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7193U -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7193U
CN214447193U CN202120176778.3U CN202120176778U CN214447193U CN 214447193 U CN214447193 U CN 214447193U CN 202120176778 U CN202120176778 U CN 202120176778U CN 214447193 U CN214447193 U CN 214447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ffle
pressing plate
bottom plate
precast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767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晓亮
申兆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Xiangr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Xiangr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Xiangr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Xiangro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767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7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7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71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包括第一拐角边框、第二拐角边框;第一拐角边框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二拐角边框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第二挡板在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与第三挡板滑动连接,第四挡板在远离第三挡板的一端与第一挡板滑动连接;第一挡板在靠近第二挡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设有与第一插销配合的第一插孔,第一插销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第一固定板连接,第三挡板在靠近第四挡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设有与第二插销配合的第二插孔,第二插销通过第二弹性件与第二固定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边模的重复利用,从而减少了边模的浪费,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普遍使用的预制构件。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是在钢筋桁架上现浇混凝土得到的板状结构。生产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时,首先需要在底模1上用多个螺栓固定边模2,边模2结构如图1所示,边模2为整体式矩形边框结构,其通常采用角钢制作,在边模2的上沿设有多个豁口201,豁口201用于放置钢筋;然后往豁口201中摆放钢筋,构成钢筋桁架;接着往边模2中浇筑混凝土;最后在混凝土养护成型后得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
不同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体现在相邻两根钢筋之间的距离有所不同,或者体现在混凝土叠合板的长度有所尺寸不同。
对于不同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其相邻两根钢筋之间的距离有所不同的情况,由于边模2上相邻两个豁口201之间的距离固定,所以一种边模2只能生产一种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使边模2不能实现重复利用,减少了边模2的使用次数,造成边模2的浪费,增大了成本。
对于不同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其长度尺寸有所不同的情况,由于边框的长度尺寸固定,所以同样存在一种边模2只能生产一种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情况,使边模2不能实现重复利用,减少了边模2的使用次数,造成边模2的浪费,增大了成本。
故而,如何能够实现边模的重复利用,以便于减少边模的浪费,降低成本,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边模的重复利用,从而减少了边模的浪费,降低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包括第一拐角边框、第二拐角边框、第一固定板、第一插销、第一弹性件、第二固定板、第二插销、第二弹性件;
第一拐角边框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压板、第一弹性层、第一底板,第二挡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二压板、第二弹性层、第二底板,第一压板的一端与第二压板的一端连接,第一底板的一端与第二底板的一端连接;
第二拐角边框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第三挡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三压板、第三弹性层、第三底板,第四挡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四压板、第四弹性层、第四压板,第三压板的一端与第四压板的一端连接,第三底板的一端与第四底板的一端连接;
第二压板在远离第一压板的一端与第三压板滑动连接,第四压板在远离第三压板的一端与第一压板滑动连接;
第一底板在靠近第二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设有第一插孔,第一插销与第一插孔配合,第一插销的上端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第一固定板连接,第三底板在靠近第四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设有第二插孔,第二插销与第二插孔配合,第二插销的上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第二固定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板在远离所述第一压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燕尾槽,第一燕尾槽与所述第三压板配合,所述第四压板在远离第三压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滑板,第二滑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二燕尾槽,第二燕尾槽与第一压板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压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三压板的上端面,所述第四压板的上端面均设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三压板、所述第四压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三底板、所述第四底板均采用塑料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底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三底板的下端面、所述第四底板的下端面均设有磁石放置槽,磁石放置槽内设有磁石。