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54432U - 绞龙装置及整平机 - Google Patents

绞龙装置及整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54432U
CN214454432U CN202120456401.3U CN202120456401U CN214454432U CN 214454432 U CN214454432 U CN 214454432U CN 202120456401 U CN202120456401 U CN 202120456401U CN 214454432 U CN214454432 U CN 214454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auger
auger device
mounting hole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564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才华
廖雄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564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54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54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54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绞龙装置及整平机。绞龙装置包括:绞龙轴,绞龙轴能够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两个连接轴,连接轴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绞龙轴的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轴卡接配合,绞龙轴的第一端经一个连接轴与驱动部件连接,绞龙轴的第二端经另一个连接轴与固定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绞龙装置的绞龙轴不方便拆卸的问题。

Description

绞龙装置及整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平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绞龙装置及整平机。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整平施工过程中,常常使用带绞龙的整平机,将堆积在一处的混凝土摊开到一定的厚度。在整平机的工作过程中,旋转的绞龙轴可以使不均匀的、多余的混凝土沿绞龙轴的轴线从堆积的一侧输送至未施工的一侧,从而使当前施工面上的混凝土的厚度均匀一致,在输送混凝土的过程中,由砂砾、石子、水泥和水组成的混凝土会与绞龙轴发生持续摩擦,从而使绞龙轴发生磨损。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市场上的整平机的绞龙轴均为消耗品,在绞龙轴磨损后需要更换。现有技术中,一般会采用绞龙轴的轴端与轴承直接连接的方式来将绞龙轴安装在整平机设备上,采用此种连接方式后,在混凝土的碱性条件下,绞龙轴容易腐蚀生锈,会使绞龙轴不易从整平机设备的其它部件上拆下,从而不便于更换绞龙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龙装置及整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绞龙装置的绞龙轴不方便拆卸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绞龙装置,包括:绞龙轴,绞龙轴能够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两个连接轴,连接轴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绞龙轴的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轴卡接配合,绞龙轴的第一端经一个连接轴与驱动部件连接,绞龙轴的第二端经另一个连接轴与固定部件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在更换绞龙轴时,由于绞龙轴和连接轴采用卡接配合的连接方式,从而无需将连接轴从驱动部件或固定部件上拆下,直接将绞龙轴从连接轴上拆下即可,这样可以较便捷的将绞龙轴从固定部件或者驱动部件上拆下,从而解决了绞龙轴不易从固定部件或者驱动部件上拆下的问题。
进一步地,连接轴的至少部分周向表面为锥形表面,绞龙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锥孔,连接轴的一端伸入锥孔内,并通过锥形表面与锥孔卡接配合。通过上述设置,在拆卸绞龙轴时,直接将连接轴与绞龙轴配合的一端从锥孔中抽出即可,这样,可以实现连接轴和绞龙轴的快速拆卸。
进一步地,连接轴的具有锥形表面的轴段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锥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绞龙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安装槽内,第一连接件的其余部分位于第二安装槽内。通过上述设置,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安装槽的相对于连接轴的轴线方向平行的一侧壁面抵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安装槽的相对于连接轴的轴线方向平行的另一侧壁面抵接,从而可以使连接轴通过第一连接件将转矩传递给绞龙轴,从而使连接轴带动绞龙轴转动。
进一步地,连接轴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锥形表面设置于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的至少部分与固定部件或者驱动部件连接。这样,驱动部件的输出转矩可以通过连接轴传递给绞龙轴,从而使驱动部件带动绞龙轴转动。
进一步地,连接轴还包括位于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连接处的第一台阶结构,绞龙轴的端面与第一台阶结构抵接。这样,第一台阶结构可以防止绞龙轴沿其轴线方向窜动,避免绞龙轴发生轴向移动,从而使待整平面更加平整。
