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3373U - 一种二次门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门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3373U
CN214463373U CN202022610052.4U CN202022610052U CN214463373U CN 214463373 U CN214463373 U CN 214463373U CN 202022610052 U CN202022610052 U CN 202022610052U CN 214463373 U CN214463373 U CN 214463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door
ring
lock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100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touyao Coal Mine Of Inner Mongolia Beiliandian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touyao Coal Mine Of Inner Mongolia Beiliandian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touyao Coal Mine Of Inner Mongolia Beiliandian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touyao Coal Mine Of Inner Mongolia Beiliandian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100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3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3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3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门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涉及锁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车门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容易晃动打开的问题而设计。该二次门锁结构设置于车厢的外部,车厢包括厢体和转动连接于厢体的车门,二次门锁结构包括支架、锁圈和锁杆,支架水平设置,包括呈U形依次连接的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第一杆和第三杆均与厢体固定连接;锁圈位于第一杆与第三杆之间,第一杆与第三杆之间连接有横杆,横杆穿过锁圈的中心孔;锁圈的外周面为弧面;锁杆设置于车门,且朝向锁圈的方向伸出车门的边缘。该车辆包括上述二次门锁结构。本实用新型改善了车辆运行过程中车门容易晃动打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门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二次门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由于车辆长期运行,逐渐老化,人车后门松动,致使在运送人员过程中,当经过减速带、水沟等不平整路面时,车门很容易晃动打开,使得乘坐人员从车厢中掉出,造成人员伤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门锁结构,以解决车门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容易晃动打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次门锁结构,设置于车厢的外部,所述车厢包括厢体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厢体的车门,所述二次门锁结构包括支架、锁圈和锁杆,其中,所述支架水平设置,包括呈U形依次连接的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三杆均与所述厢体固定连接;所述锁圈位于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三杆之间,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三杆之间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穿过所述锁圈的中心孔;所述锁圈的外周面为弧面;所述锁杆设置于所述车门,且朝向所述锁圈的方向伸出所述车门的边缘;所述锁杆被配置为在关闭所述车门时与所述锁圈的外周面配合将所述锁圈顶起,在关闭所述车门后卡入所述锁圈的外周面与所述厢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锁杆包括呈U形依次连接的连接杆、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连接杆水平安装于所述车门;在所述车门的关闭状态下,所述锁圈的局部卡入由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围成的空间中。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包括门体和固定设置于所述门体的安装板,所述连接杆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门体。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沿水平方向间隔固设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连接杆穿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中;所述连接杆还固定套装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第二限位环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被配置为限制所述连接杆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固定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杆短于所述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杆的端部为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锁圈呈圆环形。