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一方面,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压板和第一底板夹住放置在第一弹性层上的钢筋、第二压板和第二底板夹住放置在第二弹性层上的钢筋、第三压板和第三底板夹住放置在第三弹性层上的钢筋、第四压板和第四底板夹住放置在第四弹性层上的钢筋时,能够利用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第三弹性层、第四弹性层的弹性,在钢筋所在的位置下陷,形成用于放置钢筋的“临时豁口”,来隔开相邻两根钢筋;又能够在钢筋取走时,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第三弹性层、第四弹性层的下陷位置重新膨起,“临时豁口”消失。也就是说,用于隔开相邻两根钢筋的“临时豁口”,是根据钢筋所摆放的位置而定的。从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排布相邻两根钢筋的距离,由于不同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中,存在相邻两根钢筋之间的距离有所不同的情况,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相邻两根钢筋之间的距离有所不同)的生产,实现了重复利用,使用更为灵活,减少了边模的浪费,降低了成本。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可以调节第二挡板和第四挡板之间的距离,以便于生产不同长度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由于不同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中,存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长度尺寸有所不同的情况,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不同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长度尺寸有所不同)的生产,实现了重复利用,使用更为灵活,减少了边模的浪费,降低了成本。
此外,当需要安装第一拐角边框和第二拐角边框时,只需将第一插销插入设于底模上的第一固定孔、将第二插销插入设于底模上的第二固定孔即可;当需要拆卸第一拐角边框和第二拐角边框时,只需将第一插销向上拔出底模上的第一固定孔、将第二插销向上拔出底模上的第二固定孔即可。插拔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的操作,比背景技术中旋拧用于固定边模和底模的螺栓的操作更为简便快捷,提高了操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压板的上端面、第二压板的上端面、第三压板的上端面,第四压板的上端面均设有刻度,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测量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长宽尺寸,使得生产操作更为方便。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让第一压板至第四压板、第一底板至第四底板均采用塑料板,能够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从而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取用,还能够方便取材,避免腐蚀,延长使用寿命,节省更换成本。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磁石,能够利用磁石吸合采用钢板材质的底模,或是利用磁石吸合铺设了钢板的底模,从而提高了第一拐角边框和第二拐角边框放置在底模上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实施例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实施例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实施例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模,2-边模,201-豁口,3-第一挡板,301-第一压板,302-第一弹性层,303-第一底板,4-第二挡板,401-第二压板,402-第二弹性层,403-第二底板,5-第三挡板,501-第三压板,502-第三弹性层,503-第三底板,6-第四挡板,601-第四压板,602-第四弹性层,603-第四底板,7-第一滑板,701-第一燕尾槽,8-第二滑板,801-第二燕尾槽,9-第一固定板,901-第一插孔,10-第一插销,11-第一弹性件,12-第二固定板,1201-第二插孔,13-第二插销,14-第二弹性件,15-磁石放置槽,16-磁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2-4所示,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包括第一拐角边框、第二拐角边框、第一固定板9、第二固定板12、第一插销10、第一弹性件11、第二插销13、第二弹性件14。
第一拐角边框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
第一挡板3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压板301、第一弹性层302、第一底板303。为了减轻第一挡板3的重量,第一压板301和第一底板303均采用塑料板,采用塑料板作为第一压板301和第一底板303还能方便取材,避免腐蚀,延长使用寿命,节省更换成本。第一弹性层302采用变形能力强且便于取材的硅胶层或橡胶层或岩棉层。第一压板301通过螺栓与第一底板303固定,使得第一弹性层302夹在第一压板301和第一底板303之间。
第二挡板4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压板401、第二弹性层402、第二底板403。为了减轻第二挡板4的重量,第二压板401和第二底板403均采用塑料板,采用塑料板作为第二压板401和第二底板403还能方便取材,避免腐蚀,延长使用寿命,节省更换成本。第二弹性层402也采用变形能力强且便于取材的硅胶层或橡胶层或岩棉层。第二压板401通过螺栓与第二底板403固定,使得第二弹性层402夹在第二压板401和第二底板403之间。
第一压板301的一端与第二压板401的一端焊接固定,第一底板303的一端与第二底板403的一端焊接固定。
第二拐角边框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挡板5和第四挡板6。
第三挡板5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三压板501、第三弹性层502、第三底板503。为了减轻第三挡板5的重量,第三压板501和第三底板503均采用塑料板,采用塑料板作为第三压板501和第三底板503还能方便取材,避免腐蚀,延长使用寿命,节省更换成本。第三弹性层502也采用变形能力强且便于取材的硅胶层或橡胶层或岩棉层。第三压板501通过螺栓与第三底板503固定,使得第三弹性层502夹在第三压板501和第三底板503之间。