进一步地,绞龙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绞龙轴转动的驱动部件,两个连接轴中的一个连接轴的一端设有安装孔,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安装孔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驱动部件可以驱动连接轴转动,从而使连接轴带动绞龙轴转动,从而使绞龙装置对待整平面进行整平。
进一步地,绞龙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设置于驱动部件的输出端的外壁面,安装孔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三安装槽,第二连接件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安装槽内。上述设置中,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上的第二连接件与第三安装槽的相对于连接轴的轴线方向平行的一侧壁面抵接,从而可以使驱动部件通过第二连接件将转矩传递给连接轴,进而使连接轴带动绞龙轴转动。
进一步地,绞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连接轴外周的轴承,连接轴通过轴承与固定部件或驱动部件连接。这样可以将绞龙轴安装于固定部件和驱动部件之间,进而实现绞龙轴的转动,对待整平面进行整平。
进一步地,轴承包括外圈和相对于外圈可转动设置的内圈,绞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轴承锁紧在壳体的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包括锁紧螺栓和设置在轴承外周的锁紧件,锁紧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壳体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锁紧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孔后与第一安装孔连接,以将外圈锁紧在壳体上,锁紧螺栓位于绞龙轴的远离待整平表面的一侧。上述设置中,通过设置锁紧结构,可以将轴承的外圈锁紧在壳体上,并且轴承的内圈与连接轴连接,这样,可以保证连接轴可以相对于壳体发生相对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整平机,包括行走装置和设置于行走装置的上述的绞龙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平机具有上述绞龙装置的全部优点。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分别与绞龙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卡接配合的两个连接轴,并且绞龙轴通过额外设置的连接轴与驱动部件或固定部件连接,这样,在更换绞龙轴时,由于绞龙轴和连接轴采用卡接配合的连接方式,从而无需将连接轴从驱动部件或固定部件上拆下,直接将绞龙轴从连接轴上拆下即可,这样可以较便捷的将绞龙轴从固定部件或者驱动部件上拆下,从而解决了绞龙轴不易从固定部件或者驱动部件上拆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绞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绞龙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绞龙装置的绞龙轴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3的绞龙轴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绞龙装置的连接轴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连接轴与固定部件连接);
图6示出了图1的绞龙装置的连接轴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连接轴与驱动部件连接);
图7示出了图6的连接轴的右视图;
图8示出了图6的连接轴的俯视图;以及
图9示出了图6的连接轴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20、连接轴;21、第一轴段;22、第二轴段;24、锥形表面;25、第一安装槽;27、第一台阶结构;28、安装孔;29、第三安装槽;30、绞龙轴;31、第一端;32、第二端;33、锥孔;34、第二安装槽;41、第一连接件;42、第二连接件;50、驱动部件;51、输出端;60、轴承;70、锁紧结构;71、锁紧螺栓;72、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位于绞龙轴30两端的两个连接轴20的结构不相同,比如,位于图1的绞龙轴30的上部的连接轴20为图6所示的结构,位于图1的绞龙轴30的下部的连接轴为图5所示的结构。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两个相同结构的连接轴2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绞龙装置。绞龙装置包括绞龙轴30和两个连接轴20。绞龙轴30能够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连接轴20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绞龙轴30的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分别与两个连接轴20卡接配合,绞龙轴30的第一端31经一个连接轴20与驱动部件50连接,绞龙轴30的第二端32经另一个连接轴20与固定部件连接。
上述设置中,通过设置分别与绞龙轴30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卡接配合的两个连接轴20,并且绞龙轴30通过连接轴20与驱动部件50或固定部件连接,这样,在更换绞龙轴30时,由于绞龙轴和连接轴采用卡接配合的连接方式,从而无需将连接轴20从驱动部件50或固定部件上拆下,直接将绞龙轴30从连接轴20上拆下即可,这样可以较便捷的将绞龙轴30从固定部件或者驱动部件50上拆下,从而解决了绞龙轴30不易从固定部件或者驱动部件50上拆下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轴20与绞龙轴30的卡接配合包括连接轴20和绞龙轴30的轴孔配合或者花键配合或者利用弹性元件夹紧连接轴20和绞龙轴30等容易拆卸的连接方式。其中,弹性元件可以为弹性联轴器,通过弹性联轴器将连接轴20和绞龙轴30连接。
