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34582U - 种植体和种植体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种植体和种植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34582U
CN214434582U CN202120064725.2U CN202120064725U CN214434582U CN 214434582 U CN214434582 U CN 214434582U CN 202120064725 U CN202120064725 U CN 202120064725U CN 214434582 U CN214434582 U CN 214434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lant
thread groove
groove section
section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647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志坚
许德馨
李好好
张江华
林杰仁
朱林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shitai Xiam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shitai Xiam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shitai Xiam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shitai Xiam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647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34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34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34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种植体和种植体系统,种植体的外周面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连接的双线螺纹槽段、单线螺纹槽段以及四线螺纹槽段,螺纹槽的螺纹内径在预设方向上逐渐增大;双线螺纹槽段设有自攻切削刃。种植体的螺纹槽为渐进式,种植体旋入过程中种植体的外周面能够逐渐加压于皮质骨,且槽深变浅,填满种植体上的螺纹槽所需皮质骨的量更少,皮质骨能够更好地填充在螺纹槽中,且与螺纹槽的槽底壁紧密接触,从而使双线螺纹槽段、单线螺纹槽段以及四线螺纹槽段均能够与皮质骨紧密结合,提高结合的稳定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Description

种植体和种植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产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种植体和种植体系统。
背景技术
牙科植体为一种可取代一整颗或局部真牙的植体,在进行植牙时,牙医在齿槽骨内先打入种植体,待种植体与齿槽骨紧密结合后,再在种植体上装配基台,如此可以解决传统活动式假牙不够稳固或经年累月下来骨质萎缩等缺点。现有种植体在植入骨质内部时,因内部骨质较疏松,比较难得到良好的稳定性,初期稳定性主要靠顶部皮质骨承受负载,皮质骨易因负重导致骨吸收,最终导致种植失败或使用寿命缩短。而且现有植体大多采用圆柱或圆锥形,缺乏抗旋能力,易导致松动。
经研究发现,现有的牙科植体系统存在如下缺点:
种植体与皮质骨的配合牢固性差,手术成功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植体和种植体系统,其能够提高种植体与皮质骨的配合牢固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植体,种植体的外周面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连接的双线螺纹槽段、单线螺纹槽段以及四线螺纹槽段,螺纹槽的螺纹内径在预设方向上逐渐增大;双线螺纹槽段设有自攻切削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双线螺纹槽段、单线螺纹槽段以及四线螺纹槽段的导程相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双线螺纹槽段与单线螺纹槽段的牙形轮廓设置为边缘重合,单线螺纹槽段与四线螺纹槽段的牙形轮廓设置为边缘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种植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中间部和尾部,双线螺纹槽段设于头部的外周面,单线螺纹槽段设于中间部的外周面,四线螺纹槽段设于尾部的外周面;
尾部的横截面外轮廓为非圆形,其中,横截面为垂直于种植体的延伸方向的截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尾部的横截面外轮廓为方形、椭圆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种植体远离双线螺纹槽段的端面设有用于插接基台的防旋插槽,防旋插槽的槽周壁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多个防旋凹槽,多个防旋凹槽用于与基台上的多个防旋凸起插接配合,以使基台与种植体在种植体的周向上保持相对固定;
防旋凹槽的数量为防旋凸起的数量的n倍,n为大于1的整数。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植体系统,种植体系统包括:
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种植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种植体系统还包括基台和紧固螺钉,基台与种植体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台设有螺纹挂孔,紧固螺钉用于与螺纹挂孔螺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台的外周面设有抗旋平面以及刻度线,抗旋平面用于与牙冠配合,以使基台与牙冠在基台的周向上相对固定;刻度线沿基台的延伸方向排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种植体,种植体的外周面设有依次连接的双线螺纹槽段、单线螺纹槽段以及四线螺纹槽段,同时,单线螺纹槽段、双线螺纹槽段以及四线螺纹槽段的螺纹内径均为渐变式,换句话说,在从种植体的头端向尾端的方向上,双线螺纹槽段、单线螺纹槽段以及四线螺纹槽段的螺纹内径逐渐增大。如此,利用双线螺纹槽段的头端将种植体旋入皮质骨时,由于双线螺纹槽段设有自攻切屑刃,且头端处的螺纹内径最小,也即螺纹槽的深度最深,便于在皮质骨中形成自攻螺纹,旋入操作方便可靠。同时,在种植体逐渐旋入皮质骨的过程中,由于靠近种植体尾端的螺纹槽段的螺纹内径逐渐增大,在保证种植体能够逐渐旋入皮质骨的同时使种植体与皮质骨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从而提高种植体与皮质骨结合的牢固性。也即,初始旋入时,利用双线螺纹槽段的头端在皮质骨内形成自攻螺纹槽,该自攻螺纹槽的螺纹内径较小,槽深较深,种植体逐渐旋入皮质骨内时,由于自攻螺纹槽的螺纹内径逐渐增大,槽深逐渐变浅,种植体旋入过程中种植体的外周面能够逐渐加压于皮质骨,且槽深变浅,填满种植体上的螺纹槽所需皮质骨的量更少,皮质骨能够更好地填充在螺纹槽中,且与螺纹槽的槽底壁紧密接触,从而使双线螺纹槽段、单线螺纹槽段以及四线螺纹槽段均能够与皮质骨紧密结合,提高结合的稳定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同时,用于形成自攻螺纹的双线螺纹槽段的旋入速度快,提高手术效率。四线螺纹槽段的螺纹细密且螺纹内径较小,也即螺纹槽的深度较浅,有利于减少对皮质骨的刺激,同时保证更多的骨接触面,更有利于种植体的骨结合,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种植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种植体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种植体的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种植体的另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种植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种植体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种植体;110-螺纹槽;111-双线螺纹槽段;112-单线螺纹槽段;113-四线螺纹槽段;114-自攻切屑刃;120-头部;130-中间部;140-尾部;141-装配槽;1411-第一槽段;1412-第二槽段;1413-第三槽段;1414-抵持面;142-防旋凹槽;200-基台;210-穿设孔;220-螺纹挂孔;230-抗旋平面;240-刻度线;250-防旋凸起;300-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患者进行植体手术时,植体的外周面的螺纹形槽结构单一,且螺纹形槽的深度保持一致,如此,在植体旋入患者的皮质骨内时,皮质骨不能够很好地与植体上的螺纹形槽结合,也即皮质骨不能够完全填充在螺纹形槽中,从而降低植体与皮质骨结合的牢固性,降低手术成功率。
请参阅图1-图4,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种植体100,种植体100的外周面的螺纹槽110设置为不同类型的结合,且使螺纹槽110的螺纹内径在种植体100的延伸方向上逐渐改变,从而增加种植体100旋入皮质骨时与皮质骨的结合牢固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实施例中,种植体100的外周面设有螺纹槽110,螺纹槽110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连接的双线螺纹槽段111、单线螺纹槽段112以及四线螺纹槽段113,螺纹槽110的螺纹内径在预设方向上逐渐增大;双线螺纹槽段111设有自攻切削刃。其中,预设方向与种植体100的长度方向同向,换句话说,预设方向沿种植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应当理解,预设方向也是种植体100的头端向尾端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种植体100的外周面设有依次连接的双线螺纹槽段111、单线螺纹槽段112以及四线螺纹槽段113,同时,单线螺纹槽段112、双线螺纹槽段111以及四线螺纹槽段113的螺纹内径均为渐变式,换句话说,在从种植体100的头端向尾端的方向上,双线螺纹槽段111、单线螺纹槽段112以及四线螺纹槽段113的螺纹内径逐渐增大,且双线螺纹槽段111与单线螺纹槽段112的连接处的螺纹内径相等,单线螺纹槽段112与四线螺纹槽段113的连接处的螺纹内径相等,也即,单线螺纹槽段112、双线螺纹槽段111以及四线螺纹槽段113为平滑式过渡,在连接位置处未形成台阶结构,便于种植体100整体旋入患者体内。