第四挡板6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四压板601、第四弹性层602、第四底板603。为了减轻第四挡板6的重量,第四压板601和第四底板603均采用塑料板,采用塑料板作为第四压板601和第四底板603还能方便取材,避免腐蚀,延长使用寿命,节省更换成本。第四弹性层602也采用变形能力强且便于取材的硅胶层或橡胶层或岩棉层。第四压板601通过螺栓与第四底板603固定,使得第四弹性层602夹在第四压板601和第四底板603之间。
第三压板501的一端与第四压板601的一端焊接固定,第三底板503的一端与第四底板603的一端焊接固定。
第二压板401在远离第一压板301的一端与第三压板501滑动连接,具体的,第二压板401在远离第一压板301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滑板7,第一滑板7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燕尾槽701,第一燕尾槽701与第三压板501配合。
第四压板601在远离第三压板501的一端与第一压板301滑动连接,具体的,第四压板601在远离第三压板501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滑板8,第二滑板8的下端面设有第二燕尾槽801,第二燕尾槽801与第一压板301配合。
第一底板303在靠近第二底板403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固定板9,第一固定板9设有第一插孔901,第一插孔901用于第一插销10插入,第一弹性件11采用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上端与第一插销10焊接固定,第一弹簧的下端通过粘胶固定在第一固定板9的上端面。
第三底板503在靠近第四底板603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2设有第二插孔1201,第二插孔1201用于第二插销13插入,第二弹性件14采用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上端与第二插销13焊接固定,第二弹簧的下端通过粘胶固定在第二固定板12的上端面。
对于不同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其相邻两根钢筋之间的距离有所不同的情况,在生产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时,需要进行如下操作:
(1)工作人员将第一插销10从上到下依次插入第一固定板9的第一插孔901、设于底模1上的第一固定孔(图中未示出),将第二插销13从上到下依次插入第二固定板12的第二插孔1201、设于底模1上的第二固定孔(图中未示出),此时第一拐角边框和第二拐角边框无法在底模1上端面上移动,从而将第一拐角边框和第二拐角边框固定在底模1上端面。
(2)旋松用于固定第一压板301和第一底板303的螺栓,将钢筋放在第一弹性层302上,重新旋紧用于固定第一压板301和第一底板303的螺栓,将放在第一弹性层302上的钢筋夹在第一压板301和第一底板303之间。
旋松用于固定第二压板401和第二底板403的螺栓,将钢筋放在第二弹性层402上,重新旋紧用于固定第二压板401和第二底板403的螺栓,将放在第二弹性层402上的钢筋夹在第二压板401和第二底板403之间。
旋松用于固定第三压板501和第三底板503的螺栓,将钢筋放在第三弹性层502上,重新旋紧用于固定第三压板501和第三底板503的螺栓,将放在第三弹性层502上的钢筋夹在第三压板501和第三底板503之间。
旋松用于固定第四压板601和第四底板603的螺栓,将钢筋放在第四弹性层602上,重新旋紧用于固定第四压板601和第四底板603的螺栓,将放在第四弹性层602上的钢筋夹在第四压板601和第四底板603之间。
进行完上述操作之后,可得到如图5所示状态,此时摆放的钢筋构成钢筋桁架。
(3)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养护成型后得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
(4)旋松用于固定第一压板301和第一底板303的螺栓,旋松用于固定第二压板401和第二底板403的螺栓,旋松用于固定第三压板501和第三底板503的螺栓,旋松用于固定第四压板601和第四底板603的螺栓,将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搬走。
(5)在第一弹性层302、第二弹性层402、第三弹性层502、第四弹性层602上重新摆放钢筋,重新旋紧用于固定第一压板301和第一底板303的螺栓、用于固定第二压板401和第二底板403的螺栓、用于固定第三压板501和第三底板503的螺栓、用于固定第四压板601和第四底板603的螺栓,以便于再次浇筑混凝土得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
当需要拆卸第一拐角边框和第二拐角边框时,只需将第一插销10向上拔出底模1上的第一固定孔、将第二插销13向上拔出底模1上的第二固定孔即可。插拔第一插销10和第二插销13的操作,比背景技术中旋拧用于固定边模和底模1的螺栓的操作更为简便快捷,提高了操作效率。
通过上述过程可知,在第一压板301和第一底板303夹住放置在第一弹性层302上的钢筋、第二压板401和第二底板403夹住放置在第二弹性层402上的钢筋、第三压板501和第三底板503夹住放置在第三弹性层502上的钢筋、第四压板601和第四底板603夹住放置在第四弹性层602上的钢筋时,能够利用第一弹性层302、第二弹性层402、第三弹性层502、第四弹性层602的弹性,在钢筋所在的位置下陷,形成用于放置钢筋的“临时豁口”,来隔开相邻两根钢筋;又能够在钢筋取走时,第一弹性层302、第二弹性层402、第三弹性层502、第四弹性层602的下陷位置重新膨起,“临时豁口”消失。也就是说,用于隔开相邻两根钢筋的“临时豁口”,是根据钢筋所摆放的位置而定的。从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排布相邻两根钢筋的距离,由于在不同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中,存在相邻两根钢筋之间的距离有所不同的情况,所以本实施例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能够适用不同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生产,实现了重复利用,使用更为灵活,减少了边模的浪费,降低了成本。
对于不同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其长度尺寸有所不同的情况,在生产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时,需要进行如下操作:
(1)首先工作人员将第一插销10从上到下依次插入第一固定板9的第一插孔901、设于底模1上的第一固定孔;然后工作人员将第四挡板6向远离第二挡板4的方向拉动,使得第二挡板4和第四挡板6之间的距离增大,在第二挡板4和第四挡板6之间的距离增大的过程中,第三挡板5在第一滑板7的第一燕尾槽701中滑动,且第一挡板3在第二滑板8的第二燕尾槽801中滑动;最后工作人员将第二插销13从上到下依次插入第二固定板12的第二插孔1201、设于底模1上的第二固定孔中,此时第一拐角边框和第二拐角边框无法在底模1上端面上移动,从而将第一拐角边框和第二拐角边框固定在底模1上端面。
剩下的步骤与上述步骤(2)-(5)相同。