发明人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绞龙装置在工作时,绞龙轴30的第一端31的输送量比绞龙轴30的第二端32的输出量大,从而出现绞龙轴30的两端的磨损程度不一致的问题,绞龙轴30的第一端31的磨损较快,这样,在工作一定时间后,第一端31的轴段逐渐磨损缩小,从而使其输送能力下降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此时绞龙轴30的第二端32的轴段完整性较高,仍能承担较大的输送量,这样,直接将绞龙轴30报废较为可惜,为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绞龙轴30可以做成对称结构,在绞龙轴30磨损后调换绞龙轴30装配方向。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两个连接轴20与绞龙轴30连接处的结构相同,并且绞龙轴30的两端的结构一致,这样,当绞龙轴30与驱动部件50连接的轴段发生严重磨损时,绞龙轴30与固定部件连接的轴段磨损较轻时(即绞龙轴30的两边的轴段磨损不一致),可以将绞龙轴30拆下,改变绞龙轴30的装配方向(即将绞龙轴30的第一端31与固定部件连接,绞龙轴30的第二端32与驱动部件50连接),从而提升同一绞龙轴30的使用率,降低更换成本。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轴20的材料采用304不锈钢,此种材料有极高的耐腐蚀性。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连接轴20的材料也可以采用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的其它耐腐蚀的金属材料。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绞龙轴30的材料主要采用锰钢,此种材料是一种耐磨性能较强和经济性较佳的材料,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绞龙轴30的损耗,并且也可以有效降低绞龙轴30的制造成本。
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绞龙轴30包括主轴、设置于主轴外周的螺旋叶和分别位于主轴两端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通过主轴带动螺旋叶旋转,从而利用螺旋叶对待整平面整平。
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轴20的至少部分周向表面为锥形表面24,绞龙轴30的两端均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锥孔33,连接轴20的一端伸入锥孔33内,并通过锥形表面24与锥孔33卡接配合。
通过上述设置,在拆卸绞龙轴30时,直接将连接轴20与绞龙轴30配合的一端从锥孔33中抽出即可,这样,可以实现连接轴20和绞龙轴30的快速拆卸。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锥孔和锥面配合的连接方式将连接轴20和绞龙轴30连接在一起,这样,在绞龙装置施工的过程中,即使绞龙轴发生锈蚀,导致配合处发生变形,也可以方便地将绞龙轴30从固定部件或者驱动部件50上拆下。
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轴20的具有锥形表面24的轴段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25,锥孔3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34,绞龙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41,第一连接件41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安装槽25内,第一连接件41的其余部分位于第二安装槽34内。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连接件41与第一安装槽25的相对于连接轴20的轴线方向平行的一侧壁面抵接,第一连接件41与第二安装槽34的相对于连接轴20的轴线方向平行的另一侧壁面抵接,从而可以使连接轴20通过第一连接件41将转矩传递给绞龙轴30,从而使连接轴20带动绞龙轴30转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1为平键,这样,连接轴20可以通过平键将转矩传递给绞龙轴30。
如图2、图5、图6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轴20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轴段21和第二轴段22,锥形表面24设置于第一轴段21,第二轴段22的至少部分与固定部件或者驱动部件50连接。
上述设置中,通过将连接轴20的第一轴段穿设于锥孔33中,使锥形表面24与锥孔33的内壁面配合,从而将连接轴20与绞龙轴30连接;通过将第二轴段22的至少部分与驱动部件50连接,这样,驱动部件50的输出转矩可以通过连接轴20传递给绞龙轴30,从而使驱动部件50带动绞龙轴30转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连接轴20的结构简单,加工制造连接轴20需要的材料较少,这样,在实现绞龙轴30可以快速从固定部件或者驱动部件50上拆下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加工成本。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轴20还包括位于第一轴段21与第二轴段22连接处的第一台阶结构27,绞龙轴30的端面与第一台阶结构27抵接。
通过上述设置,绞龙轴3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轴20的第一台阶结构27抵接,这样,第一台阶结构27可以防止绞龙轴30沿其轴线方向窜动,避免绞龙轴30发生轴向移动,从而使待整平面更加平整。
如图1、图7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绞龙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绞龙轴30转动的驱动部件50,两个连接轴20中的一个连接轴20的一端设有安装孔28,驱动部件50的输出端51与安装孔28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驱动部件50的输出端51穿设于安装孔28中,并且与连接轴20驱动连接,这样,驱动部件50可以驱动连接轴20转动,从而使连接轴20带动绞龙轴30转动,从而使绞龙装置对待整平面进行整平。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绞龙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42,第二连接件42设置于驱动部件50的输出端51的外壁面,安装孔28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三安装槽29,第二连接件4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安装槽29内。