本实用新型二次门锁结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车厢的外部设置上述二次门锁结构,其中,车厢包括厢体和车门,车门转动连接于厢体;二次门锁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架、外周面为弧面的锁圈以及设置于车门的锁杆,支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依次连接呈U形,第一杆和第三杆均与厢体固定连接;锁圈位于第一杆和第三杆之间,在第一杆和第三杆之间连接有穿过锁圈中心孔的横杆,锁杆朝向锁圈的方向伸出车门的边缘。在关闭车门时,锁杆与锁圈的外周面配合将锁圈顶起;在车门被完全关闭后,锁杆卡入锁圈的外周面与厢体之间。
上述二次门锁结构的工作原理为:随着车门的逐渐关闭,设置于车门的锁杆将与设置于厢体的锁圈的外周面配合,将锁圈逐渐顶起,使锁圈上浮;随着车门的进一步关闭,锁杆将完全越过锁圈,此时,锁圈将下降,受到横杆的限位作用,锁圈仍然位于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在车门关闭到位后,锁杆卡入锁圈的外周面与厢体之间。由于锁杆卡入锁圈的外周面与厢体之间,而锁圈又受到支架的第二杆的阻挡,锁杆将处于自锁状态,即:车门处于自锁状态。因此,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当车辆经过减速带、水沟等不平整路面发生颠簸时,在二次门锁结构的作用下,车门将不会出现因晃动而意外打开的情形。当需要开门时,工作人员使锁圈上浮,解除锁圈对锁杆的限位作用,即可将车门打开。
通过在车辆中设置上述二次门锁结构,实现了对车门的二次锁定,不仅能够实现车门的自锁,而且,由于该二次门锁结构设置于车厢的外部,还能够防止乘坐人员误操作导致车门意外打开,有效地避免了乘坐人员从车厢中掉出而带来的人员伤亡,保证了乘坐人员的安全,降低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车门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容易晃动打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包括车厢和上述二次门锁结构,所述二次门锁结构设置于所述车厢的外部,且位于所述车厢的厢体与车门之间;所述车门与所述厢体之间还设置有一次门锁结构,所述一次门锁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车门关闭后将所述车门锁定于所述厢体。
本实用新型车辆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车辆中设置上述二次门锁结构,使得车辆在运行之前,在利用一次门锁结构将车门锁定于厢体后,还能够利用二次门锁结构对车门进行二次锁定,相应地,该车辆具有上述二次门锁结构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车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车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厢;200-一次门锁结构;300-二次门锁结构;
110-厢体;120-车门;
121-门体;122-安装板;
310-支架;320-锁圈;330-锁杆;340-第一固定环;350-第二固定环;360-第一限位环;370-第二限位环;380-把手;
311-第一杆;312-第二杆;313-第三杆;
331-连接杆;332-第一限位杆;333-第二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车厢100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车厢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厢100和二次门锁结构300,其中,二次门锁结构300设置于车厢100的外部,且位于车厢100的厢体110与车门120之间,车门120与厢体110转动连接,在车门120与厢体110之间还设置有一次门锁结构200,一次门锁结构200被配置为在车门120关闭后将车门120锁定于厢体110。
通过在车辆的车厢100的外部设置二次门锁结构300,使得在利用第一门锁结构对车门120进行一次锁定后,还能够利用二次门锁结构300对车门120进行二次锁定,不仅实现了车门120的自锁,同时,还能够防止乘坐人员误操作导致车门120意外打开,从而提高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下述文字中,将对上述二次门锁结构300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次门锁结构300,包括支架310、锁圈320和锁杆330,具体地,支架310水平设置,包括呈U形依次连接的第一杆311、第二杆312和第三杆313,第一杆311和第三杆313均与厢体110固定连接;锁圈320位于第一杆311与第三杆313之间,第一杆311与第三杆313之间连接有横杆,横杆穿过锁圈320的中心孔;锁圈320的外周面为弧面;锁杆330设置于车门120,且朝向锁圈320的方向伸出车门120的边缘。其中,锁杆330被配置为在关闭车门120时与锁圈320的外周面配合将锁圈320顶起,在关闭车门120后卡入锁圈320的外周面与厢体110之间。
上述二次门锁结构300的工作原理为:随着车门120的逐渐关闭,设置于车门120的锁杆330将与设置于厢体110的锁圈320的外周面配合,将锁圈320逐渐顶起,使锁圈320上浮;随着车门120的进一步关闭,锁杆330将完全越过锁圈320,此时,锁圈320将下降,受到横杆的限位作用,锁圈320仍然位于第一杆311与第二杆312之间;在车门120关闭到位后,锁杆330卡入锁圈320的外周面与厢体110之间。由于锁杆330卡入锁圈320的外周面与厢体110之间,而锁圈320又受到支架310的第二杆312的阻挡,锁杆330将处于自锁状态,即:车门120处于自锁状态。因此,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当车辆经过减速带、水沟等不平整路面发生颠簸时,在二次门锁结构300的作用下,车门120将不会出现因晃动而意外打开的情形。当需要开门时,工作人员使锁圈320上浮,解除锁圈320对锁杆330的限位作用,即可将车门120打开。