通过上述过程可知,本实施例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可以调节第二挡板4和第四挡板6之间的距离,以便于生产不同长度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由于在不同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中,存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长度尺寸有所不同的情况,所以本实施例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能够适用不同规格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生产,实现了重复利用,使用更为灵活,减少了边模的浪费,降低了成本。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测量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长宽尺寸,使生产操作更为方便,在第一压板301的上端面、第二压板401的上端面、第三压板501的上端面,第四压板601的上端面均设有刻度。
为了提高第一拐角边框和第二拐角边框放置在底模1上的稳定性,第一底板303的下端面、第二底板403的下端面、第三底板503的下端面、第四底板603的下端面均设有磁石放置槽15,磁石放置槽15用于放置磁石16,磁石16与磁石放置槽15过盈配合。只需将磁石16挤入磁石放置槽15,即可完成磁石16的安装;只需将磁石16从磁石放置槽15内抠出来,即可完成磁石16的拆卸。为配合磁石16的吸合,底模1采用钢板,或在底模1上铺设钢板。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拐角边框、第二拐角边框、第一固定板、第一插销、第一弹性件、第二固定板、第二插销、第二弹性件;
第一拐角边框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压板、第一弹性层、第一底板,第二挡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二压板、第二弹性层、第二底板,第一压板的一端与第二压板的一端连接,第一底板的一端与第二底板的一端连接;
第二拐角边框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第三挡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三压板、第三弹性层、第三底板,第四挡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四压板、第四弹性层、第四底板,第三压板的一端与第四压板的一端连接,第三底板的一端与第四底板的一端连接;
第二压板在远离第一压板的一端与第三压板滑动连接,第四压板在远离第三压板的一端与第一压板滑动连接;
第一底板在靠近第二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设有第一插孔,第一插销与第一插孔配合,第一插销的上端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第一固定板连接,第三底板在靠近第四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设有第二插孔,第二插销与第二插孔配合,第二插销的上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第二固定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在远离所述第一压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燕尾槽,第一燕尾槽与所述第三压板配合,所述第四压板在远离第三压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滑板,第二滑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二燕尾槽,第二燕尾槽与第一压板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压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三压板的上端面,所述第四压板的上端面均设有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三压板、所述第四压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三底板、所述第四底板均采用塑料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底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三底板的下端面、所述第四底板的下端面均设有磁石放置槽,磁石放置槽内设有磁石。
CN202120176778.3U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447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6778.3U CN214447193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6778.3U CN214447193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7193U true CN214447193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13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7677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447193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7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32759U (zh) 一种混凝土试块模具
CN105952154A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架
CN214447193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用边模
CN215790616U (zh) 一种可调式预制混凝土板浇筑模具
CN110616837A (zh) 一种木模可拆卸组合式钢筋桁架楼层板施工方法
CN107214819B (zh) 一种建筑构造柱成型模箱
CN214740053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抗剪槽精准预埋的抽屉式可拆卸模具
KR101053705B1 (ko) 메탈패널 연결구조
CN210375928U (zh) 一种自振式混凝土试模
CN113131422A (zh) 电气暗埋线盒安装结构及电气暗埋线盒安装方法
CN209855217U (zh) 一种易拆卸建筑模壳
CN213946865U (zh) 钢筋桁架预制板边模的组模结构
CN208686064U (zh) 一种剪力墙浇注成型模具
CN202292997U (zh) 带肋叠合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加强肋制作模具
CN2713060Y (zh) 钢筋预留孔组合模板
CN218758754U (zh) 一种楼梯底模板
CN109403471A (zh) 装配式建筑用新型frp支撑连接构件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47699U (zh) 一种铝模板阳角结构
CN201056835Y (zh) 钢面组合平面模板
CN218375167U (zh) 一种预埋件可调定位器
CN215928650U (zh) 一种u型卡槽穿梁套管固定模具
CN213359414U (zh) 一种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工具
CN218776820U (zh) 装配式墙板的线盒手孔工装
CN219427049U (zh) 一种生产桁架板用可拆卸端模及模板
CN202029221U (zh)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模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