上述设置中,驱动部件50的输出端51上的第二连接件42与第三安装槽29的相对于连接轴20的轴线方向平行的一侧壁面抵接,从而可以使驱动部件50通过第二连接件42将转矩传递给连接轴20,进而使连接轴20带动绞龙轴30转动。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驱动部件50的输出端51的外壁面上设置安装槽,在安装孔28的内壁面上设置安装槽,使第二连接件42的一部分位于输出端51上的安装槽内,第二连接件42的另一部分位于安装孔28上的安装槽内,这样,输出端51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42带动连接轴20转动,从而带动绞龙轴30转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绞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连接轴20外周的轴承60,连接轴20通过轴承60与固定部件或驱动部件50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连接轴20通过轴承60与固定部件和驱动部件50连接,从而将绞龙轴30安装于固定部件和驱动部件50之间,进而实现绞龙轴30的转动,对待整平面进行整平。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将轴承60与连接轴20连接,在更换绞龙轴30时,可以直接将绞龙轴30从连接轴20上拆下,这样避免了因将绞龙轴30直接从轴承60上拆下,而使轴承60报废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轴承60包括外圈和相对于外圈可转动设置的内圈,绞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轴承60锁紧在壳体10的锁紧结构70,锁紧结构70包括锁紧螺栓71和设置在轴承60外周的锁紧件72,锁紧件7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壳体10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锁紧螺栓71穿过第二安装孔后与第一安装孔连接,以将外圈锁紧在壳体10上,锁紧螺栓71位于绞龙轴30的远离待整平表面的一侧。
上述设置中,通过设置锁紧结构70,可以将轴承60的外圈锁紧在壳体10上,并且轴承60的内圈与连接轴20连接,这样,可以保证连接轴20可以相对于壳体10发生相对转动。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锁紧件72用于支撑轴承60,并且使绞龙轴30通过连接轴20和轴承60安装于壳体10上,这样,在更换绞龙时,只需松开锁紧在绞龙轴30的第二端32的锁紧结构70的锁紧螺栓71,即可以将连接轴20直接抽出绞龙轴30的锥孔33,之后,再将绞龙轴30的第一端31拆下,就可以实现从壳体10上拆下绞龙轴30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锁紧结构70的锁紧螺栓71位于绞龙轴30的远离待整平面的一侧,这样可以避免因混凝土(待整平面)凝结而造成螺栓无法松脱的问题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轴20和绞龙轴30的连接处的结构紧凑,绞龙轴30的螺旋叶的有效长度大,从而对混凝土的输送效果有明显的提升。
发明人所知道的一种采用联轴器连接绞龙轴和驱动部件的输出轴的方式中,联轴器的法兰和螺栓均与绞龙轴和输出轴连接,当该方式应用于混凝土的整平机时,凝固的混凝土将造成严重的堵塞,使螺栓拆卸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的采用连接轴连接绞龙轴和其它部件(比如驱动部件或者固定部件)的快换方式,因绞龙轴的工作区域基本位于两个连接轴之间,混凝土难以落到连接轴与驱动部件的连接处或者连接轴与固定部件的连接处,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凝固的混凝土造成上述连接处堵塞的问题。进一步地,锁紧螺栓71拆卸方便,从而提高绞龙轴30的更换效率。进一步地,采用连接轴的快换方式可以增加绞龙轴30的有效长度,使流动性较差的混凝土通过螺旋叶输送至待施工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平机。整平机包括行走装置和设置于行走装置的上述的绞龙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平机具有上述绞龙装置的全部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分别与绞龙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卡接配合的两个连接轴,并且绞龙轴通过额外设置的连接轴与驱动部件或固定部件连接,这样,在更换绞龙轴时,由于绞龙轴和连接轴采用卡接配合的连接方式,从而无需将连接轴从驱动部件或固定部件上拆下,直接将绞龙轴从连接轴上拆下即可,这样可以较便捷的将绞龙轴从固定部件或者驱动部件上拆下,从而解决了绞龙轴不易从固定部件或者驱动部件上拆下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绞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绞龙轴,所述绞龙轴能够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
两个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
