对应的所述散射部(4)朝向所述固定部(7)的一端设置第二卡接部(9),所述固定部(7)设置在所述散射部(4)上时,所述第一卡接部(8)与所述第二卡接部(9)相互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部(6)为板体,所述散光部(6)的材质为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乳白色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7)上设置塑料柱(10),对应的所述光源板(1)上设置定位孔(11),所述塑料柱(10)穿设在所述定位孔(11)内,所述塑料柱(10)用于超声波焊接机融化焊接。
CN202120743723.6U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以及平板灯 Active CN214467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3723.6U CN214467949U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以及平板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3723.6U CN214467949U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以及平板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7949U true CN214467949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8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3723.6U Active CN214467949U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以及平板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79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6251B (zh) 一种兼具照明与彩色氛围光效的汽车天窗光学结构
CN105121946A (zh) 车辆用灯具
CN105402673B (zh) 复合匀光车灯
CN209728370U (zh) 不易分离的胶铁一体框结构及背光源
CN214467949U (zh) 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以及平板灯
CN208620288U (zh) 一种直下式均匀发光的汽车车标灯
CN207316797U (zh) 一种带遮光罩的led后组合灯
CN212178562U (zh) 一种直发光式无边框面板灯
CN112944228A (zh) 一种无暗区光源模组以及平板灯
CN205137109U (zh) 光源模组
CN204254425U (zh) 一种单侧发光集成吊顶面板灯
US11162659B2 (en) Lens, lens group and lamp
CN203517369U (zh) 灯具
CN109949718A (zh) 一种led标价条灯
CN108692279A (zh) 一种带遮光罩的led后组合灯
CN208222400U (zh) 一种通过双向侧进光的光导实现均匀发光的后组合灯
CN107407469A (zh) 汽车的高位制动灯
CN207999786U (zh) 一种导光中空透镜以及led灯珠
CN207298521U (zh) 台灯顶部导光板及台灯
CN2499688Y (zh) 发光二极管灯组改良结构
CN206310254U (zh) 一种光利用率高的18株led光源模组
CN104994316B (zh) 平板电视使用的超薄发光logo及其制作方法
CN209780101U (zh) 一种扩散式照明及天花板组合系统
CN220252554U (zh) 一种新型触摸屏
CN202581131U (zh) 一种led光学系统及led日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