操作时,利用双线螺纹槽段111将种植体100旋入皮质骨,由于双线螺纹槽段111设有自攻切屑刃114,且头端的螺纹内径最小,也即螺纹槽110的深度最深,便于在皮质骨中形成自攻螺纹,旋入操作方便可靠。同时,在种植体100逐渐旋入皮质骨的过程中,由于靠近种植体100尾端的螺纹槽110段的螺纹内径逐渐增大,在保证种植体100能够逐渐旋入皮质骨的同时使种植体100与皮质骨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从而提高种植体100与皮质骨结合的牢固性。也即,初始旋入时,利用双线螺纹槽段111的头端在皮质骨内形成自攻螺纹槽段,种植体100逐渐旋入皮质骨内时,由于自攻螺纹槽段的螺纹内径逐渐增大,槽深逐渐变浅,种植体100旋入过程中种植体100的外周面能够逐渐加压于皮质骨,且槽深变浅,填满种植体100上的螺纹槽110所需皮质骨的量更少,皮质骨能够更好地填充在螺纹槽110中,且与螺纹槽110的槽底壁紧密接触,从而使双线螺纹槽段111、单线螺纹槽段112以及四线螺纹槽段113均能够与皮质骨紧密结合,提高结合的稳定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其中,螺纹槽110形成于种植体100的外周面上,因此,螺纹槽110的螺纹内径为螺纹牙的牙底径。
同时,用于形成自攻螺纹的双线螺纹槽段111的旋入速度快,提高手术效率。四线螺纹槽段113的螺纹细密且螺纹内径较小,也即螺纹槽110的深度较浅,有利于减少对皮质骨的刺激,同时保证更多的骨接触面,更有利于种植体100的骨结合,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手术效率。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种植体100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120、中间部130和尾部140,头部120和中间部130均设置圆柱体结构,具有一定的锥度,尾部140设置为横截面为非圆形的结构。双线螺纹槽段111设于头部120且延伸至中间部130上。单线螺纹槽段112与双线螺纹槽段111相连且延伸至中间部130与尾部140的交接位置。四线螺纹槽段113设于尾部140上。
为了便于描述,头部120的锥度为α,中间部130的锥度为β,位于头部120的螺纹槽110的螺纹内径轨迹的锥度为γ,位于中间部130的双线螺纹槽段111的螺纹内径轨迹的锥度为q,位于中间部130的单线螺纹槽段112的螺纹内径轨迹的锥度为w,位于尾部140的四线螺纹槽段113的螺纹内径轨迹的锥度为e。
可选的,α的角度范围为13°-17°,例如,α的角度为13°、15°或17°等。
可选的,β的角度范围为1°-2°,例如,β的角度为1°、1.5°或2°等。
可选的,γ的角度范围为13°-17°,例如,γ的角度为13°、15°或17°等。
可选的,q的角度范围为1°-2°,例如,q的角度为1°、1.5°或2°等。
可选的,w的角度范围为2°-3°,例如,α的角度为2°、2.5°或3°等。
可选的,e的角度范围为0.5°-1.5°,例如,α的角度为0.5°、1°或1.5°等。
本实施例中,种植体100具有呈圆锥形的头部120和中间部130,在旋入皮质骨内时,头部120便于定位于皮质骨表面且与皮质骨紧密结合,旋入过程中,圆锥体的外周面具有导向作用,使种植体100逐渐被导入皮质骨中,手术操作便捷可靠。
同时,头部120的锥度在13°-17°之间,中间部130的锥度在1°-2°之间,既满足良好的导向作用,也不会使种植体100的外周面的外径过小而影响与皮质骨的结合牢固性。也即,假如中间部130的锥度设置过大,中间部130靠近头部120的横截面外径就较小,与皮质骨接触面积小,从而不利于与皮质骨的结合。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尾部140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为非圆形,其中,尾部140的横截面为垂直于种植体100延伸方向的截面,也即,尾部140的外周面不是圆柱面,如此设计,在植入种植体100且种植体100的尾部140逐渐旋入皮质骨后,皮质骨填充在尾部140的四线螺纹槽段113中,且皮质骨与尾部140的外周面紧密贴合,皮质骨与尾部140不仅依靠螺纹槽110实现定位、固定,还通过尾部140的外周面形成稳定的抗旋防松,也即,种植体100在尾部140的位置不易与皮质骨产生相对旋转运动,抗旋效果好。
例如,尾部140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可以是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其中,四边形可以是矩形、正方形或菱形等。
请参阅图1和图3,可选的,尾部140远离头部120的一端面设有装配槽141,装配槽141包括在与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槽段1411、第二槽段1412和第三槽段1413,第一槽段1411为锥形段,第一槽段1411的内径在预设方向上逐渐增大,也即第一槽段1411的位于尾部140的端面上的内径最大,便于将基台200导入到装配槽141中。第二槽段1412为圆柱形段,第二槽段1412与第一槽段1411靠近头部120的一端平滑连接。第三槽段1413为圆柱形段,第三槽段1413的内径小于第二槽段1412的内径,在第二槽段1412和第三槽段1413的连接位置处形成环形的抵持面1414。
进一步的,第一槽段1411的槽壁上设有防旋凹槽142,防旋凹槽14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防旋凹槽142在第一槽段1411的周向上均匀间隔排布,且每个防旋凹槽142的一端与第一槽段1411远离头部120的一端具有间距,另一端延伸至第二槽段1412的槽壁上。
可选的,防旋凹槽142的数量为多个,用于与基台200上的防旋凸起250插接配合,防旋凹槽142的数量为防旋凸起250的数量的n倍,n为大于1的整数。换句话说,防旋凸起250的数量小于防旋凹槽142的数量,在旋转基台200使其基台200上的防旋凸起250与种植体100上的防旋凹槽142插接配合时,能够减小基台200的转动角度,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转配效率。例如,当基台200上的方向凸起为六个时,种植体100上的防旋凹槽142可以是12个、18个或24个等。当防旋凹槽142为12个时,其中六个为一组形成梅花桩结构,12个防旋凹槽142即形成两个梅花桩结构。同理,18个防旋凹槽142构成三个梅花桩结构,24个防旋凹槽142形成四个梅花桩结构。如此设计,在将基台200与种植体100插接配合时,基台200上设置有六个防旋凸起250,六个防旋凸起250构成一个梅花桩结构,基台200上的一个梅花桩结构只需要与种植体100上的多个梅花桩结构中的一个插接配合即可,由于种植体100上的梅花桩结构数量大于基台200上的梅花桩结构,基台200在周向上旋转较小的角度即可与种植体100上的多个梅花桩结构中的一个卡接配合,减少基台200与种植体100对插时旋转的角度,从而提高装配效率。换句话说,当种植体100上的梅花桩结构为两个时,相邻防旋凹槽142的角度为30°,基台200插接在种植体100后,基台200旋转的角度小于30°就能够使基台200上的防旋凸起250插接在种植体100上的防旋凹槽142中。或者,当种植体100上的梅花桩结构为三个时,相邻防旋凹槽142的角度为20°,基台200插接在种植体100后,基台200旋转的角度小于20°就能够使基台200上的防旋凸起250插接在种植体100上的防旋凹槽142中,便于基台200与种植体100的插接配合。