所述绞龙轴的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轴卡接配合,所述绞龙轴的第一端经一个所述连接轴与驱动部件连接,所述绞龙轴的第二端经另一个所述连接轴与固定部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至少部分周向表面为锥形表面,所述绞龙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锥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伸入所述锥孔内,并通过所述锥形表面与所述锥孔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具有锥形表面的轴段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锥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绞龙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其余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锥形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段,所述第二轴段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固定部件或者所述驱动部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绞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第二轴段连接处的第一台阶结构,所述绞龙轴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绞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绞龙轴转动的驱动部件,两个所述连接轴中的一个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绞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的外壁面,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绞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外周的轴承,所述连接轴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固定部件或所述驱动部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绞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外圈和相对于所述外圈可转动设置的内圈,所述绞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轴承锁紧在壳体的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锁紧螺栓和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外周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接,以将所述外圈锁紧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锁紧螺栓位于所述绞龙轴的远离待整平表面的一侧。
10.一种整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装置和设置于所述行走装置的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绞龙装置。
CN202120456401.3U 2021-03-02 2021-03-02 绞龙装置及整平机 Active CN214454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6401.3U CN214454432U (zh) 2021-03-02 2021-03-02 绞龙装置及整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6401.3U CN214454432U (zh) 2021-03-02 2021-03-02 绞龙装置及整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54432U true CN214454432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52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56401.3U Active CN214454432U (zh) 2021-03-02 2021-03-02 绞龙装置及整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544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89162B2 (ja) 汚泥掻寄機のスプロケットおよび掻寄板送り装置
US6764108B2 (en) Assembly of hollow torque transmitting sucker rods
US7681341B2 (en) Double cam taper lock connector pin apparatus
EP0524183A1 (en) DRILLING HOL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US20060166747A1 (en) Flex drive connector
CN210597580U (zh) 一种带有绞笼的管道清淤疏浚机器人
EP3610154B1 (de) Exzenterschneckenpumpe
CN214454432U (zh) 绞龙装置及整平机
CN209584787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压路机压轮及其压路机
CN203526199U (zh) 一种组合装配轧辊
CN203701971U (zh) 牙轮钻头、牙轮钻具和旋挖钻机
CN218206614U (zh) 一种可逆对棱三棱钻杆
EP105695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jointing rods and piston pump including the device
CA3011136A1 (en) Power tongs with shaft retainers
CN114592528A (zh) 一种基坑开挖支护结构
EP1338796A2 (de) Exzenterschneckenpumpe
CN217298839U (zh) 一种牵引工作链条结构及回转式清污机
CN102913688A (zh) 输送管、混凝土泵送装置及输送管的制造方法
CN218060587U (zh) 一种吹沙管道疏通装置
CN213055406U (zh) 一种进料防堵型建筑用砂浆机
CN210304040U (zh) 一种移动破碎机双刀轴结构
US9890600B1 (en) Power tongs with supporting struts
CN2615424Y (zh) 便于拆卸的齿式联轴器
CN210217169U (zh) 分料轴及布料机
JP2008008096A (ja) オーガスクリュ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