通过在车辆中设置上述二次门锁结构300,实现了对车门120的二次锁定,不仅能够实现车门120的自锁,而且,由于该二次门锁结构300设置于车厢100的外部,还能够防止乘坐人员误操作导致车门120意外打开,有效地避免了乘坐人员从车厢100中掉出而带来的人员伤亡,保证了乘坐人员的安全,降低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锁杆330包括呈U形依次连接的连接杆331、第一限位杆332和第二限位杆333,具体地,连接杆331水平安装于车门120;在车门120的关闭状态下,锁圈320的局部卡入由连接杆331、第一限位杆332和第二限位杆333围成的空间中。
在车门120逐渐关闭的过程中,连接杆331将在锁圈320的外周面上滑动,驱动锁圈320在第一杆311与第三杆313之间上升;随着车门120的进一步关闭,连接杆331将越过锁圈320底部,此时,锁圈320将下降,使连接杆331卡入锁圈320与门体121之间,并使锁圈320的局部卡入由连接杆331、第一限位杆332和第二限位杆333围成的空间中。
如此设置,使得在车门120受到来自于厢体110内部的推力时,受到第一限位杆332和第二限位杆333的限位作用,车门120仍处于关闭位置不动,从而实现了车门120的自锁。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杆333短于连接杆331。如此设置,在实现车门120可靠自锁的同时,还能够缩短第二限位杆333的长度,节省锁杆330的材料成本。
优选地,第二限位杆333与车门120不存在重叠部分。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杆333的端部为弧面。
如此设置,减少了第二限位杆333端部的尖锐部位,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开关车门120过程中第二限位杆333对工作人员手部造成的划伤,提高了本实施例二次门锁结构300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请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锁圈320呈圆环形。
这种锁圈320的结构形式,不仅能够在开关车门120过程中与锁杆330进行有效的配合,降低车门120在开关过程中出现锁杆330卡死的风险,而且,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廉。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车门120包括门体121和固定设置于门体121的安装板122,连接杆331安装于安装板122。
如此设置,能够减少连接杆331在安装过程中对门体121造成的破坏,从而保证了车门120的结构强度。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22可拆卸固定连接于门体121。当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需要对锁杆330进行维护时,可以将安装板122从门体121上拆卸下来,在开阔空间对锁杆330进行维护。如此设置,能够提高对锁杆330的维护效率。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22沿水平方向间隔固设有第一固定环340和第二固定环350,连接杆331穿设在第一固定环340与第二固定环350中;连接杆331还固定套装有第一限位环360和第二限位环370,其中,第一固定环340和第二固定环350位于第一限位环360与第二限位环370之间,第一限位环360和第二限位环370被配置为限制连接杆331水平移动。
第一固定环340和第二固定环350的设置,为连接杆331提供了安装支点,保证了连接杆331在安装板122上的安装可靠性。并且,通过使第一限位环360和第二限位环370分设于第一固定环340和第二固定环350二者的两侧,实现了对连接杆331水平移动的限制,同时,也避免了车辆运行过程中连接杆331的晃动,进一步保证了本实施例二次门锁结构300的锁定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环340焊接固定于安装板122,第二固定环350焊接固定于安装板122。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31固定设置有把手380。
通过在连接杆331上设置把手380,使得在需要将车门120打开时,工作人员可以拉动把手380,为车门120提供向外的拉力。把手380的设置,为工作人员操作车门120提供了受力点,便于工作人员将车门120打开。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实施例中,诸如“上”、“下”等方位的描述,均基于附图所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二次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车厢(100)的外部,所述车厢(100)包括厢体(110)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厢体(110)的车门(120),所述二次门锁结构包括支架(310)、锁圈(320)和锁杆(330),其中,所述支架(310)水平设置,包括呈U形依次连接的第一杆(311)、第二杆(312)和第三杆(313),所述第一杆(311)和所述第三杆(313)均与所述厢体(110)固定连接;所述锁圈(320)位于所述第一杆(311)与所述第三杆(313)之间,所述第一杆(311)与所述第三杆(313)之间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穿过所述锁圈(320)的中心孔;所述锁圈(320)的外周面为弧面;所述锁杆(330)设置于所述车门(120),且朝向所述锁圈(320)的方向伸出所述车门(120)的边缘;