应当理解,基台200上的防旋凸起250的数量可以是4个,对应的,种植体100上的防旋凹槽142的数量为8个、12个或16个等。显然,防旋凸起250的数量不限于上述的4个或6个,按需设置即可。
进一步的,第一槽段1411的锥度t设为莫氏锥度,在保证与基台200的密封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细菌进入,同时分散种植体100所受应力,减少骨刺激,防止骨吸收。可选的,第一槽段1411的锥度t可以为1°-13°,例如,第一槽段1411的锥度t为1°、5°、11°、12°或13°等。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防旋凹槽142可以为弧形槽,对应的,防旋凸起250为弧形凸起。应当理解,防旋凸起250和防旋凹槽142的形状相匹配即可,二者的形状大小可以按需设置,本实施例中不进行一一列举。
进一步的,第三槽段1413的槽周壁设有螺纹,从而能通过螺钉将种植体100和基台200固定。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双线螺纹槽段111、单线螺纹槽段112以及四线螺纹槽段113的导程相同,如此,在种植体100转动一圈时,每个槽段前进的距离是相同的,从而减少骨破坏,植入顺畅。
进一步的,双线螺纹槽段111与单线螺纹槽段112的牙形轮廓设置为边缘重合,单线螺纹槽段112与四线螺纹槽段113的牙形轮廓设置为边缘重合,如此设计,双线螺纹槽段111、单线螺纹槽段112和四线螺纹槽段113的过渡自然,牙型保持完整,植入顺畅,且结合紧密。同时,在螺纹槽110段连接处没有形成断裂带,在旋入皮质骨内时,不易与皮质骨产生摩擦,减少骨破坏,手术成功率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种植体100,旋入皮质骨操作方便快捷,且与皮质骨的结合牢固,防旋防松效果好,手术成功率高。
请参阅图5-图8,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种植体100系统,包括基台200、紧固螺钉300和上述实施例提到的种植体100。基台200与种植体100插接,紧固螺钉300同时与基台200和种植体100连接,以实现基台200和种植体100的相对固定。
请参阅图8,可选的,基台200设有穿设孔210,穿设孔210的孔壁的部分设置有螺纹,用于与紧固螺钉300螺接,从而使紧固螺钉300在未旋入种植体100内时能够与基台200保持相对固定,紧固螺钉300不易从基台200上掉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为了便于描述,穿设孔210的孔壁上设有螺纹的部分称作螺纹挂孔220,紧固螺钉300与螺纹挂孔220螺接。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基台200的外周面设有与种植体100的第一槽段1411的槽壁贴合的锥面,该锥面与第一槽段1411的槽壁的锥度相同,基台200插接在种植体100的装配槽141中时,基台200与种植体100的接触紧密,密封性好。
请参阅图5或图7,进一步的,基台200的外周面上还设有抗旋平面230和刻度线240,基台200装配至种植体100后,基台200的抗旋平面230与牙冠接触,从而起到基台200与牙冠间的抗旋作用,防止牙冠松脱。
需要说明的是,抗旋平面23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多个抗旋平面230在基台200的周向上均匀间隔排布。
可选的,刻度线240在基台200的轴向上延伸,从而能够在植入牙冠时判断基台200植入的深度,便于操作。
进一步的,刻度线240包括多个在基台200的轴向上排布的环形线圈,刻度线240的可视性好,便于观察,便于手术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种植体100系统,在手术时,先将种植体100植入到皮质骨中,待种植体100与皮质骨紧密结合后,将基台200插接在种植体100的装配槽141中,基台200上的防旋凸起250与种植体100上的防旋凹槽142卡接配合,且基台200的前端面与装配槽141中的抵持面1414贴合,此时,基台200与种植体100的相对位置确定,然后旋拧与基台200螺接的紧固螺钉300,紧固螺钉300与第三槽段1413螺接,且紧固螺钉300的螺帽抵持在基台200的穿设孔210的孔壁上,限制基台200退出装配槽141,实现基台200与种植体100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种植体100系统,便于操作,稳固性高,手术成功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植体的外周面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连接的双线螺纹槽段、单线螺纹槽段以及四线螺纹槽段,所述螺纹槽的螺纹内径在所述预设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双线螺纹槽段设有自攻切削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线螺纹槽段、所述单线螺纹槽段以及所述四线螺纹槽段的导程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线螺纹槽段与所述单线螺纹槽段的牙形轮廓设置为边缘重合,所述单线螺纹槽段与所述四线螺纹槽段的牙形轮廓设置为边缘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植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中间部和尾部,所述双线螺纹槽段设于所述头部的外周面,所述单线螺纹槽段设于所述中间部的外周面,所述四线螺纹槽段设于所述尾部的外周面;