所述锁杆(330)被配置为在关闭所述车门(120)时与所述锁圈(320)的外周面配合将所述锁圈(320)顶起,在关闭所述车门(120)后卡入所述锁圈(320)的外周面与所述厢体(1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330)包括呈U形依次连接的连接杆(331)、第一限位杆(332)和第二限位杆(333),所述连接杆(331)水平安装于所述车门(120);在所述车门(120)的关闭状态下,所述锁圈(320)的局部卡入由所述连接杆(331)、所述第一限位杆(332)和所述第二限位杆(333)围成的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20)包括门体(121)和固定设置于所述门体(121)的安装板(122),所述连接杆(331)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22)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门体(1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22)沿水平方向间隔固设有第一固定环(340)和第二固定环(350),所述连接杆(331)穿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环(340)与所述第二固定环(350)中;所述连接杆(331)还固定套装有第一限位环(360)和第二限位环(370),所述第一固定环(340)和所述第二固定环(350)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环(360)与所述第二限位环(370)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环(360)和所述第二限位环(370)被配置为限制所述连接杆(331)水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二次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31)固定设置有把手(380)。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二次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杆(333)短于所述连接杆(331)。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二次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杆(333)的端部为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二次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圈(320)呈圆环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100)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二次门锁结构,所述二次门锁结构设置于所述车厢(100)的外部,且位于所述车厢(100)的厢体(110)与车门(120)之间;所述车门(120)与所述厢体(110)之间还设置有一次门锁结构(200),所述一次门锁结构(200)被配置为在所述车门(120)关闭后将所述车门(120)锁定于所述厢体(110)。
CN202022610052.4U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二次门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4463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0052.4U CN214463373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二次门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0052.4U CN214463373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二次门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3373U true CN214463373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2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10052.4U Active CN214463373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二次门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3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7953B (zh) 一种电梯集成轿门锁异步门刀装置
CN202806663U (zh) 一种具有应急逃生门的客车
CN214463373U (zh) 一种二次门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236827U (zh) 电梯门锁结构
CN201530285U (zh) 快速逃生车窗
JP5342816B2 (ja) 吊り戸のロック装置
CN108439158B (zh) 电梯用轿门开门限制装置
CN105197710B (zh) 电梯轿厢轿门锁的开锁装置
JP6494579B2 (ja) 乗場扉錠解除構造
CN107445040A (zh) 基于异步门刀的新型轿门锁紧装置
CN105270947B (zh) 带有开锁装置的电梯轿厢轿门锁、电梯门机及轿门系统
CN105923518A (zh) 一种锁门机构
CN207258977U (zh) 基于异步门刀的新型轿门锁紧装置
CN211519210U (zh) 一种水陆两栖型消防车的后门液压升降机构
CN201494282U (zh) 一种安全窗
CN111646348B (zh) 一种保持式电梯轿门锁门刀装置
CN210944461U (zh) 一种电梯玻璃轿门非平层开门装置
CN206767403U (zh) 一种用于电梯的轿厢门刀
CN206765780U (zh) 长途客车安全门
CN109177837B (zh) 可实现爬坡降噪的中扶手总成
JPH072055A (ja) 産業車両のセーフティバー
CN108386087B (zh) 人行车推拉门闭锁装置
CN112320533A (zh) 安全施工电梯
CN105800437B (zh) 电梯轿厢门防扒装置
CN209921137U (zh)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把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