所述尾部的横截面外轮廓为非圆形,其中,所述横截面为垂直于所述种植体的延伸方向的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部的横截面外轮廓为方形、椭圆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植体远离所述双线螺纹槽段的端面设有用于插接基台的防旋插槽,所述防旋插槽的槽周壁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多个防旋凹槽,所述多个防旋凹槽用于与所述基台上的多个防旋凸起插接配合,以使所述基台与所述种植体在所述种植体的周向上保持相对固定;
所述防旋凹槽的数量为所述防旋凸起的数量的n倍,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7.一种种植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体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种植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种植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植体系统还包括基台和紧固螺钉,所述基台与所述种植体通过所述紧固螺钉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植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台设有螺纹挂孔,所述紧固螺钉用于与所述螺纹挂孔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植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台的外周面设有抗旋平面以及刻度线,所述抗旋平面用于与牙冠配合,以使所述基台与所述牙冠在所述基台的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刻度线沿所述基台的延伸方向排布。
CN202120064725.2U 2021-01-12 2021-01-12 种植体和种植体系统 Active CN214434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4725.2U CN214434582U (zh) 2021-01-12 2021-01-12 种植体和种植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4725.2U CN214434582U (zh) 2021-01-12 2021-01-12 种植体和种植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34582U true CN214434582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11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64725.2U Active CN214434582U (zh) 2021-01-12 2021-01-12 种植体和种植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345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00340B1 (en) Implant
US5269685A (en) Anchoring member
US9492248B2 (en) Dental implant
US6007337A (en) Jaw implant
US20050065525A1 (en) Implant, and tightening member and spacer member for such an implant
EP1459700A1 (en) Anti-rotation dental implant and abutment system
AU3848900A (en) Self-tapping implant
BR112017019344B1 (pt) Implante dentário
US20170172706A1 (en) Dental post designed for improved crown bonding and reduced root damage
US20050136380A1 (en) Endosseous dental implant
CN203609531U (zh) 人工牙种植体系统
KR100779227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CN112754699A (zh) 种植体和种植体系统
EP3453358B1 (en) Improved tissue level implant
CN101919740A (zh) 一种小型口腔种植体装置
CN203609529U (zh) 一种易取出的种植体装置及其旋出工具
CN214434582U (zh) 种植体和种植体系统
ES2879865T3 (es) Implante dental roscado
CN201409989Y (zh) 一种小型口腔种植体装置
US20070190491A1 (en) Out-of-round implant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same
CN216495739U (zh) 一种双线螺纹牙科种植体
CN201426781Y (zh) 一种口腔种植体装置
CN203576670U (zh) 人工牙种植体
EP2497441B1 (en) Dental Implant System
CN215994322U (zh) 一种一段式平台转移种植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